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鲁迅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50
一、对阿Q这一形象的理解1、普遍性和虚无性“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很渺茫。
”——这里说明了阿Q的普遍性,同时也说明了阿Q思想的虚无性,连自己的姓名籍贯都不知道,可见阿Q可悲到了一种什么程度。
2、精神胜利法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集中体现,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跟别的思想家的信念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家他们不追求现实的功利,但是他们的追求是坚定的,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思想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在遇到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的时候,就会采用这样的的方法来麻醉自己3、不坚守自己,人性的悲剧性。
不坚守自己:“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因为阿Q没有自己的坚守,没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因此阿Q只能很可悲地依靠别人的评价来获取满足。
这也与萨特的“他人即地狱”不谋而合。
悲剧性:“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子民全不在他的眼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不值一笑的神情”/“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啊”——一方面是自己实力的弱小,另一方面却对强者在暗地里看不起,甚至还有希望他们遭到祸事,而在遇到强者的时候却只能摇尾乞怜,这就是阿Q的可悲性。
也是人性的悲剧性。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1、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阿Q:遵循严格的封建思想:男女之大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虚伪无赖的阿Q:表面上满脑子封建思想道德,但却拧女人大腿、摸小尼姑的头、心想“引诱野男人的女人”;直接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这种无耻又无赖的话3、深受封建统治者迫害与剥削阿Q:赵太爷手里的大竹杠打过他,还定下五个苛刻的条件,将阿Q 仅有的家当全部榨取干净,断绝阿Q的活路4、自欺欺人的阿Q:被秀才大骂后,就觉得“似乎一件事也已经收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以至于出去看热闹还在想被自己调戏的吴妈“不知道闹什么玩意儿”(第五章生计问题)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
中国现当代文学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初的理论倡导。
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括小说。
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成为最早的白话新诗集。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创作有《呐喊》和《彷徨》、《故事新编》三部短篇小说集,收入《狂人日记》、《药》、《阿Q 正传》、《祝福》、《伤逝》、《奔月》等33篇短篇小说,鲁迅还写了两本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16部杂文集,两部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和50余首旧体诗。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又名鼎堂。
“五四”新文化时期,他创作了《女神》,《前茅》等多部新诗集,还写了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
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多部历史剧。
1949年后,又写《蔡文姬》、《武则天》等剧作和一些新诗。
他在考古和古文字研究方面也有诸多贡献。
1921年1月,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倡导下成立,坚持“为人生”的创作方法。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以及长篇小说《腐蚀》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1981年底去世时,留下遗愿用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甘,安尧棠,他创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包括雾、雨、电),《寒芾》,《憩园》,《第四病室》等。
1978年后,写出了散文集《随想录》(包括话集,病中集等),鲁迅称为“一个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中国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老舍是北京的满族人。
原名舒庆春,字会舍。
他以前写出了《猫城记》、《骆驼样子》、《月牙儿》《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等小说,1950年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剧本,被誉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第一章小说第一节、现代小说产生的历史原因一、小说的政治意义和宣传作用二、小说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三、小说是作家的宣泄工具第二节、第一个十年的小说(1917----1927)一、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1)鲁迅的《呐喊》共收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年间写的十四篇小说,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给革命者助阵作战,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这十四篇小说是《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1918年4月、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孔已己》1918年冬、《药》(华老栓、华小栓、夏瑜)1919年4月、《明天》1919年6月、《一件小事》1919年7月、《风波》(九斤老太、七斤、赵七爷)1920年8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9月、《故乡》1921年1月、《阿Q正传》1921年12月、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
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
②自轻自贱。
③欺凌弱者。
④健忘。
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白光》1922年6月、《端午节》1922年6月、《兔和猫》1922年10月、《鸭的喜剧》1922年10月、《社戏》1922年10月。
鲁迅的《彷徨》共收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间小说13篇,《祝福》(祥林嫂、鲁四老爷)1924年2月7日,《祝福》真实地描绘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1.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鲁迅1.鲁迅(1)小说集《呐喊》代表篇目:《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彷徨》代表篇目:《祝福》《伤逝》(涓生和子君)《孤独者》(魏连殳[shū])《故事新编》代表篇目:《补天》《奔月》《理水》1.鲁迅1.鲁迅(2)散文集——《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3)散文诗集——《野草》(4)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5)论文集——《门外文谈》(6)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准风月谈》真题回顾1.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是()。
A.《祝福》B.《阿Q正传》C.《故乡》D.《狂人日记》2.鲁迅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都有贡献,并有相关作品集传于后世,下列属于其小说集的是()。
A.《准风月谈》B.《故事新编》C.《朝花夕拾》D.《花边文学》3.右图是(鲁迅小说插图集)中的一幅,与这一插图相关的小说是()。
A.《故乡》B.《社戏》C.《孔乙己》D.《祝福》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A.鸣凤B.涓生C.祥林嫂D.孔乙己2.郭沫若——中国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品提示:诗集有《女神》《星空》戏剧有《屈原》《虎符》《蔡文姬》《卓文君》《棠棣之花》郭沫若与罗振玉、董作宾、王国维并称“甲骨四堂”。
(字鼎堂)(号雪堂)(字彦堂)(号观堂)3.茅盾——“二十世纪中国的巴尔扎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品提示:小说有《子夜》、《林家铺子》散文有《白杨礼赞》《风景谈》茅盾文学奖——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4.巴金——“人民作家”“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巴金——原名李尧棠作品提示: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散文集《随想录》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2003年被授予“人民作家”称号5.老舍——“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京味小说”的开创者作品提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6.曹禺[cáo yú]——“东方的莎士比亚”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书籍推荐十本店铺今天为喜欢文学的书友推荐10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的成名作,代表作就是指最能显示作者的思想水平或艺术风格的作品。
今天,店铺就为大家列举1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成名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作者:鲁迅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茅盾:《蚀》作者:茅盾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
通过对革命分子心灵世界细腻的描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革命营垒中存在的矛盾与分化。
《蚀》从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理历程的独特角度来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中国革命及中国社会的认识、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巴金:《灭亡》作者:巴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灭亡》是巴金漫长的文学生涯的起点,在这部小说的手稿上,他第一次署上了“巴金”这个笔名;正是它的发表使得“巴金”成为一代代读者熟知的作家。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
小说以火一样的激情倾吐爱憎,揭露和控诉罪恶的旧制度和残暴的军阀统治,喊出了人民的心声;他鼓舞青年的变革信心,激发他们的斗争精神,同时以主人公的悲剧结局,在客观上显示了个人反抗的失败,成为一部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作品。
老舍:《二马》作者:老舍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二马》是老舍客居英国时写作的最后一个长篇小说,讲述的是马家父子在英国的生活和爱情故事。
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题解 A.鲁迅专题1.简析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
革命文学的前期,鲁迅受到左翼文学团体的攻击,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思想深受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的影响,全盘否定五四文学传统,认为“阿Q时代早已死去”,同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等五四作家划清界限。
他们认为鲁迅的思想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的时代,只能代表清末及义和团的时代,而鲁迅本人更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要“替他们打包,打发他们去”。
之后,鲁迅依据马克思文艺思想对左翼文学运动进行了认真思考。
为了与后期的创造社和太阳社辩论,鲁迅认真研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了卢那查尔斯基的《艺术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当国民党政府开始镇压左翼文学运动的时候,鲁迅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左翼文学运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同时,鲁迅指出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应当正视严酷的现实,重新思考对文学的定位。
“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
……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到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
”文艺“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人生记录”。
最终,鲁迅与左翼文学力量团结起来,并成为左翼文学运动的旗手。
1929年,在共产党的指示下,创造社、太阳社停止攻击鲁迅,准备与包括鲁迅在内的革命同路人联合起来,成立有组织、统一的革命文学团体,借以反抗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文艺政策”。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等七人当选为常务委员。
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总结了左翼文学运动的经验教训,并针对现时文艺界所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乐于空谈、盲目左倾等问题,提出来中国作家应当扎根革命斗争实际,如果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单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左翼作家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由此,鲁迅成为左翼文学运动的精神领袖和旗手。
2.浅析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1881——1936)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也是第一个以丰厚的文学创作真正体现了新文学实绩的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作家1、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树,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其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有《野草》。
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
第一,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精神,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将文学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他的创作是真正的为人生而艺术第二,鲁迅决不只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其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众不同。
这种深度来自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及深厚的文化修养。
少年时代的鲁迅经历了家道中落,饱尝人间冷暖,体悟到人生真相。
青年时代的他广为接纳中外文化,弃医从文,确立人生志向。
他亲身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对现实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决定了其文学成就远远高于其他作家。
鲁迅的创作始终饱含着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
这些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大量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附录一文学常识2.胡适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学名洪骍,笔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
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读篇目一、作品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陈独秀:论文《文学革命论》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冰心:小说《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许地山:小说《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王统照:小说《沉思》、《山雨》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诗歌集《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闻一多:诗歌集《死水》、《红烛》徐志摩:诗歌《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的一夜》郭沫若:诗歌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田汉: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周作人: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论文《人的文学》朱自清:散文集《背影》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天翼:小说《包氏父子》、《华威先生》叶紫:小说《丰收》、《星》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腐蚀》老舍: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巴金: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寒夜》沈从文:小说《萧萧》、《月下小景》、《边城》、《八骏图》戴望舒:诗歌《雨巷》、《寻梦者》、《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卞之林:诗歌《断章》、《圆宝盒》、《归》臧克家:诗歌集《烙印》,《三代》、《有的人》洪深:戏剧《五奎桥》曹禺:戏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林语堂:散文《秋天的况味》李广田:散文《山之子》何其芳:散文《雨前》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夏衍:报告文学《包身工》,话剧《上海屋檐下》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钱钟书:《围城》张爱玲:《传奇》(短篇集)、《倾城之恋》、《金锁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陈白尘《升官图》袁水拍:诗歌集《马凡陀的山歌》阿垅:诗歌《纤夫》鲁藜:诗歌《泥土》陈敬容:诗歌《力的前奏》穆旦:诗歌集《探险队》李季:诗歌《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等:话剧《白毛女》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孙犁:小说《荷花淀》梁斌:小说《红旗谱》吴强:小说《红日》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柳青:小说《创业史》杨沫:小说《青春之歌》萧也牧: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春之声》、《活动变人形》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郭小川:诗歌《致青年公民》、《团泊洼的秋天》、《望星空》贺敬之:诗歌《回延安》闻捷:诗歌《天山牧歌》老舍:戏剧《茶馆》田汉:戏剧《关汉卿》杨朔:散文《荔枝蜜》、《茶花赋》秦牧:散文《古战场春晓》、《土地》浩然:小说《金光大道》刘心武:小说《班主任》、《钟鼓楼》陆文夫:小说《小巷深处》、《美食家》高晓声: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蒋子龙: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谌容:小说《人到中年》汪曾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邓友梅:小说《那五》、《烟壶》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张贤亮: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贾平凹:小说《腊月·正月》、《浮躁》、《废都》、《高老庄》王安忆:小说《小鲍庄》、《小城之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阿城:小说《棋王》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韩少功:小说《西望茅草地》、《爸爸爸》、《马桥词典》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马原:小说《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洪峰:小说《瀚海》苏童:小说《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河岸》余华:小说《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舒婷:诗歌《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北岛:诗歌《回答》顾城:诗歌《一代人》杨炼:诗歌《大雁塔》、《诺日朗》沙叶新:戏剧《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高行健:戏剧《绝对信号》、《车站》巴金:散文《随想录》池莉:小说《烦恼人生》方方:小说《桃花灿烂》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谈歌:小说《大厂》陈染:小说《私人生活》林白: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张炜:小说《古船》毕飞宇:小说《青衣》、《玉米》、《推拿》二、史料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鲁迅:《摩罗诗力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美文》、《<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郭沫若:《革命与文学》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革命文学》、《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艺的大众化》、《<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郁达夫:《<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鲁迅:《论“第三种人”》胡秋原:《阿狗文艺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丁玲:《三八节有感》王实味:《野百合花》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三、文学史参考书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俞元桂等著:《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朱光灿等著:《中国现代诗歌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李运抟著:《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董健等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作品推荐(现代小说篇)现代文学(1917-1949)的文学史的讲述比较丰富,很多内容只需要把教材的表述背熟了就可以,不一定都要读原著。
本人觉得现代文学的不少小说比较枯燥,尤其是一些左翼小说艺术性不足,不用读就可以。
重点还是鲁郭茅巴老曹、沈从文、张爱玲等大作家的重点作品。
1.鲁迅:由于鲁迅对于整个现代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史太过重要,他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几乎所有小说都值得一读。
对于考研来说,《狂人日记》是开天辟地第一篇,地位非常重要,思想非常深刻,结构也非常精巧。
《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和鲁迅本人创作的扛鼎之作。
《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非常生动。
《在酒楼上》《孤独者》都写了落魄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对照来读。
《肥皂》运用了精神分析理论,是偏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
《示众》结构比较精巧。
《伤逝》是鲁迅少有的写爱情的作品。
《离婚》的主题和结局也比较深刻。
总之,《呐喊》《彷徨》太过经典,后者的艺术更加纯熟。
《故事新编》一般作为整体来考,比如问整部小说集的艺术特色。
2.茅盾:长篇:子夜、腐蚀、蚀(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组成)、虹、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子夜》文学史意义比较重要,是现代文学第一部比较成熟的长篇小说。
读起来可能比较枯燥,可读性稍微差一些,不用通读也可以的,但文学史上的那些表述要会。
3.巴金:家春秋、雾雨电、憩园、寒夜4.老舍: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牛天赐传、我这一辈子、5.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6.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茑萝行、过去、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马缨花、银灰色的死7.沈从文:中长篇:边城、长河短篇:虎雏、柏子、萧萧、丈夫、菜园、月下小景、三三、新与旧、灯、龙朱、绅士的太太、八骏图、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8.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孟祥英翻身、催粮差、福贵、邪不压正、刘二和王继圣、传家宝、9.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手、牛车上、后花园、小城三月、王阿嫂的死、桥10.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1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看梗概即可)12.废名:桥、桃园、竹林的故事、菱荡、莫须有先生传13.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14.李劼人:死水微澜15.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防空、代理乡长、丁跛公、在祠堂里、16.艾芜:山峡中、南行记、故乡、山野、17.吴组缃:一千八百担、箓竹山房、樊家铺18.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19.张天翼:华威先生、二十一个、砥柱、包氏父子、清明时节、善女人、团圆(好于湖畔儿语)、谭九先生的工作、20.叶紫:丰收、山村一夜、星、21.蒋光慈: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野祭、菊芬、短裤党、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冲出云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22.新感觉派三位作家: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施蛰存:上元灯、梅雨之夕、将军的头、石秀、善女人的行品、鸠摩罗什、春阳23.京派作家(沈从文、萧乾也属于京派)芦焚:果园城记、无望村的馆主、凌叔华:绣枕、酒后、林徽因:九十九度中24.路翎:财主的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尖上、王炳全的道路、25.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26.徐圩:风萧萧、鬼恋、27.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无名书稿、28.钱钟书:围城、猫、纪念、上帝的梦、灵感、29.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第一炉香、第二炉香、白玫瑰与红玫瑰、创世纪、花凋、茉莉香片、封锁、鸿鸾喜、秧歌、赤地之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点(附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阶段,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以下是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知识点及其答案,供您参考。
一、现代文学初创期(1917-1927)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答案: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它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强调文学要为人民服务。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艺术手法。
知识点2:鲁迅及其作品答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
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现代文学发展期(1927-1949)知识点3:30年代文学的主要成就答案:30年代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其中,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知识点4:现代派文学答案:现代派文学是指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戴望舒、施蛰存等。
现代派文学强调心理描写,注重象征和暗示,表现出较强的现代主义色彩。
三、当代文学初创期(1949-1976)知识点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答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它强调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品有《红岩》、《青春之歌》等。
知识点6: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创作答案: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冲击,但仍有部分作品流传下来,如《牛虻》、《第二次握手》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心声。
四、新时期文学(1976-至今)知识点7:伤痕文学答案:伤痕文学是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心灵创伤的文学创作。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一、填空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
[周树人;豫才;现代]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树人和。
[周作人]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天演论》]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眉间尺]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离婚]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族。
[许寿裳]9.小说《风波》以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张勋]10.《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社戏]11.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鲁]12.鲁迅笔下的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阿Q]13.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中的陈士成等。
[白光]14.鲁迅自己曾经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忧愤深广]15.鲁迅在《》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16.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有精彩的描写。
[药]17.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与作家的代表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题材、风格和流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以展示他们对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
一、鲁迅与《狂人日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于世。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狂人日记》,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形式写成的小说,通过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愚昧。
这部作品以其鲜明的写实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茅盾与《子夜》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子夜》,这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变迁,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子夜》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入的人物刻画,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三、钱钟书与《围城》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智慧而受到广泛赞誉。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围城》,这是一部以讽刺和幽默手法揭示封建社会固化思维的小说。
《围城》通过讲述主人公方鸿渐在婚姻和事业上的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自由和幸福的束缚。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余华与《活着》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思考而闻名于世。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活着》,这是一部以中国农村为背景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福贵一生的起伏和磨难,揭示了人在面对命运的摧残时的坚强和无奈。
《活着》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哲思,触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五、莫言与《红高粱家族》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受到广泛赞誉。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红高粱家族》,这是一部以中国农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三兄弟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文学作品,包括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时期和现代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也反映了作家们对于人生、世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特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是多元化和探索性。
多元化体现在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形式等方面,作家们在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不再受限于固定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而探索性则表现在对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深入探究和思考。
许多作品都具有批判精神,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揭示。
代表作品1. 鲁迅《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自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批判了封建文化的愚昧和落后。
小说的语言深刻、犀利,对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2. 老舍《茶馆》《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一个北京茶馆的生活和客人,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小说的语言幽默、生动,对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3. 张爱玲《色,戒》《色,戒》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一个上海富家女与日本间谍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小说的语言优美、凝练,对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4. 莫言《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一个山村的生活和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小说的语言生动、朴实,对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5. 余华《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一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通过这个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鲁迅作品赏析综合练习试卷(练习题库)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2、四铭和陈士成分别是鲁迅小说《肥皂》和()中的主人公。
3、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4、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6、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o7、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写的()8、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小说集:《》、《》、O o9、鲁迅一生共创作三部小说集,它们是O10、鲁迅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O11、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是O12、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13、《铸剑》是鲁迅小说集《》中的一篇。
14、《在酒楼上》后收入小说集()。
15、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16、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17、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18、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19、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20、《狂人日记》发表于()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21、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22、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
23、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24、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
25、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
26、《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
27、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