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教案及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及阅读题型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选文优雅动情的语言。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细微的部分,并将这些不起眼的事物,经过细腻、多情的铺陈、描绘,赋予生命的写作手法。
3、理解文章的主旨——爱能够遍布人间。
教学重难点:品味优雅动情的语言,领会文章的主旨。
学法指导:朗读教学法、美点探究法。
学情预设:《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作者用优雅动情的语言,繁富多彩的修辞,针对“爱”这个主题,真诚地阐发了自己美好的愿望——爱能够遍布人间。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结合散文的特点,我将此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通过理解重点词语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以及体会文章的语言上。
同时结合八年级学生即将成为毕业生这一现实,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选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范读选文。
2、学生齐读选文,初步感知文意。
3、提问: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三、品读课文。
1、学生自主品读课文。
2、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3、教师分类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品评选文的美点。
(1)赏析内容美(2)赏析语言美提问: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
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示例:第12自然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4、学生齐读选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四、课堂小结。
五、中考链接(2013湖北孝感试题)13.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2分)示例: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有美感富有诗意。
)②有意蕴,暗示(揭示)文章的中心③以“树”为线索行文,思路清晰。
14.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心灵是棵会开花的树主要内容是什么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
作者用“让心灵花开”这个生动的比喻串连全文—每个人心灵都像树,哪些人心灵中盛开着鲜花,这些花给人们怎样的感觉,希望每个人心中都盛开鲜花。
华美的文采、闪光的修辞、巧妙的结构、热烈的情感使文章充满了美感,引发心灵的共鸣。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简介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一篇散文。
文章用“花开”的过程比喻人生的历程,寓意深刻,意味深长。
华美诗意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人生的解读、对和谐友爱之世界的期冀。
赵丽宏简介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
2014年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荣誉院士荣衔。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开始发表作品。
文学创作一级。
著有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诗魂》《爱在人间》《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赵丽宏散文》等,报告文学集《心画》《牛顿传》等及《赵丽宏自选集》(四卷),共60余部。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
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己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的绿荫。
难道你不相信?
你也许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己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的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俳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
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的奇妙景象。
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
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你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时间:2018-12-19 15:33:24 | 作者:陈琰铭心灵是什么?我时不时会向自己问这个问题。
从前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自从发生了那件事之后,我明白了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一棵开满勇敢之花的树。
记得那一次,老师出乎意料地找到我,对我说:“陈琰铭,现在我有个事情要告诉你。
下个星期,我想派你去国旗下讲话,可以吗?”我听完,心中十分矛盾:我从前可没有在国旗下演讲过呀,万一我讲得不好,给我们班丢脸可怎么办,我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老师诚恳的眼神,便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
没过多久,老师便把稿子交给了我。
每天我做完作业后,我便拿出稿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去感受每句话每个词应有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反反复复地推敲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演讲前一天晚上,我已信誓旦旦地为明天做好准备,晚上竟然下起了大雨。
国旗下讲话取消了,被拖延到下星期。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又是喜又是悲。
喜的是还有一个星期可以准备,悲的是时间越久我便愈加紧张。
很快,又一个星期一如约而至地到了。
当我的搭档看到台下有这么多人时,他轻声地对我说:“我可以放弃吗?我好紧张啊,我的心砰砰直跳着呢。
”“没事的,勇敢一点。
”我故作淡定地对他说。
开始演讲了。
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在国旗下的讲话,当第一句话从我的口中说出时,我清楚地感受到我的声带在强力地振动。
之后我的语气变慢了,心也变得平静了许多。
我终于讲完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向台下的老师同学鞠躬,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我的心灵受到了勇敢的历练;这一次我的心灵战胜了我的懦弱与胆怯;这一次,我的心灵深处盛开了一朵勇敢之花。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一课一棵开花的树)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二课陋室铭)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三课我所知道的康桥)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四课幽梦影选)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五课木兰诗)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六课森林最优美的一天)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七课定伯卖鬼)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八课人生需求愈少,负担愈轻)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九课为学一首示子姪)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十课来到部落的文明)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第十一课空城计)
第十二课科幻极短篇选
◆活化教学─课文引导提问(题目供教师提问教学使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
表达能力)。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粗读感知人和树之间发生的中心事件2.品读树的顽强以及弟弟心灵的成长过程,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二、教学重难点:品读树的顽强以及弟弟心灵的成长过程,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分享顾晓蕊的一篇散文《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二)粗读感知人和树之间发生的中心事件请同学们自由的放声朗读文章,并思考:1.题目中的“心”,指的是谁的心?题目中的“树”指的是什么树?2.人和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明确:⒈“心”指的是弟弟的心;“树”指的是故乡四合院中的一棵老槐树。
⒉人和树之间发生的中心事件是:弟弟在顽强的老槐树的影响下重新站了起来。
(三)品读树的顽强过渡:其实从文中弟弟的一句话中我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他深受老槐树的影响——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
1.弟弟认为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你从文中读到了吗?明确:“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追问:句中提到洋槐树在记忆里被风雨摧毁了,被摧毁的洋槐树是怎样的?明确:“如巨人般倒下”、“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从这些景象中可以感受到当时洋槐树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
追问:可现在呢?明确:“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被摧毁的洋槐树是那样的脆弱,而此时洋槐树却变得更加枝繁叶茂,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洋槐树顽强的生命力。
2.现在的洋槐树变得更加的枝繁叶茂,那先前的洋槐树是怎样的?明确: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3.在我们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洋槐树倒下后又重新站起来变的更加枝繁叶茂的形象,那作者此处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没倒下的洋槐树,有何用意呢?分析:女生,我们一起来朗读这几句话。
教案:我的心灵花园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长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情绪管理:认识情绪、情绪的表达与调节、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
3. 人际沟通:倾听与表达、同理心、解决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自我认识与成长: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自我激励、自我成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整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我认识与成长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我接纳与激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心情日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话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情境创设: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情绪的起伏,学会调节情绪。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际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5. 案例分析:分析自我认识与成长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6. 实践活动:开展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7.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8. 课后作业:布置心情日记、阅读相关书籍等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心灵花园2. 副心理健康三年级3.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4.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课程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灵花园的心情日记,记录自己的心理成长过程。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教学设计
东亭学校骆琼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选文优雅动情的语言。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细微的部分,并将这些不起眼的事物,经过细腻、多情的铺陈、描绘,赋予生命的写作手法。
3、理解文章的主旨——爱能够遍布人间。
教学重难点:
品味优雅动情的语言,领会文章的主旨。
学法指导:
朗读教学法、美点探究法。
学情预设: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作者用优雅动情的语言,繁富多彩的修辞,针对“爱”这个主题,真诚地阐发了自己美好的愿望——爱能够遍布人间。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结合散文的特点,我将此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通过理解重点词语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以及体会文章的语言上。
同时结合八年级学生即将成为毕业生这一现实,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选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范读选文。
2、学生齐读选文,初步感知文意。
3、提问: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
三、品读课文。
1、学生自主品读课文。
2、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教师分类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品评选文的美点。
(1)赏析内容美
(2)赏析语言美
提问: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
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示例:第12自然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
4、学生齐读选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心灵里,有着一大片的绿荫,而在这片茂密的绿荫中,绽放着一朵又一朵的花儿——请你撷取其中的一朵花儿。
示例:诚实之花
当我们面对着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利益时,我们是否可以抵挡得住诱惑并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呢?譬如在考试中,我们为取得好成绩,不免有这样的念头:为何不去作弊呢?反正仅此一次而已。
而这样的念头,使得大部分的同学的诚实之花凋谢了;而没有作弊的同学,则使自己的诚实之花绽放得更加艳丽。
播下诚实的种子,开出诚实之花。
诚实之花,心灵之树上绽放得最艳丽的花。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学习辅导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选文优雅动情的语言。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细微的部分,并将这些不起眼的事物,经过细腻、多情的铺陈、描绘,赋予生命的写作手法。
3、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习重点:
品味优雅动情的语言,领会文章的主旨。
字词积累:
正确书写、读准、理解、运用下列词语:
蒙昧震撼绵延不绝奇葩举世无双
问题思考:
1、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
2、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5、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
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示例:第12自然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心灵里,有着一大片的绿荫,而在这片茂密的绿荫中,绽放着一朵又一朵的花儿——请你撷取其中的一朵花儿。
示例:诚实之花
当我们面对着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利益时,我们是否可以抵挡得住诱惑并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呢?譬如在考试中,我们为取得好成绩,不免有这样的念头:为何不去作弊呢?反正仅此一次而已。
而这样的念头,使得大部分的同学的诚实之花凋谢了;而没有作弊的同学,则使自己的诚实之花绽放得更加艳丽。
播下诚实的种子,开出诚实之花。
诚实之花,心灵之树上绽放得最艳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