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模型大鼠单次大剂量应用甲泼尼龙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
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郭伟华;朱小兵;吴论;戚志超;彭学强【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6(13)33【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ng-term glucocorticoid admininstration on neuromuscular block of vecuronium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operation.Method:60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male or female,aged ≥65 years,BMI18~22 kg/m2,ASA gradeⅡ-Ⅲ,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long-term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on hormone group,C group) and hormone group (J group),each of 30 cases.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idazolam 0.03 mg/kg,inhaled 8% Sevoflurane,Oxygen flow rate of 8 L,per 30 s decline of 2%,until 4%, after the eyelash reflex disappeared,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Vecuronium 0.15 mg/kg,1 min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Remifentanil 2 g/kg,and 30 s after Sevoflurane stop,tracheal intubation afte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ed TOF-Watch SX acceleration to monitor the degree of muscle relaxation,recorded the onset time of vecuronium,twitch the maximal degree,clinical duration, recovery index.Result:Compared with group C,the onset time of vecuronium group J prolonged,muscle twitch maximalinhibition decreased and shorten the clinical action time,recovery index decreas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long-term glucocorticoid admininstration on neuromuscular block of vecuronium is enduced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operation.%目的:探讨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引言: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用药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准确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优化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右美托咪定和罗库溴铵是常用的药物,各自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以期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一、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与应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中枢性肌松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进而减弱神经肌肉传导,达到肌肉松弛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胞外乙酰胆碱的结合,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抑制神经肌肉传导等。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全身麻醉时的肌松,如在手术中提供手术视野,减少肌肉震颤,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二、罗库溴铵的作用机制与应用罗库溴铵是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物,与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结合形成结合复合物,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肌肉松弛的作用。
罗库溴铵的作用主要通过特异性抑制餐后进行性的神经肌肉传导,使肌肉无法收缩,达到局部麻醉作用。
在临床上罗库溴铵主要用于外科手术时局部麻醉,如剖腹手术、阴道手术和骨科手术等。
三、右美托咪定和罗库溴铵作为肌松药物,其作用部位和方式不同,因此在配合使用时会出现相应的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右美托咪定通过其抑制乙酰胆碱释放的机制,使得神经冲动传导受到抑制,从而增加了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
这种增强作用是因为右美托咪定和罗库溴铵在作用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关系。
四、右美托咪定与罗库溴铵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右美托咪定增强了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手术需求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过高的右美托咪定剂量会导致肌松过度,可能会带来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在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库溴铵时,需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安全用药。
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输甲强龙的副作用甲强龙用于某些内分泌疾病的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仅仅是一种对症治疗的药物,不知道大家对输甲强龙的副作用了解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输甲强龙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输甲强龙的副作用可能会观察到全身性副反应。
尽管在短期治疗时很少出现,但仍应仔细随访。
这是类固醇治疗的随访工作的一部分,并不针对某一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可能的不良反应为:感染和侵袭:感染、机会性感染。
免疫系统异常:药物过敏,(包括类似严重过敏反应或严重过敏反应,伴有或不伴有循环虚脱、心脏停搏、支气管痉挛)。
内分泌异常:类库欣综合征、垂体功能减退症、类固醇停药综合征。
代谢和营养异常:葡萄糖耐量受损、低钾性碱中毒,血脂异常、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需求。
钠潴留、体液潴留、负氮平衡(由蛋白质分解造成)、血尿素氮增高、食欲增加(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脂肪过多症。
精神异常:情感障碍(包括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欣快、心理依赖、自杀意念)、精神病性异常(包括躁狂、妄想、幻觉、精神分裂症[加重])、意识模糊状态、精神障碍、焦虑、人格改变、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失眠、易激惹。
神经系统异常:颅内压增高(可能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良性颅高压]、惊厥、健忘、认知障碍、头晕、头痛。
眼部异常:眼球异常、青光眼、白内障。
耳和迷路异常:眩晕。
心脏异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患者)、心律失常。
血管异常:高血压、低血压。
呼吸系统、胸和纵隔异常:呃逆。
胃肠道异常:胃出血、肠穿孔、消化道溃疡(可能出现消化性溃疡穿孔和消化性溃疡出血)、胰腺炎、腹膜炎、溃疡性食管炎、食管炎、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恶心。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血管性水肿、外周水肿、瘀斑、瘀点、皮肤萎缩、条纹状皮肤、皮肤色素减退、多毛、皮疹、红斑、瘙痒、荨麻疹、痤疮、多汗症。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骨坏死、病理性骨折、发育迟缓(儿童)、肌肉萎缩、肌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病性关节病、关节痛肌肉痛、肌无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拔贤写在课前的话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都表明,即使应用中效肌松药,以临床或主观方法是很难完全避免术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因此,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客观监测和评估,以及对肌松药残余作用的桔抗,对肌松药的安全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明确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危害及评估方法。
病例:女,31岁,体重46kg 。
因附件肿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肿物切除术。
全麻诱导的药物为:丙泊酚100mg +芬太尼0.1mg +潘库溴铵8m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
诱导后10min开始手术,45min后结束。
停止吸入安氟醚,10min后病人清醒,唤之睁眼;自主呼吸恢复,呼吸12次/min ,潮气量220〜280ml ,带插管自主呼吸空气时,SpO2为95 %。
吸痰后拔管,送回普通病房。
1h后拔除胃管,5min后循环骤停。
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
但出现明显的缺氧性脑损伤。
虽经过脑复苏,神志未能恢复,7天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专家意见:死因不明;手术损伤不大,出血很少;麻醉恢复,拔管指征明确。
死亡与手术及麻醉无明显相关。
病人是否出现迷走反射?肌松残余作用:是指在应用肌松药后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过程中,发生肌无力体征和症状,同时TOFr低于一定值(<0.7 or <0.9) 。
一、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危害性(一)对呼吸功能的损害可能损害吸气流速,引起呼吸道梗阻或误吸入。
Fikermann对12名自愿受试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检测加速度仪在测试肌松残余作用、肺功能、上呼吸道功能中的作用;同时观察肺功能、上呼吸道功能与拇内收肌TOFr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方法是:以罗库溴铵0.01mg/kg 诱导,维持TOFr为0.5 和0.8 在5min以上。
在肌松稳态时,评价呼吸功能、喉部及面部肌肉的功能。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阻滞高峰时 (TOFr 为0.5),用力吸气流速为对照值的 53 ±19%,用力呼气流速为对照值的75 ± 20%。
罗库溴铵TCI与间断单次静注肌松效应比较蒋茹;张马忠;闻大翔;王珊娟;杭燕南【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4(024)011【摘要】目的比较采用Szenohradszkay模型罗库溴铵药代学参数进行TCI与间断单次静注法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病人30例,分为靶控组和对照组各15例.靶控组:TCI泵采用Szenohradszkay模型罗库溴铵药代学参数,设定罗库溴铵靶浓度为3 μg/mL,术中保持T1<10%;对照组:静脉快速(5 s内)注入0.6mg/kg罗库溴铵为插管剂量,术中当T1恢复至25%时间断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结果起效时间和期间用药量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总用药量、T175%、恢复指数、TOF7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取得的插管条件和T1最大抑制程度相似.结论在中小手术中罗库溴铵TCI法取得了与单次静注法相似的肌松效应,并且TCI法获得的肌松效应较间断单次法更稳定.【总页数】3页(P955-957)【作者】蒋茹;张马忠;闻大翔;王珊娟;杭燕南【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R656【相关文献】1.腹腔镜手术中持续输注与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维持深度肌松的药效学比较 [J], 李机;张庆国;刘中杰;磨凯;雷洪伊;徐世元2.罗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的肌松效应 [J], 田芳芳;丁倩;郭瑜;郑琴;吴斌;高静;柴伟3.维库溴铵靶控输注与间断静注的肌松效应 [J], 张宗銮;陈琼玉;杨明华4.美维库铵持续静滴与单次静注肌松效应及恢复过程的临床药效学观察 [J], 段赫;王俊科;盛卓人;马虹5.不同径路静注罗库溴铵肌松效应观察 [J], 蔡建荣;林一雄;黄俊风;陈晓;宋立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血症患者疗效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周晓迅【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8(23)A02【摘要】目的:实验探究低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血症患者疗效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按其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2组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另外予以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皆有显著降低,而且实验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要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虽实验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9%稍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血症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1页(P143-143)【关键词】低剂量甲泼尼龙;脓毒血症;炎症因子;消化道;不良反应【作者】周晓迅【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相关文献】1.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脓毒血症对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的影响 [J], 伍方红;韦继政;许得泽;丁拥军;刘伟盛;黎文杰;李茂清2.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曾佩;石酝琦3.探讨低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脓毒血症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的影响 [J], 李俊伟;韩海芬;李俊莉4.低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CRRT疗法对\r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J], 王娜5.低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联合CRRT对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刘德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必净注射液与甲泼尼龙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观察王庆;赖国祥【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年(卷),期】2007(014)005【摘要】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呼吸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RICU)诊断为脓毒症(中医辨证为毒热内盛或瘀毒内阻证)的41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100 ml静脉滴注(静滴),每日2次;甲泼尼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40~80 mg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连用7 d.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5和7 d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检测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水平.结果:血必净组治疗后7 d APACHEⅢ评分从(77.9±8.8)分降到(57.6±12.0)分;甲泼尼龙组从(75.8±5.2)分降到(58.6±15.6)分,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治疗后WBC、N、CRP、TNF-α和ALT、AST、TBil、SC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血必净组和甲泼尼龙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5.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甲泼尼龙的抗炎作用类似.【总页数】4页(P292-295)【作者】王庆;赖国祥【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内科,福建,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内科,福建,福州,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R631【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赵欣;李志军;张书荷2.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春玲3.大剂量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连续肾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J], 甄海旭4.不同剂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郭艳青;王前进;李华;谢航;施光远5.不同剂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郭艳青;王前进;李华;谢航;施光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营养状况对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营养状况对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麻病人48例,根据体重指数并参考WTO有关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组为正常组(BMI:20~25kg/m),Ⅱ组为营养不良组(BMI26 kg/m)。
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5μg/kg,异丙酚1mg/kg,待病人意识消失后起动肌松监测仪,采用单刺激方式刺激尺神经,静脉注入罗库溴铵0.6mg/kg,当T1下降至5%时进行插管,当T1恢复至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mg/kg。
记录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组肌松起效时间延长,临床作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h,按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体重(kg)/身高/(m)2]并参考WTO有关标准[1],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组为正常组(BMI:20~25kg/m2),Ⅱ组为营养不良组(BMI26 kg/m2),所有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无代谢性疾病,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术前未用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抗生素,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2 麻醉方法患者术前测身高和体重,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和鲁米那100mg,入室后常规吸氧,监测BP、SPO2及ECG,建立静脉通路,在尺神经表面固定刺激电极,传感器固定于大拇指端掌侧,上臂用布包裹保持掌温大于32℃,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5μg/kg,异丙酚1mg/kg,待病人意识消失后起动肌松监测仪,采用单刺激(频率0.1HZ,波宽200μs,电流强度50mA)方式,调校单刺激颤搐(TC)反应高度稳定在100%作为对照值,当TC 肌颤搐稳定3min后,静脉注入罗库溴铵0.6mg/kg,当T1下降至5%时进行插管,当T1恢复至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mg/kg。
1.3 评价指标①起效时间:从注药到T1下降至5%时间;②临床作用时间:T1恢复至25%时间;③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至75%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