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格式:docx
- 大小:15.67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①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②。
【注释】①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的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②典出《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古代一种木制的玩具)而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洛阳满城飞花、缤纷如雪的美景。
B.诗歌第二句与首句形成对比,说明山中景色与洛阳城的不同,花朵才刚刚绽放,可尽情欣赏。
C.颔联紧扣标题中的“还”字,诗人早上告别洛阳城中的美景,晚上就看到了陆浑别业的美景。
D.诗人在寒食节回到陆浑别业,山中不但春景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让诗人不禁生出归隐之情。
(2)尾联中的“野老”,有人认为是诗人自己,有人认为是山野中的寻常老人,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中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注释】本诗是作者被贬黄州时作。
水晶二句: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舟以笛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甚为精壮,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擁,其笛应声粉碎”。
李牟,或作李谟。
此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1)分析“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在词中的作用。
(2)请从下片入手,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寄怀李建勋(唐)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
老觉光阴速,闲悲世路多。
中秋节的诗句赏析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赏析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赏析【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赏析诗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
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
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
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
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
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
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
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更多承载了怀乡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这些月亮内涵是因空间距离产生而寄寓感情的。
不过月亮也会出现时间概念,它却成了一种永恒对照无常的人生,进而表现人生的痛苦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江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这些诗句里的月亮意象无不指向时间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给个体生命的怅惘痛苦。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_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在古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很多,本页面收集了描写中秋节的经典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诗句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
【翻译】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张九龄。
其诗句全文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翻译】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多情的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秋宵月下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其诗句全文如下: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形容一天的诗句
1.《念奴娇·凭高眺远》
年代: 宋作者: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
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2.《浣溪沙》
年代: 宋作者: 向子諲
星斗昭回自一天。
疏梅池畔斗清妍。
蟠桃正熟藕如船。
叶上灵龟来瑞世,林间白鹤舞胎仙。
春秋不记几千年。
3.《鹧鸪天·香雾氤氲结彩山》
年代: 宋作者: 无名氏
香雾氤氲结彩山。
蓬莱顶上驾头还。
绣鞯狨坐三千骑,玉带金鱼四十班。
风细细,佩珊珊。
一天和气转春寒。
千门万户笙萧里,十二楼台月上栏。
4.《南歌子·楼迥迷云日》
年代: 宋作者: 无名氏
楼迥迷云日,溪深涨晓沙。
年来悴憔费铅华。
楼上一天春思、浩无涯。
罗带宽腰素,
真珠溜脸霞。
海棠开尽柳飞花。
薄幸只知游荡、不思家。
5.《失调名》
年代: 宋作者: 无名氏
灯火楼高,移下一天星斗。
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实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实用5篇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及赏析 1原文:念奴娇·中秋对月明代: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观于中秋节的诗1. 《念奴娇·中秋》(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2. 《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3. 《中秋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4.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 《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7.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9. 《中秋夜有怀》(唐·杜牧)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10.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古诗词中月亮的别称与意象分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紧密。
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
这些别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点的别称1.直称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如: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曹直《赠徐干》)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那么又盲?(《楚辞·天问》)月魄: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敞亮的部份。
阴历每一个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慢慢形成以"魄"为大体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
(何景明《对月》)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适《塞下曲》)二、喻称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
另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如:①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李商隐《碧城》)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优秀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优秀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荷塘月色经典诗句篇一1、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2、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贾岛《宿山寺》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4、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江淹《别赋》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7、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8、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9、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王元鼎《凭栏人·闺怨》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碣石篇》11、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王安石《春夜》1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13、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欧阳修《晚泊岳阳》14、月落沙平江似练。
望尽芦花无雁。
——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1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1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17、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先《青门引·春思》18、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19、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2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21、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节古诗词全文及赏析有关中秋节古诗词全文及赏析有关中秋节古诗词全文及赏析嫦娥朝代:唐代作者: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及注释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有关中秋节古诗词全文及赏析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朝代:宋代作者:吴文英原文: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
秦镜满。
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
摩泪眼。
瑶台梦回人远。
鉴赏“雁边”三句,月未升之景。
“飞琼”,月亮的别称。
此言从天边随风隐隐约约传来远去的雁声,天上的琼楼玉宇――月亮还不知在什么地方,青天碧云却已渐渐转入昏暗。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全诗翻译赏析及作
者出处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
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
提供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1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赏析古往今来,中秋之月激发过文人多
少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想象,苏东坡在熙宁九年(1076)写过的脍炙人口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尽情驰骋对月宫的幻想,表达超脱尘俗和依恋
现实的矛盾,倾吐对情同手足的胞弟的思念。
词的开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
本来在中秋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是人们常见的,没有什幺稀奇。但这里作
者加上“凭高眺远”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作者置身高楼,凭高望远,
所以视野开阔,而使得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毫无尽处,引人入胜。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写到明月。古时称月为魄,传
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意思是说,月儿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
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
照耀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竟引起了作者无限的幻想,以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