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48.15 KB
- 文档页数:2
奶牛胎衣不下病的治疗黄其国;黄万光【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3(039)004【总页数】2页(P90-91)【作者】黄其国;黄万光【作者单位】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甘肃武威733000;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甘肃武威7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正常母牛分娩后12h之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此病病因复杂,常常引起子宫炎症,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力和产奶量,而且还可以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
为了深入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及其治疗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正。
1 胎衣不下的病因1.1 饲料条件奶牛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或供应不稳定时,胎衣不下发病亦随之增高,如果日粮中有足够的青干草和多汁饲料,每头成年乳牛每天喂给胡萝卜5kg以上时,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或者不发生。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日粮搭配是预防和降低乳牛胎衣不下的疾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分娩季节根据我场多年的产犊季节与胎衣不下的病史表明,发现奶牛在7~9月份发病率最高,平均为19.11%,10~12月份最低,平均为9.1%,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
武威地区7~8月份天气炎热,气温干燥,蚊蝇较多,严重影响着奶牛的食欲及休息,牛群体表散热能力弱,导致奶牛在高温环境中采食量较少,体质虚弱,产前营养不良,致使奶牛气血两亏,而发生胎衣不下。
1.3 胎次关系随着奶牛胎次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与胎次增长呈正相关。
1~3胎发病率为8.3%,6胎以上平均为13.7%,两者差异极显著。
伴随胎次增加,产道损伤或胎衣不下使子宫和阴道的感染机会增多,因此奶牛群中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也增加,随着奶牛年龄的偏大,胎次增加和长期泌乳,母牛体质逐渐下降,产后子宫收缩力减弱,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发生粘连,分娩后引起胎衣不下。
浅谈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牛胎衣不下是指牛在分娩后,胎盘没有完全排出,常见于牛的后产期。
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会导致牛的生命危险,还会影响其繁殖能力。
因此,对于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需要及时且正确地进行。
首先,当发现牛出现胎衣不下的情况时,养殖户应立即采取措施。
最常见的方法是手动帮助牛排出胎盘。
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胎盘全部拉出来,切勿将其撕裂或剪断,避免引发其他问题。
2.轻轻按摩牛的阴道,刺激子宫收缩,协助胎盘的排出。
3.若牛的子宫颈紧闭,难以排出胎盘,可适度清洗子宫内膜,刺激子宫收缩。
4.如果胎盘很难完全排出,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子宫,帮助胎盘从内膜上剥离。
如果手动帮助排出胎盘的方法无效,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催产素和卡巴胆碱。
催产素可以刺激子宫收缩,促进胎盘排出;卡巴胆碱则可以促进子宫缩小,帮助胎盘排出。
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式,以免对牛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手动排出和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帮助牛身体恢复。
合理的饮食可以促进牛的新陈代谢,增强其免疫力,有助于排出胎盘和预防感染。
在饲喂方面,可以适量添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增加牛体内的营养摄取。
此外,定期为牛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有助于胎盘排出。
最后,要让牛保持良好的环境和生活习惯,避免造成不适应的环境刺激,减少它们出现胎衣不下的问题。
保持牛舍内的卫生、保持干燥,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此外,合理的饲喂和注意牛的生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胎衣不下的发生。
总而言之,对于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手动排除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如果手动处理无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此外,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牛的生活管理也非常重要。
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牛尽快排出胎盘,恢复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细心和耐心,避免过度干预和损伤牛的健康。
荷斯坦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兽医站甘世忠2000年以来木垒县人民政府鼓励广大养殖户饲养高产奶牛,奶牛养殖业在木垒县迅速发展,奶牛产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
据统计21%的奶牛产后12-18小时胎衣不下,通过合理的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手术剥离胎衣疗法:奶牛产后12-18小时部分胎衣或者全部胎衣仍粘连在子宫,母体胎盘联系不紧密易剥离的,无继发感染,临床检查健康者,按常规要求操作,严格消毒进行胎衣剥离,剥离后子宫内及时填入土霉素粉5克,以后每间隔2天子宫内灌注药液一次(药液配方:土霉素5克,蒸馏水500毫升)直至子宫内排出的分泌物洁净为止。
二:子宫灌注药物疗法:对于产后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粘连比较紧密,产后母牛体质弱,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等全身症状者不易进行剥离,对这种病例,采取子宫灌注20-25%氯化钠溶液500-1000毫升,土霉素粉5克,待两天后胎衣脱落,子宫内灌注胎衣剥离后灌注的相同溶液,每隔2日灌注1次,直至子宫内排出的分泌物洁净为止。
一般6次即可治愈。
如果已继发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并从阴道流出大量腥臭脓性分泌物,直检:子宫下沉,子宫壁增厚,弛缓,对这种病例,子宫内可灌注0.1新洁尔灭250-500毫升,每隔2天灌注一次,并结合每日直肠按摩子宫一次,一般2-3次子宫内脓性分泌物消失后,再灌注土霉素,直至子宫内排出的分泌物洁净为止。
三、全身疗法:少数胎衣不下的奶牛,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显著减退或废绝,要及时采取全身疗法,并配合子宫内灌注药液治疗。
可用头孢噻呋纳20g、5%葡萄糖1000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日一次。
也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1000-2000毫升,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2000毫升、林可霉素5g,10%维生素C30-40毫升,10%安钠咖注射液30毫升,5%氢化可的松1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750毫升,每日1-2次,直至母牛正常。
牛衣不下来有什么办法,牛衣是牛的什么部位1、注射药剂:在母牛分娩之后的8-12小时内,对牛的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或者注射催产素或者麦角新碱,注意不要超过24小时,药效会下降。
2、进行手术:母牛24小时之后如果还没有下牛衣,需要手术来帮助剥离胎衣,手术时长在5-20分钟之内完成比较好,手术前要做好消毒杀毒准备,动作慢一些,如果母牛患有子宫内膜炎或者有体温升高的现象,则不能手术。
一、牛衣不下来有什么办法1、注射药剂如果牛在生产之后出现了不下胎衣的现象,可以对牛的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要注意在分娩之后的8-12小时内使用,一旦超过了24小时,药效就会明显下降,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还可以给牛注射催产素或者麦角新碱,也可以帮助母牛下胎衣,注射的时候要注意严格按照时间和剂量,这样才可以让药剂发挥更大的效果。
2、进行手术如果母牛24小时之后还没有下牛衣,那么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来剥离胎衣。
在进行手术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尽量控制在5-20分钟。
手术前要特别注意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手术过程中还要注意手部的动作,尽量轻柔速度放慢一些。
最好还要注意如果母牛患有子宫内膜炎或者有体温升高的现象,则无法进行手术。
二、牛衣是牛的什么部位1、解释牛衣一般指的是牛胎衣,或者是牛胞衣,是牛科动物黄牛或者水的胎盘部分。
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来使用,有止痢的功效2、介绍(1)黄牛的体重在280kg左右,体长1.5-2m。
黄牛的体格非常紧实且身体强壮,它鼻阔口大,头大额广,上部分嘴唇有两个鼻孔,体积比较大,中间的皮肤硬而光滑,没有毛。
黄头的眼睛和耳朵都比较大,头上还有一对角,角的大小根据黄牛不同的品种也大小不一。
黄牛的尾巴比较长,四肢均匀,脚部有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
整体颜色基本上是黄色,没有多余的杂毛,性格也比较温顺,主要吃的食物是草。
(2)水牛的体重更重,伸长大约有2.5m以上。
水牛的角比较长,面积大而扁,角的上面还有许多切纹。
牛胎衣不下怎么办牛胎衣不下治疗方法母牛分娩前缺乏营养,体质瘦弱,或者妊娠后期缺乏运动,或者体况过于肥胖、胎水过多,导致子宫无法完全收缩等,都可能导致本病,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牛胎衣不下怎么办以及牛胎衣不下治疗方法。
一、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产后经过18-28天,病牛还没有排出胎衣,胎衣就会开始腐败,并散发恶臭味,同时子宫以及产道内环境温度升高,此时就会表现出频繁努责,弓腰拘尾,无法稳定站立或者只能够卧地不起,口色呈青紫色,脉象沉细,呼吸、心跳加快,此时体温往往升高超过39℃,精神沉郁,食欲明显减退。
经过3天还没有排出胎衣,体温会进一步升高,甚至超过40℃,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症状严重时胎衣还会发生腐败,恶露无法顺畅排出而在子宫内滞留,导致中毒,最终变成脓毒败血症而发生死亡。
二、牛胎衣不下西药治疗方法母牛分娩后经过6h还没有排出胎衣,则可将1000~2000mL 10%盐水注入到子宫内,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适量的盐酸毛果芸香碱,也可以选择肌肉注射100万IU的垂体后叶素、氯前列烯醇、催产素或者新斯地明等。
一般用药经过th就非常容易从阴道外将胎衣拉出。
三、牛胎衣不下的中药治疗对于气虚型病牛,使用“八珍汤”加减进行治疗,即取45g当归、20g红花、60g炒白术、30g川芎、45g熟地黄、60g茯苓、45g白芍、60g党参、30g炙甘草、25g桃仁,全部研成粉末,添加开水冲调,然后再添加300mL黄酒,混合均匀后灌服1次。
对于气血凝滞型病牛,使用“生化汤”加减进行治疗,即取30g 炙甘草、30g蒲黄、25g桃仁、40g益母草、40g当归、30g川芎、30g 五灵脂,全部研成粉末,添加开水冲调后服用。
如果存在寒象,可添加炮姜、艾叶、肉桂各25g;如果存在淤血化热,可添加蒲公英、连翘、金银花、地丁各30g;如果存在瘀血且伴有腹痛,可添加20g生牛夕、20g泽兰叶、30g醋香附;如果外感风寒,可添加20g官桂、20g荆芥穗。
牛胎衣不下怎么治疗?牛胎衣不下的简易疗法牛胎衣不下怎么治疗?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奶牛在产出胎犊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
在现场,由于各地饲养管理水平不同,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各不相同,发生率约为12%-40%。
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地影响了繁殖率,给奶牛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牛胎衣不下发病症状有哪些?牛胎衣不下怎么治疗?牛胎衣不下的简易疗法。
牛胎衣不下怎么治疗?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奶牛在产出胎犊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
在现场,由于各地饲养管理水平不同,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各不相同,发生率约为12%-40%。
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地影响了繁殖率,给奶牛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牛胎衣不下发病症状有哪些?牛胎衣不下怎么治疗?牛胎衣不下的简易疗法。
牛胎衣不下发病症状1、胎衣全部不下主要表现为分娩后,胎衣全部滞留在阴道或子宫内,有时部分胎衣露于阴门外,颜色在红色、灰红色至灰褐色间并呈现绳索状,有明显的腥臭味,其质脆且易断。
2、胎衣部分不下表现为分娩后仍有部分胎衣滞留在母牛子宫中,无法正常排出。
滞留在子宫中的胎衣一般会在一周内被分解后由子宫排出,其排除时可见明显红褐色胎衣碎块及恶臭粘液。
若未及时治疗,母牛在病初期出现举尾、拱背、努责等症状;机体吸收腐败物后,体温显著升高,食欲渐渐减退至停止,同时伴随乳房炎、泌乳停止等症状。
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母牛死亡。
牛胎衣不下怎么治疗?1.药物疗法在确诊胎衣不下之后要尽早进行药物治疗。
(1)子宫腔内投药:向子宫腔内投放四环素族、土霉素、磺胺类或其他广谱抗生素粉剂及防腐消毒类药物,如0.1%高锰酸钾、0.5%新洁尔灭或0.01%碘溶液等,起到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
药物应投放到子宫黏膜和胎衣之间。
隔日投药一次,共用2-3次。
牛胎衣不下综合防治措施摘要:在牛养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养殖人员带来一定困扰。
其中,牛胎衣不下就是一种母牛分娩期间的不正常现象,在牛发生胎衣不下的情况时,身体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牛乳量会明显减少,同时食欲也会明显下降。
为了进一步提升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效果,减少母牛因为胎衣不下而引发的其他疾病,本文结合新疆库车市哈尼喀塔木乡的实际情况,以及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与临床症状,着重分析这种现象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剥离和预防措施这三方面,希望能够借此为牛养殖过程中防治母牛胎衣不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牛胎衣不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综合防治;防治措施哈尼喀塔木乡,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哈尼喀塔木乡畜牧业以饲养牛、羊、家禽为主。
近年来,哈尼喀塔木乡党委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面对现实脱贫不仅是经济脱贫,更要农牧民思想脱贫、技术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地通过精准摸排,为22户贫困家庭发放代孕5至7个月的母牛30头,通过让贫困户代养母牛实现脱贫致富。
还带来了如何科学饲养的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贫困户缺乏养殖技术的问题,为其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当地十分重视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分析与研究牛胎衣不下这种影响牛养殖效益的疾病势在必行。
在以下内容中,就根据牛胎衣不下的具体发病原因与临床症状,探究其综合防治措施。
1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分析第一,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首先,母牛生产之后需要获取充足的养分与维生素补充。
如果母牛产后饮食结构过于单一,就会导致母牛发生缺钙、缺维生素和缺硒等问题的出现,最终致使母牛体弱多病,生产之后子宫无力收缩。
除此之外,如果母牛过于消瘦或者过于肥胖,以及一些处于老龄期或长时间缺少运动量的母牛,再加上遭遇干奶期影响,都会致使母牛发生产后子宫无力收缩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导致牛胎衣不下的根本因素。
其次,如果母牛一次性分娩过多胎儿且体型较大、胎水较多,就会导致母牛子宫过度扩张,从而引发产后子宫微弱阵缩的现象。
牛胎衣不下土办法最简单的
牛胎衣不下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来加速胎衣脱落。
全身用药,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25%葡萄糖液各500ml,每天1次。
1次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100国际单位。
激素疗法:1次肌肉注射催产素50—100国际单位,或肌肉注射乙烯雌酚15—30mg。
子宫注入抗生素,将青霉素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土霉素2g或金霉素1g,溶于250ml蒸溜水中,一次灌入子宫,隔天一次,经5—7天,胎衣会自行脱落。
预防措施:
为保证奶牛营养平衡怀孕期间要饲喂含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并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饲料搭配要合理。
不能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尤其是钙、铜、铁、钴、硒与维生素A,保证奶牛营养平衡,在冬季可以直接添加鱼肝油胶丸等,以满足奶牛怀孕期间的营养需要。
怀孕后期加强运动怀孕期间可适当增加活动量。
怀孕初期,活动量相对要少些,但怀孕8-9个月时,活动量相对要大一些,每天舍外运动最好不少于4小时,产前1周要减少精料,搞好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
分娩后让母畜舔食仔畜身体上的羊水,并尽早挤奶。
2023年第03期时间驱虫一次,避免寄生虫大量繁殖引起猪痢疾的发生。
驱虫药物应该选择毒性较小,不会危害其它动植物生长的药物,定期驱虫是为了防止疫病通过害虫传播,对6月龄仔猪在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种母猪在配种前10d 驱虫。
(3)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目前农户小规模的养殖仍占据养殖的大部分比例,环境相对杂乱,这也是引发猪痢疾的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猪痢疾,要将猪的饲养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饲养拥挤而发生交叉感染。
此外猪日粮要做好科学搭配,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抗应激药物添加到猪的饮用水或饲料中,降低猪的应激反应发生率。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可提高猪的抵抗力,降低猪痢疾的发生频率。
4结语在养猪过程中,提高诊断水平以及准确性,对猪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而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很高,可以快速、确诊有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猪痢疾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为了防止该病发生,要加强对新生仔猪的科学喂养管理,控制好猪的养殖密度以及保温、防冻措施,对猪实施定期的驱虫、灭菌等。
在猪的各个生长阶段,要根据其不同生长需求,提供营养补充,增强猪的抵抗力。
制定科学的免疫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的治理以及猪舍的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及时的清理消毒,减少细菌的滋生,从而减少猪痢疾的发生。
参考文献[1]唐俊瑜,苏云顺,钟顺平.猪出血性肠炎疑似包内劳森菌感染病例的确诊[J ].中国畜禽种业,2020(7):142-144.[2]王志前,艾彩霞,贾凤菊.猪痢疾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措施[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6):127-128.[3]尤秀花,张立平.猪痢疾的实验室诊断与治疗措施[J ].养殖与饲料,2022(4):88-89.[4]王刚.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4):49-50.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3.03.030目前,判定奶牛胎衣不下的依据主要是奶牛在生产之后的12h 内没有完全的排出胎衣。
牛胎衣不下怎么办,用什么药?
当母牛在生产时出现胎衣不下的问题时,可以采用药物注射的方式,及时进行治疗,以促使胎衣顺利脱下,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和葡萄糖溶液,或在子宫阴道注入青霉素和土霉素溶液,下面具体来看下。
牛胎衣不下用什么药
1、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和葡萄糖溶液各500ml,可以加快胎衣分解排出。
另外,在子宫阴道注入青霉素和土霉素溶液,可以起到抑制细菌滋生及灭菌的作用,经过这些药物的治疗,胎衣可自行脱落。
2、发生原因
母牛的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比如细菌和微生物感染,可能会导致母牛在生产时胎衣不下。
如果母牛怀孕生产期间,子宫受到细菌感染,引发不同程度的子宫部位炎症,胎盘就会不脱落。
母牛生产时的环境因素,在母牛分娩时受到惊吓或者外界刺激,也会使子宫正常收缩受到阻碍,从而导致子宫颈口过早封闭,胎衣不能排出。
3、症状表现
胎衣不下多发生在分娩后,胎衣全部或有部分滞留在子宫和阴道中,无法正常排出。
有些胎衣露出的部分呈红或灰褐色,伴有腥臭味,滞留后的胎衣一般在一周内被分解排出。
牛流产了胎衣排不出来怎么办
母牛在流产后,经过8到12个小时仍不排出胎衣,即视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分为部分不下或全部不下二种。
在遇到牛流产而胎衣排不出的情况时,需要使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以加速胎衣的排出。
肉牛胎衣不下怎么办?
在养殖肉牛的过程中,会遇到肉牛的生产问题,常见的肉牛胎衣不下的问题,就很是让人头疼。
那么,肉牛胎衣不下怎么办,肉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一起来了解下。
母牛产后出现胎衣不下应如何处置?
答:母牛分娩后,一般在12h以内完整、顺利地将胎衣排出。
若超过12h仍不能完整排出胎衣,则称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母牛,应及时处理。
(1)当出现胎衣不下时,最好的办法是人工剥离(产后24h内)。
但是,由于剥离胎衣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剥离时间较长,加上气味难闻和人工造成的感染,带来的问题也较多。
因此,目前都采取保守疗法。
(2)土霉素5~10g,利凡诺0.5g,蒸馏水400~500mL。
子宫内灌注,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4~7次。
第1~2次子宫注入量要达到500mL,以后逐渐减少。
冬季处理3~5次,夏季处理5~7次。
(3)四环素6~15g,50%葡萄糖500mL,分娩后第1d 进行子宫冲洗,第5d如果仍无法用手轻轻拉出胎衣,则重复冲洗1次。
(4)10%氯化钠500mL,子宫灌注。
隔日1次,连用4~5次,让胎衣自行排出。
(5)为增强子宫收缩,可用垂体后叶素100UL或新斯的明20~30mg等药物,肌肉注射,促使排出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