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财经术语
- 格式:doc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33
财经术语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又称相对购买力指标,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各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共4个层次:①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
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等业。
③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业。
④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中央银行,简称央行,是负责该国或该一区域(如欧盟)货币政策的主体机构,通常也是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唯一货币发行机构。
金融术语大全解释金融术语大全解释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发展,金融术语也在不断演变。
这些术语代表了不同的金融概念和操作,对于投资、理财和金融分析等领域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最常用的金融术语,并对其进行解释和拓展。
1. 股票(Stock)股票是一种证券,代表着一家公司的所有权。
购买股票时,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并获得了公司未来盈利的潜在份额。
股票的价格通常随着市场供求变化而波动。
2. 债券(债券)债券是一种债务融资方式,由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等发行。
债券通常以固定的利率和到期日为回报基础,投资者可以在到期时获得本金和利息。
3. 期货(Futures)期货是一种合约,规定了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某种商品或货币的价格。
期货交易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进行买卖,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4. 期权(Option)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允许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固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资产。
期权的价格通常受到期权到期时间、标的资产价格和行权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5. 危机(Financial crisis)危机是指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波动和崩溃的情况。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金融系统的担忧,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
6. 资产(Asset)资产是指投资者拥有的各种证券和实物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黄金等。
投资者的目标是通过投资资产获得收益,并避免损失。
7. 负债(负债)负债是指投资者所欠他人的债务,包括个人债务、企业债务、贷款等。
投资者的负债水平通常与其收入和资产状况相关。
8. 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将资产分散投资于多个资产类别和行业中的策略。
通过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降低个别资产的风险,同时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9. 货币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
这些工具包括国债、银行存款等,通常以短期利率为回报基础。
根据13种金融术语解释
金融行业中存在着许多专有词汇和术语,而熟悉这些术语对于
了解金融市场和进行投资非常重要。
以下是13种常见金融术语的
解释:
1. 资产:资产是指一个公司或个人拥有的所有可用于产生收入
的物品或资源,包括现金、房产和股票等。
2. 负债:负债是指一个公司或个人所欠债务的总额,包括贷款、信用卡债务和未支付的账单等。
3. 资金流量:资金流量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收入和支
出的总量,用于衡量经济活动的健康状况。
4. 资本:资本是用于投资和运营企业的资金,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债务和利润。
5. 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从销售和经营活动中获得的
余额,减去了成本和费用。
6. 股票:股票是公司股份的一部分,代表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一种形式。
7. 债券:债券是一种借贷工具,发行者向购买者借入资金,并向其支付利息。
8. 抵押:抵押是将资产用作贷款的担保品,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贷款人可以取得这些资产的所有权。
9. 利率: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储蓄的回报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10. 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一个人或机构持有的所有投资,可以包括股票、债券、房产和现金等。
11. 风险:风险是投资或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损失或收益的变动。
12.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购买和出售股票和债券等长期资产的市场。
13. 保险:保险是通过支付保费获得金融保障的一种方式,用于抵御风险和意外。
以上是13种金融术语的简要解释,希望对您了解金融领域有所帮助。
高盛英汉财经词典1. A股市场(A Share Market)A股市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也被称为“内地市场”或“内地股市”。
A 股市场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核心和基础,由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主要交易所运营。
2. Bull Market(牛市)牛市是指股票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行情。
投资者普遍对牛市感到乐观,因为他们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
3. Bear Market(熊市)熊市是指股票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行情。
在熊市中,投资者普遍感到担忧,因为股票价值下跌的趋势可能导致损失。
4. Bullion(金条)金条是一种以实体黄金形式存在的贵金属产品。
它通常以统一的重量和纯度出售,可以作为投资商品或珠宝制作原料。
5. Call Option(认购期权)认购期权是一种金融合约,授予买方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权利。
买方支付一笔权利金给期权的卖方。
6. Central Bank(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并维护金融稳定。
7.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了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
它通常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因为较高的CPI可能意味着通货膨胀。
8. Dividend(股息)股息是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的方式之一。
它通常以现金或额外股票的形式支付给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
9. Exchange Rate(汇率)汇率是一种国家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波动可以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10. Futures(期货)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合约,其中卖方同意在未来某个时间交付一定数量的商品或金融资产,而买方同意以协商的价格购买这些资产。
1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值。
一、财政投融资1、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2、财政投融资的模式、融资方式3、目前财政投融资的主要项目及运作方式二、常用财经术语1、宏观经济术语:如GDP、CEO信心指数、CPI、PPI、太阳黑子理论、马尔萨斯主义、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刘易斯拐点等。
2、金融经济术语:如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货币流动性M1、M2、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风险投资、IPO、再融资等。
宏观经济常用术语按照局党组和董局指示,让我把我所了解到的财经术语等给领导们汇报一下,不对之处敬请领导们指正。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
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
宏观经济波动往往呈周期性,由萧条→复苏→高潮的循环变动,不同经济指标的变动并不总是与总体波动步调一致,按时间不同分为:先行指标:从时间上看,总是比总体经济更早地发生转折,达到高峰或低谷的指标。
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经济景气指数等; 同步指标:在时间、波动起伏与经济波动轨迹基本一致的指标。
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滞后指标:一般总是比总体经济更晚一些发生变化,达到高峰或低谷。
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消费品价格指数等。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指标与总体经济状况变动轨迹的不同,来判断总体经济走向。
先行指标可以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测性的信息,主要用于判断短期经济总体的景气状况。
在宏观经济波动到达高峰或低谷前,先行出现高峰或低谷,可以利用它判断经济运行的可能走向,进行预警、监测,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当先行指数连续几个月下降时,就有理由预测整体经济可能出现下滑。
主要有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消费品和原材料新订单等同步指标反映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反映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但并不预示将来的变动。
主要包括GDP、工业增加值等滞后指标反映经济运行的转折点一般要比实际经济活动晚,用于确认经济周期波动的高峰或低谷是否已经过去。
金融圈的术语
1. 资产:指个人或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资源。
2. 负债:指个人或企业所欠的债务或责任。
3. 股本: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等于公司的资产减去负债。
4. 资本市场:指提供长期资金的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5. 货币市场:指提供短期资金的市场,如银行间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
6. 金融衍生品:一种基于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的价格或表现。
7. 风险管理: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以最小化潜在损失并最大化收益的过程。
8. 投资组合:投资者持有的多种资产的组合,旨在分散风险和实现投资目标。
9. 套利:通过在两个或多个市场上同时进行交易,利用价格差异赚取无风险利润的策略。
10. 基本面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经济环境等因素来评估股票或其他资产的价值。
11. 技术分析:通过研究股票或其他资产的价格和交易量图表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方法。
12. 宏观经济:指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
13. 量化投资: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
14. 首次公开募股(IPO):公司首次向公众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
15. 并购:指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这些只是金融圈中的一部分术语,金融领域非常广泛且复杂,还有许多其他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了解这些术语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和进行投资决策非常重要。
财经专业名词财经专业名词是指金融、经济、贸易等领域中使用的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经专业名词及其解释:1.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手段,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手段。
2.金融市场: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渠道进行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外汇等金融产品。
3.股票:指公司发行的一种所有权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
4.债券:指公司或政府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代表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
5.期货:指未来一定时期交割的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
6.外汇: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通常以美元为基准货币。
7.通货膨胀:指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经济现象。
8.利率:指借款成本或投资收益,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9.汇率: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通常以美元为基准货币。
10.风险投资:指对新兴企业进行投资,以期获得高额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
11.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12.税收:指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向个人和企业征收的财政收入。
13.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
14.公司财务:指公司层面的财务管理,包括筹资、投资、经营等方面的财务决策。
15.风险管理:指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的过程,旨在减少或避免潜在损失。
16.投资银行:指提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企业并购等。
17.资本成本: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
18.资本结构:指企业筹资方式的组合及比例关系,包括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
19.营运资本:指企业用于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
20.企业价值: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市场价值,通常以股票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评估。
21.经济全球化:指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
22.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相对其他国家具有的成本优势或资源优势。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1. 股票:企业发行的代表所有权和拥有股份的证券。
2. 债券:企业或政府借款发行的一种有固定收益的证券。
3. 期权:购买一个证券的权力而不买入该证券的义务,是一种金融衍生品。
4. 期货:以标准化合约为基础进行交易的衍生品,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
5. 外汇:外国货币在国内的价值称为汇率,外汇市场是交易各国货币的市场。
6. 衍生品:以某个基础资产为依据,不是由资本市场直接投资而是间接投资的合约。
7.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缩写,是一种通过交易所买卖的开放式基金。
8. 资产管理:通过对客户的资产进行管理,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和管理服务的业务。
9. 风险管理: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策略,识别和量化风险,并为其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
10. 黄金:黄金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作为储蓄和投资的贵金属。
11. 利率:借款人借钱时需要支付给贷款人的费用,是借贷市场上的经济指标。
12. 国债:政府发行的一种债券,通常期限较长,回报相对稳定。
13. 流动性:资产的可转换性,通常与资产的流通度有关。
14. 负债:企业或个人所欠债务或未来需要支付的款项。
15. 资产:拥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财产,包括现金、股票和房地产等。
16. 收益率:投资回报率,通常指一个投资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
17. 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的一种,记录了企业或个人拥有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
18. 证券市场:交易证券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19. 金融衍生品市场:指衍生品交易市场,包括期权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20. 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和其他数据对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分析的过程。
21. 资金流动性:指资金转换为现金的速度,通常与流动性相关。
22. 股权:对一个公司的所有权,通常体现为持有该公司股份。
23. 杠杆交易:在投资时使用借款增强投资回报的一种方法。
24. 负面利率:指银行向储户收取一定费用而不是向储户支付利息。
金融名词解释大全1. 股票(Stocks)股票是公司向公众发行的所有权份额,每股代表对公司一定比例的所有权。
股票可以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交易,投资者可通过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并分享公司的利润和增值。
2. 债券(Bonds)债券是借款人向投资者发行的一种债务工具,代表借款人的债务承诺。
债券投资者向发行人提供资金,债券到期时,发行人以面值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作为回报。
3. 利率(Interest Rate)利率是指金融交易中借款者支付给贷款人的费用,即贷款利息的百分比。
利率通常反映了借款的成本与风险。
4. 黄金(Gold)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被广泛用于投资和金融交易中。
其价值通常受供求关系、经济形势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
5. 外汇(Foreign Exchange)外汇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进行兑换的过程,也是进行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基础。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金融市场之一。
6. 期货(Futures)期货是指以标准化合约形式约定按特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日期交割的金融产品。
期货合约通常包括商品、股指或货币对等。
7. 期权(Options)期权是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的权利,但并不要求买方实施该权利。
期权合约由买方获得了在未来特定日期或之前执行交易的选择权。
8. 融资(Financing)融资是指获取资金的过程,企业或个人通过向金融机构借贷或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以满足业务或个人需求。
9.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于初创公司或具有高风险和高增长潜力的企业,在期待高回报的同时,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
10. 金融衍生品(Financial Derivatives)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基于债券、股票、商品等资产的金融合约,其价值来自于基础资产的价格波动。
常见的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期权和掉期等。
11. 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黑天鹅事件是指罕见且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经济的常用词汇经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及的重要领域,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社交场合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与经济有关的词汇。
熟悉并理解这些常用词汇对我们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参与经济活动,以及进行经济分析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经济的常用词汇。
一、宏观经济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价值的总和。
2.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 通货紧缩(Deflation):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指商品价格普遍下降的经济现象。
4. 就业率(Employment Rate):用于衡量某一地区或国家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5.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指劳动力市场中正在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二、货币和金融1. 汇率(Exchange Rate):表示一种货币可以按照指定比例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汇率。
2. 利率(Interest Rate):指金融机构借贷资金所收取的利息。
3.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影响货币供应量、利率和金融市场的政策。
4.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指投资者购买和出售长期债务和股权工具的市场。
5. 银行保证金(Bank Reserve):商业银行需要向中央银行存放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储备。
三、国际贸易1. 自由贸易(Free Trade):指国家之间无限制地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并消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2. 关税(Tariff):国家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3. 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指一个国家出口货物和服务额低于进口货物和服务额的差额。
4. 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相对于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出口货物和服务额高于进口货物和服务额的差额。
为明天的课做准备,上网找资料,竟在一个陌生的博客里发现了我在上一轮教授财经新闻课时写的寄语。
现在看来,好像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再把它拿出来给大家看看:2008-10-05 19:23财经新闻教师关众的寄语本学期为大家上专业基础课――财经新闻概论,真的有许多话要说。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到残酷。
在这残酷竞争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才能取得一席之地。
作为财经院校的新闻系,突出财经特色就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是未来我们可能战胜部分对手的杀手锏。
因此,我要不厌其烦地对大家说:财经新闻真的很重要!财经新闻重要,就在于它不仅对财经新闻独特的传播规律进行探索,更在于它能够起到整合财经新闻所需要的财经知识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看待这个社会,清楚地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的深刻背景;使我们具备财经新闻的敏感性,成为一名出色的财经记者。
即便你不想成为一名财经记者,财经新闻同样非常重要。
因为经济学被称作社会科学王冠上最璀璨明珠,不了解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很难对社会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你很难站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看问题,你从事其他职业也很难做得精彩。
比如,你要考公务员,没有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不了解经济形势,你能写好申论吗?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大师,他们做研究、搞投资,所依据的资料,就是大量的财经新闻。
通过对财经新闻的分析综合,判断经济走势,提出独到的见解,做正确的决策。
世界第二大富豪、股神巴菲特办公室里的电视机永远固定在财经新闻的频道上。
如果你将来做经济方面的工作,或从事点如炒股等投资理财的活动,不懂财经新闻也是做不好的。
有些同学感到看不懂财经新闻,感到财经新闻课没有意思,这是不奇怪的。
因为我们过去对这方面接触很少。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它有多么神秘,深不可测。
事实上,人们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人,天生就有着对经济本能。
我们之所以感到没兴趣,是因为我们对一些经济学术语还不太了解,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知之甚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是学不好一门课的。
但也请大家不要忘记,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如果我们能带着探索精神,多看一些财经新闻,多关注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和我们身边的生活、和所学过的经济学知识联系起来,一句话,如果我们“熬”过最初的生疏阶段,积累了一些经济学知识和术语,了解了一些热点问题之后,你会发现财经新闻所呈现给你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奇妙世界。
回顾一下,我们自己的爱好,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如果你对财经新闻比较熟悉之后,你就会爱上它。
每门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学习财经新闻概论这门课的任务在于了解财经新闻的特有规律,了解与财经新闻联系最紧密的财经知识和术语,这就决定了我们这门课不可能很热闹、很娱乐,需要教师和同学煞下心来认真钻研,通过对财经新闻的了解和分析发现其中的乐趣。
所以,作为老师,我会要求得更严格一些,会让同学有一定的压力,对此,我相信同学们最终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将来回过头来再看时,会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
那么怎样学好财经新闻概论这门课呢?首先在思想上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知道这门课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要多花一点时间。
其次,要保持一种探索精神。
中国经济发展的怎么样、为什么会有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什么城里人的生活和农村人生活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为什么西班牙人烧了我们的鞋我们却要反思自己?这些问题,在我们这门课中都能得到解释,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你就会感到学习起来乐趣无穷。
对此,我会在教学中予以配合,设置一些问题,我们来一起打开问号。
第三,要关注时事。
我们这门课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同步了解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热点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理解课内内容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培养财经新闻敏感性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课上放的一些节目,大家要认真去看,开始没兴趣也要硬去看。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喜欢经济新闻了。
最后,要注意术语的学习。
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术语,了解了这些术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我们看懂财经新闻、采写财经新闻。
为了你们的将来,我会以一个老师的责任感来尽职讲好这门课,同时,不管你们怎么想,怎么看待老师,我都会给你们施加一些压力,以保证大家学好这门课。
我相信大家会理解的。
相信我,没错的。
紧赶慢赶,财经新闻常用术语的前五章总算编完了。
这是两年前就有的夙愿了。
在教05级时,就有这个想法,要编这样一个东西,因为,我坚持认为这是非常有用的。
现在终于弄出来了,有一种还债的感觉。
这个东西,可是我呕了心沥了血才编出来的,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
这些术语,是要人人过关的财经新闻常用术语第一章财经新闻概述1、财经新闻人类的活动总体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政治、经济、文化。
其中与物质文明有关的活动,被称作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理论上可以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表现企业、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经济主体,日常生活中,更直接表现为股市行情、期货、货币政策、汇率等经济现象。
这些方面的新闻,就是财经新闻。
简化版:财经领域里为广大受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就是财经新闻。
理解版:从根本上,社会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财经新闻应该指经济领域的新闻,侧重于与理财有关的新闻。
2、经济新闻理解版:与财经新闻界线并不清晰,主要是表述的侧重点不同。
比如,它更倾向于生产者,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而财经新闻更侧重于投资者和消费者,与百姓关系大。
3、财经新闻受众理解版:财经新闻的受众包括投资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主要倾向于投资者和消费者。
第二章财经新闻的采访与写作4、华尔街日报体作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财经日报,《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方法在财经新闻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并广受模仿。
《华尔街日报》式的文章,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新闻推到读者眼前。
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华尔街日报》式结构,在长篇报道中应用较多。
简化版:以人物故事开头,展开新闻话题,最后再回归人物故事的写作方法。
适合长篇报道。
理解版:就是通过讲故事来报道原本枯燥的财经新闻。
5、财经新闻三段式写法比较常见的消息写法是三段式的写作方式:第一段,导语;第二段,解释;第三段,引语。
接下来是次重要内容,然后再是解释,再引语,如此反复。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总结的报道结构:导语――解释性和详述性材料――背景(如有必要)――次要材料(如果有的话)。
简化版:导语、解释、引语,各为一段或交替出现来写财经新闻消息。
理解版:因为财经新闻专业性强,所以要加解释,加专家等权威人士的引语。
6、财经新闻的纵向背景与横向背景理解版:纵向背景,指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横向背景,即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关系。
财经领域的新闻事件,要与历史数据比较,才能体现出新闻价值来,所以要介绍纵向背景;经济现象之间都是相关的,比如,利率下降会给股市带来利好,所以,不介绍横向背景,新闻价值也出不来。
第三章国民经济系统概述7、经济人简化版: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理解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用它来解释经济现象。
8、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经济组织。
理解版: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两个条件:盈利为目标、独立法9、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隐喻,亚当•斯密(Adam Smith)用来描述这样一种原理:由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
理解版: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市场机制。
“看不见的手”,是经济学中最常用最普及的原理。
10、看得见的手理解版:一般指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或管理,也称“有形之手”。
是“看不见的手”的对称提法。
11、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是最早出现的企业制度,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企业,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也可以雇佣或委托他人经营。
在个人业主制企业中,直接使用资源的产权主体是自然人。
这种企业投资规模小,管理简单,成立的程序也简便易行,而经营这种企业风险也较大,而且要承担无限责任。
简化版:最早的企业形式,业主出资,业主自己经营,无限责任。
理解版:小作坊式的。
关键是经营者与老板是同一个人。
12、合伙制合伙制是股份制出现前诞生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多个自然人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和管理企业、共同分享利益和风险。
合伙制较业主制企业更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更适应社会大生产发展的需要。
但其所有者是自然人这一本质没有改变,仍要承担无限责任,而且产权无法自由转让或出售。
简化版:多人出资,承担无限责任的是企业形式。
理解版:注意与股份制的区别,关键承担无限责任。
13、股份制所谓股份制是由若干投资人出资认购股份,以股份联合形式组织起来的企业制度。
股份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股票和股权凭证。
企业的资本总额是企业的股份之和,持有企业股份的出资人成为该企业的股东,享有企业决策、管理、分配等权利。
简化版:若干投资人出资认购股份,以股份联合形式组织起来的企业制度。
理解版:企业创办资金分成股份,以入股方式加入,承担与股份相当的责任。
14、股份有限公司由法定最低数目以上的股东发起组织,全部注册资本被划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有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一种公司组织形式。
简化版:公司注重资金可以分为等额股份的公司。
理解版:多家出资,可以将资金分成股。
15、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人以上一定人数以下的股东出资,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
理解版:2-50人,公司资产不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16、无限责任公司两个以上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出资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有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理解版:这种公司创办简单,经营状况与股东个人直接关联,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17、两合公司指在一个公司里既有负有有限责任的股东,又有负无限责任的股东,也就是指由一个以上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
理解版:公司里既有负有限责任的股东,也有负无限责任的股东。
了解就行,很特殊的形式。
只有少数国家存在。
18、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