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2.74 MB
- 文档页数:4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部位搏动及肢体感觉等,并每日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2、体位与活动(1)卧床休息1~2周,禁止热敷、按摩,避免活动幅度过大,避免用力排便。
(2)休息时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
(3)下床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用时间因栓塞部位而异。
3、饮食护理:宜进食低脂、高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缓解疼痛: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5、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凝、溶栓、祛聚等药物。
用药期间避免碰撞及跌倒,用软毛牙刷刷牙。
6、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创口渗血或血肿,有无牙龈、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情况,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2)肺栓塞:注意患者有无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血压下降甚至晕厥等表现,如出现肺栓塞,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皮温、皮肤颜色、动脉搏动、肢体感觉等。
2、体位:休息时抬高患肢至高于心脏平面20~30cm,膝关节微屈,适当进行足背屈伸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屈膝、屈髋或穿过紧衣物影响静脉回流。
3、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同术前护理。
参考文献:《青年护士在职培训实践指引》2019年11月第1版拟定人:方**萍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摘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脑卒中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也很容易发生,在发生深静脉血栓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会大幅度提升[1]。
脑卒中偏瘫患者卧床时间长,缺乏锻炼,减少骨骼肌收缩,血液回流减慢,下肢静脉血栓易发生。
脑卒中偏瘫患者极为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该并发症不仅仅会让患者的身体疼痛程度提升,还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2]。
早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现将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1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状态下的血液停止、静脉壁损害和血液凝固装状并不能引起 DVT 的形成。
血液停止、静脉壁损害和血液凝固装状会导致 DVT的发生,以及 PAT 的影响因素,突出自身因素。
1.1.血液流变学因素盆腔静脉 DVT 的发生率很高,大约为80%左右,一般在肢体上产生[3]。
因为骨盆静脉密度高,其他肢体的静脉壁较薄,许多的弯曲静脉丛是由肢体的外鞘和筋膜弹力欠缺、极易扩张形成的,外鞘和筋膜弹力欠缺、极易扩张会导致静脉流速减慢、瘀血。
1.2 通常情况下,血管内膜中内皮细胞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粘附,可以抗凝。
内皮细胞的外部环境不能使细胞和蛋白质紧密结合,这是血栓形成所必需的。
完整的内皮细胞可表达多种抗凝物质,如 TF 通路抑制剂、凝固剂蛋白、内皮素C结合受体体和肝素样蛋白聚糖[4]。
然而,受损的内皮细胞可以降低抗凝血酶的表达,增加凝血酶原蛋白的组织因子,并使其表达多种粘附因子,从而导致 DVT的形成[5]。
1.3 偏瘫患者下肢活动、血流速度和血瘀会使局部强凝血酶聚集,增加凝血酶原激酶,激活凝血酶原物质,减少纤溶,增加血小板聚集率。
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目标肢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血栓形成于肢体的静脉中,造成肢体血流不畅甚至完全阻塞。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治疗,以下是肢静脉血栓护理的目标。
1. 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是肢静脉血栓护理的首要目标。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了解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静坐或卧床、肥胖、吸烟和服用避孕药等。
患者应该被鼓励定期活动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的静止状态。
此外,患者还应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和定期锻炼等。
2. 缓解疼痛和不适:肢静脉血栓往往会导致肢体疼痛和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评估和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如给予镇痛药物或应用冷敷。
此外,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转换体位,以减轻肢体的疼痛和不适。
3. 促进血栓溶解: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进行血栓溶解治疗。
血栓溶解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导管直接注入血栓,以溶解血栓并恢复血流。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以及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或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监测患者的血栓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 防止并发症:肢静脉血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血栓情况和肢体状况,以及监测可能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或静脉炎等。
5. 提供心理支持:肢静脉血栓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其情绪和需求,并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和康复计划,以促进其身心康复。
6. 教育患者和家属:肢静脉血栓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和家属了解肢静脉血栓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血栓复发的方法。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提供相关的营养指导和康复建议,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和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