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迈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此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在中国历史进程上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

1956年,通过改造后,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额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92.9%,100%和 95.8 %私有经济成分比较低,分别只占整个国民经济很少的成分,工业总产值已经基本没有私有制经济。

改造前和改造后,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着明显的变化,其中,国营经济从1952年的19.1%上升到1956年的32.3%;合作社经济从1952年的1.5%跃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从0.7%增加到7.3%;个体经济从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经过改造后,由1952年的6.9%到1956年的基本没有。

2.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从经济制度开始,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相继确立,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

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4.标志着新中国生产关系已经协调;

5.标志着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6.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从范围上讲,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是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其他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

式,是与农业和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

中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将生产要素组

织起来,进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负有限责任的所有制经济形式。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并不改变其公有制经济的性

质。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通过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可以

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经济凝结其他经济成分,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保证和

促进公有资本保值增殖的作用。

7.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理论,极大的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名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意义的正面作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