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5分)一、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A、风骚.(sāo)东施效颦.(pín)袖手旁观等闲视之B、灵柩.(jiù)恪.尽职守(kè)重蹈覆辙面面相觑C、扶掖.(yè)徇.私枉法(xún)侧隐之心相形见绌D、繁衍.(yǎn)怒不可遏.(è)起承转合敛气屏声二、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A.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使冒充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B.执法部门要擅长虚张声势....:“啊,这篇文章原先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C.教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鸟儿也回来了。
D.咱们每一年都在家乡植树,此刻,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熟悉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刻久久不能安静。
C、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固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大体条件。
D、“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4.与上文衔接最适当...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需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那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假设罔闻,拖延推委,。
A.既不转达上级指示,也不购买污水处置设备,以致污染问题愈来愈严峻,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买污水处置设备,也不转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愈来愈严峻,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转达上级指示,也不购买污水处置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愈来愈严峻。
D.既不购买污水处置设备,也不转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愈来愈严峻。
五、以下句子排序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①真正的友谊储蓄,是不能够单向支取的②友谊,是人一辈子一笔收成颇丰的储蓄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谊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存加重其分量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摔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楚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二、填空(15分)六、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1)、足蒸暑土气,。
第六单元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2.D3.A4.C5.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21题)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10分,每空1分)(1)井上生旅葵(2)去时雪满天山路(3)何处望神州(4)只吹的水尽鹅飞罢(5)饿死真吾事(6)欲别故乡难(7)宫阙万间都做了土(8)未能远谋(9)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三、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12小题,共33分。
(一)(9分)7.(2分,每小题0.5分)(1)忠诚、纯正(2)咨询(3)为什么(4)安抚8.(4分,每小题2分)(1)因此,先帝才(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
(2)(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劳,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
9.(3分,意对即可)同: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异:诸葛亮还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二)(10分)10.(2分)包容多样的和平。
(或“我们爱我们自己,但不应仇恨与我们不同的人,向他们学习,我们更能茁壮成长”)11.(2分,意对即可)每个人都获得了尊重和尊严,研究和学习其他文化,把自己的文化与外来的融合起来,这样就能增强“我们”(人类)的力量。
12.(3分,意对即可)举例论证(摆事实)。
(1分)用不同民族的经典文化和信仰教义中的事实,论证宽容和互相谅解是所有民族文化和宗教教义所追求的共同价值观。
经典的事实,神圣的教义,令人更加信服,不容置辩。
(2分)13.(3分,意对即可)安南的演讲告诉我们,人类是一个整体,无论国家或民族,无论贫穷或富裕,人类的存在是会相互影响的。
由此,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要兼容并蓄,要允许有不同的观点,要给别人以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但也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三)(14分)14.(2分)标题揭示了文章要叙述的内容,又表现出父母之间相伴相携的情分(点明主旨)。
15.(3分,意对即可)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
(1分)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秋)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汲取前行力量”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8分)明清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成果和标志之一。
长篇小说回目的确立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小说家的智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形式和文体日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通常被说成是世代累积型建构的巨制伟作,到清前期出现了kuàng世杰作《红楼梦》和《儒林外史》,这无疑是世界小说史上的奇迹□【甲】是把它们放在中国文学发展的纵坐标还是世界格局同类文体的横坐标上去认识和观照,它们【乙】不失为一种辉煌的(),都堪称世界小说史上的()。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日趋.()成熟kuàng()世杰作(2)在语段□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逗号分号B.冒号句号C.逗号句号D.顿号叹号(3)在语段括号中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典范精品B.模范精华(4)在【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即使也B.无论都C.如果就D.只有才2.读诗,就是读人生情感;读诗,也是读人生际遇。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古典诗词研读”的部分探究成果,请帮他们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8分)在吟诵诗词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古诗词爱言“愁”,愁情万种,撩人心弦。
愁是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的乡思;是刘长卿“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的怅惘;是韩愈“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叹;是李白“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苦闷;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的煎熬;是辛弃疾“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的无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张振芳张春梅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⑴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请写出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一个用典的句子:⑹现已74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无私奉献。
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古诗句来赞颂他。
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追朔殷.(yān) 红驰骋.(chěng) 销声匿.(nì)迹相形见绌B.静谧濒.(bīn) 临遒劲.( jìn ) 叱咤.(zhà)风云耸人听闻C.蓦然雾霭.(ǎi ) 深邃.(suì) 高屋建瓴.(ling) 粗制滥造D.窘迫舐.(shì)犊清洌.(liè ) 满载.( zài )而归谈笑风声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3分)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的人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用反问句续写一句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班别:学号:姓名:评分: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6分)(1)鸟下绿芜秦苑夕,口口口口口口口。
(许浑《咸阳城东楼》)(2)口口口口,水满陂塘。
(秦观《行香子》)(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李商隐的《无题》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离别的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老都管道:“你们不要yuàn chàng,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 )(2)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sāng zǐ,一向有失亲近。
”( )(3)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rú lé iguàn ěr。
( )(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sī xián rúkě。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世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过于疏懒..而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B.面对这一大堆不会做的数学题,小明直发怔..。
C.邻居阿姨十分溺爱儿子,每次儿子打架偷东西,她都护短,说:“孩子还小,不省人事....!”D.老师三言两语的指点,使我顿开茅塞....,找到了研究工作难于突破的关键所在。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化是民族的根,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保护”和“了解”调换位置)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将“依赖改为“依靠”)C.创新是广东的特色,也是多年来持续推动广东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后面加上“的强大动力”)D.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尽管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人类肆意开发、掠夺、污染环境,那么必然导致地球灾难和人类的灭亡。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2分)A.皆次当行.(háng)扶苏以数.谏故(shuò)怅.恨久之(chàng)B.以遗.陛下(wâi) 又间.令吴广(jiàn) 弗.敢易(fú)C.以头抢.地耳(qiǎng) 因屏.人曰(bǐng) 躬耕陇.亩(lǒng)D.孤不度.德量力(duó) 宁.有种乎(nìng) 中道崩殂.(cú)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夙夜..忧叹(早晚)B.失期,法.皆斩(法律,法令)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C.公尝.闻天子之怒乎(曾经) 以告.先帝之灵(告慰)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2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B.仓鹰击于殿上C.欲信大义于天下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分)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然.后施行然.操遂能克绍D.曹操比.于袁绍比.至陈,车六七百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D)(2分)A.不能名其一处也B.皆指目陈胜C.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D.苟全性命于乱世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3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C)(3分)A.大楚兴,陈胜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总分:8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4分)鸿鹄.()所罾.()倾颓.()崩殂.()猥.()自枉屈攘.()除舴.()艋.()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6分)⑴发闾左適戍渔阳通⑵为天下唱通⑶将军身被坚执锐通⑷故不错意也通⑸欲信大义于天下通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3、填空(10分)⑴《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⑵,衡阳雁去无留意。
⑶过尽千帆皆不是,⑷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⑸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⑹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
(4)《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片赤诚忠心的名句是: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
(6)《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7)莫道不消魂,,。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壮志的句子是: ,,。
(9)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揭示词人和征夫心理矛盾,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4、文化积累——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人物。
(3分)①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作品:《》人物:②天蓬元帅高老庄娶亲作品:《》人物:③解救金氏父女野猪林救豹子头作品:《》人物:二、阅读理解(49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23题。
㈠《出师表》(节选)(21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触摸感悟(27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2.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东汉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选择正确的译文。
(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一53—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九年级】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验试题(含答案)九年级语第六单元自测题一、积累1.将下列句子在方格中抄写一遍,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发/闾左/?戍渔阳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用原句子填空或根据要求填空。
(1),,沙场秋点兵。
(2)《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历史学家的巨著,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鲁迅称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陵春》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4)辛弃疾在他的《破阵子》一词中,表现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容。
(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5.读下面语句,根据你的理解,把你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ABCD二、阅读(一)阅读选,回答后问题。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以下各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附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罾.zēnɡ忿恚..fènhuì裨.补bì脉脉..màimàiB、怫.然fú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C、诣.yì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D、崩殂.cú麾.下huī引擎.jínɡ斟酌..zhēnzhuó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陈胜自立为将.军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B、谓为信然.秦王怫然.怒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将军向庞,性行.淑均D、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
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4分)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8、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
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
D、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10、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6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意思一致。
(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本词的主旨句是。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下面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5)请你再写出一处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22分)11、《陈涉世家》选自朝历史学家的巨著,它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历史事实,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鲁迅称它是“,”。
(3分)12.对文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2分)A.叙述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对人民残暴的统治。
B.交代起义的原因,说明陈胜、吴广善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举行大事。
C.叙述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D.交代起义的方法,说明陈胜、吴广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发动起义。
13.用原文句子填空。
(3分)(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是。
14.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分)15.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
宜.多应者功宜.为王 B。
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卜者知其指.意 D.之次.所旁丛祠中皆次.当行16.解释下面加点字词(4分)(1)度.已失期()(2)等.死,死国可乎()(3)为天下唱.()(4)陈胜王.()17.翻译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分)译:18.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凡三往,乃见19.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的人。
(2分)(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分)2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长者:年长的人B.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四:成为四个人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D.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谕:明白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C. 秦王谓.唐雎曰君谓.计将安出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休祲降于.天22.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辍耕之垄上 B.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足下卜之鬼乎 D.专诸之刺王僚2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而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答:(2)与臣而将四矣答:24. 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的性格特点。
(4分)2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4分)答:26.列举出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2分)答:(三)【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隆中对》)【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27. 请在第一段中用“/”给引号内的语句断句。
(3分)28.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臣本布衣布衣: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③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④深入不毛不毛: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2分)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