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蜱螨概述-蜱-恙螨-疥螨-蠕形螨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51
昆虫学概论-2昆虫学(Insecta)昆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已知的Nearly a million species,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se are beetlesOver 50000 species of arachnids and ahother 30000 of crustaceans(甲壳动物) 危害:1、本身作为病原体引起特异性疾病;2、携带其它病原体作为疾病的传播者一般形态结构Have 3 pairs of legs,the head,thorax and abdomen are distinctA single pair of antennae♀♂异体。
附肢分节。
用气管呼吸头部:有眼、触角和口器眼:一对复眼(多二个,如蚊)或单眼(多三个,如虻),为视觉器官触角:由许多节组成,着生于头部前面的两侧,至少有触觉、嗅觉及湿度感觉等功能。
口器:位前部腹面,是昆虫的摄食器官,由上唇、上咽、上颚、下颚、下咽或小舌及下唇6部分组成。
兽医昆虫的口器主要有五种类型:①咀嚼式——毛虱;②刺吸式——蚊、蠓、蚋、吸血蝇;③刮舐式——虻;④舐吸式——家蝇、绿蝇、虱蝇⑤刮吸式——螫蝇、角蝇等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三节,每节由背、侧、腹板构成。
各胸节的腹面均有足一对, 5节/足——基、转、股、胫、跗节;跗节分1~5节,末节上有爪、爪间突(爪垫)。
多数昆虫的中胸和后胸的背侧各有翅1对,分别称前翅和后翅。
虱、蚤无翅。
在前胸和中胸,中胸和后胸之间各有气门一对腹部:分6~12节,多为11节。
各节分界明显,无附肢。
末端几节构成外生殖器。
第1~8节二侧各有一对气门体被:体表有几丁质硬化形成的外骨骼(硬壳)Life cycle and habit昆虫的发育分为2种类型:Complete metamorphosis完全变态:卵→幼虫larvae→蛹pupa→成虫adult,如虻、蝇、蚊、蚋、蠓、白蛉、蚤Incomplete metamorphosis不完全变态(半变态):卵→若虫→成虫:如虱分类与描述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甲壳纲 Crustacea昆虫纲 Insecta虱目Phthiraptera血虱亚目Anoplura:颚虱科、血虱科食毛亚目Mallophaga:长角羽虱科、短角羽虱科、毛虱科双翅目Diptera:蚊、蠓、蚋、毛蠓、虻、狂蝇、胃蝇、皮蝇、丽蝇、蝇、虱蝇、麻蝇科蚤目Siphonaptera(Aphaniptera):角叶科、蚤科、蠕形蚤科半翅目Hemiptera:臭虫一、虱目Phthiraptera虱属永久性寄生虫。
蜱虫形态和分类蜱虫,又称蜱螨,是一类寄生在动物体表或皮下的节肢动物,属于蜱目。
它们的身体呈椭圆形,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没有明显的身体分节,体表布满刚毛,可以在宿主的皮肤上牢固地附着。
蜱虫在动物身上吸血取食,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
蜱虫的头胸部呈扁平状,具有特殊的口器,可以穿透宿主的皮肤吸食血液。
一般来说,蜱虫的头部比较小,但口器发达,可以在宿主体内长时间吸血。
蜱虫的腹部较大,内含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蜱虫的寄生行为会给宿主带来不适甚至危害,因此及时发现和清除蜱虫对于宠物和人类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根据蜱虫的生活习性和寄主的不同,蜱虫可以分为许多种类。
常见的蜱虫有硬蜱和软蜱两大类。
硬蜱是蜱虫中的一个主要类别,具有坚硬的背板,外壳坚硬而光滑。
硬蜱的头部和胸部融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区分。
硬蜱一般寄生在哺乳动物身上,如狗、猫、牛等,也会寄生在鸟类中。
硬蜱的传播疾病的能力较强,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需要引起重视。
软蜱则是另一类常见的蜱虫,外壳较软,背板没有明显的坚硬硬度。
软蜱的头部和胸部有明显的分界,腹部圆润。
软蜱主要寄生在爬行动物和鸟类身上,如蜥蜴、蛇、鸟类等。
软蜱的传播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弱,但也需要及时清除,以免对宿主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硬蜱和软蜱外,还有一些特殊种类的蜱虫,如眼蜱、疥螨等。
这些蜱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着独特之处,但都属于蜱目的范畴。
总的来说,蜱虫是一类常见的寄生虫,对宠物和人类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了解蜱虫的形态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蜱虫的寄生,保护宠物和人类的健康。
希望通过对蜱虫的了解,大家能够更加重视蜱虫的防治工作,减少蜱虫带来的危害。
第六章蜱螨学蜱(Ticks)和螨(Mites)是蛛形纲(Arachnida)中能够致病并传播疾病的一类节肢动物。
分类上属蛛形纲(Archnida),蜱螨目(Acarian),是一群体形微小的节肢动物。
躯体呈椭圆形或圆形,分头胸和腹两部,或者头、胸、腹融合;假头突出在躯体前或位于躯体前端腹面;以气门或书肺呼吸。
蜱螨类的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可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
兽医蜱螨研究的内容是寄生在动物体表或表皮内的蜱类或螨类所引起疾病,同时也研究作为疾病传播者的蜱螨与它们所传播的虫媒疾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一般形态结构一、硬蜱硬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
雌、雄蜱均能吸血,大多数寄生于哺乳动物体表,少数寄生于鸟类和爬虫类,个别寄生于两栖类。
(一)外部形态硬蜱呈红褐色,背腹扁平,躯体呈卵圆形,背面有几丁质的盾板,眼一对或缺。
气门板一对,发达,位于足基节Ⅳ后外侧,性的二态性明显。
虫体芝麻至米粒大,雌虫吸饱血后可膨胀达蓖麻籽大。
硬蜱头、胸、腹融合在一起,不可分辨,仅按其外部器官的功能与位置区分为假头(capitulum)与躯体(idiosoma)两部分。
假头位于躯体前端,由1个假头基(basis capituli),和口器(mouthpart)组成,口器由1对须肢(palp),1对螯肢(chelicera)和1个口下板(hypostome)组成。
假头基呈矩形、六角形、三角形或梯形。
雌蜱假头基背面有一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
假头基背面外缘和后缘的交接处可因蜱种不同而有发达程度不同的基突,假头基腹面前部侧缘有1对耳状突。
须肢位于假头基前方两侧,左右成对,长短与形状因属或种的不同而异,分4节,第1节较短小,第2、3节较长,外侧缘直或凸出,第4节短小,嵌在第3节腹面的前端,其端部具感毛称须肢器(palpal organ)。
须肢在吸血时起固定和支撑蜱体作用。
螯肢位于须肢之间,可从背面看到,螯肢分为螯杆和螯趾,螯杆包在螯鞘内,螯趾分为内侧的动趾和外侧的定趾,为切割宿主皮肤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