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 格式:wps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白粉病的克星—嘧菌酯百菌清的应用技巧
嘧菌酯百菌清是一种专业治疗白粉病的特效杀菌剂。
为高效、广谱、低毒环保型新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既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控制菌丝体的生长,即对病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可影响,在生化上,国际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嘧菌酯能抑制蛋白激活酶的活性,因此,可控制细胞致病因子的产生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结合,特别针对子囊菌和半知菌等多种病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领先,杀菌非凡。
生产最好的农药,提供最好的服务!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最初的宗旨!。
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的正确使用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应该是这两年最火的杀菌剂了,他们的老祖宗是从一种蘑菇当中提取出来的,而且都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些“菌酯”的故事。
都叫“菌酯”有何不同3种杀菌剂都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最大的区别在于醚菌酯较其他两个移动性差一些,吡唑醚菌酯较前两个活性高一些,嘧菌酯渗透性更强一些。
如果这3个杀菌剂同一天开发出来,那大家对它们的认识绝对不像今天这样非要分出个高低,因为他们真的差不多。
之所以有人说醚菌酯这两年效果不太好,是因为醚菌酯开发较早,抗性也起来了。
吡唑醚菌酯是较新的化合物,抗性较低,活性最高。
就前期防效来说,嘧菌酯和醚菌酯半斤八两,后期治疗作用也都平分秋色,由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良好的内吸移动性,在实际应用中这两者更好用。
但是如果把醚菌酯喷雾用水量加大,喷得均匀些,效果也差不到哪儿去。
药效好也不能长期单一用在很多人眼中,这3种“菌酯”杀菌谱广,治病效果很不错,用药水平高的地方使用频率很高,殊不知这简直就是浪费这类杀菌剂的强大功效。
甲氧基丙烯酸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强烈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来说说怎样用才最好。
(1)这类杀菌剂最好在孢子萌发前使用,虽然这不现实,没看到病斑的时候没人会打药,而且这么贵。
(2)如果发病了,使用这类杀菌剂的最重要效果是防止病菌菌丝生长,防止孢子二次浸染,而不是直接快速杀灭病菌。
(3)请尽量减少使用这类药剂的次数,它们的作用位点非常单一,抗性起得比较快,一季用3次封顶了;别指望单独用它杀菌,活性真和其他针对性的杀菌剂没多大区别,只是防效和持效期要好很多;所以说不能长期使用单剂做治疗作用,最好配着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使用复配剂。
当然,也不能把这三类产品一起用,既是浪费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渗透性强也是麻烦这3种杀菌剂都有很强渗透性。
(1)嘧菌酯刚开始推广的时候都会明确说明不要与有机硅和乳油混用,原因就在这里,小苗期都要慎用。
嘧菌酯防治草莓白粉病用量应该是多少?对于草莓种植来说,白粉病是非常常见,同时危害也特别大的一种病害,在整个生长过程当中都可能染病。
比如在幼苗时期,如果染病的话会使整个植株的品质变差,移栽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死亡。
如果在果实生长的时候染病,对于草莓的质量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收成也会大大下降。
如果叶子染病,在背面会有一些白色的菌丝状,然后整个叶子出现干枯的情况,如果果实染病的话,在果实的外面会有一层白粉,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出售价值。
那么嘧菌酯防治草莓白粉病用量应该是多少呢?草莓白粉病的高发时段是在年后气温回升的那段时间,一直到五月上旬。
特别是在湿度大,通风透光不好,植株品质低的时候更加容易发生。
所以及时进行治理就非常的重要了。
对于白粉病来说,可以使用嘧菌酯来进行治理,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来简单的聊一下,嘧菌酯防治草莓白粉病用量应该是多少?以及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预防这种病害?一、嘧菌酯对于白粉病来说,嘧菌酯应该算得上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防治手段。
它可以控制致病因子的生存,对于病菌的防治以及杀伤都非常强。
可以使用2%的嘧菌酯烟剂进行防治,一般来说是在傍晚的时候把温室密闭好,然后把烟剂放在垄沟里面,点燃之后进行熏蒸,效果非常不错。
除了烟剂之外也有专门的药剂,每亩地用30到40ml,然后兑水30到40公斤来进行喷洒。
不但叶子的正面要喷洒到,同时叶子的背面也要喷洒。
大概半个月的样子喷洒一次效果会更好,连续喷洒两到三次。
二、土壤在种植之前一定要注意这块土壤,前面两到三年没有种过草莓,如果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的话,病害会更加厉害,同时在种植之前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三、通风现在草莓大部分都是在大棚里面种植的,一定要留意适合的密度,另外通风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留意做好这个,大棚里面的湿度会非常高,在湿度高的情况下,白粉病就容易爆发。
除了日常通风之外,尤其是在浇水之后也要多多透气。
四、壮苗想要草莓产量好,培育壮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最开始的时候就要选择抗病性比较好的品种,后期在水肥方面的管理也要注意,让草莓生长更加健康。
嘧菌酯堪称杀菌剂之王,能够防治几十种真菌性病害,应用广泛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药剂,它就是嘧菌酯,它同样也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嘧菌酯的使用效果比较好,功能非常的全面,成为了全球销量最大的杀菌剂。
因此,他被称为杀菌剂之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嘧菌酯的杀菌原理以及它的优势所在。
首先,说说嘧菌酯的杀菌原理。
在病原菌的细胞中有一个部分叫做线粒体,线粒体可以为病原菌的活动提供能量。
线粒体就好比是汽车中的发动机,可以为汽车行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杀菌剂嘧菌酯进入到病原菌的细胞中。
会阻断线粒体中细胞色素b到细胞色素c之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使得先立体无法产生满足病原菌活动的能量。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有发动机,但是我们阻断了它的供油系统。
使得发动机无法工作,那么车子自然而然就无法行驶了。
嘧菌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从而起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嘧菌酯优势:嘧菌酯可以广泛地应用在蔬菜,果树,花卉,粮食等多种作物上面。
可以有效的防治。
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真菌带来了几十种病害,例如。
白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等等。
嘧菌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渗透性非常的强,可以从叶片的正面渗透到叶片的背面,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喷施叶片的背面。
我们也无需添加任何其他渗透剂。
嘧菌酯的传导性也非常的好。
可以传导至植株,根,茎,叶等各个部位,形成全方位的防治。
嘧菌酯的时效性也好,既有治疗的作用又可以做保护剂。
保护的作用要比治疗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嘧菌酯的持效期长达15天到20天。
它的有效成分可以长期地附着在叶片的表面,当湿度增加时,叶片就会再次吸收利用。
嘧菌酯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提高过氧化物动化酶的活性,促进抗氧化,避免植株出现早衰。
从而实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嘧菌酯使用方法:嘧菌酯一般在早疫病、霜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的初期施用,用250克/升悬浮液的嘧菌酯1000-15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具体参看农药标签或使用说明书。
精甲嘧菌酯治疗哪些病,能灌根吗
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纹枯病、霜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等病害可用精甲嘧菌酯防治。
对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前或发病前期,亩用40-60毫升精甲嘧菌酯兑水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天喷雾一次。
注意精甲嘧菌酯不能与强酸强碱性物质混用,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以免污染水源。
一、精甲嘧菌酯治疗哪些病
1、精甲嘧菌酯可以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纹枯病、霜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
2、防治黄瓜霜霉病于发病前或田间叶病率达到5%时,亩用40-60毫升精甲嘧菌酯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一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3次,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3、精甲嘧菌酯不能与强酸强碱性物质混用。
4、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5、不可将残留药物、清洗液倒入江河、鱼塘等水域,以免污染
水源。
二、精甲嘧菌酯能灌根吗
1、精甲嘧菌酯能灌根。
精甲嘧菌酯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作用,既可以叶面喷雾,也可以种子处理与灌根,使用后药液很快被根部、茎叶等吸收,然后向顶部、基部、侧向等多个方向传导,达到灭菌的效果。
2、对于黄瓜、辣椒、番茄等作物根腐病、立枯病,可用30%精甲嘧菌酯悬浮剂1200-2000倍液灌根防治,间隔15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三、精甲嘧菌酯的其他使用方法
精甲嘧菌酯可以做土壤处理,在马铃薯、白菜、大葱、洋葱等蔬菜播种前,亩用0.8%精甲嘧菌酯颗粒剂3000克进行撒施,与土壤充分拌匀后再进行播种,对于蔬菜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蔬菜常用杀菌剂--嘧菌酯的使用与注意事项!展开全文1.商品名。
嘧菌酯、阿米西达、安灭达、绘绿。
2.主要剂型。
单剂:25%、250克/升悬浮剂,25%乳油,50%水分散粒剂。
混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嘧菌酯·百菌清(阿米多彩)。
3.毒性。
低毒。
4.作用机理。
嘧菌酯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但治疗效果属于中等。
该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免疫特性,防止病菌侵染。
5.产品特点。
嘧菌酯纯品为白色固体。
嘧菌酯杀菌活性高,抗菌谱广,与现有的所有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因为它是仿生合成的,所以低毒、低残留,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用药。
世界上已在80多种作物病害上获得登记。
①杀菌谱广。
嘧菌酯是一个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剂,能防治几乎所有的作物真菌病害,是目前防治病害种类最多的内吸性杀菌剂种类。
②持效期长。
持效期15天,减少用药次数。
④改善品质。
能够显著地改善番茄、辣(甜)椒、黄瓜、西瓜、冬瓜、丝瓜等果实品质,使用嘧菌酯后,能够促进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作物叶面更绿、叶面更大、绿叶的保持时间更长,刺激作物对逆境的反应,延缓作物衰老,能够提高植物的抗寒和抗旱能力。
这种综合的对植物的促壮作用,使得植物始终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叶片能够制造更多养分,根系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供应植物形成更高的产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既能杀菌又能增产的新型多功能杀菌剂。
⑤嘧菌酯可与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菌剂。
6.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在蔬菜上对各种霜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叶霉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锈病、灰霉病、菌核病、褐纹病、褐斑病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对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没有效果。
①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基腐病等,前期以防治晚疫病为主,兼防早疫病,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喷3~5次;后期以防治叶霉病为主,兼防其他病害,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
嘧菌酯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1. 嘧菌酯的功能主治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以下是嘧菌酯的主要功能主治:•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嘧菌酯对许多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高效抗菌作用,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肺部感染:嘧菌酯可用于治疗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嘧菌酯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骨骼感染:嘧菌酯对骨骼感染菌株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可用于治疗骨骼感染。
•其他感染:嘧菌酯还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骨髓炎、脑膜炎等多种感染疾病。
2. 嘧菌酯的副作用嘧菌酯是一种强效抗生素,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嘧菌酯的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服用嘧菌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在服药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以减轻这些不适反应。
•过敏反应:嘧菌酯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等。
对嘧菌酯过敏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肝功能异常:罕见情况下,嘧菌酯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等。
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嘧菌酯,必要时应监测肝功能指标。
•肾功能异常:嘧菌酯在体内代谢主要经肾脏排出,因此患者的肾功能受损时,应调整嘧菌酯的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累积导致肾损害。
•神经系统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嘧菌酯期间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反应,此时应适当休息,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3. 注意事项在使用嘧菌酯治疗感染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使用:严格按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嘧菌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遵守饮食原则:在用药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以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
•注意过敏反应:对嘧菌酯或其他药物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监测相关指标:对于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在使用嘧菌酯期间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肝酶、肾功能等。
MSDS-嘧菌酯1.产品名称中文名称:嘧菌酯英文名称: Amistar化学名称:(E)一2一(2- (6-(2一氰基苯氧基)嘧啶一4一基氧)苯基)-3一甲氧基丙烯酸甲酯2.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4.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灭火方法:5.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6.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8.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固体。
熔点(℃):116相对密度(水=1):1.34沸点(℃):分子式:C22H17N3O5分子量:403.4主要成分:溶解性:溶解度(20℃)水6g/L,微溶于已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
主要用途: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士壤处理。
它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瘸、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用于谷物、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及其它作物,对这些作物安全。
9.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禁配物:避免接触的条件:10.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大小鼠大于5000,鹤鹑大于2000。
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
对兔眼睛和皮肤轻微刺激,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推荐剂量下于田间施用对其它非靶标生物均无不良影响。
LC50:11.生态学资料其它有害作用:12.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13.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包装方法:运输注意事项:14.法规信息。
1 幼苗移栽成活后慎用,会引发徒长,如茄果类蔬菜。
2 营养生长旺盛期慎用,会引发旺长,延缓初花期,如辣椒。
3 从营养生长期转向生殖生长期初次使用,也就是适合初花期开始使用。
4 日平均温度超过20度左右的时节,也就是人体开始感觉到热,昼夜温差不大时期使用会引起明显的顶端优势。
5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冬初春季节,嘧菌酯可较好调节作物的生长促花促果靓叶。
6 在热带亚热带反季节瓜菜种植区域不建议过早连续多次使用,会造成冠幅过大枝条过软,当气候异常时作物会趴下,注意是趴下不是倒伏。
7建议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的成分搭配使用,便于养成合理的冠幅枝条比,修身硬枝等建设丰产健壮植株。
8 关于混配。
有反馈说是此成分不好配药,容易产生药害,敏感作物除外。
单剂可能这类情况会明显,但复配制剂会好些,有些地方有些作物用其的复配剂配上一二个乳油制剂对作物安全性都很好。
这个建议用之前试一试,再去大面积推广。
(文/天涯昆虫20150117)。
嘧菌酯药害如何防治,嘧菌酯的使用禁忌醚菌酯是一种广谱型的杀菌剂,杀菌效果特别的明显,可是大家也要清楚嘧菌酯的药害也是危害性很大的,它的药害对作物的生长有着致命的危害性,那么嘧菌酯药害如何防治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嘧菌酯的使用禁忌的情况。
嘧菌酯药害如何防治嘧菌酯的特性嘧菌酯杀菌谱广,除了乳油外,可溶于甲醇、乙腈等各种溶剂,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
嘧菌酯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高效、广谱杀菌剂,以其为有效成分的制剂不仅可以一药治多病,而且可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提高抗逆能力,特别是其较长的特效期,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延缓作物衰老,拉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
据了解,嘧菌酯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企业以嘧菌酯为主要有效成分,针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等真菌病引发的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病害,在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了348个农药制剂,包括茎叶喷雾、种子和土壤处理等作用方式,可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和草坪等作物。
嘧菌酯的注意事项除了不能与乳油混用外,嘧菌酯还有一个必须控制的问题便是药害。
黏稠度、溶解度和渗透性是嘧菌酯重要的指标,而且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因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内吸性和跨层传导性,所以在没有助剂的缓和下,非常容易产生药害。
在这种情况下,植保界才产生了一个常识性的认识,就是嘧菌酯类的农药不能与有机硅类的增效剂混用。
因为它本来就需要控制了,再加剧是适得其反。
从这方面说,这些性能越突出就越危险,所以在生产工艺中,一般的厂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强调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并通过相关的助剂来实现其性能“刹车”的功能,防止其产生药害。
嘧菌酯被广泛地开发和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切实的病害防控效益,但也时不时地听到各地传来药害的声音。
比如保护地番茄或果园内,都曾发生过因嘧菌酯不合理使用而产生的药害。
嘧菌酯使用注意事项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然而,在使用嘧菌酯时,我们必须注意一些重要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嘧菌酯是一种处方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嘧菌酯之前,应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病情、过敏史和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
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嘧菌酯的适用性并决定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其次,嘧菌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在使用嘧菌酯期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等不适症状。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或肌肉疼痛,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此外,嘧菌酯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浓度上升或下降。
因此,在使用嘧菌酯时,不仅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还要避免与一些特定药物(如抗凝剂、血糖调节剂和抗癫痫药物等)同时使用。
第三,嘧菌酯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必须遵循医生的嘱咐。
通常情况下,嘧菌酯每日给药一次,建议在饭后使用。
剂量的选择将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体重以及肾功能等指标来确定。
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否则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或抗菌耐药。
此外,嘧菌酯不能应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对嘧菌酯过敏或存在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嘧菌酯前必须与医生核对,并权衡利弊。
嘧菌酯不适用于儿童。
因此,在使用嘧菌酯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并遵循医嘱。
最后,嘧菌酯是一种处方药物,不应随意使用。
在使用嘧菌酯之前,应了解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如有必要,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在使用嘧菌酯期间,还应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休息,以增强治疗效果。
总之,嘧菌酯是一种有效的抗菌药物,但其使用必须谨慎。
在使用嘧菌酯之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并明确治疗目标与方案。
通过合理使用并遵循医嘱,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嘧菌酯的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何用好嘧菌酯它与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有啥区别!嘧菌酯作为一款杀菌谱广、持效期长、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受到很多农资人的青睐,针对当下作物上发生的病害,从以下4方面,给大家好好地聊一下嘧菌酯:嘧菌酯的特性:1、杀菌谱广嘧菌酯能够防治多种病害,特别在多种病害同时发生时,因为一药治百病的特性,可以在使用时减少用药量,降低大家的生产成本。
防治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霜霉病、颖枯病等。
2、提高抗病、抗逆性嘧菌酯能够增加作物的抗病性,让作物少生病、长势旺、长得快,同时,相比没用过的作物,使用嘧菌酯后,气候条件不好时,作物产量会更高。
3、延缓衰老使用嘧菌酯的作物,能够拉长收获期,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提高大家的总收益。
4、持效期长嘧菌酯的持效期可以达到15天,因为大家能够减少用药次数,那蔬菜等农作物上的残留也会减少。
5、高效安全嘧菌酯内吸性强、渗透效果明显,是一种天然低毒安全的杀菌剂。
嘧菌酯的复配使用:对于一些病害,大家可能更倾向用复配药剂去防治,效果会更好,针对当下发生比较多的病害,我们来看看嘧菌酯的复配药剂:1、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混配,是一种具有广谱预防和治疗性的低毒复合杀菌剂,防病的范围更广,对作物的预防、治疗效果比较好,并且,不容易让病害产生抗药性。
苯甲·嘧菌酯,对多种作物上的多种高等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比如西瓜、甜瓜上的炭疽病、蔓枯病等,豆类蔬菜的炭疽病、锈病、白粉病等,番茄的早疫病,辣椒炭疽病,大葱及洋葱的紫斑病,苹果的轮纹病、炭疽病等等。
)2、嘧菌·百菌清嘧菌酯和百菌清的混配,是以保护作用为主,伴随有一定的内吸、渗透和诱导抗性作用,不容易让病害产生抗药性,使用比较安全,特别是同一种作物上发生多种病害,或者病害已经发生抗药性,使用嘧菌·百菌清,效果相对比较好。
嘧菌·百菌清,对多种作物上的多种高等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比如番茄的早疫病、叶霉病、叶斑病,辣椒炭疽病,茄子褐纹病、叶斑病,西瓜和甜瓜的炭疽病、蔓枯病,黄瓜的黑星病、炭疽病、蔓枯病等等。
苯甲嘧菌酯的使用要点说明
苯甲·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主要剂型:32.5%悬浮剂,含12.5%苯醚甲环唑、20%的嘧菌酯。
它可有效防治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纹枯病,白腐病、锈病、黑星病、旱疫病、斑点落叶病、疮痂病等。
特别是西瓜炭疽病,蔓枯病有特效。
防治西瓜、冬瓜、黄瓜等瓜类蔬菜的炭疽病和蔓枯病,30~50毫升/亩,稀释1500倍,叶面均匀喷雾,施药间隔期7~10天。
防治番茄茎枯病,用阿米妙收悬浮剂1500倍叶面喷施。
防治香蕉黑星病,用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在病害发生前或刚刚发病初期,一般在花蕾期、结果期、盛果期各喷施一次,整个生长期真菌性病害可以基本不发病或发病极轻微。
该药剂也可以用于灌根,能防止疫霉根腐病、疫病、茎基腐病引起的死棵。
此外,还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以上就是苯甲·嘧菌酯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苯甲·嘧菌酯最好单独使用,避免与乳油类农药产品或表面活性剂桶混使用。
另外为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应于病害发生之前或不晚于田间零星发病初期施药。
而且整个生育期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不超过3次。
嘧菌酯基本信息,特点,用途,物性,分子结构,危险性,注意事项嘧菌酯的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嘧菌酯英文名称:ICIA5504别名名称:嘧(E)-{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更多别名:(E)-{2-[6-(2-Cyanophenoxy)pyrimidine-4-yloxo]phenyl}-3-methoxylmethylacrylate物竞编号:1213分子式:C22H17N3O5分子量:403CAS号:131860-33-8MDL号:MFCD08277047PubChem号:24869873嘧菌酯的特点嘧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有效成分为嘧菌酯,在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为14天,对水解稳定。
对人、畜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无害,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眼有轻微的刺激作用,无“三致”作用,为低毒药剂;在土壤、水和空气中,通过光和微生物能迅速降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无残留,对地下水、环境无污染。
对病害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等杀菌作用,对卵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的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并与现有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因此对甾醇抑制剂、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等杀菌剂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病原菌目前对嘧菌酯尚无抗药性,持效期15天。
还可促使作物早发快长,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逆能力,延缓衰老,增加总产量等作用。
嘧菌酯的物性数据1. 外观及性状:白色结晶固体2. 相对密度:1.343. 蒸汽压:1.1×10-7mPa(20℃)4. 熔点:116℃5. 饱和蒸汽压:1.1×10-7mPa (25℃)6. 溶解性:水中溶解度6mg/L(20℃),微溶于己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
嘧菌酯的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106.242、摩尔体积(m3/mol):300.13、等张比容(90.2K):857.24、表面张力(dyne/cm):66.55、极化率(10-24cm3):42.11嘧菌酯的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嘧菌酯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嘧菌酯:制剂50%水分散粒剂(绘绿)、25%悬浮剂(阿米西达)。
作用机理与特点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
细胞核外的线粒体主要通过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ATP),若线粒体呼吸受阻,不能产生ATP,细胞就会死亡。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甲氧基内烯酸酯类化合物作用的部位(细胞色素b)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此防治对甾醇抑制剂(sterolinhibitors)、苯基酸胺类(phenylamides)、二羧酰胺类(dicarbox-imides)和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不谷类作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蔬菜、咖啡、果树(柑橘、苹果、香蕉、桃、梨等)、草坪等。
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但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对地下水、环境安全。
防治对象嘧菌酯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几乎所有真菌钢(子器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黑星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
使用方法嘧菌酯为新型高效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
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
施用剂量根据作物和病害的不同为25~400g (a.j)/hm2,通常使用剂量为100~375g(a.i.)/hm2。
如在25g(a.i.)/100L 剂量下,对葡萄霜霉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在12.5g(a.i.)/100L剂量下,对葡萄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12.5g(a.i.)/100L剂量下,对苹果黑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活性优于氟硅唑,在200g(a.i.)/hm2剂量下,对马铃薯疫病有预防作用。
肟菌酯:制剂7.5%、12.5%EC,25%、45%DF,25%、50%SC,45%WP,50%WG等。
棍剂如75%拿敌稳(25%肟菌酯+50%戊唑醇),Sphere或Agora或Fencer肟菌酯+环唑醇),Rombus或Stratego(肟菌酯+丙环唑等)。
默佳技术资料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50g/L Azoxystrobin SC)美国默赛技术公司2010年6月20日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重量/容量)产品介绍嘧菌酯(azoxystrobin)是由捷利康公司的科研人员于1992年发现,1996年以Amistar商品名在欧洲首先开发。
目前,该产品已在世界85个国家的80多种作物上登记。
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层移和内吸作用。
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
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是当前最优秀的杀菌剂。
默赛技术公司MESA TECH INTERNATIONAL INC.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1 产品化学摘要资料1.1 原药及制剂理化性状中文通用名称嘧菌酯英文通用名称azoxystrobin商品名称默佳 mesastar化学名称 (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酯结构式CA登记号 131860-33-8CIPAC数字代号:571分子式 C22H17N3O5分子量 403.39原药理化性质外观棕黄色固体粉末密度 1.34g/cm3(20℃)熔点 114-116℃蒸气压 1.1×10-13KPa(20℃)分配系数(20℃)LogP=2.5溶解度(20℃,pH5.2)水中溶解度6.7g/L, 正已烷0.057g/L、甲醇20g/L、甲苯55g/L、丙酮86g/、乙酸乙酯130g/L、二氯甲烷400g/L稳定性:纯品在360℃左右分解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理化性质外观类白色流动性粘稠液体密度或比重 1.09±0.02 g/cm3 (20℃)气味无明显刺激性气味有效成分含量 250±15克/升热、冷稳定性合格(-5℃-+50℃)常温贮存稳定性合格1.2 原药及制剂理化性状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控制项目指标项目指标嘧菌酯质量浓度(20℃)/(克/升) 250±15悬浮率/%≥90pH值范围 5.0-10.0湿筛试验(通过75µm试验筛)/%≥98持久泡沫量(1min后)/mL ≤40倾倒后残余物的质量分数/%≤ 5.0倾倒性洗涤后残余物的质量分数/%≤0.6低温稳定性合格热贮稳定性合格注:倾倒性、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试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3个月至少检验一次。
怎样用好嘧菌酯防病
嘧菌酯的来源
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密环菌,存在有天然杀菌物质,可杀死与其共生的多种真菌,而自身生长旺盛。
先正达公司的科研部门对该天然物质进行了研究,研制出仿生合成杀菌剂――阿米西达。
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此获得了英国女王奖,在农药界中为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产品。
阿米西达是以源于蘑菇的天然抗菌素为模板,通过人工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的病害管理产品。
阿米西达已经在全球72个国家,80多种作物病害上获得登记。
阿米西达拥有前所未有的超广杀菌谱,对四大类病真菌所引起的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脐橙炭疽病、脐橙溃疡病、叶斑病、黑星病等大部分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
阿米西达超越了普通杀菌剂的概念,通过全新的病害管理方式,明显的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
阿米西达,为全球各地专业种植者所选择、推荐。
阿米西达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
嘧菌酯的特性
嘧菌酯杀菌谱广,除了乳油外,可溶于甲醇、乙腈等各种溶剂,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
A,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
B,植物保健功能:调节植物內源激素平衡,作物健康、抗病、产量高。
具有向顶传导特性,有利于地下施药,地下施药安全性好。
C,施药后通过内吸作用,均匀分布及重新分布,对作为的保护面面俱到。
D,对蜂、鸟、蚯蚓、益虫无害,对环境友好。
E,多种施药方式:喷雾20克-30克/亩,灌根40-50克/亩。
F,未来主流市场应以单剂为主,农场可根据需要,与多数杀菌剂复配使用,以满足不同需要。
G,完全符合未来农场“预防为主”的植保策略, 应在病害侵染前或病害发生初期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喷沟预防马铃薯黑痣病
黑痣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菌核初白色,后变为淡褐或深褐色,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
带病种薯是翌年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该病发生与春寒及条件有关,播种早或播后土温较低发病重。
想要有效防治黑痣病,要注意三点:一是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薯播种。
二是要注意适期播种,在温暖的土壤种植。
三是要选择好的药剂处理:用适乐时1L拌种1吨,或者用阿米西达每亩用40-60ml沟施,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嘧菌酯的注意事项
该类药剂优势是预防保护作用,一定要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另外,足够的喷水量是保证药效的重要因素.产品易与其他溶剂反应,建议混配时注意其他药剂剂型:
1、不能和有机磷类产品混用,比如毒死蜱;
2、不能和有机硅混用;
3、避免和乳油混用。
建议不要和微乳剂混用,因为微乳剂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与嘧菌酯混用可能会出现分层,结块等不好的效果。
可以试着配一下,看看溶解彻不彻底,静置10多分钟,观察有无沉淀。
没有的话,就先打一部分,做做试验。
除了不能与乳油混用外,嘧菌酯还有一个必须控制的问题便是药害。
黏稠度、溶解度和渗透性是嘧菌酯重要的指标,而且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因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内吸性和跨层传导性,所以在没有助剂的缓和下,非常容易产生药害。
在这种情况下,植保界才产生了一个常识性的认识,就是嘧菌酯类的农药不能与有机硅类的增效剂混用。
因为它本来就需要控制了,再加剧是适得其反。
从这方面说,这些性能越突出就越危险,所以在生产工艺中,一般的厂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强调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并通过相关的助剂来实现其性能“刹车”的功能,防止其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