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3.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4. 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技巧5. 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互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互联网的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互联网的影响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 互联网资源:搜集相关的互联网应用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实践操作和讨论。
3. 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信息高速公路的定义、特点以及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知识。
3. 分析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讲解互联网在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1.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
3.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4.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难点:了解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三、教学资源准备
光纤、小灯具、演示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装有水且有小孔的塑料瓶、不透光的纸、水、光的全反射演示仪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影视图片、能上网的计算机一台(有条件的话让学生人手一台)。
四、教学过程。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以及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本节知识,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心科学前沿的意识。
重点: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难点:常识性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为什么新闻联播伴随着视频播放?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你认为电视广播和声音广播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传输的信息多?(学生回答:电视广播比声音广播传递的信息量多)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就越多,因此,几十年以来,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等所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信息之路越来越宽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二、合作探究微波通信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微波通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建立微波中继站?它的作用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归纳总结(1)微波的波长为10 m~1 mm。
(2)微波的频率为30 MHz~3×105 MHz。
(3)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必须每隔50 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
(4)微波通信的优点:频率高、传递信息的容量大。
卫星通信提出问题能否用月球作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呢(学生回答:不行,距离太远!信号衰减、时间延迟,而且只有当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间的通信)?那用什么方案可以解决呢?多媒体展示(1)多媒体展示图片:卫星通信。
(2)多媒体播放视频:全球同步卫星通信。
(视频详见教学课件)归纳总结(1)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叫做“同步”卫星。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让学生认识到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4.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互联网的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
2. 讲解:讲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定义和发展过程。
3. 分析:分析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互联网的组成和功能。
4. 探究: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掌握互联网的运作机制。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信息高速公路对日常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作用。
七、课堂小结2. 让学生回顾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运作机制。
3. 强调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兴趣。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时间轴。
2. 让学生收集互联网在日常生活、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了解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原理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的电子邮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现代通信的优点及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现代通信知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同学们讨论古代人、现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的信息量有什么变化?讲5分钟的故事和放映五分钟的电影,它们传递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
相同时间内,电视比电台广播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近年来,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等所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也可以说,信息之路越来越宽了。
以此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一)微波通信微波信号的波长在10 m ~1 mm之间,微波信号的频率在30 MHz ~3 ×105 MHz之间。
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
说明微波通信信息容量大。
传播路径:接近于光波,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必须靠微波中继站来传递信息。
动画展示微波传递的过程缺点:信号传递越远,信号衰退,时间延迟,需要的中继站越多。
且遇到大山、大海时,根本就无法建设中继站。
问题:能否用月亮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太远,时间延迟、信号衰退、且只有两地同时看到月亮时才可以完成通信。
解决方案:采用卫星通信。
(二)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作为信息中继站用碟形天线(大锅)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叫做“同步”卫星。
动画展示卫星绕地球自转。
地球周围均匀分布三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系统。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积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信息处理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信息处理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实践操作的任务和案例分析。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每个章节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的要求进行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图片,引发学生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演变。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观点。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信息处理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看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深入了解。
3. 反思教学准备是否充分,看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践操作任务是否满足了教学需求。
八、作业布置2. 布置一些实践操作题,让学生课后练习信息处理技巧和方法。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评价学生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21.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一、教学内容1. 信息的传播途径:无线电波、微波、光纤等。
2. 传播速度:光速、电磁波速度等。
3. 现代通信技术:手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传播途径,掌握传播速度的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
3. 通过对信息之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信息传播速度的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速度的概念,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部手机,让学生思考:手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信息传播的路径是怎样的?2. 课堂讲解:(1)介绍信息的传播途径,如无线电波、微波、光纤等。
(2)讲解传播速度的概念,如光速、电磁波速度等。
(3)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手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等。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信息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如光速的计算。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计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5. 课堂讨论: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信息传播途径:无线电波、微波、光纤等。
2. 传播速度:光速、电磁波速度等。
3. 现代通信技术:手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答案: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为3×10^8 m/s。
2. 题目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代通信技术,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答案:生活中常见的现代通信技术有手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等。
手机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信号;互联网利用光纤传输数据;卫星通信通过卫星中继传输信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导学目标知识点:
1、常识行了解微波通讯、卫星通讯、光纤通讯、网络通讯;
2、通过了解现代通讯技术,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
兴趣。
导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微波的波长是 之间,频率在 之间,微
波的性质更接近 ,大致沿 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因此
每隔 左右就要建立一个 。
2、现在用 做微波通讯的中继站,这种卫星大多
是 。在地球的周围均匀的配置 颗同步通讯卫星,
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光也是一种 ,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 , 年,
国科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
4、激光的特点是
5、通讯用的激光一般在特殊的管道—— 里传播,它的材料
是 ,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经多次 ,从另一端射
出,将信息传到远方,由于光的频率 ,所以在一定时间里传输的信息
量 。通常数条光纤一起敷上保护层,制成 ,用来传
递 、 等多种信息。
6、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讯形式是 ,它不仅可以传送文
字,也可以把 、 及 变成 进行
传送。
7、计算机之间的联结,除了使用金属导线外,还用 、 等各
种通信手段。
课堂导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现代各种通信技术的特点,感受科学的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课堂练习
1.微波的性质很接近于 ,大致沿 传
播. 地球表面是弯曲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用建设微
波 的方法来解决.
2.通信卫星消耗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电池板,它把 能转化
成 能. 要想实现全球通信,至少需 颗同
步卫星.
3.光纤通信 (填是或者不是)可见光传播信号的.
4.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 )
A. 越多 B. 越少 C. 与频率无关 D. 与波长无关
5.激光的特点是( )
A. 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
B. 频率多变、方向高度集中
C. 领事单一、方向变化
D. 频率多变、方向变化
6.月球是地球忠实的卫星.为什么不选择月球做地球的通信卫星,而要用造价
很高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