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6.23 KB
- 文档页数:4
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104例临床疑似急腹症患者行MSCT检查。
观察MS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结果:临床经手术或病理确诊87例;经MSCT诊断为阳性80例,阴性14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7例。
MSCT诊断急腹症的灵敏度为91.95%,特异度为82.35%,准确率为90.38%。
结论:MSCT可快速完成扫描,清晰显示急腹症患者病变范围、部位及程度,对急腹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率。
标签:急腹症;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其病因复杂,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
急腹症病情危急,患者疼痛剧烈,及早作出正确诊断,有利于实施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研究报道,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MSCT)可以为急腹症的病因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2]。
2014年1月-2016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应用MSCT对104例疑似急腹症患者进行辅助诊断,发现其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高度怀疑为急腹症患者104例。
所入选患者就诊时均有急性腹痛,意识清醒,肝肾功能正常。
104例患者就诊后均接受腹部MSCT检查,其中男61例,女43例,年龄29~67岁,平均(44.93±12.61)岁。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东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s,螺距1.357,准直器宽度64X0.525,层厚和层间距均为5 mm。
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嘱屏气一次完成扫描。
本组均以平扫为主,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在屏气10 s内完成。
如需行增强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佛醇,输入总量为80~100 ml,流速2.5~3.0 ml/s。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的方法与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开展研究。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CT对于实质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效果。
结果:结合CT诊断结果和手术、DSA随访结果进行对比,6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实质脏器损伤阳性54例,占比90%。
空腔脏器损伤阳性19例,占比3%。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实质性脏器损伤敏感性94.44%、特异性80.00%。
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诊断结果可靠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胸腹部创伤;多层螺旋CT;诊断意义胸腹部因为涉及到的脏器非常多,同时脏器本身带有一定的隐匿性,在遭受创伤后很难实现对损伤部位以及程度的判断,如果诊断不及时还会导致创伤而感染,其对于机体会形成综合性损害,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死亡,近些年统计数据显示临床病死率在10至20%[1]。
对此,针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在疾病诊治方面需要结合患者的损伤部位与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实现对疾病的积极治疗[2]。
本文以回顾性方式探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接受CT诊断时的方法及价值。
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开展研究。
6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44例、16例,年龄区间44岁至78岁,平均值(53.46±3.24)岁。
创伤原因车祸25例、高处坠落13例、绞伤9例、打击伤3例。
入选标准: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患者对研究认可度较高。
排除标准:存在腹部肿瘤疾病;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合并精神类疾病。
1.2方法本次研究中通过多层螺旋CT设备进行检查,设备包含临床应用软件,提供全方位诊断引导。
让患者在扫描之前保持空腹,可以引用少量水。
扫描期间保持仰卧位,从胸廓到盆腔进行检查,螺旋时间0.8s,扫描厚度2.5mm。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潘霞发布时间:2023-05-16T03:18:29.760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潘霞[导读]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本院挑选83名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参与统计,设定研究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分别对患者开展B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以此确定诊断状况,分析检查价值。
患者均住院治疗,可接受后续观察。
结果:从检查时间上看,多层螺旋CT平均时间高于B超,比较P<0.05。
从诊断准确率上看,多层螺旋CT准确率高于B超,比较P<0.05。
CT诊断下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多为肝肾、肠管等损伤和复合型实质脏器损伤。
结论:急性胸腹部创伤症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实质损伤明显,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急性胸腹部创伤;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作为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胸腹部创伤病情通常较为严重,主要因对肠道、肝脏、靶器官等处造成的严重损伤继而易引发大出血,甚至急性胸腹部创伤有休克、死亡风险。
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面对此疾病需紧急开展诊断救治,秉承快速诊疗原则让患者脱离损伤危险。
尤其前期损伤诊断非常重要,需要清晰、快速的找寻急性胸腹部创伤位置,观察是否有出血点,而为了确保诊断准确,临床相对倾向于选择多层螺旋CT技术,此检查对于隐蔽性较高的损伤亦能分辨,以免病情延误治疗[1]。
故而,本研究挑选共计83名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不同影像检查价值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在本院2021.10——2022.10期间挑选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3名。
入院接受诊疗并在条件允许下分别开展B超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作出统计对比差异,观察CT技术下胸腹部损伤的情况。
所有患者入组前,已了解相关统计要求愿意配合,患者/家属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资料递交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核。
64排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中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处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入的72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将多层螺旋CT检查作为观察组,将X线检查作为参照组,比对观察组与参照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结果:观察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诊断符合率(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指标(88.88%),P<0.05,数据指标之间展现统计学计算意义。
结论:将多层螺旋CT检查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确诊率,可对胸腹部创伤情况进行准确识别,同时存在操作简单、痛苦少等优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of acut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acute thoracicand abdominal trauma admitted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treated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ulti-slice spiral CT examination was tak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X-ray examination was taken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of clinical diagnosi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clinical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0.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88.88%), P<0.05, show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data indexe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has a high diagnosis rate, which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less pain.[Key Words] Multi-slice Spiral CT; Acute thoracoabdominal trauma; Clinical value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与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检查与X射线检查在胸腹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1-2]。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首先对胸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对DR技术和螺旋CT技术进行了概述。
接着详细讨论了DR和螺旋CT在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并对二者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中的优势进行了比较。
还探讨了DR与螺旋CT联合应用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作用。
最后总结了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强调了二者联合应用在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重要性,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总结。
该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改善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关键词】关键词:DR、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临床应用、比较、联合应用、临床价值、前景、重要性、总结。
1. 引言1.1 胸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胸腹部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因性:胸腹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包含了心脏、肺部、腹部器官等多个重要结构,因此在发生创伤时通常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受到伤害。
这种多因性的特点使得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
2. 多症状:胸腹部创伤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以提示医生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内部损伤。
及时准确地确定病情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3. 多部位:胸腹部创伤可能涉及到不同的部位,包括心脏、肺部、脾脏、胃肠道等内脏器官,以及肋骨、腰椎等骨骼结构。
对于这些不同部位的创伤,需要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胸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是多因性、多症状、多部位的,对医生来说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1.2 DR技术概述数字统计、字数要求等信息。
谢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是目前数字减影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
多层螺旋 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观察。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6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分为对患者实施X线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参照,对患者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
结果:X线诊断准确率为84.85%,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要明显好于X线诊断效果(p<0.05);在皮下气肿、盆腹腔积血、肺不张、胰腺损伤、脾脏损伤、肋骨骨折、锁骨骨折、气胸、肩胛骨骨折、胸腔积液这几种创伤类型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要高于X线诊断(p<0.05)。
结论: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要优于X线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最近几年,随着交通行业、高空作业的迅猛发展,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数量不断增长,损伤后患者容易并发脾脏、肝脏等多脏器、多系统损伤,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
在以往临床中,主要是利用X射线诊断,该种诊断方式具有诊断速度快、成本低、成像速度快等优势,但是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该诊断方式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现象,会耽误临床治疗。
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良好发展,多层螺旋CT逐渐应用到了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该种诊断方式扫描全面快速,并且可以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直观、清晰的显示患者情况,便于诊治。
下文针对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随机挑选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6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其中有35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8岁。
其中有38例患者是车祸伤,9例患者是高空坠落致伤,8例是打击伤,7例是锐器上,4例是其他。
1.2方法对66例患者进行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
X线检查:所有患者利用西门子EM DR32进行检查,根据临床要求和患者具体病情,常规摄片患者胸腹部,管电压保持在55-85kV,管电流保持200mA,获得胸腹部平片。
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目的进一步探讨螺旋CT急诊胸腹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完善院内对急诊胸腹创伤的诊治对策。
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54例急诊胸腹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全部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测机进行检测和诊断,对患者CT影像下的创伤情况和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CT检测结果显示(含合并型):肋骨骨折26例,45处,占48.15%;肝脏损伤7例,占12.96%;脾脏损伤12例,占22.22%;肾脏损伤9例,占16.67%;胰腺损伤7例,占12.96%;腹腔积血12例,占22.22%;肠系膜撕裂性损伤1例,占1.85%;膈肌损伤3例,占5.56%。
结论CT影像下患者的胸腹创伤情况具有显著的影像特性,通过CT检测可快速、便捷、准确地进行确诊,为急救工作提供明确的诊治方向,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标签:急诊;胸腹创伤;CT诊断;骨折急诊胸腹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意外性创伤,一般来讲胸腹创伤患者病情急、损伤情况严重、损伤影响深远,需急救治疗。
在急救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创伤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加快救治速度就成为能否提高治疗质量、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1]。
本文搜集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急诊胸腹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数据均来自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54例胸腹创伤患者。
其中男性45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33±2.04)岁。
根据患者创伤原因进行区分:车祸伤15例,坠落伤4例,砸伤21例,打击伤11例,爆震伤3例。
1.2方法全部54例患者均采用PHILIPS BRILIANCE 16排螺旋CT检测机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盆腔入口至胸廓入口。
CT扫描条件:120kV,250mAs,FOV(扫描视野):300mm。
CT扫描规格:0.75mm×16.00mm,扫描层距和层厚:5mm,矩阵规格:512×512。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到本院治疗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共100例。
将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运用多层螺旋CT和X线诊断,分析诊断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性98(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77.00%),P<0.05。
结论:运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可开展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准确性急性胸腹部创伤病症可以被分作以下两种类型,一种为开放性的创伤,另一种则为闭合性质的创伤。
依照脏器的受损状况分类,可被分作空腔脏器性损伤(其中包含小肠外伤性穿孔)、实质性脏器损伤(其中包含肝破裂与脾破裂)。
由于胸腹部的创伤存在高隐蔽性,而且会累及多个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临床中难以凭借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和受损的位置等等。
对此,造成此类患者由于诊断不够及时、治疗针对性不足而引发死亡[1-2]。
这就需高准确性的诊断技术引入,有学者认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效果较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此种诊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到本院治疗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共100例。
将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结果为:肋骨骨折35例、肝脏损伤15例、肠系膜撕裂30例、胰腺损伤5例、肾脏损伤15例,患者年龄10-78岁,平均年龄(55.16±4.28)岁。
1.2方法1.2.1对照组选取DIognost X线成像设备,对患者胸部开展全面性检查。
1.2.2实验组选取东芝 Toshiba的64排螺旋CT设备对患者胸部开展全面性扫查,引导患者处于仰卧体位,于患者的胸廓位置扫描到其盆腔位置,针对存在可疑的位置实施1 mm的薄层扫查,运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对图像处理。
为了可以使得检查的准确性得到保障,全部患者接受诊断中,均需要由医院中相同的两名临床经验比较丰富、检验技术高超的医生完成相关的操作。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通过实际检验,我们对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详尽分析,在众多的实例中发现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诊断过程中提高诊断速度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我们对治疗效果也做出了整理归纳,希望对同行的工作有借鉴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选择患者做为大基数上,我们选择60例患者其中都为72小时内住院治疗。
作为实验基数的人员,基本情况一致,这样可以保证实验的对比更加准确。
第一,在治疗过程中,其中男40例,女20例,并且我们选取平均年龄在35.83岁,导致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0例,车祸伤30,打击伤10例。
1.2治疗方法采用先进的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胸廓入口直至盆腔入口都为扫描范围。
扫描条件需要确定为:120 Kv,250 mAs。
视野(FOV)303 mm。
于检查前空腹3—5小时,为了以防万一,害怕患者伤情恶化,检查前五分钟只需要服用300—400毫升水,在扫描前再次服用300—400毫升水。
不可平躺,需要仰卧姿势。
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的评定,显效为:46%—90%,有效为18%—45%,无效为<17% 。
1.4统计学分析统计资料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的数据都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水准是=0.05。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2结果2.1疗效对比经过多层螺旋CT胸部创伤结果分析,以及对我院经手术确诊为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实际检验中,肋骨骨折30例45处,CT表现出来的肋软骨内侧的低密度线样影,以及肋软骨存在钙化部位,呈现断端错位现象。
分布于第一到二肋骨处有15例,第九到第十二肋骨处有20例,肋及肋弓位置20例,其余2例。
2.2不良反应与安全性监测APTT, PT均在安全范围,血小板计数正常,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轻微腹部出血,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治疗后痊愈。
文中带颜色的字体是作者修改的,你看一下是否合适?还有一些数据没有写,请帮忙写上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的符合率。
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100%,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89.5%,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对多脏器损伤的胸腹部创伤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价值
目前,常用于临床诊断胸腹部影像的诊断方法为多层螺旋CT诊断和X射线诊断[1],为了研究两种诊断方式在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随机选取我院的9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和X射线诊断,观察比较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并通过符合率进行判定两种诊断方法对急性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断标准,且9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4例,女性患者有42例,年龄20岁-47岁,平均年龄为(33.6±3.5)岁。
1.2 方法
96例患者采用西门子F D-X型DR行胸腹X光平片,电压为55千伏-85千伏,电流为200毫安。
X射线诊断结束后,对所有患者再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具体操作如下:检查前,不做任何空腹准备,采用西门子Defination AS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从胸廓入口到盆底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为5毫米,对可疑部位进行1mm薄层重建,同时,利用图像三维重建术进行处理,多方位和多角度成像。
在盈佳浩迅PACS工作站组织3名高年资阅片并胸腹部影像专业审阅,确保诊断结果正确。
1.3统计学分析[2]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96例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100%,96例患者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89.5%(平均值),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差异显著,采用SPSS18.0软件对治疗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多层螺旋CT诊断和X射线诊断于病理结果符合率比较()
胸部创伤例数(n)X射线诊断符合率(%)CT诊断符合率(%)肋骨骨折52 90.18 100.00
皮下气肿26 88.49 100.00
肩胛骨骨折7 81.24 100.00
肺挫伤8 92.00100.00
锁骨骨折21 87.69 100.00
胸腔积液23 82.14 100.00
气胸17 88.35 100.00
肺不张15 94.72 100.00
纵隔气肿 4 81.23 100.00
纵隔血肿 5 93.42 100.00
肝脏损伤16 62.15 100.00
脾脏损伤19 73.64 100.00
肾脏损伤14 70.00100.00
胰腺损伤11 0 100.00
腹盆腔积血23 87.43 100.00
肠系膜撕裂伤 6 20.00100.00
膈肌损伤9 85.62 100.00
骨盆骨折12 100.00 100.00
盆腔血肿23 85.62 100.00
3 讨论
急性胸腹部联合创伤是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诊病例,它是由于患者在胸、腹腔脏器等多种企管受到不同类型的损伤,并且,属于同时进行的[3]。
常见的是在煤矿井下事故、矿山塌方、车祸伤、拥挤人群踩踏、地震、爆炸等事故中容易发生急性胸腹部联合创伤,这种病情比较复杂,牵扯的有胸、腹腔脏器等多种器官,并且,病情比较严重,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4]。
在病情早期,应快速的判断病情,并迅速的进行诊断明确,一定要避免漏诊或者误诊,因为,早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互相掩盖,困难较大。
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胸腹部创伤有着重
要的作用,目前,运用较多的是X射线诊断、超声和CT诊断,能够快速的诊断病情,及时的采取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5]。
由于患者需多次搬运、抬动,大多没有医学人士指导,常常会发生继发性损伤或损伤加重,因此采用一站式检查来防止再次伤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6例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100%,96例患者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89.5%,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差异显著,采用SPSS18.0软件对治疗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患者中,肋骨骨折的发生率最高,有52例,占总例数的54.1%,在CT 诊断中的表现为肋骨骨质连续性中断及肋软骨内的钙化区中断,部分患者显示出断端错位,并且三维重建显示更直观,对可疑部分可结合单一肋骨曲面重建(CPR)及薄层横轴位判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的骨折类型有锁骨骨折和肩胛骨骨折;肺挫伤常常表现的有两肺多发片状、条索状、条片状高密度影及气胸、肺不张、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征象;肝脏损伤则表现为肝实质内边界模糊不清楚、内部片状呈低密度影及被摸下低密度影;脾脏损伤在CT的诊断表现为脾脏增大,密度不均匀;肾脏损伤在CT诊断中的表现为体积增大,肾实质片状不规则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影或被摸下新月形低、等、略高密度影,同时,肾轮廓模糊不清;胰腺损伤在CT诊断的表现为体积增大,内部有血肿出现,同时胰腺周围的脂肪间的空隙变窄、消失;增强后,肝脏、脾脏、胰腺、肾脏挫裂伤不强化或不均匀轻微强化,被摸下血肿显示清晰,破口可呈线样低密度,可见断裂的血管。
腹腔积血CT表现为肝脏、脾脏、流程结肠旁沟、髂窝区腹腔及盆腔液体密度影[6];肠系膜撕裂损伤CT表现为内部有高密度的血肿,且周围脂肪间的空隙大小不一;膈肌损伤在CT诊断中的表现为左边的胸腔内部能够看到局部的肠管影及膈肌明显抬高。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采用一站式检查能够防止再次伤害与反复搬运,部分损伤通过增强手段,了解血管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证据,因此对多脏器损伤的胸腹部创伤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 多排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7): 707-709.
[2] 李真林,陈宪,帅桃,等. 多层螺旋CT—站式检查在胸腹部复合地震伤中的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2(5): 678-680, 711.
[3] 童元法,严科龙. C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4): 643-644.
[4] 陆善金,丁可,谭源满,等. 急性胸腹部创伤并骨折的螺旋CT应用价值[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4): 595-597.
[5] 杨岗,张联合,王大丽,等. CT诊断胸腹部动脉破裂损伤(附6例报告)[J]. 中国医学影
像技术. 2012, 28(2): 304-306.
[6] 郭志金,韩晓梅,张昌明. 胸腹部CT三维重建在创伤性膈疝诊疗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杂志. 2013, 29(3): 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