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基本面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50.50 KB
- 文档页数:5
棉花行业分析报告棉花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棉花是一种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纺织原料,是纯天然的织物材料,有良好的纺织性能和质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
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纱线、棉绒制品等领域。
二、分类特点棉花可以按颜色、品质和用途等分类方式划分。
按颜色可以分为白棉、黄棉、棕色棉、灰棉等;按品质则分为长绒棉、中绒棉、短绒棉和毛棉;按用途则分为纺织棉、棉籽油、食用棉、药用棉等。
三、产业链棉花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及收割、棉花加工、贸易及销售等环节。
棉花的种植需要农民和土地资源,加工需要棉花工厂和机器设备,贸易需要供应商和采购商,在销售环节需要有销售渠道和终端客户。
四、发展历程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
1963年,我国开始恢复棉花出口,棉纺织品开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棉花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1世纪以来,我国棉花产业实现了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转型,棉花加工产业逐渐形成,棉花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五、行业政策文件我国政府提出了关注农民和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也推进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加强对棉花生产者的支持、贸易保护等。
六、经济环境中国棉花产业的总体经济环境良好,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棉花贸易大幅增长。
棉花产业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七、社会环境棉花产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由于棉花需要大量灌溉,容易影响水资源,这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八、技术环境棉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新技术的推进可以提高棉花生产效率,降低棉花加工成本,提升棉花品质。
比如,机械化收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提高,都能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九、发展驱动因素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驱动,同时也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的推进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
棉花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居等行业。
本文将对全球棉花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消费量等方面。
1.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棉花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2年,全球棉花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估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1.2 市场增长趋势棉花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行业对棉花的需求不断增加。
(2)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天然纤维的需求逐渐增加,棉花作为一种天然、环保的原料受到青睐。
(3)新兴市场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产业迅速崛起,对棉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1.3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消费量目前,全球棉花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印度、美国、巴西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占领了全球市场的重要地位。
印度和美国也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
二、市场竞争情况本节将对全球棉花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包括主要企业、市场份额、产品创新等方面。
2.1 主要企业全球棉花市场存在着多家知名企业,其中包括XXX、YYY、ZZZ等。
这些企业在棉花种植、采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2.2 市场份额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XXX公司在全球棉花市场占有XX%的市场份额,位居率先地位。
YYY公司和ZZZ公司分别占有XX%和XX%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和第三。
2.3 产品创新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各大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例如,XXX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品质棉花品种,具有更好的纤维强度和柔软度,受到市场的好评。
三、市场发展趋势本节将对全球棉花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3.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棉花种植和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棉花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相关性分析及提高价格预测的精准性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对于纺织工业和农业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国内,棉花产量和棉花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也影响到纺织企业的成本。
对于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及提高价格预测的精准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我们来看一下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相关性。
棉花现货价格是指在市场上交易的实际价格,而期货价格是通过交易所上交易的棉花期货合约的价格。
可以通过对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进行分析,来评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棉花现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棉花期货价格。
这主要是因为棉花期货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情况来决定的,因此当棉花现货价格出现波动时,市场参与者对于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期货价格的走势。
也可以通过相关系数来评估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其取值范围为-1到1。
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正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负相关性越强。
通过对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二、提高价格预测的精准性由于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对棉花价格进行预测,并提高预测的精准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提高棉花价格预测的精准性:1. 利用经济指标及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分析。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棉花价格的波动。
通过对经济指标和市场供求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棉花价格的走势。
2. 建立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型。
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棉花价格的预测模型,可以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和经济指标来进行价格的预测。
3. 结合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一、概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家,棉花质量对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及纺织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中国棉花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提供给生产者、贸易商及纤维加工企业参考。
二、质检标准1.外观: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等外观质量指标是棉花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合格的棉花外观应该清洁,无锈斑、杂质含量低且种子比例不高。
2.成熟度:棉纤维的成熟度会影响其纤维长度和细度。
高成熟度的棉花纤维会更细且更长,而低成熟度的棉花则会导致纤维较粗且较短。
成熟度一般通过酸碱法测定。
3.纤维长度:纤维长度是衡量棉花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通常使用纤维长度仪测定,较长的纤维对于纺纱工艺更有利。
4.长度统计曲线:通过细长度仪或高度丝密仪,绘制纤维长度统计曲线,可以更准确的描述棉花纤维长度的分布情况。
5.品质:棉花品质以纤维质量为主要指标,包括纤维长度、强度、断裂伸长率、颜色等。
高质量的棉花纤维应具有较长的长度、较高的强度和适中的断裂伸长率,并且颜色要均匀。
三、棉花质量分析1.外观分析:对一定量的棉花样本进行外观检查,记录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等关键指标的情况。
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外观整洁,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较低,符合合格标准。
2.成熟度分析:采用酸碱法对棉花样本进行成熟度测定,结果显示样本中棉纤维的平均成熟度较高,纤维细度较小,符合合格标准。
3.纤维长度分析:使用纤维长度仪测定样本中棉花纤维的长度,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纤维较长,平均长度达到合格标准。
4.长度统计曲线分析:通过细长度仪或高度丝密仪绘制纤维长度统计曲线,结果显示样本中的棉花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偏离情况。
5.品质分析:通过纤维强度仪等设备对样本中的棉花纤维进行品质测试,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纤维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适中,并且颜色均匀。
四、结论根据对中国棉花质量的分析,样本中的棉花外观整洁,成熟度高且纤维细度小,纤维长度较长且分布均匀,品质优良。
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棉花质量良好,适合作为纺织原料。
郑棉简析目前形势下,作为一个期货投资者应该关注什么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复杂(目前主要倾向负面)的国际经济局势对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度到底有多大第二、参与交易的个性商品目前的基本面格局及参与交易的合约目前所处的价格区间目前的市场在遭遇这次危机动荡之后,看似稳定了很多但是不一定就此结束;有此担忧的同时,我们也不妨看看市场上的一些机会所在。
如果目前市场格局下,想在多头上有所作为,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安全边际相对高、风险可控、同时给人不错想象空间的豆粕,及同样安全边际、想象空间蓝图更大的棉花。
棉花基本面现状:1. 供给目前处于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花铃期,总体来说生长良好,只要后期没有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丰产可以保证。
(后期持续关注产棉区天气情况)外棉上主要关注德州干旱对美棉产量的影响,如果最终的产量在350万吨以上,全球供给宽松情况基本可以保证。
2. 需求今年年初以来的由于消费的萎缩,引发了供需上的衔接问题,短期看来,需求难言提振。
国际国内经济环境:3. 后期将继续受到前期紧缩政策,实体消费不佳的影响,除非后期政策有明显的松动。
(密切关注后期政策)4. 欧债、美债危机的不确定性因素带给世界经济一定的压力(同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前期的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后在郑棉上的反映远远弱于其他商品的反映;包括目前这次的国际宏观经济乱局带给郑棉的影响远低于其他品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难看出郑棉在如此价格的难跌性与抗跌性。
)结语:目前供需及国内外经济状况是暂时不支持棉花上涨的,但是鉴于目前棉花所处的临近9月开始的发改委无限量收储价19800,以及为规避棉贱伤农的情况再次上演及整个产销链的保护。
个人认为后期棉花下跌空间有限,同时在基本面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前,大幅的上涨也很难实现,即后期应该整体上以低位震荡为主;同时技术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这个位置的防守位置极为优越、防守空间极为有限,可谓是个可攻可守、盈亏比相当高的位置,20000附近适当的多头仓位布局是个不错的选择!。
棉花市场分析引言:棉花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对全球纺织品行业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棉花市场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全球棉花产量与消费1.1 全球棉花产量趋势全球棉花产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中国、印度和美国是全球三大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的棉花产量一直居于全球首位,但近年来受到土地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产量增长逐渐趋缓。
1.2 全球棉花消费趋势全球棉花消费量与产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全球纺织品需求的增长,棉花消费量也在逐年上升。
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家,其纺织业的发展对全球棉花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1.3 全球棉花供需关系全球棉花供需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量、消费、国际贸易以及政策等。
供需关系的平衡与否将直接影响棉花价格的波动和市场的稳定性。
近年来,全球棉花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但仍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二、棉花市场价格2.1 棉花价格趋势棉花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国际贸易、季节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棉花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中国的棉花价格通常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棉花消费量大,进口需求旺盛。
2.2 棉花价格影响因素棉花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天气变化、政策调整等。
例如,天气灾害可能导致棉花产量下降,从而推高价格;而贸易政策调整可能对棉花的进出口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价格。
2.3 棉花价格对纺织行业的影响棉花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纺织行业的成本和利润。
当棉花价格上涨时,纺织企业的成本将增加,利润空间可能受到挤压;而当棉花价格下跌时,纺织企业的成本将减少,利润空间可能增加。
因此,纺织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棉花价格的变化,做好成本控制和市场预测。
三、棉花质量与品种3.1 棉花质量指标棉花质量是指棉纤维的长度、强度、成熟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棉纤维的纺纱和纺织加工性能。
全球棉花质量普遍较高,但不同地区和品种的棉花质量存在差异。
中国棉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一、概述近年来,中国棉花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棉花产量持续增长,品质不断提升,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报告通过对中国棉花行业的研究分析,了解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现状1.产量增长:中国棉花产量近年来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品种改良和农民投入的增加。
2.产地分布:中国棉花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河北、山西等地,其中新疆是最主要的产区。
3.品质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种改良,中国棉花的品质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棉花可以满足国内纺织业对高质量纺织原料的需求。
三、面临的挑战1.生产环境:中国棉花的主要产区新疆地区面临着干旱和缺水的挑战,这对棉花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价格波动:国际棉价的波动对中国棉花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内棉价的波动也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3.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棉花行业面临着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挑战。
四、未来发展趋势1.提高品质:中国棉花行业应继续加大科研力度,推动品种改良,提高棉花的品质,以满足国内纺织业对高质量原料的需求。
2.节约用水:针对新疆地区的干旱缺水问题,中国棉花行业应加大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推动节约用水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
3.探索市场多元化:中国棉花行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降低对国际棉价波动的依赖程度。
4.推动产业升级:中国棉花行业应继续推动产业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五、结论。
棉花行业现状2021年全球棉花产量调减108万吨,主要是美国主产地之一的德州遭遇干旱,产量调减了51万吨,印度受棉铃虫集中爆发产量调减了33万吨。
2021年全国棉花单产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以下对棉花行业现状分析。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
受种植效益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多年来呈生产萎缩的态势,今年国家将棉花目标价格由“一年一定〞改为“三年一定〞,进一步稳定了棉农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
棉花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335万公顷,增加16万公顷。
2021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333.9万公顷,下降0.5%。
2021-2021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统计情况2021年全国棉花单产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在棉花生长关键期,风沙、高温、冰雹、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在主要产棉区新疆、河北、江西、山东、湖北等地时有发生,对棉花单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现从四大遗传育种理论来分析棉花行业现状。
(1)高产易管高效棉花新品种(系)选育棉花行业现状分析,选育高产易管高效适宜轻简化种植或机械采收的棉花新品种(系),要求株型较紧凑,第一果枝节位较高,抗倒伏,早熟性好,吐絮快而集中,含絮适中,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 mm,比强度30cN/tex,马克隆值4.2~5.2,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枯萎病病指10以下,黄萎病病指30以下。
(2)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选育选育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皮棉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上半部平均长度29 mm,比强度29cN/tex,马克隆值4.2~5.2,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枯萎病病指10以下,黄萎病病指30以下。
棉花行业现状分析,重点加强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创新研究,深入研究胞质不育系、恢复系的形成机制,创新花药败育彻底、配合力好的不育系和恢复度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大幅度降低制种本钱,育成三系杂交棉新组合2~3个,推荐区试。
棉花的基本面分析
一、棉花属性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
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
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温度、光照、
水肥条件等,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
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
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
二、棉花产地
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
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新疆:种植面积占30%,产量占40%,品质高,病害少,
有年份会出现迟熟的现象;山东、河南:种植面积占26%,产量占23%,7-8月份汛期影响
大,种植面积下滑很快;湖北、江苏、安徽:种植面积占21%,产量占16%,8-9月份阴雨
多。
三、影响因素分析
1、供求
供给:(1)我国棉花从2014年-2016年期初库存分别为:1202万吨、1270万吨、1155万
吨;
(2)我国国内产量从2014-2016年分别为629万吨、453万吨、447万吨(产量减少的原因
有:2016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减幅达14.3%,除新疆之外的地区普遍减
幅在20%之上,其中2015年的种植面积为5696.4万亩)
(3)我国2014-2016年进口量分别为167万吨、96万吨、90万吨
消费:
(1)储备棉轮出:熊2016年5月开始,储备棉开始实行轮出政策,从储备棉轮出到8月1
号,成交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对于200万吨的储备棉来说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现在
已经轮出165万吨,但是目前 官方仍未发布储备棉延长投放的正式公告,政策面依然存在
不确定性。当前市场棉花供应主要来自储备棉投放,受储备棉延长投放的消息影响,成交率
继续走低。进入8月,天气炒作升温。
(2)我国棉花从2014-2016年消费量分别为725万吨、689万吨、689万吨;而我国棉花的
出口量是极小的,从2014-2016年出口量分别为3万吨、2万吨、3万吨;
(3)6月下旬以前,棉花快速上涨,但纱线价格并没有同步上行,因此纺织企业利润明显
回落,甚至出现亏损。近期国际国内纱线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基本可以抵消棉花价格上涨
带来的成本上升,同时坯布厂也在缓慢调高价格以抵消成本增加的影响。但下游订单出现了
一定的萎缩,6月纱线产量同比小幅回落4.21%,环比回落2.11%,其中纯棉纱占比71.85%,
环比减少1.88%。这说明棉价上行已经导致纯棉制品经营出现困难,且有部分中小企业选择
停产观望。
(4) 下游棉纱利润进一步缩小,虽棉价大幅上涨引发的成本压力逐渐向下游纱、布、服装
传递,但与郑棉、储备棉成交价的大幅上涨相比,棉纱上涨幅度较小,同时下游中间商和织
布厂消化能力不强,企业反映中低支纱及常规纱库存增长较快,面对现状部分企业准备用减、
停产来缓解压力。由于棉纱企业由于年初并不看好市场,库存都在较低水平,棉花价格在4
月中旬以来一直上涨,即使库存较大的棉纱企业前期低价棉花库存也基本耗尽,不得不采购
高价棉维持生产。
(5)从2016年1-6月以来,我国服装鞋帽、针织品零售总额均同比增长,网上“穿”制品
业同比增长。
3、天气因素:
内地受雨水天气影响,棉花受灾,或推迟开秤时间;仓库出库受到影响。自进入8月中下旬
以来,从南至北各地均遭受到暴雨袭击,当地的邯郸,邢台,衡水、保定等地降水量均较大,
人民财产损失严重,尤其是邢台的洪水导致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86254公顷,其中成灾面积
18900公顷、绝收面积2598公顷、毁坏耕地面积66公顷。受灾农作物有玉米、棉花、花生、
谷子等。而当前各地棉花正是花铃盛期,棉田积水多,空气湿度大,极易造成死株、病株发
生,棉花总产量受到影响。新年度棉花上市资源减少将支撑棉价保持高位稳定行情过渡。当
前雨水较多的地方棉花公证检验受到影响,部分仓库因棉花放置散货区出货难度较大,雨水
过后天气转晴3-4天方能出库,市场现货资源处于较紧张的局面,对于库存水平偏低的纺织
企业来说,为了保证生产不得不继续高价采购原材料。
4.宏观经济
巴基斯坦纺织部称,今年巴基斯坦植棉面积为3584万亩,较预期目标减少21%,因此棉花
产量将比预期的240万吨减少25%以上。由于棉花价格不稳定、棉田改种甘蔗以及棉种供应
减少,巴基斯坦政府将本年度植棉面积和产量目标分别下调至240万吨和4500万亩。
据京华时报,截至2016年7月25日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公布2016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数据。其中,增速位居前三位的是重庆、贵州、西藏三地,上半年都超过10%。
重庆以10.6%的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同时,全国21个省区市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要高于全国
平均值。
5.汇率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涨5日,累积升值583个基点。同时,1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下了近5周来最高。短期内,随着市场紧绷情绪逐步舒缓,美联
储加息预期减弱,美元指数或将冲高回落。在此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短期有望企稳。
6、国家政策
(1)进口配额
虽然我国纺织行业市场化程度很高,棉花进口依旧实行配额制。最终拿到配额的纺织企业仅
约1000家,但是我国仅规模以上棉纺企业就有1.2万户。配额内进口关税为1%,超过进口
配额的部分征收较高关税。
(2)税收政策
我国对灌水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行5%-40%滑准税,对滑准税率低于5%的进口棉花
按570元/吨的从量税计征,基准价为11397元/吨,即当进口完税价高于或等于11397元/
吨时,按570元/吨计征从量税。
从目前外棉的高价格来看,滑准税的效果基本为零。
(3)耕地政策
政策导向较为明确,新疆棉2016年将保持平稳增长,不会大幅扩张植棉面积。
(4)国家储备
我国国家储备棉数量有限。历史上,国储棉最高容量不足400万吨,但我国棉花年消费量逾
千万吨,收储时往往能起到“托市”的作用,但抛储时,抑制价格暴涨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
国现在正在实行储备棉轮出政策,库存量在减少。
8、病虫害
棉花成株后主要受以下病虫害的影响。
(1)棉花枯、黄萎病。在棉田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易发生枯、黄萎病。一般在6月,棉
苗4、5个真叶时发病,7、8月份现蕾到花铃期加重,造成病叶大量枯落,并伴有蕾铃脱落。
多雨年份,夏季湿度大,气温偏低,枯萎病发病迅速,病株成倍增长,危害严重。
(2)棉花红叶茎枯病。主要是由花期和结铃期肥水失调,营养不足,特别是缺钾肥造成的
一般在蕾期初发,花期普发,铃期盛发,吐絮期成片死株。
(3)棉花铃病。我国棉花铃病发生普遍,造成烂铃、僵瓣。多雨年份,长江及黄河流域棉
区烂铃率可达10-30%,烂铃与健铃相比,籽棉重量减轻40.8%,衣分降低22.8%,皮棉
减少53.5%,棉花绒长缩短23.4%,强度下降49.3%,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铃期久
雨高温是造成棉花铃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连续下雨3-5天或10-20毫米以上降雨
3-5天,田间就会出现大量烂铃,8-9月份的雨量和雨日是决定全年铃病的关键。调查表明,
烂铃率随这个时期降雨而变化,雨日多,降雨量大,烂铃严重,反之则轻。黄河流域棉区,
7-8月份正值第一批棉铃成铃后40-50天,汛雨集中,温度高,湿度大,烂铃极易发生。长
江流域棉区,秋季阴雨多出现在8-9月份,所以烂铃开始及盛期较北方迟,但因湿热环境持
续天数较多,烂铃往往比北方严重。新疆棉区此期降雨较少,热量充足,因此正常年景不易
发生烂铃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