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语言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宗教和语言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语言密切相关。对宗教语言的研究是语言学不能忽视的方面。本文主要从宗教和语言的关系,通过挖掘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来论述宗教对语言的支撑作用,并分析了宗教学和语言学想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宗教;语言;支撑作用;宗教学;语言学

宗教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宗教观念的发展又始终与人类认识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人类文化、意识又都离不开表达它们的形式——语言, 都必须以语言作媒介。

从语言史和思想史的角度看, 语言的产生虽与宗教无关, 但语言产生后,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被赋予一种超人的力量, 于是, 产生了语言的灵物崇拜,随之语言禁忌产生,语言灵物崇拜发展到极端是咒语和咒符的出现。此外, 语言具有表达、祈使、表感、交感等多种功能, 原始人正是利用这些功能, 使其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语言往往具有浓厚的语言崇拜色彩。由于语言的灵物崇拜,原始人认为, 支配了语言就等于支配了语言所指称的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由最初的自然崇拜发展出精灵、祖先和神灵崇拜,由多种崇拜发展到一种崇拜,由部落宗教演化为民族宗教以至世界性宗教。而宗教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各种形态包括宗教往往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即使人类远古时期的宗教现象也会或多或少在语言中留下痕迹。语言深处隐藏着大量宗教学资料因而通过语言堆积层的考察, 可以看到宗教产生、发展、变迁的种种迹象和特点。除此,宗教创造了大量的语言词汇,由此构成的宗教话语。宗教的传播,对语言的发展变化,其典型表现就是形成了宗教语言,及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使语言学和宗教学结合更加紧密。

一、宗教语言

(一)宗教语言的定义

广义的宗教语言,不仅包括在宗教的典籍和各种宗教性质的活动中,信仰者之间彼此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而且还包括实物符号和动作、行为符号,这些都可以视为“宗教语言符号”。也就是说,除了语言文字外,还有宗教实体礼仪、实体器物等,如向神祭献的礼仪行为及贡物、庙宇、神像、法器;信仰者佩戴的挂

有十字架的项链,戴在胸前和手腕上的佛珠,宗教的服饰,以及远古的“图腾”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广义上的宗教语言符号。

狭义的宗教语言,指在宗教领域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宗教典籍中所运用的相对世俗语言而言的“超世俗”的语言,它有特定的概念、范畴及相关的“语言链”,用来表达、阐释宗教的教义、教规以及作为“形而上”的宗教思想。(二)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

宗教创造了大量的词汇,由此构成的宗教话语,用以描绘最高的存在者以及完美的性质,这种语言不具有推理、经验和实证的特点,带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和启示作用。这些带有象征性和启示性的宗教术语构成了宗教语言的特色,所以,可以把宗教语言称为“象征语言”。宗教语言引领宗教思维,以至形成宗教思想,传达宗教信仰,它的“象征”有其独特意蕴。

宗教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尽管日常语言中也有象征性的内容,但是宗教的“象征语言”完全反映、服从于宗教信仰,它虽不可“完全脱离”日常语言的痕迹,但是寓意却不同。

宗教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后者是逻辑性、推理性的语言。罗素说:“神学与科学的冲突,也就是权威与观察的冲突。科学家们并不因为某个显要的权威说过某些命题是正确的,就要求人们信奉它们;相反,他们诉之于感官的证据。”科学语言虽然也是以日常语言作为经验基础,但科学语言向清晰、精确的方向进行了变体,直至完全排除了一切附带着的象征含义。

宗教语言也不同于哲学语言。最初的哲学语言与宗教语言交混在一起,但它逐渐从宗教语言中分化出来而独立,当哲学分化出来之后,虽然二者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但它们有着各自独立研究的问题,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概念、范畴体系。哲学诉诸反思,形成了反思性的语言;宗教诉诸信仰,形成了象征性的语言。

二、宗教对语言的支撑作用

宗教语言属于特殊的语言,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使得宗教对于语言系统有支撑作用。关于宗教支撑某种语言, 在本文指某种语言本身就与某种宗教有密切关系,如希伯来语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源头有关。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大多信奉某种宗教, 如藏族信奉藏传密宗佛教, 藏语就是有宗教支撑的语言。

语言随社会演变而演变,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在一定时期

都会对语言演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有着巨大的社会凝聚力, 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力量。而一个有精神支撑和内聚力的民族会尽量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持其本民族的各种特征, 而最有代表性的民族特征之一正是语言。我们不难在宗教与民族、语言之间看到这样的联系。宗教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使各种民族特征得以保存, 最有民族代表性的民族语言也得以稳定和保存。宗教对语言有支撑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演变有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的相互影响中自身相对稳定,在演变中有较强的抗融合能力,在不利的生存环境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在面临不可抗拒拒的融合时, 向有相同宗教支撑的语言靠拢。

(一)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抗干扰能力强

在语言的各种生存条件和演变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 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演变较慢, 自身相对稳定, 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不可避免, 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数量占优势的语言会对其他语言施加影响, 在我国表现为汉语对各民族语言产生影响。从我国已调查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料来看, 无宗教支撑的语言如壮、白、侗、苗、羌、水、京语以及瑶族诸语言等等受汉语的影响较大。语言的词汇最容易受到影响, 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相对稳定。它们除大量借入汉语词汇外, 其语音系统和语法规则也受汉语影响而发生变化。如羌语, 不但受汉语语音系统的影响出现了音位, 增加了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 同时羌语语法也受到了汉语影响, 比如原有的“中心词十修饰语”格式开始向“修饰语十中心词”格式演变。

有宗教支撑的语言却恰恰相反, 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傣语等受汉语的影响较小, 除借入部分汉语词汇外, 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基本上没有受到汉语影响。

由此看来, 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是一种“强势语言”, 在语言的相互影响中, 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特征。

(二)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抗融合能力较强

语言融合不是两种语言加合在一起, 而是一种语言消融于另一种语言之中,被消融的语言只可能残留某些语言痕迹。中国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女真、满等民族的语言都与汉语融合。以本文的宗教界说而论, 这些都是缺乏宗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