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2017年第2期现代园艺作者简介:汪楠熹(1991-),女,汉族,籍贯:湖北黄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景观设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应本着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设计原则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而当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研究就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1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对于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本研究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对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设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1.1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目标不明确我国不缺乏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但是缺乏能明确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目标的设计师。虽然他们有较强的景观设计专业知识,但却不能协调城市发展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也没能全面考虑园林景观的功用价值,缺乏对景观设计的长远规划思想。1.2偏重于景观设计风格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很多景观设计师在建设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生态、经济与社会之间的效益,偏重于追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将园林景观的外在表现作为设计重心,导致园林景观缺乏应有的人文元素。1.3园林景观设计个性化特色一部分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园林绿地系统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建设了一批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园林绿地作品。设计师在园林系统绿地布局放慢,利用像带状、块状以及混合式绿地等空间模式,建设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城市乡土风情,这样的城市园林景观具有较高质量,将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2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2.1以城市发展要求为园林景观设计目标的规划依据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将城市建设理念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进行合理布局,使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两者之间能实现协调发展。以此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体系和方案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设计,将城市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进而使园林景观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2协调好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小为主以及中小结合的建设原则,协调好绿地建设与空间绿化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进行树种的合理种植,打造出城市绿化的多层次效果。另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整体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注重对园林绿化以及自然景观的设计,尤其是加强生态小区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将眼前的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考虑,需要处理好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2.3生物多样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统一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因素,不仅要尊重生物多样性,还要高度重视生物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此增加生态效益。另外,种植树种应以本地树种为主,用引进的树种作为辅助配置,为了能够建设成个性化的城市园林景观,应保证植物种植的科学性。因时制宜是园林绿化的关键,要加强春季园林绿化建设,避免因为种植季节不适宜,导致苗木成活率低而降低绿化效果。3总结我国现代园林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水平不高,这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较晚有直接关系,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必然是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应要有长远的规划目标,以更高标准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系统工程的建设。
建筑规划与设计2012.07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探讨陈辉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摘要: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小区园林景观在具备观赏性、改善生态环境、调控自然风的同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目前,我国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出现了不少较为成功的案例,但很多项目还是追求花草树木的堆积应用,忽略了住宅小区环境景观的综合设计的问题。
针对华南地区住宅小区的气候特点,提出将地区人文特色、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筑物相融合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根据整体环境的实际理念,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进行功能区划分,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为居民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引言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区的环境要求也在提高,优美舒适的住宅小区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居住小区品味,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总的来说,小区园林景观具有观赏性、改善生态环境、调控自然风的作用,小区的绿化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升小区的空气质量,还可以起到引导自然风,减少沙尘的作用[1]。
因此,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现代城市住宅小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目标与原则1.1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内涵与目标城市住宅小区是现代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其景观设计时需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以实现历史文与建筑文化的统一[2]。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建设的一个特定是关注人性、人情,在对其景观设计时也需关注居住人性化,使小区的每个居民都能和谐相处。
城市住宅小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对其景观设计时需要平衡小区生态系统,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与其他的生物和谐共生。
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中,还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节水装置节约水资源,并采用水处理设备与雨水收集设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从而实现城市住宅小区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在实现为居民提高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将小区景观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浅谈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目前景观园林设计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
因此,在园林的设计中要注意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相谐调,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人性化设计等以改变当前园林设计的现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本文分析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对策。
关键词: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人们对于园林的要求是,不但要构造出优美的风景,还要能为人们提供休养身心、游玩娱乐等场地与工具。
此外,随着生态环保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人们开始倡导园林设计要体现生态环保的观念,要能设计出与自然亲近、和谐相处的户外空间。
这就给园林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化有关绿化设计的学习研究,让生态环保的主题得以体现,让人与自然紧密结合,这是了园林设计的方向。
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1、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城市园林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美化生活,因此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人文关怀的体现。
一些形式主义的、无实际功用的,特别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毫无实效的城市美化工程,忽略了环境对居住者日常生活和休闲的意义。
2、盲目价格攀比园林景观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以上档次为基本设计标准之一,但是现在的“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高档,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
尤其表现在广场、住宅小区和别墅。
决策者、投资者常常标榜建筑装修用料是从国外进口、是如此豪华考究等。
而不考虑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以及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违背了园林设计的初衷。
3、缺少灵魂和内涵我国的景观设计在改革开放后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当今一些城市以建立环境友好型、适宜人居型社会为目标,大大小小的景观作品在城市中不断涌现,虽有不少设计比较适合现代人游憩,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生态性,但我觉得还是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园林意境。
第1篇一、项目背景XX公园位于我国某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30公顷。
自建成以来,公园一直承担着城市绿化、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等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园原有的景观设计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使用功能。
为提升公园的整体品质,增加游客的游览体验,特进行本次景观改造设计。
二、设计目标1. 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品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2. 优化公园功能布局,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3. 加强公园生态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 提高公园设施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游客满意度。
三、设计方案1. 设计理念本次设计方案以“自然、和谐、创新”为设计理念,以生态、人文、科技为设计手段,将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园林景观。
2. 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提高绿化覆盖率,优化植物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以人为本原则:关注游客需求,提供舒适、便捷的游览环境;(3)文化传承原则: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地方风情;(4)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公园运营效率。
3. 设计内容(1)总体布局公园分为四个功能区:入口广场区、休闲游览区、文化展示区、运动健身区。
各功能区之间通过景观道路、水系和绿化景观相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区是公园的门户,设计以简洁、大气为主。
广场中心设置一座标志性雕塑,寓意公园的文化底蕴。
广场周边种植高大乔木,营造开阔的视野和舒适的休闲空间。
(3)休闲游览区休闲游览区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设置多个景观节点。
主要包括:1)花坛景观:以各种花卉为主题,形成四季不同的花坛景观;2)水景景观:利用原有水系,打造多个亲水平台、观景台,形成优美的水景;3)亭台楼阁:设置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供游客休息、观赏;4)雕塑景观: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如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
(4)文化展示区文化展示区以展示地方文化为主题,设置以下景观:1)民俗文化广场:展示地方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2)历史文化长廊:展示地方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3)艺术雕塑:展示地方艺术成就,如书法、绘画、雕塑等。
y第一部分: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1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演化过程:圃—囿—园园林分软质景观(自然的)、硬质景观(人为的)两类,当然也有例外如山1.2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他们最基本得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
,景观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
意向在先整个布局片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
1.3面向大众群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古代景观园林服务较少的人,园林精品只为少数人所享受,面向群众正是现代景观的最大特点。
现代景观规划需要考虑的最基本得三个问题:1意义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转化为图面即形象,这是狭义的景观。
2使用问题,开放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3绿化、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人以优雅的环境,一方面给其他动物一个栖息的场所。
广场、街头绿地,现代景观还有很大一块内容——居住区环境设计。
例:(福建省福州市鼓山苑小区)规划意图一是让每户人家都能看到自然的山,组织视觉轴线;二是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组织通风廊道和绿化带。
自然环境生态度的同时与“风水”相结合。
1.4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除了居住区环境、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之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城市设计。
1.5作为城市规划分之的现代景观规划景观规划要素强调大环境、大生态,项目中具体考虑水系、水质、土壤、地质、大气、绿化、游憩空间等。
1.6面向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考虑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及水面、山体、植被、交通的考虑。
另外还有旅游的Feasibility study,在项目立项之前需要现代手段如遥感、GIS1.7面向资源保护的现代化景观规划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另一大领域,已经超脱于规划,不是具体的景观规划,而是把景观当做一种资源,就像对待森林、煤炭等自然、矿藏资源一样,如何加以保护、开发。
2景观中的人类行为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以及需求是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
现代著名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门融合自然美学与人类生活的艺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园林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绿化美化的程度上,更多地追求与自然的亲密互动和心灵的沟通。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展示出设计师们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将园林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High Line公园High Line公园位于美国纽约市,这个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被誉为是城市重生的典范。
这个设计灵感来自于废弃的高架铁路,设计师将其改造成为一个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沿途种植了多种本地树木和花卉,引入了艺术装置和户外展览。
High Line公园不仅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休闲胜地,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阿尔诺河畔花园阿尔诺河畔花园位于法国,这个园林景观设计案例以其简约、自然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设计师充分利用了河流的自然景观,打造了蜿蜒曲折的小径和弯曲的池塘,植被丰富多样,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阿尔诺河畔花园不仅是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更是一个展示自然之美的艺术园林。
兰可儿斯公园兰可儿斯公园位于意大利,这个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风情。
设计师在公园内布置了古典雕塑和意大利式花园,中心是一座古典式喷泉,四周环绕着修剪整齐的绿篱和花坛。
兰可儿斯公园透露出一种精致、优雅的气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和游玩。
以上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著名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它们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展现出了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
这些案例启示着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尊重原有的环境和文化,创造出富有生机和魅力的园林空间,为人们带来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愿园林景观设计在未来能够持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惊喜。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以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和创新的设计手法,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绿色和人文气息,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有所启发。
一、发展历程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主要以恢复自然、改善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为主要目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规划和设计,使城市中的绿地、水体、景观等元素成为城市生活的延伸,为人们营造出宜居、宜游、宜憩的环境。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在设计手法上也较为简单、朴素,注重对自然材料和植物的运用,追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和表达自然美。
二、特点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尊重并保护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设计中注重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保持植被的原生态特征,还原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强调人文关怀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强调人文关怀,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设计中注重景观的情感表达,通过植物、景观、水体等元素的组合和布局,营造出具有人文情怀和艺术价值的设计作品。
3.注重创新和艺术表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注重创新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艺术性强。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和规范,塑造出丰富多彩、个性化的设计作品。
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和构图,将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体现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独特魅力。
三、面临的挑战1.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土地资源受到严重挤压,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关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关注。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园林作为城市重要的休闲场所,要求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城市园林景观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的综合反应,在城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主要针对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及园林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探讨1、引言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是生态,环保,文化,休息和舒展的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已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以及其重要性,支持以及配合城市园林设计的工作。
2、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为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3、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重要作用景观园林设计是根据生态学与美学的原理,对局地的景观结构和形态进行具体配置与布局的过程,它包括对视觉景观的塑造。
景观园林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周围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让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遥呼相应的关系,达到整体和谐,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景观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城市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加快了对改善生态环境,陶冶了城市居民情操步伐,实现了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园林景观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生存空间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市容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绿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如何让规划建设的城市园林景观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一、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目前城市景观的存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
在园林设计中,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又有困难,出现问题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最后或改变设计方案或半途而废,这是设计人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求景点丰富,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论布置是否真正合理,只要设计出来了就万事大吉,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进行科学的论证,就难以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达不到理想的质要求,设计出来的东西负不了责,问题不能解决,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见为园林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是极其重要的。
2、城市园林建设缺乏个性。
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街道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有的设计中,道路是无作用,而未规划路的草根本不可能控制行人,规划配置未试种的杜英,木荷,深山含笑等主要生长于长江以南的植物造成了极大损失,木荷作行道树被骄阳晒裂皮而死,杜英因干旱多年枝稀叶疏,深山含笑也因无遮光物及不易排水性不良或死亡,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条件适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浪费大。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本文从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乔灌木,草本花卉,攀援植物及草坪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植物造景;景观设计;原则;应用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植物造景
1.1概述
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化的主体,是景观设计的核心。
它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同时它还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和我们绿色养
料的来源,是一个景观的生命象征。
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1.1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主要原则,应遵循。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及演替规律,科学营造人工植物群落,构建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的城市景观建设模式,增加城市森林绿地量和景观层次,提高人居
生活环境质量,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2园林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设计巾的具体应用
2.1 乔灌木造景
在园林植物的种植中,乔灌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骨干,所以比重较大。
灌木在园林景观上主要以花色、芬芳、果实供人近观细赏,它和乔木有机配置,可丰富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也常用于组织划分空间。
下面就乔灌木的种植类型加以简述。
(1)孤植
指乔木的单株种植类型。
这类树要求冠大荫浓,寿命长、病虫害少。
孤植造景是园林构图艺术上的需要,孤植树可作为园林局部空旷地段的土景,同时具有遮荫功能。
(2 )对植
这种造景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入口两旁、小桥、登道石阶两旁,并配置假山石以增其势,调节重量感,力求均衡,同时具有结合蔽荫给人提供休息的作用。
对植可分为规则式对植和自燃式对植两种形式。
自燃式在轴线两边所载的植物,其树种、体型、大小完全不一样,但在重量感上却保持均衡的状念。
(3)列植
也称行列栽植。
指乔木或灌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的种植形式。
这种造景方式常见于行道树和绿篱的种植。
(4)树群种植
也称树丛种植。
其中南单一树种组成的群称为纯种树群;以一种
为主,配以适量的其它乔灌木组成的树群称为混合树群。
在种类搭配上除考虑生态习性、种间关系外,一般采用针、
阔叶树搭配,乔灌木搭配,并注意叶色的组合,形成具有丰富的林貌和四季季相变化的人工群落。
(5)林植
在大面积的园林中表现为风景林。
有纯林和混交林两种形式,纯林一般具有整齐、壮观的艺术效果,但景观单一,病虫害容易大面积发生。
混交林由多树种组成,林相复杂,景观丰富。
(6)垂直绿化
利用攀缘植物绿化墙壁、栏杆、棚架及其它的垂直物。
2.2草本花卉造景
在城市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色色的花坛、花境、花台等。
它们是一种有生命的花卉群体装饰图案。
多布置在公园、交叉路口.道路广场、主要建筑物之前和林荫大道、滨河绿地等风景视线集中处,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
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都有重要意义。
(1)花坛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坛的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花坛的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取得既有对比,又具有统一的协调效果,在景观构图中,处理好主景和配景的主从关系,如花坛的平面设计应与环境(如广场的平面构成)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局部处理可灵活一些,以求变化,从而使艺术构图更显得活泼。
其次,花坛与环境在
空间构图、色彩、质地等方面均可产生对比和协调的关系-在面积上,花坛与环境也应保持良好的比例关系。
当花坛在其环
境中作为主景时,各方面设计可复杂一些,使花坛表现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当花坛作为配景时,其色彩纹样等设计均应以衬托出主景的效果为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2)花境
在园林中,花境是一般自然式的植物种植方式,作为从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它主要表现园林观赏植物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观赏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
在花境的植物配置中,背景和镶边植物是规则式的,内部的植物种植是自然式的块状混交。
其背景宜为修剪的常绿绿篱,也可为装饰性的围墙或格子篱,镶边植物可为多年生草本、常绿矮灌木或草皮,最好是花、叶兼美的植物,如香雪球。
花境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因设计的观赏面而不同,可分为单面观赏花境和两面观赏花境等种类。
(3)花台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花台这种园林观赏植物的种植形式常被应用。
花台的边缘常以砖石围护,形成规则的几何图形,在自然式的布局中,常用自然式山石作为边缘围护,形成自然山石花台。
其内自然种植园林观赏植物,且整个种植床离开地面较高,以供游人平视观赏园
林植物的树姿、色彩.闻香等综合美。
它在园林中,可作主景或配景。
在现代园林中,花台也常被运用在大型园林广场、道路交叉
口、建筑物入口两侧等地,形式上有所发展,别具一格.如进行花台组合,花台内配置山石、小水面。
形成盆景式的花台等。
2.3攀援植物造景
在现代城市中,由于用地紧张,建筑密度较大,空地较少等不利因素,用乔灌木进行园林绿化需占据较多的土地和空间,而攀援植物是一种优美的垂直绿化植物,可以丰富立面景观。
利用攀援植物进行绿化的优点在于利用较小土地和空间达到一定程度的绿化效果,来缓和实际矛盾,所以攀援植物在现代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被人所认识。
(1)用于建筑墙面的绿化
现代城市住宅、公共建筑等造型再好,也均为硬质景观,如以软质景观的攀援植物进
行垂直绿化,不仅使之增添了绿意,显得富有生机感,而且对于西向的墙面还有降温作用。
(2)用于覆盖地面
用根系庞大、牢固的攀援植物覆盖地面,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特别是在地貌竖向变化较大且形成坡地时,其稳土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又可形成较好的园林景观外貌,园林中的假山石也可用攀援植物适当点缀,因园林中置石主要是欣赏造型美,由于其质地较硬,又孤立裸露,偶有生机不足之感,若适当地配置少许攀援植物润饰石面,更显得石景生机盎然,同时它还可遮盖山石的局部缺陷。
但在配置时,应分清主次关系,若喧宾夺主,则景观立意或效果可能
适得其反,甚至成为设计中的一个败笔。
2.4草坪植物造景
草坪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应用在公园、街道、广场、工矿区、居住区,机关、学校、医院、水库等处。
在水边沿岸平坦的草地,可欣赏水景和远景,草坪与建筑和街景可互相起衬托作用,与花卉配合可形成各式花纹图案-与孤植树相配可以衬托其雄伟、苍老,与树群、树丛相配起着调和衬托作用,加强树群,树丛的整体美。
公园中的大草坪,在其边缘可配植孤立木或树丛,从而形成富有高低起伏和色彩变化的开阔景观。
草坪的外围配植树林,布以山石,创造山的余脉形象,增强山林野趣。
草坪边缘的树丛、花丛也宜前后高低错落,又隐又透,以加强风景的纵深感。
在草坪中间,除了特殊的需要而进行适当的小空间划分外,一般不宣布置层次过多的树丛或树群。
如将造型优雅的湖石、雕像或花篮等设立在草坪的中心,则使主题突出,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庭院中设计封锁式的草坪,可陪衬烘托假山、建筑和花木,借以形成优美宽畅的城市景观。
3结语
植物造景关系到城市绿地功能的发挥和整个市容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城市景观设计学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我们应当在日益完善的现代化的景观学理念中研究实践,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乔立强.浅谈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财富.2009(8).
[2]郑宏娜,钟祥伦.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种植设计原则[j].中国水运(1;半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