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编辑者:李洁雄

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

【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

动爆发。(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

【基本线索】

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如

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运动的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其阶级局限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

j结论:它的悲剧命运表明:农民阶级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但由于落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阶级局限,他们不可能找到解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事实证明在未来的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农民阶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

青年毛泽东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来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便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好好利用起来第二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

【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

成。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等,

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辛丑条约>签订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救亡图存)。另一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探索发生重大变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整体而言,请注意民族矛盾是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基本线索】

本单元的重大史实可分为两条主线加以归类。

第一条线索:伴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其过程是:(1) 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出现暂时“和好”局面,清政府适应

外国侵略者的需要建立了总理衙门(负责对洋人的一切事务)。

(2) 19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加紧对中国的侵略。a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割地狂潮和资本输出的竞争,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b 同时,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不但扩大了其侵华势力,还暂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c 1901年帝国主义国家虽绞杀了义和团,但也认识到“瓜分”为“下策”,于是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转而完全操纵清政府实行间接的殖民统治,中国半殖民地社会

最终形成。

(3) 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体现在清政府政策的调整(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扩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受到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影响下产生的

第二条线索:抗争与探索,中国社会各阶层面对外国侵略的不同反应.

(1) 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虽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历程。

(2) 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但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

(3) 无产阶级(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诞生于鸦片战争以后)诞生早、来源广、革命性强,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但仍不断开展斗争。

(4) 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最终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但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5) 清朝统治者既破坏了维新变法运动,又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从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迅速兴起。

第三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01-1912

年)

【阶段特征】本单元的阶段特征,概而言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一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深化;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转为“以华制华”,先后扶植清王朝、袁世凯等作为殖民工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此时突出体现为国内阶级矛盾)另一方面,中国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

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既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辛亥革命虽然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导致失败,但却推翻了封建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