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指导意见》的通知附件1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6
某市五道库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技术审查意见某市五道库河治理工程位于###省某市美溪区境内,五道库河美溪段。
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防洪、除涝和河道综合整治。
工程防洪保护耕地面积1.08万亩、两个林场经营所共约5800人。
2009年1月,某市水务局以伊水发[2009]22号《某市水务局关于五道库河近期治理规划的批复》对五道库河近期治理规划进行了批复,同意五道库河堤防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规划建设堤防长5.8千米、护坡2.3千米及涵闸3座等,规划批复工程总投资1641.43万元。
根据###省水利厅[2011]997号文件,###省某市五道库河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防长5.8千米,护滩、清淤河道长2.5千米,新建穿堤建筑物2座,新建护岸长2.3千米,工程总投资2550万元。
2012年8月31日,省水利厅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了《###省某市五道库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技术评审会,特邀专家、省财政厅、美溪区水务局、正业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省水利厅水利工程管理处、省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共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评审组(名单附后)。
与会人员听取了报告编制单位正业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初设报告》主要内容的汇报,并分组、分专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和评审,提出了初步修改补充意见。
报告编制单位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初设报告》进行了相应修改、补充和完善。
专家组认为,修改后的《初设报告》基本满足初步设计阶段勘测设计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提出的《初设报告》基础资料翔实,指导思想正确,工程总体布局基本合理,设计内容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和2011年水利部下发的《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及相应规范、规定要求,基本同意《初设报告》成果,并提出审查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五道库河为汤旺河支流,位于某市中部,发源于小白山南侧,自东北流向西南,在五道库经营所驻地东接纳桦皮羌子河后,折向南,在美溪区下游100米处注入汤旺河,河道全长80千米,流域面积1773平方千米。
1综合说明1.1绪言1.1.1流域概况墨水河为“淮涉”与“墨水”两河的通称。
墨水河有两处发源地:主源出于城阳区惜福镇的标山、二标山、三标山一带,经棉花、楼山、演礼村,通过书院水库进入即墨市的团彪水库,出库后经西南贡、前北葛村、官庄至前留村;另一源称留村河,源于即墨市石门乡莲花山西南麓一带,流经留村乡的西九六夼附近,绕过天井山至即墨县城关的前留村,两源在前留村汇流后经刁家烟霞、中障村、即墨市城关折向南经大韩村、城阳区西城汇、皂户村注入胶州湾。
全长42.2km,流域面积392.9km2(含洪江河),平均干流坡降0.002m/m。
1.1.2墨水河历年治理情况自1999年以来,青岛市和即墨市、城阳区政府多次对墨水河进行治理,现已完成河道护岸砌筑61.15km(左、右岸合计),新建改建拦河、跨河构筑物15座,铺设截污干管54.11km,工程总投资42573万元。
其中:1999年~2002年,即墨市对墨水河即墨城区段进行了综合治理,护岸砌筑26.20km,铺设污水管道12.0km,项目总投资8257万元。
2005年2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决定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分期治理。
一期工程2005年5月开始实施,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12.41km,护岸砌筑8.48 km,新建、改建桥梁2座,铺设截污干管24.49 km,工程总投资8725万元。
2006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二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护岸7.49km(左右岸合计),新建拦河、跨河构筑物6座,铺设截污干管17.62km。
工程总投资9956万元。
2007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三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护岸8.78km(左右岸合计),新建拦河、跨河构筑物4座。
工程总投资7435万元。
2008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四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最新整理xxxx省第三批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xxxx省第三批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该项目属20xx年xxxx省第三批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0xx年10月13日xxxx 省水利厅以鲁水发规字[20xx]xxxx号文批准鄄城县临濮沙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20xx年11月18日,xxxx省水利厅、财政厅以鲁水发规字[20xx]xxxx号文下达了该项目投资计划,20xx年12月19日菏泽市水利局以菏水[20xx]124号文批复了施工图设计。
临濮沙河设计标准:河道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防洪,5年一遇除涝,堤防工程级别4级,生产桥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地震设防裂度为7级。
主要工程内容:1、河道清淤段长18.4公里,两岸复堤长36.8公里,右堤顶管理道路长4公里:2、改建生产桥10座,;3、维修水闸2座。
主要工程量:总计土方xxxx.05万方,其中:清淤土方91.22万方,筑堤土方55.12万方,浆砌块、料石0.0711万方,砼及钢筋砼0.2987万方,工日9.3万个。
工程投资255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xxxx2万元,地方配套846万元。
二、项目管理为确保工程质量,从规划设计到组织施工、验收,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精品、争一流。
进一步强化措施,严格项目建设程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
组建鄄城县临濮沙河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处为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负总责。
同时,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充实队伍力量,全程服务于项目建设工作。
2、严格落实工程招投标制。
科学划分标段,周密制定评标定标办法,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确定中标人,择优录取施工队伍。
3、实行工程监理制。
建设单位与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监理部下设办公室、实验室、驻地监理和信息档案室等职能科室,严格按照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开展项目监理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监理规章制度,并着重抓好质量控制,使施工质量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保证了工程质量,实现了监理目标。
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要点探讨何秉顺;黄先龙;张双艳【摘要】初步总结了国内外山洪沟治理工程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山洪沟治理工程设防标准、工程设计原则、各种工程措施布置原则、山洪沟治理与中小河流治理及水土保特工程区别与联系、山洪沟治理的各种工程措施的技术要求等作了初步探讨.总体而言,山洪沟治理工程措施主要布设在县城、村镇、人口密集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北,以治点为主,以护岸消能防冲为重点,根据山洪沟所在的地形、地质条件,植被及沟壑发育情况,固地制宜综合治理形成以护岸及堤防工程、截洪沟及排洪渠工程、沟道清淤疏浚工程、分洪道及排洪渠工程为主,必要的谷坊、格栅坝、陡坡、跌水、滞洪带等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体系.【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2(000)023【总页数】4页(P13-15,36)【关键词】山洪沟;防治;工程;布局;堤防;护岸【作者】何秉顺;黄先龙;张双艳【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管理办公室,100038,北京;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00053,北京;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710004,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22011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通过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提出按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近期完成1 650条重点山洪沟的治理任务。
在《总体规划》出台之前,2006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 号)、2011 年中央 1 号文件都提出要加快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
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初步建立覆盖2 05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非工程措施体系。
基于ArcGIS及Mike的山东省山丘区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编
制
王猛;张明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24()1
【摘要】以山东省黄垒河为例,通过利用ArcGIS将河道实测数据嵌入区域数字高程模型(DEM)中,利用Mike11、Mike21分别建立河道一维、平面二维模型,并利用Mike Flood将一二维模型进行耦合连接。
通过Mike软件计算分析河道的设计洪水水面线及洪水淹没范围数据,采用ArcGIS构建淹没范围内的高程模型,最终与研究区域地面高程模型通过栅格计算得到不同频率下的淹没信息,并结合高分卫星影像地图统计淹没对象。
【总页数】4页(P54-56)
【作者】王猛;张明
【作者单位】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22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中小河流典型洪水淹没图编制研究
2.山区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编制研究
3.一种基于Mike11和ArcGIS的广东省山丘区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制作方法
4.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编制简谈——以汨罗江平江段洪水淹没分析与制图为例
5.基于HEC-RAS的山丘区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道治理水文计算的分析与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河道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洪痕法。
这种方法对相关的勘测设计中的流量计算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洪痕法;河道治理;设计洪水一、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河道治理作为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重要环节,将其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生态治理理念是现代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标。
河流生态治理是指以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美学等多学科为指导,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的基础上,以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平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河流原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因河施治、因势利导地构筑具有自然河岸水土循环的生态河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域空间。
保障防洪安全。
防洪治水是中小河流治理的首要任务。
中小河流治理要合理确定防洪标准,明确治理范围和建设内容,科学拟定治理措施,切实提高中小河流治理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
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水利部财政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结合云南省中小河流治理实施现状,为指导全省中小河流生态治理设计工作,顺应自然,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实现“安全、生态、自然、和谐”的治理目标,拟定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指出,在计算河道设计洪水时,应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结合具体资料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分析计算河道的设计洪水。
二、洪痕法当不具备(天然流域河道洪水计算)其它几种方法的分析条件时,应调查治理河段或附近河段常遇洪水洪痕或近年较大洪水洪痕并估算相应的洪峰流量;采用洪水调查成果综合分析法估算各防洪控制断面设计洪水。
三、实例分析(五洛河河道治理工程)(一)概况1、自然地理五洛河是南盘江左岸的一级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河流发源于师宗县五龙乡西北山鹿,由茨园子板江、江龙、小河沟、牛尾、腊门五条河汇集,故名五洛河。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二○一三年十月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为规范山洪沟防洪治理,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治理项目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是指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对以溪沟洪水灾害为主,直接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且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重点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的项目。
原则上一条山洪沟对应一个治理项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纳入实施方案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应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并对本地山洪沟防洪治理有典型示范作用。
项目选择原则上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山洪灾害危害严重;②影响人口不少于2000人;③影响范围内一般有2个以上行政村或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④流域面积一般大于20平方公里小于200平方公里。
二、治理目标通过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相结合,形成重点山洪沟所在小流域相对完善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增强沿岸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防护对象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治理原则(一)以人为本、保障安全。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在城镇、集中居民点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局部重点河段合理布设各项工程措施,增强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减少应急避险频次,在突发较大山洪灾害时争取应急避险转移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以岸坡防护为重点,畅通山洪出路,提高重点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所在河段的抗冲能力。
要统筹规划,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避免山洪风险转移。
要与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措施等做好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沂河(邳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项目主体:邳州市润城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报告编制: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九月沂河(邳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甲级设计证书编号:A132012666二0一一年九月沂河(邳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准:核定:审查:项目负责人:储白露主要参加人员:施学瑞阚文君刘美艳张耘董修新李影张楚二0一一年九月目录1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水文 (2)1.3工程地质 (4)1.4工程任务及规模 (4)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5)1.6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 (5)1.7工程管理 (6)1.8施工组织设计 (6)1.9水土保持 (7)1.10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7)1.11环境影响评价 (7)1.12投资概算 (7)1.13经济评价 (8)2水文 (9)2.1流域概况 (9)2.2气象 (9)2.3设计洪水 (10)2.4施工期洪水 (15)2.5泥沙 (17)3 工程地质 (19)3.1区域地质概况 (19)3.2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20)3.3天然建筑材料 (31)3.4结论与建议 (34)4 工程任务和规模 (35)4.1社会经济概况 (35)4.2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5)4.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8)4.4工程任务 (42)4.5工程规模 (43)5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46)5.1设计依据 (46)5.2工程总体布置 (47)5.3河道疏浚工程 (49)5.4堤防复堤工程 (50)5.5砂堤截渗工程 (61)5.6险工护坡工程 (66)5.7防汛道路设计 (69)5.8拦河建筑物设计 (70)6机电、金属结构及消防设计 (76)6.1水泵选型及管路设计 (76)6.2电气设计 (80)6.2金属结构 (81)6.3消防设计 (81)7施工组织设计 (82)7.1施工条件 (82)7.2施工导流 (83)7.3料场设计 (85)7.4主体工程施工 (86)7.5施工交通运输 (88)7.6施工工厂设施 (89)7.7施工总布置 (90)7.8施工总进度 (91)7.9主要技术供应 (92)8 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 (95)8.1工程影响范围 (95)8.2实物指标调查 (98)8.3专业项目复建规划 (99)8.4临时用地复耕规划 (100)8.5投资概算 (100)9 环境保护设计 (106)9.1设计依据 (106)9.2环境保护目标及采用标准 (106)9.3施工区环境状况 (107)9.4环境影响复核 (108)9.5环境保护设计 (111)9.6施工期环境管理、监理及监测 (114)9.7环境保护投资 (118)10水土保持方案 (120)10.1编制依据 (120)10.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121)10.3水土流失预测 (121)10.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127)10.5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28)10.6水土保持监测 (138)10.7投资概算 (140)10.8防治效果及效益分析 (145)10.9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146)10.10综合结论 (148)11 节能设计 (150)11.1设计依据 (150)11.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151)11.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151)11.4能耗指标 (151)11.5节能措施 (151)11.6节能效果分析 (153)12工程管理设计 (154)12.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 (154)12.2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154)12.3工程管理运用 (155)12.4工程观测 (155)12.5管理设施 (156)12.6工程年运行费 (162)13工程概算 (163)13.1工程概况 (163)13.2编制依据 (163)13.3工程单价编制 (165)13.4主体工程概算编制 (165)13.5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环境监测及保护、水土保持工程费 (166)13.12投资概算 (166)14 经济评价 (169)14.1概述 (169)14.2国民经济评价 (169)14.3财务分析 (170)附:1、《沂河(邳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图册》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流域概况沂河发源于沂蒙山区,经山东省的沂源、沂水、沂南、临沂、郯城,自北向南在邳州市齐村西进入江苏省境内,在新沂市苗圩附近入骆马湖,全长333 km,控制流域面积11820 km2,其中江苏境内长度45.5km。
2021年第9
期
水利技术监督
信息化
DOI: 10. 3969/j. issn. 1008-1305. 2021. 09.013
MIKE SHE模型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姜钧耀,饶亚兰
,周冉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科学地计算河道设计洪水是河道治理工程的关键,目前传统工程水文学方法需分控制段分单元考虑不同区
间洪水组合,计算相对复杂。文章以小清河流域为例,建立基于地形的小清河流域MIKE SHE模型,可模拟流域
设计暴雨洪水过程,模拟结果可为设计洪水成果的采用提供参考,
同时可为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
关键词:MIKE SHE模型;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流域涝情
中图分类号:TV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1305(2021)09-0042-04
2018—
2019
年山东省小清河流域受台风暴雨
“温比亚”、“利奇马”
影响
,
连续两年遭受严重洪
涝灾害,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已被山东省委、 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水利工程的“头号工程
”
,科学
地计算设计洪水是解决防洪问题的关键⑴。现阶
段,对该流域的洪水计算仍停留在传统的降雨径流
相关方法上,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流域洪水
变化情况,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为设定参数,
复
杂的下垫面条件会给设计洪水的推求带来较大的影 响。采用MIKE SHE
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流域暴雨
洪水,无需分计算单元
,
能够科学地体现流域内地
势低洼地带的滞水作用,充分表明河道水与坡面水
的交互作用。本文将模拟的河道洪水过程与工程水
文学成果对比,以期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更为合理 的设计洪水成果。另外,
通过模型对现状及规划工
况下的流域暴雨洪水过程进行模拟,
可为治理工程
实施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1研究区域概况小清河流域面积10433km2,约占山东省总面
积的1/15
⑵。
流域地势南高北低,胶济铁路是山
丘区和平原区的分界线⑶。铁路以南多为山丘区,
逐河流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一)基本要求1.准确把握中小河流洪水特点、演进规律和灾害特征,以河流水系为单元,坚持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整体,统筹河流整体防洪要求,突出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妥善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分河施治,科学编制每条河流的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达到规划深度。
2.应尊重河流自然属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确定治理模式,尽量维持河道自然生态形态,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宜滩则滩,避免裁弯取直、渠化、白化河道,禁止束窄、侵占河道。
3.治理措施以防洪治理为主,主要包括堤防建设、护岸护坡、清淤疏浚、控导工程、闸涵穿堤建筑物等。
对于具有防洪、排涝、供水、航运及旅游等多功能多用途的河段,应综合考虑各功能要求,协调好各功能之间的关系。
有条件地区开展多目标综合治理,适当兼顾堤岸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打造、水文化传承等,提升管护能力,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
4.防洪标准要结合流域洪水及灾害特点,综合考虑保护对象的防洪需求,遵循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防洪标准》(GB50201-2014),统筹需要与可能合理确定。
不同河段以及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标准要相互衔接,避免风险转移。
5.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省份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或工程咨询单位承担,确保成果质量。
跨省份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由各流域管理机构组织相关省份编制。
(二)基础资料收集与现场查勘1.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
有针对性收集水文气象、经济社会、典型大洪水和洪涝灾害、水利工程、防洪管理、有关规划以及既往设计暴雨、设计洪涝水成果等资料,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划界、防洪标准复核、洪水风险和防治区划工作相关成果。
地面沉降、河道采砂等导致地形变化的,注意收集地形测量资料的适用性。
根据河流治理需求,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现场查勘和外业测量。
应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勘测等工作。
对近年来发生过大洪水灾害、河势或保护对象发生较大变化的河流河段进行重点查勘。
Nov.2020NO.11VOL.302020年11月第11期第30卷水库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在防汛减灾、兴利除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发生中小洪水时,可通过水库拦蓄,按不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流量下泄,确保下游防洪安全。
当发生水库设计防洪标准内较大洪水或超标准洪水时,虽经水库调蓄,下泄流量仍大于下游河道允许的最大安全行洪流量,此时下游可能会出现溃(漫)堤险情,造成一定的淹没。
为评估不同标准泄量条件下,水库下游淹没范围、水深、流速、淹没历时、受灾人口等情况,科学指导防汛抢险及下游群众避险转移,采用合理方法对水库下游进行洪水淹没分析是必要的[1]。
本文以山东省峡山水库为例,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MIKE21软件构建了水库下游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水库标准内及超标准洪水下泄时的下游淹没情况进行了分析。
1工程概况潍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沂水县箕山西麓宝山坡村东北,流经日照市的五莲县、潍坊市的诸城市、高密市、安丘市、坊子区、寒亭区、昌邑市7个县(市、区),于昌邑市北部注入莱州湾,干流全长246km ,控制流域面积6367km 2。
潍河支流众多,主要集中于中上游,均为山洪河道,源短流急。
峡山水库位于潍河中下游,是山东省最大的水库。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210km 2,峡山水库增容工程完成后总库容14.54亿m 3,兴利库容5.52亿m 3,是一座具有防洪、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设计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00年一遇。
水库溢洪闸共15孔,每孔净宽16.0m ,增容后最大泄洪能力16330m 3/s [2]。
峡山水库溢洪道出口至入海口段长73.68km ,两岸均有堤防,规划防洪标准50年一遇。
根据《山东半岛流域综合规划报告》[3],水库下游河道50年一遇安全泄量为3500m 3/s 。
两岸主要保护对象包括昌邑市城区,青银高速、不同标准洪水条件下山东省峡山水库下游淹没分析侯龙潭张永平官庆朔(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济南250013)摘要:为评估不同洪水标准条件下水库下游淹没范围,科学指导防汛抢险及下游群众避险转移,以山东省峡山水库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分析了峡山水库标准内及超标准洪水下泄时,下游洪水演进过程、淹没范围、水深、流速、淹没历时等特征数据。
禹城市禹临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袁庄(11+676)~王景吴村(21+013)]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勘测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三年七月禹城市禹临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袁庄(11+676)~王景吴村(21+013)]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勘测设计研究院证书级别:水利行业乙级证书编号:A1370017889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1)1.1概述 (1)1.2 自然概况 (1)1.3 地质 (2)1.4 工程设计 (2)1.5 施工组织设计 (3)1.6 工程管理 (3)1.7工程综合特性指标表 (3)第二章水文 (6)2.1流域概况 (6)2.2洪水 (7)2.3 地下水 (9)第三章工程地质 (10)3.1 勘察工作概况 (10)3.2 区域地质概况 (10)3.3 河道工程地质条件 (12)3.4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 (13)3.5建筑物工程 (17)3.6 天然建筑材料 (17)3.7结论及建议 (19)第四章工程设计 (21)4.1设计依据 (21)4.2工程设计标准和规模 (21)4.3工程总体布置 (22)4.4河道工程设计 (22)4.5涵闸工程布置 (29)4.6生产桥工程 (40)第五章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 (47)5.1 电气设计 (47)5.2设计依据及制造安装规范 (51)5.3节制闸金属结构设计 (52)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54)6.1施工条件 (54)6.2施工导流 (55)6.3料场选择与开采 (56)6.4主体工程施工 (57)6.5施工交通运输 (60)6.6 施工工厂设施 (61)6.7施工总布置 (61)6.8施工总进度 (63)第七章工程预算和资金筹措 (65)7.1编制说明 (65)7.2工程预算总表 (68)7.3资金筹措 (68)附:1 禹城市禹临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预算2 禹城市禹临河治理工程迁占证明3 附图:禹城市禹临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批准:周建军审核:李连海项目负责人:刁汇文规划专业:渠群英韩民水工专业:白露机电专业:钱秀红岩土勘察:刘长林杨沐峰移民环评:王晓莉施工概算:徐华第一章综合说明1.1概述禹临河属德惠新河流域。
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指导意见设计洪水成果是影响治理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客观、科学、合理地确定设计洪水成果尤为重要。
由于我省众多的中小河流缺乏实测洪水流量系列资料,其设计洪水多采用由暴雨资料间接推求的办法,因该办法中的降雨产流关系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根据当时的情况拟定的,经过近40年的水利及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垫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产流汇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原产流关系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明显偏大。
为了较为客观、科学、合理地确定设计洪水成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3.《山东省大、中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设计洪水计算办法》。
4.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标准:1)《防洪标准》GB 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44-2000 3)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一般防洪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涵洞的排水标准10年一遇;比较重要的河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鲁北地区设计标准为典型年法,采用“61年雨型”防洪,“64年雨型”排涝。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流域面积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
三、基本资料的搜集和整理1. 应详细说明治理河流所处地理位置、所属水系,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流域形状、支流分布、河网密度;流域内地形、地貌、植被及水土保持等自然地理概况;该河流所处市(县、区)境内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治理河段以上流域面积(其中山丘区、平原区面积各占比重)、河道长度,并注明桩号。
2. 应说明流域内水文气象概况,包括××年~××年多年平均降水量,汛期降水量,降雨量的年内、年际分布特点;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分布特点;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风向等有关水文、气象概述。
3. 应说明流域内暴雨洪水特性及水旱灾害情况,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大暴雨洪水情况,包括雨情、水情、灾情,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堤防溃决、分洪、滞洪等基本情况。
4. 应说明流域内水利工程情况,包括流域内水库工程的规模,建设年代、水库总库容、兴利库容、灌溉面积、城市供水等基本情况;现有河道拦河闸(坝)等蓄水工程概况,可列表说明。
5. 应搜集流域内或相邻流域的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如直接入海或受潮水影响的河流,应搜集潮位等基本资料,并复核资料的可靠性;搜集调查历史暴雨、洪水资料,并说明可靠程度;应根据流域内、外资料情况,合理确定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6. 应收集流域内以往规划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7. 绘制流域水系图,明确流域界线,注明流域内及相邻流域水文站、雨量站及流域内水利工程位置,并标明治理河段位置。
8. 绘制流域面积增长示意图,应明确支流入口桩号和上、下游及支流流域面积,并区分山丘区及平原区面积。
四、控制断面与计算单元的划分1. 控制断面划分河道治理工程为一条线,从治理段起点至终点各断面的面积是变化的,设计流量也应随着变化,为了合理反映河道设计流量的变化和工程设计的需要,应将治理河道划分为不同控制断面。
如有较大支流汇入,应明确××支流入口以上断面或××支流入口以下断面,可列表说明;如治理河段上游有大、中型水库,应说明在治理河段中的位置,坝址桩号、水库规模、设计指标等水库的基本情况。
2. 计算单元的划分在划分控制断面的基础上,可根据工程及设计流量计算的需要划分计算单元,如上游有大、中型蓄水工程,和地形、地貌等下垫面条件有变化,应独立划分为一个计算单元,可列表说明。
五、河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的要求,设计洪水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一)可直接采用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成果对于海河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可根据2008年国务院批准的《海河流域防洪规划》中“61雨型”防洪、“64年雨型”排涝设计标准,利用徒骇、马颊河、滨海地区排水模数与流域面积的关系计算各河流治理段设计防洪、排涝流量。
“61雨型”防洪、“64年雨型”排涝模数见附表1。
同时,应根据流域内实测暴雨资料,计算20年一遇及5年一遇设计洪水,与“61雨型”防洪、“64年雨型”排涝设计流量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分析“61雨型”及“64年雨型”设计流量能达到多少年一遇标准。
(二)由实测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1.河道治理工程本流域内上、下游,具有30年以上的实测流量资料的水文站,或有大型水库还原后的入库洪峰流量资料的水库站,可作为设计参证站(或称计算依据站)。
应将资料系列延长至2009年,并附参证站实测流量系列。
采用数理统计法计算设计参证站不同频率设计流量,根据矩法初估的统计参数均值X与变差系数Cv、Cs,采用P-III 型频率曲线进行适线,以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点据拟合较好为佳,并适当照顾上部点据,并附频率曲线图。
如河道治理工程与设计参证站流域面积相差在5%以内,可直接作为河道设计流量采用成果;如流域面积在15%以内(最大不可超过20%),可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河道各断面设计流量,公式为:Q设=(F设/F参)n×Q参式中:Q设~治理河段设计流量,m3/s;F设~治理河段流域面积,km2;Q参~设计参证站计算流量,m3/s;F参~设计参证站流域面积,Km2;n~指数,n= 0.5~0.8,一般取n = 0.67。
2. 如本流域无水文站,而相邻流域具有30年以上实测流量资料的水文站,其暴雨洪水特性及下垫面条件与治理河道流域相似,亦可采用数理统计法计算其设计流量,并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治理河道设计流量,面积比值限制条件与1相同。
3.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计算公式如下:W A.P = W AB.P+W B.相应P式中:W A.P~设计断面频率P的设计洪量;W AB.P~与设计断面频率P相同的区间面积上的设计洪量;W B.相应P~设计断面上游水库工程相应频率P的设计洪量。
在上游有大、中型水库的情况下,下游治理河段设计洪水计算办法如下:(1)首先计算下游河道治理断面A以上全流域20年一遇设计洪水及设计断面A~水库区间AB的20年一遇设计洪水;(2)计算上游水库B的20年一遇相应设计洪水;(3)统计水库建成后近20年来的汛中(8月15日)水库水位,如水库水位低于死水位,按死水位计;如水库溢洪,按兴利水位计。
并计算水库多年平均汛中水位及相应汛中库容。
(4)水库调洪计算:水库20年一遇相应设计洪水入库后,由水库多年平均汛中水位开始蓄水,当水位蓄至兴利水位时,开闸溢洪,并按水库20一遇安全泄量控泄;当水库水位超过20年一遇防洪高水位时,水库敞泄;可求得水库20一遇泄洪过程线。
如水库无闸门控制,当水位达到堰顶高程时,水库自动溢洪。
(5)将水库20一遇相应洪水泄洪过程线错时段与下游河道2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叠加,即可求得治理河段20年一遇设计流洪水过程线及设计流量。
(三)由实测暴雨资料间接计算设计洪水1.设计雨期对于中小河流,设计雨期一般取24小时即可满足设计要求,但对于湖西、鲁北等平原区设计雨期应选用3天或72小时。
2.设计面雨量计算1)直接面雨量法根据流域内及相邻流域分布较均匀的多处具有30年以上的实测暴雨过程系列,采用算数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逐年的面雨量过程系列,按照设计暴雨时段(最大24小时、72小时),采用固定时段滑动法选取逐年的设计时段的面暴雨量,组成面雨量系列;采用数理统计法计算设计面雨量,根据矩法初估的统计参数均值X与变差系数Cv,一般取Cs = 3.5Cv,采用P-III型频率曲线适线,以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点据拟合较好为佳,并适当照顾上部点据,并附频率曲线图。
2)间接面雨量法根据流域内单个雨量站实测年最大24小时暴雨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计算设计点雨量,设计面雨量采用点面系数法计算,点面关系见附表2。
3.设计暴雨的日程、时程分配根据山东省各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暴雨的日程、时程分配划分为胶东地区、泰沂山南区、泰沂山北区、平原地区,分别见附表3-1、3-2、3-3、3-4。
4.净雨计算采用超渗产流原理进行净雨计算,表现形式为P+Pa~R降雨径流关系。
1)根据全省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共有P+Pa~R降雨径流关系16条线供查算,见附表4。
不同地区采用的降雨径流关系线号如下:(1)胶东地区:面积≤3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2号线(设计Pa=40mm);面积在300km2~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4号线(设计Pa=45mm);面积≥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6号线(设计Pa=45mm);平原区查降雨径流关系13号线(设计Pa=50mm)。
(2)胶莱河谷区:南部山区:面积≤3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6号线(设计Pa=40mm);面积在300km2~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8号线(设计Pa=45mm);面积≥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10号线(设计Pa=45mm);平原区查降雨北部山区:面积≤3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7号线(设计Pa=40mm);面积在300km2~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9号线(设计Pa=45mm);面积≥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11号线(设计Pa=45mm);平原区查降雨径流关系14号线(设计Pa=50mm)。
(3)泰沂山北区一般地区:面积≤3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6号线(设计Pa=40mm);面积在300km2~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8号线(设计Pa=45mm);面积≥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10号线(设计Pa=45mm);平原区查降雨径流关系14号线(设计Pa=50mm)。
张店以西地区:面积≤3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8号线(设计Pa=40mm);面积在300km2~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10号线(设计Pa=45mm);面积≥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12号线(设计Pa=45mm);平原区查降雨径流关系14号线(设计Pa=50mm)。
(4)泰沂山南区一般地区:面积≤3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1号线(设计Pa=40mm);面积在300km2~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3号线(设计Pa=45mm);面积≥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5号线(设计Pa=45mm);平原区查降雨郯苍地区:面积≤3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4号线(设计Pa=40mm);面积在300km2~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5号线(设计Pa=45mm);面积≥1000km2时,查降雨径流关系6号线(设计Pa=45mm);平原区查降雨径流关系10号线(设计Pa=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