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理论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6.00 KB
- 文档页数:35
恐龙知识科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恐龙的基本起源、分布和实际情况等常识;2.能够掌握恐龙的进化历程、解剖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态环境等内容;3.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动物学知识水平;4.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认识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恐龙的基本情况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恐龙的演化和解剖特征。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恐龙的定义和基本情况 (10分钟)老师首先通俗易懂地讲解“恐龙”的定义,以及恐龙出现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介绍恐龙的一般特征,比如身体结构、体长、体重等,带领学生们了解恐龙的种类和群体特征。
第二步恐龙的分类和进化历程 (3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料和图片,向学生们详细介绍恐龙的分类和进化历程。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老师可以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比方,比如电影里的恐龙形象等,引导学生们想象,加深记忆。
第三步恐龙解剖特征和生态环境 (50分钟)1.解剖特征教师介绍恐龙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比如眼科、听觉、呼吸、消化、运动系统等,借助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们更真实地了解恐龙的机体结构和生理特征,带领学生们感受恐龙的强大和神秘性。
2.生态环境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恐龙的生态环境,教师应介绍恐龙生活的自然环境,比如气候、地形、植被、食物等。
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展示以及现场互动,帮助学生们了解恐龙的生活和生活策略,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步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实际情况 (40分钟)1.生活习性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动画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们详细介绍恐龙的各种生活习性,比如活动能力、觅食方式、捕猎技巧、保护行为等。
帮助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特征。
2.实际情况教师介绍恐龙的实际情况,比如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以及恐龙的消失和孑遗种的发现等,通过此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恐龙的实际情况,及其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和贡献。
第五步总结和互动交流 (20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并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恐龙知识,并在自主消化这些知识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重视和关注。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二十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进化和小进化。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第一节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地球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据目前估计,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万种,微生物约有10余万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新种逐年有所发现,如此众多的形形色色生物种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涉及到生命起源的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人提出过各种设想和理论。
地球上由没有生命的无机物逐步发展至今天的生命世界,大体上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1. 由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中的甲烷、氰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水、氮、氢、硫化氢、氯化氢等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紫外光、电离辐射、闪电、高温、局部高压等),形成了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有机物。
2. 简单的有机物(氨基酸、核苷酸等)聚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
3. 众多的生物大分子聚集而成多分子体系,呈现出初步的生命现象,构成前细胞型生命体。
4. 前细胞型生命体进一步复杂化和完善化,演变成为具有完备生命特征的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发展出真核细胞。
5. 由单细胞生物发展成为各级多细胞生物。
第二节动物进化的例证一、比较解剖学的例证动物的演化反映在形态结构上,比较各类动物的体制结构不难找到他们之间的进化线索与亲缘关系。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是指不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来源上却相同。
例如脊椎动物的前肢、如鸟翅、蝙蝠的翼、鲸的鳍状肢、狗的前肢以及人的手臂等,它们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却很相似。
与同源器官相对的是同功器官(analogous organ)。
同功器官是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和基本结构均不同。
例如蝶翼与鸟翼均为飞翔器官,但蝶翼是膜状结构,由皮肤扩展形成,而鸟翼是脊椎动物前肢形成,内有骨骼外有羽毛。
《软体动物》教案知能演练提升一、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蜗牛生活在水中,营底栖生活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2.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的原因是( )A.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B.外骨骼受到损伤,失去了原来的作用C.坚韧的外骨骼限制了蝗虫的活动D.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的生长而生长3.在节肢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体表具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4.下列关于水螅、蚯蚓、蜗牛和蝴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B.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C.蝴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蜕皮现象D.除有壳的蜗牛外,其他三种都属于软体动物5.螃蟹生活在水里,蝉生活在树上,鼠妇则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三者生活环境不同,形态也大不相同,但都属于节肢动物。
理由是( )A.都能迅速避开敌害B.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C.都用气管进行呼吸D.都有三对足、两对翅6.右图中a、b分别代表蜈蚣和蝗虫,它们的共同点用阴影部分表示。
下列不符合阴影部分的是( )A.身体分节B.属于节肢动物C.用肺呼吸D.体表有外骨骼7.右图为河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贝壳,对河蚌具有作用。
(2)③是河蚌的鳃,是器官。
(3)④是,其分泌的珍珠质把侵入体内的异物层层包裹形成了珍珠。
(4)②是斧足,是河蚌的器官。
二、探究创新★8.某同学欲探究“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位置”,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取两只生活状态良好、大小相同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胸腹部在水面上;让乙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
观察实验现象并做记录。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中,变量是,实验过程中可用解剖针触碰蝗虫的或,判断蝗虫的存活状态。
根据你所了解的有关蝗虫的知识判断,最先死亡的是蝗虫。
第4章生物的类群
第2节动物
实验观察和解剖鲫鱼
一.教学设计思路
观察和解剖鲫鱼,可使学生在了解鱼类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鲫鱼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同时鲫鱼的解剖技巧也为掌握解剖其它的小动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解剖鲫鱼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他们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所以解剖鲫鱼的方法和技巧作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
另外通过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让学生认识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特点,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2.知道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3.初步学会鲫鱼的解剖技能。
方法与过程:通过鲫鱼的解剖,初步学会解剖小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继续培养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
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通过鲫鱼观察与解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2.掌握鲫鱼的解剖技能,学会解剖鲫鱼方法。
难点:认识鲫鱼的内脏器官,并说出各自的名称。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
学生实验:鲫鱼(建议20-30cm)、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放大镜、大头针、脱脂棉,培养皿、清水。
五.教学过程:
作业:完成观察和解剖鲫鱼的实验报告。
动物体结构层次教案教案标题:动物体结构层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体结构的层次组织,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2. 掌握不同层次结构的定义和特征。
3. 能够分辨不同层次结构的示例,并理解它们在动物身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4.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动物体结构的图片、动物解剖模型或图示。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标志笔。
3. 学生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染色剂、显微镜封套。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体结构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有没有注意到动物体内部的结构?探究:1. 解释动物体结构的层次组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并简要介绍每个层次的定义和特征。
2. 分发学生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细胞观察实验。
a. 学生从新鲜的洋葱片中取得一小块组织。
b. 将组织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染色剂,覆盖玻璃片。
c. 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d.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学分享。
3. 引导学生讨论细胞是如何组成组织的,以及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4. 展示动物解剖模型或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器官如何组成系统,并讨论不同系统在动物身体中的作用。
总结:1. 回顾动物体结构的层次组织,强调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 提问学生:你们能举出动物体结构的示例吗?你们能解释不同层次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吗?3. 强调学生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发现动物体结构。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体内结构的层次组织,并制作展示海报或报告。
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细胞观察实验,比较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3.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动物园或自然博物馆,观察和学习不同动物的体结构。
[解剖学基础教案]解剖学基础篇一:[解剖学基础]大学班主任新学期寄语季节总是如期而至,新的学期开始了,一起看看下面的大学班主任新学期寄语吧!大学班主任新学期寄语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间已经进入大二,回首过去一年,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自愧没有把我们班级的工作做好,但是总算我们顺利开始了新的征程。
这一学期的课程十分的重要,万丈高楼的搭建,地基是基础,而解剖学和动物生物化学正是我们构筑兽医学知识层次大厦的地基,没有这两门课程的扎实功底,将直接影响我们后面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所以在课程学习上,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这学期能够更加努力。
兽医解剖学的学习需要形象的理解记忆,在脑海中构筑动物的模型框架,再逐渐细化到各个组织器官。
当你在脑海中形成这样的一幅动物结构图时,你的解剖学课程也就学习好,这对今后其它课程的学习十分有帮助。
学习解剖学课程时千万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模式学习,因为很多的结构名字是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就像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如果你只是硬记他的名字,很快你就会忘了这一个人,再次见到他是也不会有什么印象;但如果你看过他的脸,他就会很快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图,你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就会有印象,再结合名字,这个人你就记住了。
学习解剖学课程也是这样。
希望大家在这学期的解剖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快乐,收获巨大。
动物生物化学则是全理论的课程,一些公式定义十分的抽象难以理解,难以记忆,但是生化反应是构筑所用生命机能的基础,理解细小的生命过程,掌握生命活动基础,带有浓厚兴趣去学习,并且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学习好这么课程也不是不可能的。
兽医学科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两门课是这学期开的动物生物化学和免疫学。
如果你想把专业学好,并且今后依靠专业在这个社会上占一席之地,你就需要好好努力学习这两门课程。
另外大学阶段的发展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人在社会上的立足需要知识和能力。
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步到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可以很好的生存的阶段,所以专业知识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
兽医外科学教案章(节)第一章 绪论 内容 兽医外科学研究内容及学习措施教学目旳与规定 通过理论教学,实习试验和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有限旳课时内获得如下理论知识和技能:1.掌握动物多种外科病旳机理特点,症状,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措施和治疗原则。
2.掌握各系统外科病之间相互关联旳重要性,各外科病与饲料喂养之关系。
3.对旳树立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践旳观点,防病与治病旳观点。
教学内容 1.兽医外科学旳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学习后到达旳理论和实践水平。
2.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旳关系。
3.本门课程旳学习措施。
4.了解各类动物、尤其如猪场、奶牛场等常见旳多发外科病。
5.了解和掌握经济动物及宠物外科病旳防治。
6.了解国内外兽医外科旳新动态,如显微外科、整形美容外科、电视腹腔镜外科、微损伤外科等方面旳新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 兽医外科学旳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学习后到达旳理论和实践水平。
难点 国内外兽医外科旳新动态,如显微外科、整形美容外科、电视腹腔镜外科、微损伤外科等方面旳新成就。
本章参照书目与资料 1.王洪斌主编.家畜外科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主编.家畜外科手术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3.LargeAnimal Surgery,ⅡN NY U.S.A.4.彭广能主编。
兽医外科学,“十一”教材,四川科技出版社,。
5.Small Animal Surgery, U.S.A教学过程 课时 0.5 教具 使用了挂图和标本。
一、学生喊起立,教师自我简介,学生点名,课堂讲解,最终列参照书和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在本章旳教学过程中,一直贯彻通过举例、提问等方式培养、激发学生对兽医外科学旳“爱好” ,规定学生要有科学旳观点和措施,树立一种“敢”字,通过学习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要学好兽医外科学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家畜解剖学、动物生理药理学等有关科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旳爱好。
《动物解剖学》 理 论 课 教 案 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 动物科技学院
解剖教研室 教学课题 绪 论 课型 解剖理论课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掌握动物解剖学概念、研究方法、发展简况及方位术语等。
教学重点 解剖学概念、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0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专业思想教育 二、动物解剖学的概念 三、学习动物解剖学的目的和意义
四、学习动物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1 形态与功能统一; 2 局部与整体统一; 3 理论与实际统一。 五、方位用语 1.基本切面:矢状面、横断面、额 面。 2.躯干的术语。 3.四肢术语。
小 结 (5分钟)
方位用语
1.基本切面:矢状面、横断面、额 面。 2.躯干的术语。
3.四肢术语。 思 考 题 1.为什么要学习解剖学、怎样学。 2.动物解剖学的分支。
教学课题 第一篇 运动系第一节 骨学概述 课型 解剖学理论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1.掌握骨的理化特性,骨的类型及骨的形态结构,了解猪、马、牛全身骨骼的划分及类型。
2.熟悉:骨的构造及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 骨的构造、化学成分。
教学难点 骨的构造及骨连接。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2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骨的构造(图):骨膜;骨质;骨髓。 二、骨骼的种类。 三、骨的表面形态。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五、骨的生长发育。 六、全身骨骼划分(图)
小 结 (5分钟)
1.骨的构造、种类、形态。
2.骨的化学成分及生长发育。 思 考 题 1.为什么说骨是动物体内最大的钙储库。 2.复习已讲授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教学课题 第一节 躯干骨 第二节 头 骨 第三节 前肢骨 第四节 后肢骨 课型 解剖学理论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掌握:全身骨骼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前、后肢骨 2.躯干骨。 3.头骨的副鼻窦 教学难点 1. 头部骨骼、副鼻窦 2. 2.前、后脚骨 3. 3.躯干骨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0分钟 35分钟 3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 躯干骨(标本) 1、脊柱和椎骨; 2、肋骨和肋软骨; 3、胸骨和胸廓。 二、 头骨(标本) 1 颅骨; 2 面骨。 三、前肢骨(标本) 1 肩胛骨; 2 臂骨; 3 前臂骨; 4 前脚骨。 四、后肢骨 1、髋骨(标本):髂骨;耻骨;坐骨 2、股骨(标本) 3、膝盖骨(标本) 4、小腿骨(标本) 5、后脚骨(标本)
小 结 (5分钟)
1、躯干骨。
2、头骨。 3.四肢骨 思 考 题 1.比较家畜全身骨骼。
2.举例说说骨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课题 第三节 骨连接 课型 解剖学理论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1.掌握:骨骼连接的类型和特点。
2.熟悉:关节的基本构造。 教学重点 1.腕、肘、肩关节。
2.跗、膝、髋关节。 教学难点 前、后脚骨关节、韧带、脊柱连接。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概说 1、直接连接:纤维连接、软骨连接。 50分钟 2、间接连接:关节的一般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 二、躯干连结 1、脊柱连接 2、胸阔连接 三、下颌关节 四、前肢骨的连结(标本、模型) 1肩关节; 2肘关节; 3腕关节; 4指关节 五、后肢骨的连结(标本、模型) 1髋关节;2膝关节; 3跗关节;4趾关节。 六、复习已讲授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小 结 (10分钟)
1. 关节的构造。
2. 躯干关节。 思 考 题 1.关节的基本构造。
2.悬韧带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课题 第一章 肌 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前肢肌肉 课型 解剖学理论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肌肉的构造、形态、起止点、分布规律、命名及其辅助器官。
2.熟悉:前肢肌分布、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前肢主要肌肉。
教学难点 辅助器官,前脚部肌肉,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概述 二、前肢肌肉 三、躯干肌 四、后肢肌
五、头部肌肉
小 结 (5分钟)
1.肌肉的结构、命名和起止点。
2.前肢主要肌肉。 思 考 题 1.作用于肘关节的主要肌肉有哪些
2.肩带肌有哪些
学课题 第三章 被皮系统 课型 解剖学理论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1.掌握奶牛 乳 房 形 态 、位 置;
2.家畜蹄的解剖结构, 3.皮肤及毛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奶牛乳房的解剖学特点
2.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1.乳腺的结构。
2.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结合临床应用讲解,让学生通过实物标本的观察与理论相结合,并且与临床病例相结合。 课时安排 10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4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毛和毛囊 二、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标本、模型)。 1.蹄匣 2.肉蹄 三、皮肤:皮肤的结构特征(标本、模型)。 四、汗腺和皮脂腺 五、乳腺: (1)牛乳房形态、位置: (2)比较马、羊、猪的乳房的解剖学特征
小 结 (5分钟)
1.蹄的结构。
2.乳腺的结构。 3.皮肤的结构。 思 考 题 1. 蹄的形态结构。
2.乳房的形态结构。
教学课题 内脏总论 课型 解剖学理论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内脏器官的解剖学特点,特别是管状器官的一般结构特点; 2.掌握家畜腹腔的分区; 3.掌握胸腔、骨盆腔的构成;浆膜和浆膜褶: 教学重点 家畜腹腔的分区和管状器官的一般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家畜腹腔的分区和管状器官的一般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自制多媒体课件,模型和标本。 课时安排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5分钟 20分钟 55分钟
复习提问 一、内脏的概念 二、内脏器官的一般结构特点: 1.实质性器官 2.管状器官 三、体腔和浆膜、浆膜腔: 1. 家畜腹腔的分区; 腹前部 ,腹中部 ,腹后部 2.胸腔、骨盆腔的构成;浆膜和浆膜褶。 3.体腔 一 胸腔、腹腔、骨盆腔。 4.浆膜 一 胸膜、腹膜、壁层、脏层、浆膜褶(系膜、网膜、韧带) 5.浆膜腔 一 胸膜腔、腹膜腔 小 结 (5分钟)
1、 管状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2、 家畜腹腔的分区 思 考 题 1.管状器官的一般结构。
2.家畜腹腔的分区。
教学课题 第二章 消化系统 课型 解剖学理论 对象 动医、动科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
1.掌握齿式的构成和牙齿的结构。 2.掌握口腔内的结构。 3.掌握三种家畜食管与气管的位置关系。 4.掌握三种家畜胃的解剖学特点。 5.掌握三种家畜小肠的解剖学特点。 6.掌握三种家畜大肠的解剖学特点。 7.掌握三种家畜肝脏和胰腺的分叶特点。 教学难点 1.比较三种家畜胃的解剖学特点。
2.比较三种家畜大肠的解剖学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结合实物标本或模型进行讲授,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应用进行讲解
课时安排 20分钟
40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A:牛、羊 消 化 系 统 的 特 点 1、口 腔 :唇 和 颊 粘 膜 的 乳 头 ,牛 的 鼻 唇 镜 ,羊 的 鼻 镜 。硬 腭:齿 板 。 舌 :乳 头 、舌 圆 枕 。 唾 液 腺 :下 颌 腺 的 特 点 。 2、 咽 和 软 腭 :食 管 口 宽 阔 软腭短 3、食 管 :位 置 ,全 长 均 为 横 纹 肌 。 4、胃 :多 室 胃 ,前 胃 包 括 瘤 胃 、网 胃 、瓣 胃 ;第 四 胃 皱 胃 ,又 称 真 胃 。 瘤 胃:贲 门、瘤 胃 前 庭 、左 纵 沟、 右 纵 沟 、后 沟、背 囊 、腹 囊 、粘 膜 面 乳 头 、肉柱 、食 管沟 、瘤 网 胃 口
网 胃:位 置,粘 膜 特 点、网 瓣 胃 口 瓣 胃 :位 置 ,粘 膜 特 点 、瓣 胃 沟 、瓣 皱 胃 口 皱 胃 : 位 置,粘 膜 特 点 、幽 门 网 膜: 大 网 膜 ( 浅 层 和 深 层 )、小 网 膜 、网 膜 囊 5、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