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技能的形成详解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61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技能的一般概述操作技能的形成心智技能的形成一、技能的概述定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特点(三点P105-106 )种类:(P106-107 )操作技能心智技能作用(P108)二、操作技能的形成(P108-113 )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三、心智技能的形成(P113-121)1、理论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二?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第7章1.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中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2.技能的基本特点: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活动方式、它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与能力的关系?有区别、有联系。
区别:活动方式和心理特征。
1.能力是顺利完成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技能的活动方式有特定性,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
3.技能按其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分: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是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法式,它的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调节和控制动作、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动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熟练、操作的整合。
(注意他们的区别)6.(考点)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暂时停止现象。
原因是:提高成绩需要采用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需要学习者保持强动力系统,有顽强的意志力、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很容易遇到高原现象。
第七章技能形成与训练一、技能概述(一)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高级水平的技能达到熟练并自动化的程度时,又称为技巧。
(二)技能的特点。
1.技能不同于本能行为,它是后天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而非知识。
3.技能不同于习惯,它要遵守一定的活动法则,并且各动作要素有一定的执行顺序。
(三)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操作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如球类、体操、田径运动、吹拉弹唱、操作机械、维修钟表等。
构成成分:动作或动作组、体能、认知能力。
四个特点:①活动对象具有客观性。
②执行具有外显性。
③结构具有展开性和协调性。
④要求精确性和适应性。
2、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如阅读、写作、解题、运算等。
构成成分: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
思维操作是其主要方式。
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
②执行具有内潜性。
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四)技能的作用。
1.技能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从而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环境。
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1.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认识的过程,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初期。
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操作模仿: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认识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个体经常感到紧张,容易疲劳。
3.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通过练习把已掌握的局部的、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幻灯片1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主要内容:●§7.1 技能的一般概述●§7.2 操作技能的形成§7.3 心智技能的形成幻灯片2学习目标1.熟记技能、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概念。
2.掌握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阶段和培训要求。
3.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7.1 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及其特点(一)技能的定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幻灯片4二、技能的种类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
(一)操作技能(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含义: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点:①就动作对象而言,活动对象是物质性的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动作的执行是通过机体运动而实现的,具有外显性;③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幻灯片6心智技能含义: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息;②执行具有内潜性,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③结构具有简缩性,心智活动不像操作活动那样必须把每个字词一一说出,而是不完全的、片段的,是高度的省略和简化的。
幻灯片7三、技能的作用(一)技能能对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二)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幻灯片8§7.2 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一)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