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现象.2.应用所学知识了解宇宙的构成,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三、德育目标1.通过介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为以后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3.通过了解宇宙,认识人类的探索过程.教学重点物体的三态变化.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活动,了解三态变化及其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教具准备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录像机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中图10.1-1和图10.1-2中的两幅图)[师]看到这些,同学们能想到什么问题呢?[生]宇宙的组成是怎样的呢?[生]太阳系的组成呢?地球在太阳系中是怎样运动的呢?[生]科学界说火星上已发现了生物生存的痕迹.[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新课教学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师]奇妙的宇宙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物质未被发现,大家认为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各种各样的物质.[师)对,这些物质包括很多,从“小”的说,有我们人类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从“大”的说,有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地球处于太阳系中,这是同学们知道的天文知识.[生]地球处于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太阳运动.[师]总结得很好,课本上的两幅图,已经很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广阔的宇宙.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生]既然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想想议议][师]:如果我们把一个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然后我们把碎片再分割.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生]如果能一直分割,分到最后还是玻璃吗?[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老师这儿有一块冰糖(教师出示).这块冰糖能不能无限分割下去呢?同学们讨论并请大家大胆发表你的看法.[生]糖是甜的,开始分割时糖仍是甜的.如果继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没有甜味的时候,就不再是糖了.[师]讲得非常好.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生]在分割玻璃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说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呢?[生]我觉得是可以的.[师]组成玻璃杯的是玻璃分子,组成糖的是糖分子.[生]也能说组成水的是水分子.[师]非常正确.现在谁可以告诉大家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师]什么是分子呢?[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叫做分子(molecule).[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物质就有一定的存在形态.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生]我知道,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在小学学过.[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呢?[生]教室的门、黑板、桌、椅都是固态.[生]我们喝的水、牛奶、饮料都是液态.[生]生活中离不开的空气是气态,氢气、氧气等都是气态,[师]物质的不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来区分它们呢?[演示实验][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杯子,还有一些水,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杯子拿在手中展示给同学们)[师]这个杯子是液体还是固体?[生]固体.[师]它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圆柱体.[师]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把杯子倒过来)看形状变了没有?[生]没有,还是圆柱体.[师]那么它的体积变了没有?[生]没有.[师]同学们说固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师]总结得很好.[继续演示]老师往杯子里加满水盖上盖子[师]现在我往杯子里加满水,大家看:现在杯子不动,那么水有没有一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也是圆柱体.[师]那么这杯水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边讲边演示)现在,我把水倒入另一个和刚才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同学们观察,水的形状改变了吗?[生]改变了.[师]水的体积改变了吗?[生]水还是刚才那么多,体积不变.[师]因此,我们又可以发现液体有什么特点呢?[生甲]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生乙]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同学们能不能讨论一下气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对于气体,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圆形的空气,也没有听说过有方形的空气,说明空气并没有固定的形状.[生]我们也没有听过有一杯空气、一盆空气的说法,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生]气体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准确.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同学们考虑,物质的状态是不是永远不能改变呢?[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我们认为某一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如水在很冷时能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水开了后还会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生]我们在第一册中学过的物态变化,说明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都是可以转化的.[师]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么变化呢?[想想议议][师]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生]我知道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肯定是增大的.比如水沸腾时,蒸气满屋子都是.[生]我认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减小的.点燃蜡烛时,火焰周围的液体满满地,甚至会流出来成为烛泪,但吹灭蜡烛后,液体凝固后中间会凹下去.[生]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炼钢厂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凝固面是凹陷的,因此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变小.[生]我觉得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不一定要减小.比如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变大了.[师]同学们讲得都有道理.有一点同学们没有异议,就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内容及图10.1-6,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生]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生]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现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大家周围空间很小,并且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因此固体的形状比较固定时,体积也是固定的.[生]液体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下课后同学们的运动.虽然可以活动一下,但终究不出学校的范围,这就是液体分子虽可运动,但还是有约束力的,因此液体有流动性,但总会保持一定的体积.[生]气体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放学乱跑的学生,最后可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生]看来,分子的排列对物质的存在形态影响很大,但分子又由什么组成的呢?4.原子结构(教师出示原子结构模型图)[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放录像]原子的组成.[师]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相信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会为认识世界的奥秘作出自己的贡献.[科学世界][师]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纳米科学技术”,了解纳米方面的知识,并收集纳米技术应用方面的资料,互相交流.三、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宇宙基本由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等星系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存在形态,并且阐述了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的特征及微观模型,了解了组成物质世界的分子及原子的结构,初步了解了微观世界.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列举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不要怕错误,贵在让学生积极参与.2.银河系很大,因此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c=3×108m/s.1光年=3×108 m/s×365×24×3600 s=9.64×1015m.3.略4.略宇宙及微观世界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特点微观模型五、课后提升1、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目标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2.重点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3、难点掌握分子、原子的结构及其它们的关系。
讲课步骤如下: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
课本通过两幅模拟图帮助学生来理解宇宙的构成。
课本图10.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课本图10.12-1是让学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
反过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多的星系团之中。
这样的关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巨大。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宽阔无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整个宇宙的漫长经历有所了解。
建议结合本章参考资料的部分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以资料调查研究的形式来完成。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的探索也在越来越深入。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往往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课本直接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在教学中,最好结合一些学生熟知的东西来讲解。
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这样,学生对“物质”的理解会感到很具体,在此基础上,推广到一切天体也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要回答好这些问题,自然需要引出“分子”的概念。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思考1、你认识的宇宙是怎样的?2、你知道地球处于宇宙的什么位置吗?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广阔的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
银河系:银河系呈盘状,银盘的直径约10万光年(1光年相当子950亿公里),厚度约为1万光年。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年。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位于银河系边界的“戒指”状的星云。
(图1)科学家们表示该星云周围大约分布着0.5亿至1亿颗大小不一的星星。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究银河系的诞生时间。
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如图2所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如图3所示图1 图2 图3太阳系: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及小行星、彗星等组成。
地球在近日的第三条轨道上它有一颗卫星—月球(一)宇宙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宇宙是由_____组成的。
物质如: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树木、花草、鸟兽、周围的生活用品等。
(二)物质又是有什么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组成的。
练习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几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割物质实验: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物质由极其微小的微粒(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保持物质的性质的微粒。
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直径约为百亿分之几米、大约是0.3~0.4纳米(nm)。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1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 了解原子的结构;
(4)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 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 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教学准备】
一块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原子及其结构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4、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三种状态下的基本特性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
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3)、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4)、物质状态变化时体积变化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这节课我采用了“交流—互动”的实验探究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学生、
课程、环境等双双相互作用,并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合作探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
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2本节课的主要理念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3、本节是通过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是物质的,这是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由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天天见到的天空星体的运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从地理等学科知识入手,以及电子显微镜所显示的分子照片,都凝结着一个中心:教学要提供大量的事实,让学生认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八年级学生虽然已学了物态变化,这节课再把物质的形
态用分子的运动更加形象地表述,以使学生对于分子存在的客观性能理解。
对于原子及其结构的内容,可以在复习相关内容“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稍作拓展。
二、本节的地位:本章是九年级的起始章,也是重点章。
它涉及物理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中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和尺度等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这节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三、问题与思考:物质的分子结构,学生很难掌握,也难理解。
可以结合八年级讲摩擦起电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不带电,因为质子带正电和核外电子带负点相等电性相反,帮助理解。
利用打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附件1、反馈练习:
1.银河系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星系,描述它的大小最好用____做单位.
2.分子是保持____的微小粒子,纳米是一个____单位,1纳米=____米,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70____.
3.原子的最外层是()A.质子B.中子C.电子
附件2、课堂检测:
1、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组成。
2、请根据图表所示多数物质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及其他的宏观特征完成下表。
3.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在它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在绕核运动,而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和组成。
4.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6.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2nm=1.2×109m B.1.2nm=1.2×10_9m
C.12nm=12×109m D.12nm=12×10_9m
7.决定物质性质的是()
A.物质颗粒B.分子C.原子D.中子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
B.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
C.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
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附件3、作业:
1、纳米是的单位, 符号是_ . 1m=______ nm 15nm=________m, 描述分子间的距离最好用做单位。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
为nm纳米技术是指内的科学技术。
研究对象是或单个的。
描述银河系的大小最好用___ _做单位
2、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__是可分的;夸克的发现说明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
3、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式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4、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空间尺度大小各异,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四种物质尺度最小的是()A、电子B、银河系C、地球D、分子
5、材料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相符
...的是A.光导纤维促进了现代通信的发展
B.桥梁的建造自古就有,建桥不再依赖材料科学的发展
C.高纯度大直径的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
D.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将引发新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