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童装结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47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童装是指针对儿童设计的服装。
随着社会发展,家长们对童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童装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童装结构设计是童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影响着服装的舒适度,还能够影响着服装的外观美观度,结构设计质量的优劣深刻影响着产品的销售情况。
同时,童装结构设计的实现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设计思维。
本课程将介绍童装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探究如何提高童装设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1.理解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念;2.掌握童装结构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学会运用不同的童装结构设计技巧,提升设计品质;4.了解童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3.1 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童装结构设计的定义;2.童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3.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
3.2 童装结构设计的流程和方法1.童装结构设计的流程;2.童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3.3 童装结构设计中的技巧1.童装结构设计中的剪裁与缝制技巧;2.童装结构设计中的纽扣、拉链的应用;3.童装结构设计中的衣领、袖子、裙摆等细节处理技巧。
3.4 童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1.童装结构设计在不同类型童装中的应用;2.童装结构设计在童装成衣生产流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介绍童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等;2.实例分析:案例分析童装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3.实践操作: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童装结构设计的实践操作。
五、考核方式1.学生需要提交一份童装结构设计作品;2.学生需要进行童装结构设计的现场操作;3.学生需要进行知识理解与应用的测验。
六、教学资源1.课本:《童装结构设计与制作》;2.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3.童装结构设计实例图。
七、教学评价1.课程效果:培养学生童装结构设计的专业能力;2.课程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技术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3.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应包括学生的童装结构设计作品、现场操作表现以及知识理解与应用的测验成绩。
幼儿服装款式结构设计论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服装市场日益繁荣。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深知幼儿服装款式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幼儿服装款式结构设计的原则、设计要点和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幼儿服装款式结构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幼儿时期,孩子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周围环境充满探索欲望。
因此,在设计幼儿服装时,要确保服装的安全性。
避免使用尖锐、硬质的饰品,如扣子、拉链等;服装面料应选择柔软、舒适、吸湿、透气的材质,以减少对幼儿皮肤的刺激。
2.舒适性原则舒适性是幼儿服装款式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
幼儿服装应注重人体工程学,符合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在款式结构上,要考虑幼儿的肩部、腰部、臀部等关键部位的舒适度,避免过度束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3.美观性原则幼儿服装的美观性是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关键因素。
设计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审美喜好,运用丰富的色彩、图案和造型,使服装既具有童趣,又富有时尚感。
4.实用性原则幼儿服装的实用性是家长在选择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设计师应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服装的易穿脱、易清洗、易收纳等特点,提高服装的实用性。
二、幼儿服装款式结构设计要点1.款式设计幼儿服装款式设计应注重简约、大方,避免过于繁琐。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性别,设计出不同的风格。
如:男童服装可以采用明亮的颜色、简洁的线条,体现阳光、活泼的特点;女童服装可以采用柔和的颜色、丰富的图案,展现优雅、可爱的气质。
2.结构设计(1)肩部:采用松紧带或肩带设计,使肩部舒适且不易脱落。
(2)颈部:避免使用过紧的领口,以免影响幼儿的呼吸。
(3)腰部:采用弹性腰带或松紧带,使腰部舒适且易于调整。
(4)袖子:采用宽松的袖口设计,方便幼儿活动。
(5)下摆:避免使用过长的下摆,以免影响幼儿的行走和活动。
3.面料选择幼儿服装面料应选择柔软、舒适、吸湿、透气的材质,如棉、麻等天然纤维。
儿童制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制衣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了解儿童服装的设计要素,包括款式、色彩和图案搭配。
3. 学生掌握儿童服装的基本结构,能分析并理解服装各部分的功能和制作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制衣技巧,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儿童服装制作。
2. 学生具备运用创意设计儿童服装的能力,能够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作品。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儿童服装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和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设计作品。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服装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
4. 培养学生具备耐心、细心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儿童制衣领域,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制衣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介绍常用的制衣工具,如缝纫机、剪刀、尺子等,以及各类布料、辅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儿童服装设计要素:分析儿童服装款式、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原则,结合实例讲解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3. 儿童服装结构及制作:讲解儿童服装的基本结构,如领子、袖子、口袋等,以及制作工艺和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创意儿童服装设计: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物作品。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团队协作与项目实施: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儿童服装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教材章节:第五章6.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儿童制衣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童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装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童装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美观和时尚,更需要考虑到童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而童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则与童装的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因此,本课程旨在教授童装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童装结构的理解和创新能力,提高童装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理解童装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童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控制;•创新童装结构设计,提高童装的质量和实用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3.1 童装结构的基本原理本部分主要介绍童装的结构类型、构造和特点。
学生将学习到不同类型童装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设计方法和成品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3.2 童装的结构制作和成品质量控制本部分主要介绍童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控制。
学生将学习到童装制作的工艺流程、关键环节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同时,也将学习到童装成品质量控制和测试方法。
3.3 童装结构的创新设计本部分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创新童装结构设计提高童装的品质和实用性。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进行童装结构创新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并通过实践来提高童装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4 童装结构设计的实践案例本部分主要介绍一些童装结构设计的实践案例,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童装结构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5 课程总结与评价本部分主要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提供改进建议和意见。
4. 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基本原理,并通过案例或教科书配合讲解进行理论知识传授。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实例分析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实践操作:教师通过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掌握童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控制。
男装与童装结构设计应用男装与童装的结构设计与应用目录:第一部分:男装构成的基本理论及结构设计第一章:男装基础知识第二章:男装的重点部位设计第三章:男装原型的运用第二部分:童装的结构设计第一章:童装基础知识第二章:童装原型制作第三章:童装原型构成及原理第四章:各类童装的结构设计第一部分男装构成的基本理论及结构设计第一章男装基础知识一、男性特征1、以头长为单位,全身通常为7~7.5个头长,下颚到乳头连线为一个头长,乳头连线到肚脐为一个头长。
2、男性颈项较粗;肩部宽而方,肌肉较丰满,锁骨弯曲度较大,肩头呈圆状,略前倾;背部宽阔,肩胛骨没有女性突出显著;男性腹部蓄积脂肪主要在肚脐以上,而女性在肚脐以下;腰节较低;肩宽和臀宽男性差量较大,为14~16cm,女性肩宽仅比臀宽大3cm左右。
3、日本工业标准将成年男子分Y、YA、A、AB、B、BE、E七种体型。
而我国幅员广大,人体体型差别较大,因此我国体型分类覆盖率较大,不是特别细。
二、男装原型构成方法1、原型根据国际惯例采用左半身制图,其绘制所用的基本参数为胸围、背长和袖长、其它各部位的尺寸是由胸围推算出来的,及胸度法。
2、男装原型虽然适合人体,能很好的符合男性体型的特征,但却不是从人体上而来的,这是与女装原型的最大差异。
男装原型是从“衣”而来,由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合审美习惯并为大众所接受的合体的套装上衣简化而来的,是长期经验与习惯的产物。
男装原型不仅反映了人体的特点,也包含了造型设计的因素。
三、男装原型制作1、衣身原型号型:170/88A 背长:442、男装袖子原型袖长:60四、男装原型构成要素分析1、原型胸围的公式是B/2+9cm,对胸围的放松量是18cm,在实际的西装上衣的结构中,由于分割线和省道的作用,实际成品的胸围比净胸围少,约为12cm,这个量可以被认为是均匀的分部在胸宽、背宽和腋下的。
2、男装原型在前领窝处含有撇胸的,前领窝的宽为(B/6+4cm)的一半,即B/12+2cm,比后领窝多2cm,是撇胸的量。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童装行业在我国服装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童装不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更是家长们表达对子女关爱的重要方式。
为了提高我国童装企业的竞争力,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童装设计及制作人才,我校特开设童装结构工艺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童装结构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童装样版制作和服装制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童装设计及制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童装结构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掌握童装样版制作和服装制作技能;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童装结构工艺基本原理2. 童装样版制作3. 服装制作4. 实训作品展示四、实训过程1. 童装结构工艺基本原理学习在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童装结构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童装款式设计、人体测量、样版设计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童装设计要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
2. 童装样版制作在样版制作环节,我们首先学习了人体测量方法,掌握了儿童身体各部位尺寸的测量技巧。
然后,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儿童服装样版。
在样版制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样版修改方法调整样版,使其更符合儿童体型。
3. 服装制作在服装制作环节,我们按照样版要求,进行了裁剪、缝制等操作。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缝纫机、锁边机等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了服装制作的基本技能。
4. 实训作品展示在实训结束前,我们进行了作品展示。
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并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童装。
作品展示环节,同学们互相观摩、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童装结构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熟练掌握了童装样版制作和服装制作技能;3. 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六、实训心得1. 童装设计要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2. 童装样版制作要准确、规范,确保服装质量;3. 服装制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提高服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4. 团队协作是完成实训任务的关键,要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幼儿服装款式结构设计论文1色彩图案搭配1.1色彩搭配色彩的选择在幼儿服装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了解,2-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初步表达自己的意识及喜好,在选择及购买服装时,幼儿常常能表现出自己的喜好。
因为明亮色彩的冲击性强,幼儿大多比较喜欢明亮的、色调偏暖的、隶属大自然的颜色。
但是,与此同时,2-3岁幼儿的视力发育还不完全,视网膜较为脆弱,长时间接触过于明亮的色彩会影响到幼儿的视力发育。
因此,幼儿服装设计时在色彩的选择上应选择纯度较低,例如粉红、粉蓝、深绿色等一些对眼睛刺激较小但同时也能吸引幼儿的颜色。
当然,幼儿服装的选择购买大部分意愿还是来自于家长。
2-3岁的幼儿常常会将衣服弄脏,因此,幼儿家长在选择幼儿服装时会考虑到服装的色彩尤其是易脏部位的色彩是否耐脏,面料是否容易清洗,所以在色彩的搭配上往往还会配一些灰色、咖啡、黑等深色。
1.2图案设计幼儿来到世界不久,对万物都感到很新鲜,同时每个孩子在家长眼中都是非常可爱、天真烂漫的,所以家长也愿意将孩子打扮得可爱活泼。
其次,随着媒体产业的发达,很多卡通节目,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热播,很多小朋友在选择服装时都偏向带有卡通人物的服装。
因此,在一些图案设计上经常会选用卡通的、富有童趣的。
幼儿服装上图案的选择在满足幼儿喜好、富有童趣的同时,在内容的选择上应积极向上,对幼儿智力、性格等方面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例如一些英文字母、数字、等有关知识的图案;一些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方面的图案;或是一些童话卡通人物,满足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
2廓形和结构设计廓形是指服装正面或侧面的外观轮廓,体现了服装总体形象的基本特征,是服装的直观形象。
被喻为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要素,廓形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结构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可以使服装款式设计具体化,是服装造型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设计思想的根本手段,同时其结构设计更关乎到穿着的舒适性以及功能性。
以下就是围绕A、H、O这三种适合幼儿穿着的廓形与结构展开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