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演练: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03.00 KB
- 文档页数:15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语基落实1下列字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号.叫(hào)装载.(zài)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g)驰骋.(chěng)落日余晖C.玉簟.(diàn)绸缪.(miù)花自飘零D.滞.留(zhì)倏.忽(shū)金衣玉食项,“号”应读“háo”。
C项,“缪”应读“móu”。
D项,“金”应为“锦”。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沦.西河沦:落下。
B.欲言无予.和予:同“预”,参与。
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
D.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项,予:代词,我。
3下列诗句或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冷的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排列成行的雁队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友人的人影像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远兴叹。
项,这里应是“友人乘坐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远兴叹”。
4下列诗句或词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项,使用了对偶。
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
C、D两项使用了比喻。
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5~6题。
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又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既表明竹席变凉,又有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第一单元自主赏析书愤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fán)沅.(yuàn)水A.北渚.(zhǔ)白艹烦.B.萃.(zú)中罾.(zēng)木上眇眇.(miǎo)C.水裔.(yì) 西澨.(shì) 荪.(sūn)壁D.兰橑.(lǎo) 蕙櫋.(mián) 踯躅.(chú)【解析】A沅:yuán;B萃:cuì;D躅:zhú。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E)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犹豫不决,欲言又止【解析】徘徊不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解析】A是名词作状语,其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036(D)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
【解析】“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
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5~6题。
导学号65994037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云鬓.(bìn)花颜九重城阙.(quē) 渔阳鼙.(pí)鼓B.鸟萃(píng)中流水潺.(chán)湲桂栋兰橑.(lǎo)C.玉盘珍馐.(xiū) 镜中衰.(suāi)鬓惟有鹧鸪.(gū)D.红藕.(ǒu)香残未雨绸缪.(móu) 吞声踯.(zhí)躅【解析】A阙:què;B:pín;D衰:shuā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停杯投著长风破浪酌酒自宽B.金屋妆成池苑依旧仙袂飘飘C.楼阁玲珑宛转峨眉云栈萦纡D.虚无缥渺为连理枝芷葺荷屋【解析】A著—箸;C峨—娥;D渺—缈。
3.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061(C)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
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C.“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写诗人饮酒而内心得到宽慰,举起酒杯表示以后再也不歌行路之难。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解析】C项,诗句是诗人借酒浇愁。
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062(C)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近体诗是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布衾.(qīn)修葺.(qì)擘.画(bì)凝睇.(dì) 风驰电掣.(chè)B.签.名(qiān) 假寐.(mèi) 骊.山(lí)逶迤.(yí) 杳.无音讯(chá)C.休憩.(qì) 联袂.(mèi) 庑.门(wú)歧.路(qí) 千载.难逢(zǎi)D.闲暇.(xiá) 马嵬.(wéi) 绰.约(chuò)参差.(cī) 回眸.一笑(móu)解析:选D A项,“擘画”的“擘”读bò;B项,“杳无音讯”的“杳”读yǎo;C 项,“庑门”的“庑”读wǔ。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B.与佳期..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解析:选B佳期:佳,佳人。
期,约会。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解析:选A A项,“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应为“《长恨歌》《琵琶行》”。
4.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品,下列诗句和该词风格相同的一项是()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B.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质量检测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倾.国(qīnɡ)回眸.(móu)霓.裳(ní)B.鼙.鼓(pí) 千乘(shènɡ) 萦纡.(yú)C.驭.气(yù) 仙袂.(mèi) 凝睇.(dì)D.人寰.(huán) 参差.(cī) 临邛.(qiónɡ)答案: B 纡yū。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B.九重城阙..辅三秦..烟尘生城阙C.到此踌躇..满志..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D.上穷碧落下黄泉..,用心一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答案】D(A①不够,②不值得;B①指宫廷,②指长安;C①停留,②得意的样子;D地下的泉水,都是用的“黄泉”的本义)3.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君臣相顾尽沾衣。
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答案】AC(都当“看”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千乘万骑西南行B.上穷碧落下黄泉C.春宵苦短日高起D.梨花一枝春带雨【答案】D(A中的“西南”,B中的“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C中的“苦”是意动用法,D中无活用词)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光彩生门户③六军不发..②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无奈何..,云栈萦纡登剑阁⑤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宛转蛾眉马前死④黄埃散漫风萧索躇.不能去⑥为感君王辗转..,花冠不整下堂来⑧含..思,遂教方士殷勤觅⑦云鬓半偏新睡觉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⑧C.①④⑥⑦D.③⑤⑥⑧【答案】D(排除①②⑦即可。
①“颜色”,这里指娇媚的姿容;②“可怜”,这里是“可爱”、“美好”的意思;⑦“睡觉”,这里是“刚刚睡醒”的意思)6.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六宫粉黛无颜色B.缓歌慢舞凝丝竹C.温泉水滑洗凝脂D.梨花一枝春带雨【答案】D(D是比喻,其它是借代)7.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足见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展示了她的魅力之不可抗拒。
2018-2019学年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训练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近代以来,西风东渐。
“五四”以后,西风狂飙。
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
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反感。
②“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
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
③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④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
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质量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眇.眇(miǎo) 水裔.(yì) 偕.逝(xié)B、葺.之(qì)紫坛.(tán)骤.得(zhòu)C、潺.湲(chán)白薠.(fán)芳馨.(xīn)D、九嶷.(ní)麋.鹿(mí)薜.荔(pì)【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B、麋何食兮廷中,蛟何为兮水裔?C、筑室兮水中,茸之兮荷盖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答案】D【解析】A、“渺渺”为“眇眇”B、“廷”为“庭”C、茸为葺。
阅读下面一段屈原的《湘夫人》,回答后面问题。
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蓣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潺。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榜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子降兮北渚.渚:洲B.蛟何为兮水裔.裔.:边C.夕济.兮西澨济:成功D.将腾驾兮偕.逝偕:同【答案】C【解析】济:渡水。
4.下列诗句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葺之兮荷盖”——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B.“灵之来兮如云”——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C.“时不可兮骤得”——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
D.“聊逍遥兮容与”——暂且一起逍遥快乐。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凝脂.(zhī)闲暇.(xiá)绰.约(chuò) 马嵬.(wéi)B.修葺.(qì) 联袂.(mèi)踯.躅(zhí) 祠.堂(cí)C.千载.(zǎi) 鹧.鸪(zhè)绸缪.(móu) 玉簟.(tán)D.寤寐.(mèi) 歧.路(qí)江渚.(zhǔ) 庑.门(wǔ)解析: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C2.下列词语的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萧索娥嵋连理B.修葺芳馨逍遥装饰C.慷概黄鹂频繁链接D.瓜州时事阮籍变换解析:A项,嵋-眉。
C项,概-慨。
D项,州-洲。
答案:B3.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可羡..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B.与佳期..歌路难断绝:停止C.举杯断绝..天下计频烦:多次D.三顾频烦..解析:B项,佳:佳人,指湘夫人。
期:约会。
答案:B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这是屈原创作《九歌》的原因。
B.刘熙载《艺概·诗概》中的“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一句评价的是李白的诗。
C.“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这是近代梁启超对陆游的评价。
D.陆游的《书愤》一诗反映出陆游慷慨悲壮的诗风,而《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则反映出他清淡、婉丽的诗风。
解析:B项,应为评价鲍照的诗。
答案:B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桌过寒假!寒假弯道超车,鸡年一鸣惊人!1第一单元第三板块课时训练二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wéi)衣襟.(jīn)悲号.(hào)忧.思(yōu)B.徘徊..(pái huái)孤.影(hú)悽.怆(qī)沦.落(lún)C.梦寐.(mèi)鹧鸪..(zhéɡū)飞翔.(xiánɡ)绸缪.(móu)D.玉簟.(diàn)锦.书(jǐn)鸿.雁(hónɡ)罗裳.(chánɡ)解析:A.“号”读háo ,B.“孤”读ɡū,C.“鹧”读zhè。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凋谢漂零红藕泄露B.世外桃园须臾离愁万钧C.销除绕指柔书藉流逝D.慷慨酌情倾泻借鉴解析:A.漂—飘,B.园—源,C.销—消,藉—籍。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做好国有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调控,国家将加大对工资收入过高的行业工资分配________的力度。
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________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成果显著,极大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
③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队长王濛连夺三枚金牌,________为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的核心。
A .调节'整顿'不愧B .调剂'整顿'无愧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桌过寒假!寒假弯道超车,鸡年一鸣惊人!2解析: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整治:整顿;治理。
不愧:当之无愧;当得起(多跟“为”或“是”连用)。
无愧: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谈谈“情景交融”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
顾起元说:“作者内激于志,外荡于物,志与物泊然相遭于标举兴会之时,而旖旎佚丽之形出焉。
”用现在的话来说,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
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只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而且,“情融乎内而深且长”,“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
情景交融,关键在融。
有些诗,情景并同,然而妍媸各别。
谢榛曾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这大约是因为,司空曙的两句诗,仿佛信手拈来,抒写自然,善藏善露,能给人以更多的美感。
也就是情与景融合得好,不露痕迹。
可知,同是情景交融,也自有高低优劣之分,或者说是有程度的不同。
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情景浑融,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传统的美学观念中有一个显著特色,即认为世界万物具有类似人的精神、意识、性情的表现。
因此,诗人们往往追求一种“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的理想艺术境界,物我同一,浑然无迹。
与此相联系,诗人抒情写景,莫不“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凝脂.(zhī)闲暇.(xiá)绰.约(chuò) 马嵬.(wéi)B.修葺.(qì) 联袂.(mèi)踯.躅(zhí) 祠.堂(cí)C.千载.(zǎi) 鹧.鸪(zhè)绸缪.(móu) 玉簟.(tán)D.寤寐.(mèi) 歧.路(qí)江渚.(zhǔ) 庑.门(wǔ)解析: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C2.下列词语的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城阙萧索娥嵋连理B.修葺芳馨逍遥装饰C.慷概黄鹂频繁链接D.瓜州时事阮籍变换解析:A项,嵋-眉。
C项,概-慨。
D项,州-洲。
答案:B3.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可羡B.与佳期..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解析:B项,佳:佳人,指湘夫人。
期:约会。
答案: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所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解析:A项,“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错,《新乐府》是讽喻诗。
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
语境强调大自然的美景,用于此处对象错误。
②望尘莫及:远远望见前面人马带起的尘土,觉得自己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比较的事物须是同类,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用于此处正确。
④充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形容对某些事漠不关心。
用于此处正确。
⑤左支右绌:原指射箭时左手撑弓右手拉弦的姿势,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比喻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
用于此处正确。
⑥温文尔雅:举止文雅,态度温和。
一般指人。
用于此处对象错误。
答案:A6.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这是屈原创作《九歌》的原因。
B.刘熙载《艺概·诗概》中的“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一句评价的是李白的诗。
C.“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这是近人梁启超对陆游的评价。
D.陆游的《书愤》一诗反映出陆游慷慨悲壮的诗风,而《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则反映出他清淡、婉丽的诗风。
解析:B项,应为评价鲍照的诗。
答案:B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
这里用错了对象。
B项,“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用于此处正确。
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句子中称别人的家,不得体。
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此处用于说自己的女儿,不得体。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用天地寄托心意,重申誓言,表达绵绵不尽的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两个人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6)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5)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6)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7)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三、阅读题(共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8分)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9.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堪笑”“羞自照”是对颓唐失意、容颜苍老的自我解嘲,中间蕴藏着无尽的不平与感伤。
B.“谁知得酒尚能狂”表明作者对自己“脱帽向人时大叫”的酒后狂态甚为惊讶,觉得有失体统。
C.“孤剑床头铿有声”移情于物,通过床头孤剑发出铿锵响声把作者内心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D.“打窗风雨正三更”以景作结,景中含情。
既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又含蓄抒发了内心的痛苦。
解析:B项表面上是惊讶自己酒后失态,实际上是透视内心,借酒后狂态宣泄难以抑制的悲愤。
答案:B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运用虚实(对比)结合的手法。
前四句写自己当年泛游东海、射虎南山的豪壮之举,是虚写;后八句描写自己如今处境颓唐、功业无成的失意之境,是实写。
虚实相反相成,对比强烈,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
起笔虚写,情感豪迈;后面实写,情感悲凉。
这样使得诗歌具有跌宕起伏之美。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8分)鹊桥仙滕宾斜阳一抹,青山数点。
万里澄江如练。
东风吹落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渡,荒鸡村店。
渐觉楼头人远。
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个、柴门半掩。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里澄江如练”运用夸张,把长江比作一条素练,突出了江水的澄澈。
B.上片前三句从大处、远处着眼,状写黄昏时江天澄净空阔的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空阔、幽远的画面。
C.上片后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状写黄昏时的景象,营造了一幅寂寥冷清的画面。
D.下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前三句写古道荒凉,乌鸦归巢,野外村店,鸡禽回笼,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热闹的乡村图景。
解析:A项,“夸张”错,应该是“比喻”;C项,“化静为动”错,应该是“以动衬静”;D项,描绘的是一幅寂静残败的荒村图景。
答案:B12.词的下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要分析词人的情感,须抓住诗歌描写的景物特点。
答案:下片表现了词人想要从冷寂的境地中寻找可以逃避尘世的喧嚣,以求得内心安宁的隐逸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8分)题元十八①溪居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③,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
②红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③千年鹤:据《搜神后记》载,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语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13.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短短的两句,却写了诗人次第相逢的许多意象,既显得气势阔大,又渲染了庄园的豪华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