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质量意识培训(46页)
- 格式:ppt
- 大小:881.51 KB
- 文档页数:45
新员工品质意识培训1、什么是品质?品质就是符合要求,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要求。
满足及超越客户期望,让其感到满意。
顾客有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之分。
质量意识的发展过程:质量是检出来的→质量是做出来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习惯出来的(全员参与)。
2、ISO9000的精神:该说的要说到(工作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暴露出来,提出解决方案,不可隐瞒问题推卸责任),说到的要做到(提出的方案一定要执行),做到的要有记录(作为已经执行的证据,并且为以后分析问题提供依据)。
3、怎么样做出品质合格的产品①零缺陷原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避免返工及产生不合格品,同时保证质量和效率及降低成本)。
②三不原则:不合格来料不接收,不生产不合格品,不合格产品不向下工序转。
③执行方法:准备生产时先检查来料,生产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生产完毕检查产品是否合格。
将上道工序当成供应商(生产前发现的不合格品要返回上工序),将下道工序当成客户(生产后的不合格品也不可以交到下工序手上)。
④生产操作依据的文件:作业指导书(包括设备使用维护规定)、工艺标准、检验指导书。
标准尽可能量化,规定明确的公差。
⑤品质控制可分为来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半成品入库检验及出货检验几部分。
常用的检验手段:过程中的首检、巡检,目的是确认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工序转交和半成品及出货的抽检,目的是确认产品是否批量合格,批合格是批此批产品中不合格品的数目或比例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生产人员要做到自检,互检,注意自检一定是全检。
QC人员专检。
⑥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要及时改正,如无法马上改正应暂停生产查找原因,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及时向有关人员求助,改善后才可以继续生产,已经产生的不合格品要单独标识好,不可以与合格品放在一起。
不合格品要经品质人员确认后方可判定为次品或废品,对于可以继续生产的次品要经技术人员或品质人员的允许,一直到成品都要做好标识,并且保留记录。
不合格品有处理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分为:返工、降级使用(做次品)、报废,报废要填写报废单。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一、对品质的一些认识:➢品质是检验出来的错!品质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检验一般是抽检,而抽检具一定的风险性;产品是由作业员一个一个的做出来的,他们对每一个产品不但进行生产,还要进行判定。
➢品质是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才可以掌握错!品质随时随地可见,如生活质量(吃、穿、住、用),工作质量(效果、速度、方法),产品质量(尺寸、性能、外观)等.它们可用(好、差;合格、不合格等)来形容。
就产品来说,对现场作业员,产品尺寸、性能可能不大好掌握和控制,需要专检采用一些检测手段进行管制。
但外观这一品质特性,很直观,浅而易见,作业员应该是可以掌握和控制的。
即使是新进员工,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了解,也就可以了。
每一个产品都是作业员自己做出来的,可以这么说,在外观检测方面,作业员比检验员还有经验,还要懂得多。
品质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并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里面得到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个产品里得到体现。
➢99%良品率意味着公司品质水平已经很高了错!提高质量目标或者达到100%的质量目标就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任何一个公司追求的质量目标都应该是100%或者说是零缺陷。
如果达不到,就是我们还做得不够,还做得不好.那就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努力的去提高,去完善。
通过所有人都做好每件事,做好每一个产品,100%和零缺陷的质量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是要100%满意,你达不到100%,我就不放心,或者我就不要你的东西.试想,如果我们去商场买东西,不管是电视机,还是微波炉,或是其它什么东西,如果卖东西的人给你说,我们的产品只有80%好,即使说有99%好,你想你会放心买吗?➢这一点小问题,没关系的错!比如说,做一个产品,我的上一道工序有一点小问题,没关系,到我这,也出现一点小问题,也没关系,到下一道,又有一点小问题,还是没关系,最后下来,这产品存在着很多的小问题,也就不再是小问题,它就成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