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蔡定剑著)读书笔记

——思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08 胡伟楠(08131039)今年的专业课有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这门课,借着学习第四章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机会,在老师的推荐下拜读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本书。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本书由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教授著。该书是我国少有的描写现实政治制度的述著之一。就系统的全面性及内容的深刻性来说在同类述著中是较为少有的。全书分为《总论》、《组织》、《职权》及《运行》四编。《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度的基本背景理论,并且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国外的某些国家的议会制度的建立理论作了比较。第二编《组织》详细介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制度。第三编《职权》主要介绍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及其在现实中的行使情况。第四编《运行》讲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发现蔡定剑先生遵循了客观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运用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图表,很好的论证了他关于我国人大制度的了解以及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读完蔡定剑先生的书,我对我国人大制度的具体情况了解的更为充分。而通过对蔡先生将人大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进行对比以及我自己对人大制度的思考,我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结论。

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公民自发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表达的要求、利益保护的要求、独立自主的要求和意识越来越强,参政呼声越来越高。这种群体性自发自主的、出于维权和自身利益要求的社会活动,反映了民主的宪政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指令性的选举,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民政治参与的诉求。公民要求与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选举制度,即公民自主的,程序公开、公正的,富有竞争性选举。我认为,如果不能尽快的将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进行深入的变革,将无法反映公民这种政治诉求,不利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二、人大代表专职。过去代表没有选民,也不代表选民,选民找不到自己的代表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利益多元化后人民利益诉求要求代表的需要。所以代表开始找选民要征求民意,起草提出议案的情况越来越强烈。由于人大代表的选举的制约,使得代表本选区选民利

益的人大代表属于兼职,不能在平时承担诉求民意的职责,只在人大召开会议前才逐步履行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这样,处理代表议案的方法,代表的资格、代表的素质、代表的分布等,都已经成为公民关注的热点,人大代表专职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三、以法律界人士为主导作用的社会力量逐步强大,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越来越大。根据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所以,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广泛的、最高的、几乎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约束的立法权。虽然,各级人大代表在人大召开时能够秉承公正、对人民负责的责任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审查制度来确保人大所制定的法律不违反宪法。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有权质疑法律的合宪和公正性。不合宪的法律是应该撤销的。这就触及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法官没有权利审查人大的法是不是合宪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三权分立,没有权裁定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是否违宪。所以,应该建立相应的违宪审查制度,建立宪法法院,保证人大在依宪治国的框架内能更好的制定出符合公民利益、促进我国发展的法律法规。

四、逐渐改变人大的层级设置,促进直接民主的范畴。近些年来,随着公民政治诉求的逐渐增多,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主动进行政治民主改革的探索。十多年来,一些地方农村的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反映了这种要求。在一些地区甚至进行了自发性的选举改革,如在乡镇一级的乡长直选,对乡镇长和党委书记的公推公选区制度等有建设性的探索。现在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县级及一下由选民直接选举,县级以上由上一级的人大进行选举。我想可以借鉴以上那些有益的探索,逐渐增加选民直接选举的层级,更好的选举出能代表人民权益的代表,反映民意。

五、对人大开会制度进行改革,让人代会开的更好更有效率。当前,我国各级人代会会期长、会议组织复杂、议题讨论不充分不广泛、代表的接待成本高等问题屡见不鲜,世界上开会时间最短的“议会”解决世界上问题最复杂的国家的国家大事,实在是难度大且很难保证问题解决的事情。

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减少现有人大代表的数量。现在人大代表的人数过多,不便于进行讨论、决定问题。代表的广泛性和民主性的意义未能充分的显示。

2、减少第一线领导干部和各行业先进模范人物代表,选举更多的职业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成为代表。

3、建立人大代表的辩论制度。人民代表针对政府的工作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政府要进行回答。这种辩论制度不仅是代表对政府的质询,主要是促进代表在讨论议案时,使不同的意见形成争论,而不是像现在很多的代表就议案随便发言即止。

4、提高代表本身的素质。为了让每个人大代表能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能够积极主动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他们的职责,代表素质的提高是势在必行的,需要引进竞争机制等手段,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选举制度。

从1954年人大制度建立以来,历经50多年的风雨。50多年来,人大制度从建立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是:

1、实行“一院制”而不搞西方式的“两院制”,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

2、实行全国人大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政和司法服从于人大的政体,而不是搬用西方的“三权鼎立”,更有利于突出立法权的至高无上。

3、对于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在选举和任命以及决定人选时,候选人由组织推荐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既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又有利于广开“才”路。

4、从实际出发,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既有利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民主参与要求,又能维护社会稳定。

5、人大代表分布于各行政区域、各阶层、各民族、各利益集团,有广泛代表性,不同于西方那种政客式议员。

6、坚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党对人大的领导方式不断完善、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