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案例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给予出口企业一定比例的退税政策。
下面是一个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案例:
假设某企业发生了出口销售,在出口销售额为10,000美元的
情况下,退税比例为10%。
出口退税的金额是销售额的10%,即1,000美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出口退税应收账款 1,000美元
贷:出口收入 1,000美元
出口退税应收账款是一种资产账户,表示还未收到的退税款项。
出口收入是一种收入账户,表示出口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这样,企业就能够在出口销售后收到相应的退税款项,并将其记录在会计账簿上。
中级会计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计算题摘要:I.引言A.介绍中级会计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背景和重要性B.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结构II.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概念和计算方法A.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定义B.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1.应退税额的计算2.免抵税额的计算III.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A.未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B.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IV.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申报和审核A.出口退税的申报流程B.出口退税的审核流程V.结论A.总结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重要性和计算方法B.强调会计处理和申报审核的规范性正文:I.引言中级会计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计算题是考察企业对出口退税政策理解和应用的重要题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概念、计算方法、会计处理、申报和审核流程,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出口退税业务。
II.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概念和计算方法A.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定义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购买原材料、设备等货物支付的增值税,在出口产品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退还给企业的一部分税款。
B.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1.应退税额的计算应退税额= 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 退税率2.免抵税额的计算免抵税额= 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 (1 - 退税率)III.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A.未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退税款贷: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B.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退税款需要注意的是,退税款收回后是要交所得税的。
所以是按收入处理的。
IV.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申报和审核A.出口退税的申报流程企业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填写出口退税申报表,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向税务部门申报。
B.出口退税的审核流程税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报表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确认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并办理退税手续。
V.结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计算题是中级会计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对此充分重视。
单选题:30分1.一外贸公司购进一批货物出口,增值税发票注明进项金额50000 元,税额6500元,征税率13%,退税率5%,该批货物全部出口,收汇额7500美元,记帐汇率8.28元/美元,则该企业可退增值税多少元(A)A.2500元B.6500元C.3750元D.3105元出口2.企业应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或签订代理出口协议之日起(A)内如实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A.30B.60C.90D.1803.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D)增值税办法A.不退B.即征即退C先征后退 D.免征4.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必须以(A)为计税依据计算“免、抵、退”税额。
A.离岸价(FOB价)B.到岸价(CIF)C.成本加运费价(C&F)D.合同成交价5.出口货物的出口日期以(C)为准。
A.外销发票的开票日期B.报关单注明的签发日期C.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D.提运单日期6.实行免抵退税方法的企业是( B )。
A.外贸企业B.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C.商业企业7.免抵退税的免税是指(B)。
.A.出口货物零税率B.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C.免税收购货物8.免抵退税的抵税是指(B)。
A.抵减出口货物的应纳税额B.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C.抵减出口企业的多缴税款 D.9.免抵退税的退税是指(C)。
A.全部进项税额B.已交税金C.出口货物耗用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后未抵顶完的部分 D.多缴税金10.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由(D)确定。
A.财政部B.国家税务总局C.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D.国务院11.出口货物收取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可采用(C)为记帐汇率。
A.买入价B.买出价C.当月1日的中间价12.我国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种有:(A)。
A.增值税B.营业税C.企业所得税D.城建税13.企业出口国家计划内的卷烟实行(A)。
关税练习题习题一一、目的:练习进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二、资料:甲进出口公司从境外海运进口某商品100吨,进口申报价格为离岸价40 000美元/吨,运费2 000美元/吨,保险费计120 000美元,支付货物在我国输入地起卸后的运输费30 000元人民币,该商品的关税税率10%。
当日的外汇牌价(中间价)为USD1=RMB6.20。
三、要求:计算该公司进口商品应纳的关税税额。
完税价格=[100×(40 000+2 000)+120 000]×6.2=26 784 000(元)应缴纳关税税额=26 784 000×10%=2 678 400(元)习题二一、目的:练习进口货物应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二、资料:某公司自营进口化妆品一批,实际成交价格(货价)50万美元,未含从境外起运地至境内口岸运费5万美元,保险费无法确定。
(进口关税税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30%,汇率1美元=6.5元)。
三、要求:计算该企业进口化妆品应纳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税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1)计算该企业进口化妆品应纳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税额完税价格=(500 000+50 000)×(1+3‰)×6.50=3 585 725(元)应缴纳关税税额=3 585 725×20%=717 145(元)组成计税价格=(3 585 725+717 145)÷(1-30%)=6 146 957.14(元)应缴纳消费税税额=6 146 957.14×30%=1 844 087.14(元)应缴纳增值税税额=6 146 957.14×17%=1 044 982.71(元)(2)会计处理借:库存商品 6 146 957.14 应交税费—应交增(进) 1 044 982.71贷:银行存款 7 191 939.85习题三一、目的:练习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出口退税类试题(三)汇总增值税类—出口退税管理岗位练习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种有()A、增值税、消费税B、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费C、所得税D、营业税【本题正确答案:A】2、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制度,其目的在于()A 、鼓励出口的政府财政补贴措施B、避免对所得的国际双重课税C 、提高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力D、鼓励出口的税收减免措施【本题正确答案:C】3、出口货物中哪个不予退税()A 、纺织品B、天然牛黄C、锌制品D、机械设备【本题正确答案:B】4、目前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管理办法是()。
A、免、退税B、免、抵、退税C、先征后退D、免、抵税【本题正确答案:A】5、增值税退税率是()A、出口货物的销项税率B、出口货物价外费用的销项税率C、出口货物原料的进项税率D、出口货物劳务服务的实际退(免)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本题正确答案:D】6、企业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地点一般在()。
A、出口地税务机关B、购货地税务机关B、就近的税务机关D、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本题正确答案:D】7、出口退(免)税档案应当保存(),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3B、5C、10D、15【本题正确答案:C】8、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已报关离境,因故发生退关退运,凭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向海关申请办理退运手续。
A、《代理出口未退证明》B、《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C、《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D、《出口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本题正确答案:D】9、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不满5万元的,可以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A、半年以上一年以下B、一年以上一年半以下C、一年半以上两年以下D、两年以上三年以下【本题正确答案:A】10、出口退免税备案单证的保管期限()A、5年B、10年C、15年D、20年【本题正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不但遵循我国总体税制确立的基本原则,即效率原则、公平原则、财政原则、法制原则。
出口退(免)税会计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抵扣不完的部分实行退税。
该办法简称为( )。
A.“免、退”B.“免、抵、退”C.“免、抵”D.“免税”2.“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 )A. 生产企业B.外贸企业C.外商投资企业D.国有企业3.下列针对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的具体形式不正确的是( )A.出口免税并退税B.出口免税但不退税C.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D.出口不免税但退税4.下列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不予退(免)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是( )。
A.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B.无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C.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D.无出口经营权的一般商贸企业5.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的,如果该货物是属于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其退税公式为( )。
A.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消费税税率B.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出口价×消费税税率C.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到岸价×消费税税率D.应退消费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消费税税率6.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申请消费税退税时,分录为:( )。
A.借:其他应收款贷:主营业务成本B.借:其他应收款贷:营业税金及附加C.借:其他应收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D.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贷:主营业务成本7.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给予( )。
A.免税并退税B.免税但不退税C.不免税也不退税D.免税也退税二、多项选择题1.出口退税货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是( )A.必须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B.必须是财务上作对外销售处理的货物C.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D.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2.我国的出口货物政策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A.出口免税并退税B.出口免税但不退税C.出口不免税但退税D.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3.出口企业应持( ABCD )于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填写《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申请办理退税登记证。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案例1、某服装生产企业从事内外销业务,2009年10月出口销售收入(CIF价)230万美元,境外运保费30万美元;本期单证齐全且信息齐全销售额(FOB价)为140万美元;内销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价)400万元人民币,当期购进原材料1200万元,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204万元人民币(已经税务机关认证相符),该企业销售货物的增值税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16%,当月1日美元汇率6.83。
则10月份会计处理如下(按申报数做账):(1)确认当月出口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当月出口销售收入=(230-30)×6.83=1366(万元)借:应收外汇账款 1570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13660000其他应付款——运保费 2049000 (2)确认当月内销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 468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0 (3)购进原材料的账务处理借:原材料 1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000贷:应付账款 140400002、2009年11月12日该企业进行了免抵退税申报(所属期为200910),当月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取得《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l份,注明应退税1223400元,免抵税额300000元。
同月已收到退税款。
上述免抵退税申报业务其会计处理如下:(4)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销售收入×征、退税率之差=13660000×(17%-16%)=1366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36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6600(5)计算2009年10月增值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4000000×17%-(2040000-136600)=680000-1903400= -1223400期未留抵税额=1223400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223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223400 上述会计分录应在上月底做。
第八章思考题A企业本月内销货物500万元,外购原材料800万元;出口产品的价格为¥600万元,成本400万元,出口货物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
解: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税率)=600*(17%-13%)=24(万元)2、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500*17%-(800*17%-24)=-27(万元)3、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600*13%=78(万元)4、按规定,如果当期应纳税额=-27(万元)<0,且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27(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78=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当期留抵税额)=27(万元)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78-27=51(万元)A企业的会计核算:1、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借:应收账款 600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万元贷:库存商品 400万元2、计算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计入营业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24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4万元3、用剔除后的进项税额抵扣内销货物进项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51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1万元4、按公式计算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 27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7万元5、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 27万元贷:应收补贴款 27万元请根据上述条件解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各相关二级明细科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之间的相互关系。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一共多少?这些资金都变成企业的什么资金?内销产品的当期应纳税额与哪些科目对应?。
关税、出口退税练习题选择题*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是()A.出口货物离岸价B.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计税金额C.出口货物到岸价D.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价税合计金额*2. 关于代理出口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在委托方办理出口退免税B.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在受托方办理出口退免税C.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在委托方或受托方都可办理退免税,由双方自主选择D.委托代理出口货物不能办理出口退免税*3.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批准,按规定期限停止其出口退(免)税资格。
A.省级B.地市级C.省级以上(含本级)D.地市级以上(含本级)*4.出口企业因纳税信用级别、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类别、外汇管理的分类管理等级等发生变化,或者对分类管理类别评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负责评定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税务机关提出重新评定管理类别,税务机关自收到资料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定工作。
A.5B.15C.20D.30*5.某外贸公司在缴纳了50 万元的税款后,采取虚报出口的手段,骗取税务机关退税80 万元,后被查获。
对该公司()。
A.以偷税罪处理。
B.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C.其中的50 万元按偷税罪处理,余下的30 万元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D.其中的50 万元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余下的30 万元按偷税罪处理。
*6. 外贸企业出口的应退消费税税额,凡属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货物,其计算退税额的计税依据是()。
A.报关出口时的离岸价B.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C.市场同类商品的平均价格D.同外商签订的合同注明的价格*7.一外贸公司购进一批货物出口,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项金额50000元,税额6500元,征税率13%,退税率6%,该批货物全部出口,收汇额7500美元,记帐汇率6.83元/美元,则该企业可退增值税多少元()A.3000元B.6500元C.3750元D.3105元*8.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管理办法。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
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
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
17%,退税率 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货:银行存款 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 2400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
2400 ×(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48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上期留
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 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90000
货:银行存款 90000(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
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60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
(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8)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上期留
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 5-2400×(17%-15%)]=51-97=-46
(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9)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
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14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