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937.46 KB
- 文档页数:1
浅析毛竹林发展前景及其丰产栽培综合措施毛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具有生长快速、利用价值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纸张、食品等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的重视,毛竹林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毛竹林的发展前景和丰产栽培综合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毛竹林的发展前景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毛竹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毛竹具有质地坚硬、耐腐蚀、重量轻等特点,适合用于建筑材料、家具制作等领域。
毛竹还可以制作成竹编制品,如篮筐、垫子、香包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毛竹林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2.生态环境保护毛竹是一种生长快速、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在毛竹林的生长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改善水土保持等环境问题,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毛竹林的发展也符合当前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科技推动随着科技的发展,毛竹林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林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有效促进毛竹林的发展。
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实现毛竹的高产高效栽培,提高毛竹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毛竹林的发展。
二、毛竹林的丰产栽培综合措施1.科学选地毛竹林对土壤和气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在种植毛竹林时需要科学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气候湿润的地块进行种植。
2.科学栽培在毛竹林的栽培过程中,需要科学施肥、浇水、修剪等管理措施,保证毛竹林的健康生长。
合理施肥可以有效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浇水可以保证毛竹的生长需求,适时的修剪可以促进毛竹的分枝长势,保持毛竹林的密度和形态。
3.病虫害防治在毛竹林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选择抗病虫害的毛竹品种进行种植,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处理病虫害,保证毛竹的健康生长。
4.科学采伐毛竹是一种具有明显竹笋期和竹杆期的植物,需要科学采伐才能保证毛竹的长期生产。
浅析毛竹林发展前景及其丰产栽培综合措施毛竹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之一,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浅析毛竹林的发展前景及其丰产栽培综合措施,有助于指导毛竹种植和经营管理,实现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前景的角度来看,毛竹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毛竹材质轻硬、韧性强,广泛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的追求,毛竹制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毛竹还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可以修复环境、保护水源、改善气候等,因此也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毛竹林产业的市场需求稳定且潜力巨大。
针对毛竹的丰产栽培综合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是种质选择和优化。
选择良种毛竹进行繁育,具有生长快、竹径大、材质好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优化种植密度和组合,合理调整竹林的结构,提高光照和通风条件,促进竹林生长。
二是科学施肥和合理管理。
毛竹生长期较长,对土壤要求较高。
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补充和调节土壤中的养分,保持土壤肥力,有利于毛竹的生长发育和增产。
合理控制竹林的病虫害,及时清除病虫害的临近环境,防止其传播。
三是科学采伐和更新。
毛竹具有周期性的生长和收获,合理的采伐和更新对于保持竹林的健康和生产能力至关重要。
科学的采伐周期和采伐强度,有利于竹林的长期稳定生产和增产。
四是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
通过加强科研,推动毛竹栽培技术的创新和优化,提高毛竹的生产能力。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利于推动毛竹产业的发展。
毛竹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要实现丰产栽培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这包括种质选择和优化、科学施肥和合理管理、科学采伐和更新、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等方面。
通过综合施策,促进毛竹林的健康生长和增产,推动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速⽣丰产栽培技术2019-10-29⽑⽵⼜名楠⽵,具有⽣长快、繁殖强、成材早、⽤途⼴、产量⾼、见效快、收⼊⾼等特性,为优良速⽣⽤材、笋⽤品种,是建筑、家具、农具、编织和造纸的优质原料,深受⼭区⼴⼤⽵农的青睐,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速⽣丰产栽培技术进⾏总结。
1 ⽣长条件和⽣态特性⽑⽵喜温暖湿润⽓候,适合⽣长在⼟层深厚、肥沃湿润、排⽔良好的⼭地阴坡,适⽣区平均⽓温15~20℃,年降⽔量800~1500 mm,酸性或沙壤⼟,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
2 栽培技术要点2.1 选地与整地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腰地带为造林地,如果是荒⼭,要先炼⼭。
整地⽅式有以下⼏种:①全⾯整地,适⽤于平坦的地⽅,采⽤机耕或全⾯深翻20cm后挖坑。
②带状整地,适⽤于坡度较陡的地⽅,带宽1.5~2m,将带内⼟深翻20cm后挖坑。
③块状整地,即直接在造林地上挖种植坑。
2.2 密度选择⽑⽵移⽵造林每667m2密度20~35株;株⾏距可⽤5m×6m或4m×5m。
2.3 育苗2.3.1 播种育苗。
⽑⽵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病⾍害。
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形平坦、避风向阳,排灌容易、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多采⽤点播⽅法,将贮藏后的种⼦⽤0.3%的⾼锰酸钾浸种消毒3~4⼩时,稍⼲后即可播种。
播种沟沟距25cm,深10cm,宽15cm,沟中施基肥。
每沟播5⽳,⽳距厚20cm,每⽳播种10~15粒。
细⼟覆盖,以不见种⼦为宜,再盖草淋⽔,保持地表湿润,每667m2播种量2kg,出苗后要经常除草松⼟,⼲旱时要适时灌⽔,⾬后要及时排⽔,适当施肥。
2.3.2 压杆育苗。
3~8⽉份期间在⽵苗丛周围,把出⼟不久尚未展叶的分蘖苗,向外压倒并埋⼊⼟中,梢部留外。
埋压1个⽉后,⼊⼟苗节能⽣根,剪去梢部,促进⼟中各节抽枝成苗。
2.3.3 分株移植育苗。
将1 年⽣播种苗挖出,分成每⼩丛2~3株,移植在苗床上。
尽量少伤萌芽和根系,加强管理,株⾏距为40cm×40cm,1年后每丛能分蘖10株以上,第2年即可造林。
毛竹笋竹两用林丰产培育技术•引言•毛竹与笋竹的生长特性•毛竹笋竹两用林的培育技术•笋竹的采收与加工技术•毛竹笋竹两用林丰产的关键因素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毛竹笋竹两用林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森林资源,在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开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毛竹笋竹两用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毛竹笋竹两用林丰产培育技术,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一套科学的、实用的丰产培育技术,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选取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不同密度的毛竹笋竹两用林进行观察和测定,分析不同因素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总结归纳出丰产培育技术的要点和措施。
研究目的与方法毛竹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寒性强毛竹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短时间内就能达到较高的高度。
毛竹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生存,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030201笋竹的笋期较长,一般在春季至夏季之间。
笋期长笋竹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出笋。
生长规律性笋竹需要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对土壤要求较高毛竹和笋竹在生长过程中会共享养分,为彼此提供营养支持。
毛竹与笋竹的关联性营养共享由于毛竹和笋竹都需要相同的养分,因此在生长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竞争关系毛竹和笋竹在生长过程中会相互促进,提高彼此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相互促进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坡度适中的丘陵或山地,同时考虑气候、光照等条件。
整地进行全面整地,深度在30厘米以上,同时清除杂草和石块。
选地与整地选竹与栽植选竹选择一年生、无病虫害、枝叶茂盛的毛竹苗进行栽植。
栽植合理密植,每亩种植30-50株,栽植深度在20-30厘米,栽后及时浇水。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0期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 )又名楠竹,是南方优势林种及城市庭园绿化的优良观赏、旅游竹种,具有生长快、繁殖强、成材早、用途广、见效快等特性。
苍南县是毛竹生长适宜区,栽植历史悠久,现有面积达200hm 2,且种植规模从传统的“四旁”种植发展到山地大规模开发利用。
该文介绍了毛竹造林技术,以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造林地选择毛竹好光而喜凉爽,喜温暖湿润气候。
造林地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5℃,年降水量不少于800mm ,海拔低于800m 。
土壤深厚肥沃、pH 值5.5~7.0、排灌方便、不挡风的荒山荒地均适宜毛竹生长。
2造林时间一般毛竹根萌动、发笋的时间分别在1—2、3—4月。
因此,造林宜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根未萌动前)完成。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最好选择雨天或雨后栽植。
3母竹选择毛竹除了利用种子育苗造林外,通常采用移植母竹造林。
一般选择干形较小、分枝低、竹鞭粗壮呈鲜黄色、鞭芽饱满、鞭根鞭芽发育齐全的二年生旺盛母竹,这样移栽成活率高,发笋数量多。
4母竹采掘挖掘时按竹鞭走向离母竹30cm 处找鞭,竹鞭一般位于基干弯曲处的内侧,最下一盘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一致。
一般留来鞭20~30cm ,去鞭40~50cm ,削去顶梢。
带宿土20~30kg ,留枝3~5盘,母竹远距离运输必须将蔸鞭根连宿土,用包扎带包扎紧,保持竹鞭、竹蔸完整无损,最好随挖随栽。
如不能立即种植,应将种竹放在阴凉背风处,淋透水,用稻草盖好或进行假植,保护竹鞭不失水,确保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易成林[1-2]。
5母竹栽植毛竹种植要深挖穴、浅栽,务使鞭根舒展,不强求竹干直立,竹蔸下部垫土密接,压实,上松盖土。
种植穴规格一般长1m ,宽、深各60cm ,株行距5m×5m 。
栽竹时,先在穴底撒施腐熟的土杂肥20kg 或饼肥5kg 左右作基肥,然后再填表土20cm ,放下母竹后解开包扎物,按照竹蔸的自然态势使其竹鞭舒展。
毛竹低改丰产技术措施摘要介绍毛竹的生态范围及江西毛竹资源分布状况,分析毛竹低产林的几个类型,具体从垦复,护笋养竹,疏笋,施肥,钩梢,竹林结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毛竹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毛竹低改;主要因素;技术措施崇仁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西部,属丘陵半山区县,亚热带湿润气候适宜毛竹生长。
由于毛竹的材质好,耐磨、抗拉、抗压、抗弯、不变形、易雕刻等优点,其可成为一种高级的居室装饰材料;毛竹还是一种好的造纸原料;毛竹可以提炼出竹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建筑业,农业都需要大量的毛竹,所以毛竹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毛竹的生态范围及及江西毛竹资源分布状况江西是我国竹类大省之一,拥有竹种22属144种,其中自然分布的有93种,现有竹林面积约7l万km2,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4.4%。
其中毛竹林面积62.6万km2,占全国毛竹林总面积的22.4%,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88%以上,拥有毛竹蓄积l0.3亿根,占全国毛竹总蓄积的21%,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蓄积居全国之冠。
各县市毛竹资源分布不一,多集中在三个分布区内。
10万亩毛竹林以上的县市有37个,15万亩以上的有17个,20万亩以上的有13个。
面积最大的是宜丰县,44083km2。
其次是奉新,35918km2;蓄积最多的是崇义县,5212万株。
其次是宜丰县,5088万株,面积前20名立竹度最高的是乐安县,立竹度为156.8株/亩,其次为分宜县,为145.3株/亩。
全省各县市毛竹平均立竹度仅105株/亩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株/亩左右)。
毛竹资源总的特点是面积大、蓄积多、但分布不均,天然林多,人工林少,残次低产林多,丰产林少,材用林多,笋、材两用林少,纯笋用林更少,有目的集约经营林少,荒芜残败林多,尚有41%左右的毛竹林立竹度在100株/亩以下。
可见,要充分发挥我省毛竹资源优势,推广毛竹丰产经营技术的任务十分艰巨。
2毛竹低产林的几个类型2.1恶劣立地生长的毛竹林这类毛竹林生长在土层很薄的山脊地或陡坡石山,或是在土壤过于板结、贫瘠、粘重的红壤等立地恶劣,不适于毛竹生长的地段上,这种毛竹林只宜作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或风景观赏林,不宜用作材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