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区域概况
- 格式:dps
- 大小:14.94 MB
- 文档页数:23
2020年郑州11区县最新人口情况郑州,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035.2万人。
郑州中原区是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东起嵩山南路与二七区为邻;西隔郑州绕城高速与荥阳市接壤。
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全区共有14个街道办事处,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08.09万人。
中原区二七区是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地处郑州市区中心偏西南,辖区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辖15个街道和1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83.81万人。
二七区管城回族区(简称管城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地处郑州市区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107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街道和1个乡。
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83.57万人。
管城回族区金水区,因春秋战国时期发源于辖区内的金水河而得名。
金水区总面积242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76.47万人。
金水区上街区,郑州市西部新城组成部分,位于郑州市区西部,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嵩山,东距郑州市中心城区38公里,辖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4.4万人。
上街区惠济区,位于黄河南岸,拥有距离郑州中心城区最近的自然山体—邙山,北依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辖区总面积206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2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30.35万人。
惠济区巩义市,河南省直辖,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5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84.39万人,最新户籍人口85.55万人。
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西部新城组成部分。
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西望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濒九曲黄河。
辖区总面积908平方公里,下辖9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引言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面积大,辖区足够广泛。
本报告将对郑州市各区进行总结,包括各区的发展现状、人口情况、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分析。
希望通过本报告对郑州市各区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1. 中原区中原区是郑州市的中心区域,也是郑州市政府所在地。
中原区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
该区经济发达,是郑州市商业、金融和政治中心。
中原区的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发达,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郑州市的核心区域。
此外,中原区还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家庭在此定居。
2. 金水区金水区是郑州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坐落在郑州市西部。
该区房价相对较高,是郑州市的富人区。
金水区有许多高档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吸引了许多企业和外地人才。
该区有着较为完善的交通系统,便利居民出行。
金水区还拥有许多公园和绿地,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3. 高新区高新区位于郑州市的东部,是郑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该区域集中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是郑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地区。
高新区有完善的科研设施和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该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高新技术园区。
4. 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位于郑州市的南部,是郑州市重要的工业区。
该区域拥有较大的土地储备和丰富的资源,适宜进行工业发展。
经济开发区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驻。
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其他区县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区域外,郑州市还有许多其他区县,如管城回族区、二七区和惠济区等。
这些区县各具特色,有些以旅游业、有些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郑州市各区县之间的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局面。
结论总体而言,郑州市各区发展不平衡,中原区和金水区属于发达区域,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则是郑州市的新兴区域,拥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潜力。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
简介
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位于中原地区。
城市总面积7600平
方公里,全市共辖6个市辖区和4个县。
郑州市总人口超过1400万,是中国内陆城市之一。
气候
郑州市属于中亚热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降雨集中,气温适宜。
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709.2毫米。
空气质量
郑州市空气质量常年处于中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二氧化硫等。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推
广新能源汽车等,积极改善空气质量。
水质
郑州市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和淮河。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
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超标物质主要有重金属、硒和氟等。
政府大力
治理水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垃圾处理
郑州市垃圾处理规范化程度较高,垃圾分类得到普及。
市政府推行垃圾分类新政,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总结
郑州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
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郑州概况城市概况【地理状况】郑州是河南省省辖市,河南省省会。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中游南岸。
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东连开封市,西接洛阳市,南邻许昌市,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相望。
东西最大横距16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5公里,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13平方公里。
现辖金水区、中原区、邙山区、管城区、二七区、上街区、中牟县等6区1县,代管巩义市、新郑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
总人口607.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1.1万人。
居民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壮、朝鲜等29个少数民族。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75~1512米。
西南部为嵩山山脉,西北沿黄河为岳山、广武山丘陵地带,东部是黄淮平原。
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准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是2132平方公里和5313平方公里。
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干流、洛河、汜水河、枯水河。
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贾鲁河、双洎河、索须河、金水河。
属北温带大陆性气侯,年平均气温14.4℃,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一17·9℃。
年平均降雨量为640.9毫米。
【历史沿革】商代中期,郑州曾为都城,城址在今商城。
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其弟管叔鲜(姬鲜)于此,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
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
春秋时期郑州属郑,称管邑,为郑大夫子产的采邑,又称东里。
战国时期,郑州初属,后属魏。
秦统一中国后,在荥阳(今郑州邙山区古荥镇)设三川郡。
西汉时期隶属河南郡,改称管城,属中牟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管城仍属中牟县。
北周武成元年(559),属荥州。
隋开皇三年(583)改荥州为郑州。
自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开皇十六年(596),管城从中牟划出单独为县。
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亦由成皋迁至管城,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等12县。
郑州720导言郑州720是指中国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
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郑州720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和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介绍郑州720的地理、经济、历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信息。
一、地理概况郑州720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黄河中游平原,东临华北平原,西靠太行山脉。
全市总面积7556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四季分明。
城市中心区域距离黄河仅25公里,这为郑州720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
二、经济发展郑州720的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近年来,郑州720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郑州720也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高速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网络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历史文化郑州720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古代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郑州720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郑州720位于中国古代的九州大陆之中,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包括商朝、周朝、汉朝、隋朝等。
在郑州720,您可以欣赏到许多历史遗迹、古迹和博物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旅游景点郑州720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嵩山,它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被誉为道教的圣地。
嵩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另外,郑州720还有少林寺,它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也是世界著名的武术圣地。
在少林寺,您可以观赏到独特的功夫表演和佛教文化的精髓。
五、美食文化郑州720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融合了中原地区和不同地方的特色。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烩面,郑州720的烩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味道而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此外,郑州720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炸酱面、豫菜、金杏饺子等,都值得一品。
结语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720的发展迅速,经济繁荣,文化丰富。
无论是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还是美食文化,都给游客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
郑州市市情介绍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294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54万人。
现辖6区5市1县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
郑州历史悠久。
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全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
以少林寺、中岳庙、中岳嵩山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轩辕黄帝故里、北宋皇陵、河洛汇流、浮戏山、康百万庄园等名胜古迹,吸引着八方来客。
郑州交通地位重要。
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穿城而过,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南北、东西方向的两大高速铁路干线也在郑州交汇。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公路交通方面,107国道、310国道和京珠、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交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全国7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
航运方面,郑州新郑机场是4E级国际机场,每周都有与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往来的定期航班,并且有到达香港、澳门、韩国首尔、泰国曼谷、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定期航线或包机航线以及到达日本等国家的不定期航班。
此外,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在此经过。
郑州极具发展活力。
近年来,郑州市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市场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郑州市工业体系健全,门类众多。
拥有工业企业5万多户,100多个工业门类,形成了汽车、煤电铝、食品等六大优势产业,拥有宇通、日产、三全、思念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郑州市商贸优势突出,每年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上百次,是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被授予中国展馆新锐奖,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第一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郑州价格”成为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
一、目的为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应急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2. 应急救援组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工作。
3. 技术支持组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鉴定、检测、评估和应急处理建议。
4. 应急协调组应急协调组负责与政府相关部门、周边单位及媒体沟通协调,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报警发现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现场救援(1)切断泄漏源:迅速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
(2)人员疏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
(3)现场警戒: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灭火救援:根据火灾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3. 医疗救护(1)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卫生防疫:对事故现场进行消毒,防止疫情传播。
4. 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充足,为现场救援提供有力保障。
5. 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五、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郑州概况郑州是河南省省会,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人。
现辖6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5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巩义市,荥阳市)1县(中牟县),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中心。
郑州历史悠久。
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夏、商王朝的都邑,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氏”生于轩辕之丘(河南新郑),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在郑州下辖新郑市。
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
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
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
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郑州,设郑州市。
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郑州又被称为商城和绿城。
被称为商城有两层意思:一,郑州是古商朝的国都所以叫商都;二,在九十年代初,郑州开始了第一轮商战,郑州二七广场周边地区的大型商场开始了残酷的竞争。
亚细亚,华联商厦,商城大厦,郑州百货大楼,紫荆山百货大楼,商业大厦等等各个都开始了寻找出路,打击其他对手的运营方式,出现了好多全国第一。
比如,亚细亚是全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华联商厦是全国第一个由国营向集体转型的企业。
现在,郑州又开始了第二轮商战,综合型的商场有丹尼斯,家世界,正道花园,北京华联商厦,金博大,中环百货等等,超市有家中福,家世界,易初莲花,丹尼斯超市,北京华联超市,世纪联华超市,大商新马特,家乐福,麦德龙等等都已经开始竞争了。
所以郑州被称为商城。
被称为绿城是因为,在刚解放的时候.郑州风沙漫天,所以当时政府号召大力植树,后来郑州到处都是法国梧桐,主要是因为绿化覆盖率高,在全国名列前矛。
郑州市的基本概况现在我们所乘的汽车正在驶出市区,窗外秋色一片迷人。
在大家欣赏美景的同时,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郑州市的基本情况。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郑州位于河南省的中北部。
这里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连接广袤的黄淮平原。
现在郑州拥有6区5市1县(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上街区,巩义市、登峰市、荥阳市、新密市,中牟县)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1993年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拥有丰富人文景观资源的旅游城市。
从总体上来说郑州市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来概括:中、通、丰、商、古、绿。
“中”就是指的郑州市的地理位置居中。
“通”就是说郑州市的交通通讯发达,区位优势突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
我们可以从铁路、公路、航空这三个方面来说。
首先,铁路方面。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这里拥有三个铁路特等站(车站按业务量,地理条件分为特,一,二,三,四,五等站。
为衡量车站客货运量和技术作业量大小,以及在政治上,经济上和铁路网上的地位所划分的不同等级,称为车站等级),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客运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火车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
其次,公路方面。
107、310国道和京港澳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第三,航空方面。
位于郑州市的新郑国际机场已经与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并且是作为奥运会期间北京在中南的备用机场之一。
可以说,贯通全国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在这里交汇,同时还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的必经之路。
由此可见郑州市的交通是四通八达。
“丰”就是说的郑州市的资源丰富,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就是郑州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城市。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
郑州市下辖着12个区,各区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发展优势。
本文将对郑州各区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中原区中原区位于市中心,是郑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区域内有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政府机构和众多的金融、商业和文化机构。
中原区拥有众多的高端商务楼宇和写字楼,是郑州的商务中心。
同时,中原区还有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和高档酒店,满足了市民的各类消费需求。
二、金水区金水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中原区,是郑州的商业和人口密集区之一。
区域内有高新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发展项目,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外商投资。
金水区还有众多的大型购物中心和主题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二七区二七区地处市中心,历史悠久,是郑州的老城区之一。
区内有二七纪念塔、解放碑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二七区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
近年来,二七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四、管城回族区管城回族区位于郑州东南部,是郑州的传统回族聚居区。
区内有管城区国际物流园、郑州市动力科技园等产业园区,促进了物流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管城回族区还有许多休闲公园和自然景点,提供了市民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五、惠济区惠济区位于郑州市北部,是郑州的农业区域和郊区。
区域内有许多农田和园林,是郑州市的粮食和花卉基地。
近年来,惠济区还进行了森林建设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总的来说,郑州市各区各有特色,各自发展。
中原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金水区是商业和人口密集区;二七区是老城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管城回族区是传统回族聚居区,重点发展物流和科技产业;惠济区是农业区和休闲娱乐区。
随着郑州市的不断发展,各区的发展也将逐步提升和完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0371综合基础知识0371综合基础知识是指与郑州市0371区号相关的基础知识。
郑州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国重要的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以下将介绍与0371区号相关的郑州市基础知识。
1. 地理位置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42'~34°58'、东经113°42'~114°25'之间,东濒黄河,西临黄淮,南隔伊洛河与商丘市相望,北起任丘溪与平顶山市相连。
郑州市总面积7576平方公里,辖8个市辖区。
2. 历史文化郑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郑州是中国古代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郑州有嵩山、少林寺、黄河等著名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3. 经济发展郑州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河南省的经济核心区域。
近年来,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郑州是中国的交通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和连云港-西安国际陆港联运班列。
同时,郑州也是河南省最大的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
4. 文化教育郑州市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非常重视,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坐落于此,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此外,郑州市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5. 旅游资源郑州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吸引了众多佛教信徒和武术爱好者。
此外,还有郑州博物馆、黄河风景带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总结:综上所述,0371综合基础知识是指与郑州市0371区号相关的基础知识。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城市,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旅游资源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对郑州市的环境条件概况的简要介绍:气候郑州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和秋季温暖舒适。
年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年降水量约为600毫米。
郑州市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和居住。
地理特征郑州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属于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
市内多条河流穿过,包括黄河和中原运河。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之一,为郑州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郑州市周围还有一些小山丘和湖泊,增添了城市的自然风光。
环境保护郑州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
市政府致力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气和废水处理,推动能源的清洁化利用。
此外,郑州市也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自然资源郑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郑州市还拥有一定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适宜农业生产和灌溉。
人居环境郑州市致力于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
市内有众多公园和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此外,城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医疗和教育资源丰富,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郑州市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改善中的人居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未来,郑州市将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以上是对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的简要介绍。
参考资料:- ___官网- ___官网。
郑州地理调研报告郑州地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郑州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规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地理位置郑州位于中国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16′22″,东经113°42′42″。
东临安徽省,南界湖北省,西至山西省,北连河南省的新乡市。
由此可见,郑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华北与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2. 地貌地势郑州地势平坦,地势东高西低,郑州市区地势为北高南低,境内主要地势特点为平原和低山相间。
郑州市境内最高峰为荥阳市的龙潭山,海拔860米;最低处为登封市的西流湖,海拔65米。
郑州地处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市区周边有丰富的土壤资源。
3. 气候郑州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摄氏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节温暖宜人。
年降水量约为605毫米,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4. 水系郑州市内有经过的主要河流是黄河的支流——滏阳河和小清河。
滏阳河全长418公里,流经郑州市区,是郑州的重要水源和交通要道。
小清河全长265公里,流经河南省多个市县,是郑州市南部的主要河流之一。
5. 经济发展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目前,郑州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
郑州还是中国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拥有建于1904年的郑州站,是中国四大火车站之一。
6. 人口分布郑州市人口众多,2019年常住人口约为1200万人。
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
人口分布不均匀,西南部地区人口较少,而东北部地区人口密集。
郑州市区人口密度较高,而郑州郊区和农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三、调研结果通过对郑州的地理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郑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和旅游业。
2. 郑州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和工业。
郑州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区域地理位置郑州市在我国悠久的发展史中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古代将其称之为“商都”,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是中原城市群中心的特大城市,也是经由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截止2019年,郑州市所辖6区1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49.3平方千米,常驻人口达到101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3.8万人,占总人口73.385。
郑州市地处我国华中地区,东有开封,西有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接平昌,位于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
作为联勤保障部队中心驻地,郑州市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等主枢纽地区,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货车编组站,并且凭借发达的公共交通网与各大城市相连,在交通运输方面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
2.经济社会发展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中心的特大城市,是河南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经济总量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比最大,同时也是重要的全省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的中心。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以郑州市的经济总量来说,2019年GDP为11478.7万亿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9.3%,其中按照2019年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接近10万元,成为河南省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
3.市民生活水平根据2018年全国普查结果,郑州市人口约1013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17.6万人,暂住登记人口412万人。
到2018年年末,郑州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74元,相较于去年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24863元,相较于去年增长14.7%(郑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城乡居民总存款余额达到5000亿元,比去年增加350亿元。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市民收入结构有所优化,非工资收入以较快的趋势增长,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分别比去年增长10.7%、25.4%以及12.8%。
郑州自然地理自然地理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4'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10.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全市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38]以及郑州市生态水系工程的开展,[39]郑州市的水域面积将会不断增加。
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开封市,西面为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3.1 地貌郑州市横跨中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构成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边坡。
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它主峰是海拔约为1512.4米的连天峰,郑州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乡胡辛庄,海拔仅为73米。
郑州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海拔258米,东北部的柳园口海拔82.5米,西南部是受到侵蚀而形成的低山丘陵,逐渐向南过渡为黄土倾斜平原和黄淮冲积平原以及少量的沙丘和沙地。
嵩山系秦岭支脉外方山的东延部分,西起洛阳龙门东侧,然后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市以北。
邙山位于郑州市西北隅,邙山的地貌主要为黄土台地和黄土丘陵,由于黄河的侧蚀和众多沟谷侵蚀作用,使得黄土丘陵形态显得异常陡峻。
具茨山系伏牛山系嵩山余脉,位于新郑市西南,山体石质为下元古代前震旦纪千枚岩、石英岩、石英片岩、硅质灰岩组成。
3.2 水系郑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6条,淮河流域23条。
流经郑州段的黄河长约150.4公里,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黄河水从邙山干渠流入西流湖,经过柿园水厂的提灌站,将水提升至尖岗水库,再从尖岗水库分水向东敷设供水线路,分别向属于淮河流域的金水河、熊儿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和潮河供水。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座标:东径112°40′—114°12′,北纬34°16′—34°58′,面积7446.2km2,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境内90%以上属淮河流域,其余为黄河流域。
郑州市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4.3℃,极端最高气温43.0℃,极端最低气温-17.9℃。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8.6mm,年内季节分配失调,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
郑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发已成为本地区重要的经济活动,矿山的开采,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
1地质灾害分布特征郑州市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
这种“多样性”与该地区特定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条件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1崩塌发育的分布特征郑州市崩塌发育分布规律十分明显。
具体特征有三:1、西部、西南部基岩山区主干断裂和紧密褶皱带附近的脆性地层或软硬相间的复杂岩系地区。
如嵩山南麓、北麓及箕山北麓地区,崩塌灾害频繁严重。
2、中部、中西部人类采石、采矿强烈活动地区和公路、铁路、库渠等骨干工程地带。
如1999年8月,巩义市米河镇魏寨村采石场崩塌。
1999年7月5日,登封第二水泥厂崩塌。
1961年3月6日,新密市大槐刘嘴“五八”渠崖头崩塌等。
3、北部、中东部黄土丘陵、斜地地区。
如1992年邙山区黄河桥村崩塌。
2003年10月荥阳乔楼镇聂楼村崩塌等。
在调查发现的26处崩塌中,绝大部分分布于上述三个地带。
1.2滑坡的分布特征区内滑坡的分布规律亦很明显,主要分布在下述两个地区:一是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区地形陡峻、风化强烈的斜坡地带;二是北部、中东部黄土丘陵和黄土覆盖丘陵地区。
前者岩质滑坡、土质滑坡兼有,如登封少林寺塔林滑坡,唐庄乡花峪村滑坡,巩义夹津口镇铁生沟滑坡、涉村镇罗泉村滑坡、浅井村滑坡等;后者主要为土质滑坡,如邙山区古荥镇黄河桥村滑坡,二七区候寨乡西胡垌滑坡、新郑千户寨乡风后岭村滑坡,新密白寨镇杨树岗村滑坡等。
▪▪▪▪▪
郑州的区位优势
•1、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中原崛起的龙头城市。
•2、郑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城市。
•3、河南省已确定构筑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圈。
•金水区经济实力最强,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区,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
•中原区、上街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优势明显,这“四区”是郑州城区制造业核心。
•二七区是城区的中心,人口密度大,是城区批零贸易业中心,是郑州铁路局和火车客运站所在地,交通优势无与伦比;
郑州市市区概况
•管城区是商城遗址所在地,惠济区紧邻黄河,商城文化、黄河文化底蕴深厚,是城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重要产业带;
•郑东新区区位优势是全市现代服务业中心,会展、物流产业和商务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中牟概况
•东接开封,西邻郑州,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两市夹一县的县份,又在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上,大郑州经济圈内。
•森林覆盖率达13.56%,形成了郑州东部的巨大的天然“氧吧”和“绿色屏障”。
•中牟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主要农业经济指标多年稳居郑州市第一位,位于全省前列。
•全面对接郑汴产业带的产业规划,着力构建“五区四带三组团”的产业布局,是以汽车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住宅产业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
已形成郑州日产、红宇机械等龙头企业。
荥阳概况
•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
•荥阳经济结构合理,工农业基础雄厚,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其中少林汽车远销东南亚。
•提出并坚持了“东引东进”战略,积极主动向郑州接靠拢,接受郑州的辐射和带动,通过城镇化打造工业发展平台,通过工业化夯实城镇化基础,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县域经济发展明显提速。
登封概况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
•登封已成为现代旅游名城,少林寺风景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
郑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2012年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12.7亿元同比增长
13.2%,中原区、上街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
术开发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优势明显,是郑州城区制造业核心。
但存在土地管理混乱、商品房开发监管等问题。
•金水区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区,是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辖区经济社会繁荣。
但存在占道经营、出入市口卫生、机动车乱停乱放、夜景照明等问题
郑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是城区商贸中心,拥有大型商贸设施和商品集散市场,但是存在车乱停、货乱堆、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各县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各县区合作发展力度
不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特别是人均GDP还处于较低水平。
•(四)加强各县市经济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增加产业竞争力。
•各地区通过劳动分工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同时促进区域资源自由流动。
中牟农业、巩义、新郑的工业,登封的旅游业等,加强合作,提高郑州的综合竞争力。
•(五)政府出台政策、法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
•近日印发《全市电解铝行业脱困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帮扶铝行业脱困四大政策。
•“十二五”规划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研究制定企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
创新发展思路,全面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20/6/28
202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