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和人合性的平衡看股权转让的效力
- 格式:pdf
- 大小:525.10 KB
- 文档页数:6
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原则性规定。
三、条文释义:股份有限公司同有限责任公司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不是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较多,也不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较大,而是在于其股份转让的自由性,即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可以自由转让的。
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资合性和人合性并存的公司,公司的设立和存在,除了依附于股东的出资,还依附于股东之问相互信任的关系。
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转让是有限制的,如本法有关条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对转让的股权享有优先购买权。
而股份有限公司则不同,其属于资合性的公司,公司的设立和存在,仅依附于股东的出资,股东之间的人身关系对于公司是没有意义的。
只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总数没有变化,资本总额没有变化,股份持有人的改变不会影响公司的存在,也不会影响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同时,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对股权的自由转让而转移投资风险,这也是股份有限公司同有限责任公司相比更能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各国公司法一般都对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自由性予以肯定,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可以自由转让,公司不得以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予以剥夺或者限制。
从各国公司法的规定看,法律对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对转让时间的限制,如规定公司登记成立前不得进行股权转让,公司的发起人、董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本公司股权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转让;(2)对某些特定类型股份的转让限制,如美国示范公司法规定,股东以未来的劳务、受益或者偿付证书作为出资的,公司在劳务完成前、受益或者偿付证书被偿付前,可以限制该股东股权的转让;(3)对股权受让人的限制,如限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向非本国公民或者法人转让,限制公司取得本公司的股权。
股权转让的合规与合法性分析股权转让是指股权持有人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其他投资者的行为。
在商业交易中,股权转让涉及到公司所有权的变更和交易双方的权益保护。
因此,确保股权转让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对于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法律层面和合规性角度对股权转让进行分析,并探讨重要的合法因素。
一、法律规定和程序股权转让是公司法律框架下的重要商业行为,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
在大部分司法管辖区域,公司法规定了股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股东会决议:通常,在进行股权转让前,必须通过股东会决议来明确转让的目的和条件。
这将确保决策的透明性和法定程序的合规性。
2. 股权转让协议:合法的股权转让必须依据协议书书面化。
协议书应包含转让方、受让方、转让股权比例、转让价格、双方权利义务等相关条款。
协议书是法律依据的重要文件,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要求进行起草。
3. 公司登记:一旦股权转让完成,转让方必须及时通知相关公司主管部门,并进行合规的公司登记手续。
这将确保股权转让的合法性和转让方的责任和义务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
二、合规性考量因素除了法律规定和程序外,还有一些合规性因素需要在股权转让中特别关注。
1. 公司章程和投资协议: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文件,其中包含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规定。
在股权转让中,必须仔细审查公司章程和相关投资协议,以确保转让符合公司内部规则和约束。
2. 反垄断和竞争法规: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域,股权转让可能会受到反垄断和竞争法规的限制。
投资者必须确保股权转让不会导致垄断或不正当竞争,以避免触犯反垄断法规。
3. 监管审批:在某些行业,特定的股权转让可能需要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事先批准。
联系当地监管机构并积极履行审批程序,是确保合规性的关键。
4. 交易价格和公平性:股权转让的价格应在充分市场竞争和公平交易的基础上确定。
双方必须遵守合适的估值方法并确保价格公正合理,以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和交易合规性。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摘要]不同于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与资合两重性,股东权益既具有财产性,又具有人身性。
因此股权转让不但是股权转让人与股权受让人之间的合同行为,同时又涉及到公司、其他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如何通过灵活的股权转让机制、合理的交易方式和限制条件,以及完善的法律保障、确切的合同效力等来平衡股东独立人格与公司整体持续发展利益,是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立法意旨。
而股权转让的自由和限制的概括性,在实践和运作过程中多产生纠纷和争议,文章着重从股权转让合同和股权变动的效力分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问题。
[关键词]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限制;效力;法律关系一、股权转让的概念及法律依据(一)概念股权又称股东权利,是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利和管理参与权。
股权既是财产权,又是社员权;既是请求权也是支配权。
股权转让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按照法定程序将自己的股份转让与其他股东或股东之外的投资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时伴随股份的一切权利也随之转移。
股权的转让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形式,对内及公司股东之间的相互转让,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对外转让是指向公司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转让其股权,为了确保股东权利及公司的正常运转,对此《公司法》第七十二条作了相应规定。
(二)法律规定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简析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关于股权转让限制条款的效⼒2019-07-08摘要:《公司法》71条第4款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为股东的意思⾃治预留了空间,但实践中因约定的条件多种多样,各地法院判决结果各异。
本⽂通过列举我国和国外关于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相关规定,再从不能⼀概否定或承认限制股权转让条款的效⼒,⽽应该具体事项具体分析,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的规定,不能损害第三⼈利益和限制转让要有利于公司发展和公司利益的原则下从初始章程、修订章程,以及实践中个⼈遇到的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关于限制股权转让的条款进⾏分析和提出见解。
关键词:章程;股权转让;限制;效⼒中图分类号: D922 ⽂献标识码: A ⽂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1-3引⾔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中基于有限责任公司⼈合兼资合的特性,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给股东意思⾃治预留了空间。
71条第4款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实践中章程制定⽅因不同商业利益需求对于股权转让往往在公司章程中做了限制性规定。
笔者在⼯作中就曾遇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基于公司利益、股东⽅诉求、职⼯持股等在公司章程中对于股权转让及退出做了特殊规定。
如:⼀⽅股东向关联⽅转让股权其他股东应同意并放弃优先购买权;⼀⽅股东转让股权时应取得某⼀⽅股|(⼀般是控股股东)的同意,否则不得转让股权;对于员⼯股权的转让明确规定了受让⽅(必须是某⼀⽅股东或者股东会、董事会指定的受让⽅)、转让价格,对于员⼯退休、离职、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解除劳动合同、⾝份不适格(失踪、死亡、丧失民事⾏为能⼒等);违反敬业禁⽌业务、违法犯罪等各类情形发⽣时必须转让股权在章程条款中进⾏了明确;⼀些国有出资的股东在章程中会直接明确股权的转让需取得国资管理部门的许可和履⾏国资转让程序。
经济业务的多样性带来了司法实践中各式各样涉及章程限制条款案件的不断涌现,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经济⽣活中涌现的疑难问题⼀直在进⾏探索、研究,以期让当事⼈在章程中进⾏股权转让限制条款的约束时可以明确知悉⾃⼰的⾏为产⽣的后果。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分析》篇一一、引言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资本联合、风险共担的特点,成为市场经济中最为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
而股权转让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其合法性与效力性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关于限制股权转让的条款的效力,分析其对公司内部治理及外部市场的影响。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原则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种资合公司,其股权转让原则上应遵循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即保障股东权益、促进公司发展。
然而,为了维护公司的人合性和稳定性,公司章程往往会对股权转让进行一定的限制。
这些限制通常包括对转让条件、程序、价格等方面的规定。
三、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法律依据我国《公司法》允许有限责任公司在章程中约定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
这一规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公司法》第四条规定的公司自治原则,即公司内部治理应当尊重股东的共同意愿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此外,《公司法》还规定了一些通用的条款和规则,为有限责任公司在章程中约定股权转让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四、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分析(一)章程条款的效力性分析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是公司的宪法性文件,其内容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规则等重大事项。
因此,公司章程中关于限制股权转让的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这些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侵犯股东的合法权益,就应当得到尊重和执行。
(二)对内效力的分析对于公司内部而言,章程中关于限制股权转让的条款具有约束力。
这些条款可以规范股东的行为,维护公司的稳定性和人合性。
当股东违反章程中的股权转让限制时,其他股东可以依据章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回购股权、解除合同等。
(三)对外效力的分析对于公司外部而言,章程中关于限制股权转让的条款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这些条款可以作为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约定,规范外部投资者的行为。
然而,对于善意第三人而言,如果其不知悉公司章程中的限制性条款而进行了股权交易,其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
从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和人合性的平衡看股权转让的效力
作者:蒋浩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重庆,400031
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2008(8)
被引用次数:1次
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 2006
2.齐奇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 2004
3.臧恩富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 2007
4.张建伟;罗培新公司法的经济结构 2005
5.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 2003
6.罗结珍法国公司法典 2006
7.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 2003
8.范健公司法 2005
1.徐俊峰基础设施有限责任项目公司股权转让困境及解决办法初探[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9)本文链接:/Periodical_xnmzxyxb-zxshkxb20080804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