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农村供水工程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编写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402.50 KB
- 文档页数:25
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工作报告提纲(供参考)一、普查总体情况普查工作过程总体概述;普查工作范围状况(县、乡、村数量范围;普查对象范围及数量等);普查工作完成程度及取得成果、成效情况等。
二、主要工作情况全面提炼总结普查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重点突出工作特点、创新思路方法和成绩突出方面等。
(一)组织协调工作各级水务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情况,普查工作人员落实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重视情况;普查领导小组各部门协调分工及责任制落实情况;普查相关工作制度建立情况;普查工作推动会议召开情况,普查行政推动发文情况。
(二)方案细化制定普查方案及技术规定的细化落实情况;各阶段工作目标及任务安排;新增普查任务及其方案、技术规定制定情况。
(三)人员选聘与培训对象清查、普查数据采集和录入阶段各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人员及结构情况;各级普查机构在不同阶段普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普查培训工作效果总体情况。
(四)督导检查各级普查机构普查监督检查、技术指导等机制、制度建立情况;针对前期准备、清查登记、填表上报等阶段任务,监督检查、技术指导工作开展情况。
(五)宣传动员宣传动员方案、工作计划的制定情况;重大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各级普查机构在宣传上作法及特点;印刷和制作的各类宣传品,包括种类和数量情况,取得的成效等;宣传简报、新闻报道等发布数量情况。
(六)经费落实使用普查经费预算编制、实际落实到位情况。
普查经费落实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普查资金使用监管和审计工作情况,资金使用不合规现象及处理情况。
(七)台账建设工作台账建设数量,组织实施方式,采取的具体实施办法,数据核查审定情况等。
(八)对象清查工作清查工作方案制定情况。
清查工作开展方式,清查入户调查工作的组织情况。
清查结果及清查确定的普查对象数量。
清查工作核查的情况,核查的方法及结果。
(九)全面普查工作普查工作方案的制定情况。
普查工作开展方式,普查表入户填报工作的组织情况。
普查表发放和回收情况及确定的普查对象数量情况。
人大检查我区水利工程建设汇报提纲各位代表、各位领导:上午好!刚才大家一同现场视察了“张坊应急水源供水工程”、“拒马河水源保护工程”以及“平峪村安全饮水工程”,这些工程都是我区水利工作的重点,张坊应急水源供水工程和拒马河水源保护工程是我们为城市供水的工程,平峪村安全饮水工程是今年我们解决山区农村饮水的典型工程之一,下面把今年山区水利工程建设总体情况向各位代表和领导简要汇报一下:一、农村饮水工程根据市政府对安全饮水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区2005年计划解决92个村、2.68万户、8.5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工程建设总投资达到*****.19万元。
一是“四高”水质安全饮水工程,该工程是市政府确定的55件为民办实事工程的第19件,我区列入该项目的共有9个乡镇、49个村、4900户、1.26万人(工程建设实际可解决3.93万人)。
工程形式包括集中供水扩网供水工程3处和单村供水工程15处。
主要工程内容有打岩石井8眼(总设计井深912米),矿井水1处,主管路93.488公里,支管路379.673公里,安装消毒设备9台套,水泵10台套,蓄水池8座。
目前已经完成打井8眼(进尺899米),1处矿井水开挖工程已经完工,完成主管道铺设*****米,支管路铺设*****米,安装水泵1台,安装户表989块,完成总任务量的70%以上。
二是采空区安全饮水工程,可解决9个村、2718户、0.80万人的饮水困难。
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利用矿井水6处,蓄水池28座,水泵9台,主管路17.96公里,支管路93.5公里。
目前工程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蓄水池12座(3150方)、铺设主管路5.649公里,支管路1.6公里,安装消毒设备1套、净化设备1套、水泵2台,蒲洼项目区(芦子水、宝水、蒲洼、议合)、史家营项目区(莲花庵、曹家坊)已经具备通水条件,周口店车厂、霞云岭堂上、大安山西苑9月底可竣工。
三是村级饮水改造工程,计划解决11个村、3045户、0.84万人的村级安全饮水问题,共建设10处工程,打井9眼,蓄水池7座,架设引水管路83.414公里等。
集中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县级项目实施执行小组编制)1、总论1.1编制依据工程的有关批准文件;地形图;供水水源的有关资料;用电、用地、用水的有关文件;配套资金落实承诺。
1.2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取水设施、输水管道、净水厂和配水管网。
两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2、概况项目地区的行政辖属、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工副业、农业、农民年人均收入等);人口和民族。
2.1概述2.2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气温、无霜期、降水量、风速、风向、冰冻线、地震等级和设防烈度。
)2.3饮用水现状(存在问题)目前饮用水水源情况,饮用水现状和饮水困难程度;介水疾病的发病情况。
2.4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区(县)境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的论述。
作为本工程的供水水源应详述。
详述工程地质概况。
2.5供水范围与供水人口供水村的名称,现状人口和设计人口(按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入人口自然增长数),大、小牲畜的现状数,庭院面积与种植情况。
3、用水量与水源3.1用水量与设计规模3.1.1用水量组成⑴、生活用水量:按设计受益人口数×人的用水定额(取值20—40升/人〃日计算);⑵、牲畜用水量:现有牲畜数×牲畜用水定额[大牲畜(牛、猪、马、骡)用水定额20升/头〃日,小牲畜(羊)用水定额5升/只〃日];⑶、工副业用水量:按实际情况确定或按生活用水量的10%计算;⑷、庭院(农灌)用水量:一般庭院(农灌)用水不宜超过生活用水量的30%;⑸、公共建筑用水:按生活用水量的10%确定⑹、管网漏失和不可预见水量:按(1)—(5)项之和的15%。
设计供水规模:为(1)—(6)项用水量之和(m 3/d)工程设计年限:10—15年3.2水源论证(特别是水量的论证)供水水源的类型地表水:枯水期的流量,最低枯水位,供水保证率,年平均流量,最高洪水位等。
地下水:贮量、补给量、已开采量,可开采量。
3.3水源水质县卫生防疫站对供水水源的水质监测报告与对该水源水质的评价。
5、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编写提纲
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数据
审核报告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月
目录
1 概况 (1)
2 主要普查成果 (1)
2.1普查成果概述 (1)
2.2普查成果总体评价 (1)
2.3主要普查成果 (1)
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3)
3.1 基础数据准备 (3)
3.2 审核过程 (3)
4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4)
4.1 规模以上机电井 (4)
4.2 规模以下机电井及人力井 (4)
4.3 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 (4)
5 汇总数据审核分析 (4)
5.1 规模以上机电井 (4)
5.2 规模以下机电井及人力井 (7)
5.3 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 (7)
5.4 地下水取水量 (10)
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10)
6.1 与农村供水工程关联性 (10)
1。
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已审批)xxx县xxx镇xxx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xxx县水利水电水保生态勘测设计院二〇一三年七月xxx县xxx镇xxx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编制人员名单批准:审定:审查:校核:设计:目录1 综合说明 (1)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4)2.1项目区概况 (4)2.2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4工程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 (4)3 工程建设条件 (5)3.1项目区自然条件 (5)3.2区域水资源概况 (5)3.3工程地质 (5)3.4建筑材料 (5)4 工程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设计范围及设计水平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需水量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供水规模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水源选择 (6)5.1 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地表水水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地下水和泉水水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水源水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水源论证及水源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总体布置 (8)6.1设计依据及原则 (14)6.2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 (14)6.3总体布置原则 (15)6.4供水系统 (16)6.5水源及取水工程 (16)6.6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 (16)6.7配水系统和管材选择 (17)7 工程设计 (18)7.1取水构筑物设计 (18)7.2过滤池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县供水工程审核报告目录第1章概述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某某县新城区供水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于某某县大江村下坝地段。
1.1.2 项目承办单位1.1.3 承担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咨询单位及资质1.2 编制依据(1)某某县总体规划(2)20XX年某某县政府工作报告(2)某某市某某县城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3)某某市十一五规划(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
(5)《关于印发经济评估方法的通知》及附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经[1998]11号)。
(6)与本项目有关的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价格文件以及其他资料。
1.3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乡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XX)(20XX年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XX·《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水利部农村水利司,20XX年8月)·《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994年)·《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XX)·《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XX)·《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筋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XX)·《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XX)1.4 自然条件1.4.1地理位置某某县位于某某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东接兴宁、五华,西南连和平、东源两县,北界江西。
某某地处北纬23°50′57″~24°47′03″,东经115°03'13″~115°3'18″之间。
1、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编写提纲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月目录1 基本情况 (1)2 主要普查成果 (1)2.1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 (1)2.2 水库工程普查成果 (1)2.3 水电站工程普查成果 (2)2.4 水闸工程普查成果 (3)2.5 泵站工程普查成果 (4)2.6 引调水工程普查成果 (4)2.7 堤防工程普查成果 (5)2.8 塘坝和窖池工程普查成果 (6)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6)3.1 准备情况 (6)3.2 审核过程 (6)4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6)4.1 普查表数据采集情况 (6)4.2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7)5 汇总数据审核分析 (7)5.1 水库工程 (7)5.2 水电站工程 (9)5.3水闸工程 (12)5.4 泵站工程 (13)5.5 引调水工程 (16)5.6 堤防工程 (16)5.7 塘坝和窖池工程 (18)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20)6.1 与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关联性 (21)6.2 与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关联性 (21)6.3 与灌区专项普查关联性 (21)7 问题与说明 (22)7.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 (22)7.2 说明 (22)附表1 省级普查区大型水库工程名录对比表 (23)附表2 省级普查区大型水电站工程名录对比表 (23)附表3 省级普查区大型水闸工程名录对比表 (24)附表4 省级普查区大型泵站工程名录对比表 (24)附表5 省级普查区2级及以上堤防工程名录对比表 (25)1 基本情况简述区域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及水资源概况、水系概况等基本情况。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划、区域面积、地区经济水平以及总人口(农业人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村常住人口)等基本情况。
2 主要普查成果2.1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分地市列表展示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引调水、堤防和塘坝及窖池工程的数量等主要普查成果。
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审核报告__区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审核报告一、审核工作开展情况(一)依据为做好__区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我区数据审核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方案》、《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验收规定》、《__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验收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二)数据审核内容我区数据审核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无引调水工程)对我区清查的数据进行全面审核对我区内的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堤防、农村供水工程、塘坝、居民生活用水户名录、灌区名录、工业企业、建筑业三产、河湖取水口、治理河段保护、入河湖排污口等的有关名称、数据等进行审核。
(三)数据审核方法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区数据审核工作于五月底全面开展在数据审核前期我区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组建审核工作组。
工作组由区普查办工作人员、区水利局有关人员组成。
(2)拟定审核工作初步方案。
对审核的组织实施、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时间安排等作出具体安排。
在具体数据审核上数据审核主要由我区普查办人员进行同时区水利局有关人员对我区在数据审核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我区数据审核注重在排重、排漏、排错方面对我区的清查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清查表填报和数据格式的规范性等逐一排查同时对数据的合理性、逻辑关系等进行核实。
二、数据审核的总体情况(一)漏报情况在我区数据审核过程中发现在台账数据中除部分塘坝(3浙江省__市__县清查对象汇总表行政区划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取水井水库工程水电站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引调水工程堤防工程农村供水工程塘坝及窖 (池) 工程居民生活用水户调查对象灌区调查对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对象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河湖取水口地表水水源地治理保护河流(河段)治理保护湖泊入河湖排污口单位灌区规模以上机电井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 Q201 Q202 Q203 Q204 Q205 Q206 Q207 Q208 Q301 Q302 Q303 Q304 Q305 Q306 Q401 Q402 Q403 Q404 Q405 Q601 Q701 Q801 Q802 Q80310 1 0 3 0 20 0 3 100 4 20 4 176 68 161 4 0 0 328 10 10 0 163 00 0 1 0 0 0 5 0 34 00 0 6 3 0 0 2 0 637 00 0 31 13 0 0 2 1 154 00 0 14 21 1 1 2 0 239 00 0 1 1 0 0 4 0 26 03 04 3 3 2 1 0 43 02 0 8 0 1 1 2 03 02 1 11 16 1 0 2 0 11 012 0 29 0 0 8 1 0 311 0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29 2 105 60 6 15 31 1 1621 0 三、数据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置情况(一)发现的问题 1、水库工程部分水库所在河流没有填写;普查员、指导员、联系方式没有填写。
东阿县经济社会用水基本情况普查审核报告一、概况(一)基本情况。
东阿县地处鲁西平原,东依泰山,南临黄河,隶属“江北水城”聊城市东部。
土地总面积799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
耕地面积72.62万亩,东阿县属海河流域,徒骇河水系。
黄河流经东南边境,长56.6km,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引黄,黄河是县境内唯一过境水资源,也是东阿县引水及补充地下水的主要水源。
东阿县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浅层地下水除沿黄有少部分第三纪裂隙水外,其余大部分为第四纪孔隙水,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灌溉入渗和黄河侧渗。
二、主要普查成果1、居民生活用水东阿县居民生活用水户共100户,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户20户,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户80户。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户样本数量为20、城镇居民典型用水户常住人口62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户水源为自来水水源、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户人均日用水量55.13(L/日·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户常住人口62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户年用水量1247.70m3;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户样本数量为80、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户常住人口238人、农村生活居民用水户水源为农村饮水工程和部分小型用水机电井、农村生活居民用水户人均日用水量30.78(L/日·人)、农村生活居民生活用水户年用水量2673.86 m3。
2、灌区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灌区灌区样本数共3处,其中跨县及规模以上灌区2处,规模以下灌区1处。
灌区实际灌溉亩均毛用水量349.77m³/亩,区实际灌溉亩均净用水量225.72m³/亩。
位山灌区-东阿县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30.9957万亩,其中耕地实际灌溉面积28.0266万亩,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2.9691万亩。
位山灌区-东阿县2011年渠系引入县内灌区水为5813.8640万m3,地下水为万3828.6620m3位山灌区-东阿县2011年取水量为9642.5260万m3。
位山灌区-东阿县2011年用水量为6363.8942万m3,其中耕地灌溉用水为6173.4443万m3,非耕地灌溉用水为190.4499万m3;郭口灌区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35.0959万亩,其中耕地实际灌溉面积32.6682万亩,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2.4277万亩。
附件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提纲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一)“十一五”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简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分类完成情况。
重点说明《规划》下达的指标(特别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各类水质问题人口数指标)是否能如期完成。
(二)“十一五”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包括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资金到位及落实情况。
(工程建设情况与附表1相对应)。
包括建立县级农村供水专管机构数量、建立县级维修基金县个数、县级维修基金总额、农村供水工程平均成本和水价、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个数(已在2010年10月27日《关于报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有关数据的通知》中要求填报)。
(三)2010年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包括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资金到位及落实情况。
二、2010年底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一)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和集中式供水人口受益比例简要说明到2010年底农村饮水安全人数及其普及程度、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数及其比例。
(二)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1、工程数量与受益人口。
按水源类型、供水规模、供水方式等分别说明不同供水工程的数量与受益人口。
2、供水方式与受益人口。
按供水到户和集中供水点分别说明不同供水方式的受益人口,自来水普及率。
(三)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1、有供水设施。
说明利用手压井、筒井、大口井、引泉、集雨等设施供水的人口等情况。
2、无供水设施。
说明直接取用江河水、溪水、坑塘水、山泉水的人口等情况。
三、效益分析用统计数据分析说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等。
四、成功经验及其典型案例(一)经验和做法1、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包括省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
2、经验总结,包括水源保护、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经验。
(二)典型案例1、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功案例,包括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典型示范县和典型工程的成功经验。
威信县农村供水工程普查数据 审核报告
威信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五月 审 定:王正勇 审 核:王 涛 编 写:宗大翔 王 棋 1
目 录 1 基本情况 ............................................ 1 2 主要普查成果 ........................................ 1 2.1 农村供水工程 .................................... 5 2.2 20 m3/d(200人)及以上集中式农村供水工程 .......... 6 2.3 20 m3/d及以上集中式农村供水工程 ................... 7 2.4 20 m3/d(200人)以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工程 ........ 8 2.5 200 m3/d(2000人)及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 9 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 9 3.1 基础数据准备 ................................... 10 3.2 审核过程....................................... 11 4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 11 4.1 200 m3/d及以上或2000人及以上农村供水工程数据审核分析 .................................................. 12 4.2 200 m3/d以下且2000人以下农村供水工程数据审核分析 12 5 汇总数据审核分析 .................................... 12 5.1工程数量 ....................................... 13 5.2 2011年实际供水人口 ............................. 16 5.3 2011年实际供水量 ............................... 17 5.4 供水规模....................................... 17 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 19 2
6.1 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关联性 ........................ 19 7 问题与说明 ......................................... 20 7.1 问题 .......................................... 20 7.2 说明 .......................................... 20 1 1 基本情况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104.41至105.8、北纬27.42至28.7之间。属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山区过渡地带,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县城扎西距省会昆明市680公里,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286公里,距重庆直辖市359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20公里,距四川省泸州、宜宾、自贡市均在200公里左右,具有“行政区划属云南,经济流向朝巴蜀大地,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经济带紧密相连”的区位优势和特点,是滇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商贸枢纽。主要出境干线公路有4条,其中镇(云南镇雄)威公路由西南方向出境,全长86公里,为至昭通、昆明、毕节主线;叙(四川叙永)威公路全长87公里,向东直达泸州港,为镇叙威三县交通枢纽;北面威珙(四川珙县)公路、威兴(四川兴文)公路均直接入川,与宜宾市直通。全县公路通车里程997公里。 全县辖5乡5镇87个村(居)民委员会,面积1393.45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达427374人,其中常住人口389200人,有汉、苗、彝、白、壮、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1.6%。县境内海拔在480米-1897米之间,多为海拔1200米以下的矮山地区,其中山区占90%,河谷小坝区占10%,耕地面积67.52万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2011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1元。 威信县是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着光荣的革命 2
传统。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威信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整编部队、扩大红军,作出了回师东进的战略决策,并建立了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纵队所属的云南支队,在主力红军走后一直坚持斗争10余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威信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有记载着红军长征时从事革命活动的“扎西会议”会址、两合岩古栈道等革命历史纪念地,以及天台山溶洞、观斗山石雕群、瓦石悬棺、大雪山原始森林、天星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区。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和扎西会议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城扎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城扎西居县境中部偏南,海拔1172米,年均气温13.3°C,降水1000毫米,日照984小时,相对湿度85%,具有四季分明、温和多湿、春长于秋、一雨成冬及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钾盐、磷矿等。无烟煤储量28.9亿吨,优质石灰石遍布全县,硫铁矿储量为1.8亿吨,石英砂含硅量在95%以上。水资源理论蕴藏量13.2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48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35万千瓦。全县电力装机2.64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电网与四川、贵州及镇雄联网运行,是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达标县。植物资源有580余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植物的有10余种,其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 3
石桫椤(又名树蕨),有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珙桐、建柏、三尖杉等珍贵树种。全县林业资源丰富,现有森林面积70万亩,是昭通市4个灭荒县之一,森林覆盖率45.1%,是全国绿化先进县。盛产罗汉笋、木漆、天麻、竹荪、香菌、黑木耳等土特产品。 2011然后全县生产总值达2476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639万元,比上年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29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工业增加值80279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建筑业增加值285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1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3.9:38.1,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呈“二三一”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产值绝大部份来自矿产的粗开采,规模以上的企业较少,无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县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低。城镇化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招商引资环境有待改善。农民增收难度比较大。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一)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
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努力改善农 4
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播种面积达45234公顷,比上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达160841吨,比上年增长3.2%;油菜籽产量4692吨,比上年增长3.9%;烤烟产量2545吨,比上年下降21.7%。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77018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农业产值33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7%;林业产值4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2.5%;牧业产值38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7%;渔业产值56万元,比上年增长3.7%;服务业产值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狠抓畜种改良,强化疫病防治,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畜牧业平稳发展。肥猪出栏23.46万头,比上年增长1.1%。大牲畜出栏1.92万头,比上年下降4.6%。家禽出栏71.4万只,比上年下降3.0%。禽蛋产量达1897吨,比上年增长2.4%。肉类总产量22460吨,比上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19.85万头,比上年下降2.4%。大牲畜存栏6.47万头,比上年增长6.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9646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5887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924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272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5吨、农药使用量120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623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