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制式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11.56 KB
- 文档页数:1
⼿机通信频段三⼤运⾏商频段分配2G/3G/4G2GP-GSM ,基准GSM-900频带E-GSM ,扩展GSM-900频带(包括基准GSM-900频带)R-GSM ,铁路GSM-900频带(包括基准和扩展GSM-900频带)T-GSM ,集群⽆线系统-GSMER-GSM900,即为Extended Railway GSM 900, 在原铁路通信系统的基础拓宽了其频率范围(TX:873-915,RX:918-960)。
3G中国电信为CDMA2000、中国联通为WCDMA 、中国移动为TD-SCDMA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称码分多址,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络,即3G ⽹络的主要技术。
相对于GSM ⽹络,CDMA ⽹络有准确的时钟,通信抗⼲扰,信息传输迅速,覆盖率⾼,连通率⾼,辐射⼩,覆盖⾯积⼤等优势,这些都是GSM ⽹络所不具备的。
⽽CDMA2000,WCDMA ,TD-SCDMA 是国际电联确定的三个⽆线接⼝标准。
W-CDMA 标准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本的早期第三代⽆线研究活动,该系统在现有的GSM ⽹络上进⾏使⽤,对于系统提供商⽽⾔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该标准的主要⽀持者有欧洲、⽇本、韩国。
去年底,美国的AT&T 移动业务分公司也宣布选取WCDMA 为⾃⼰的第三代业务平台。
CDMA2000系统主要是由美国⾼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的,它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廉,主要⽀持者包括⽇本、韩国和北美等地区和国家。
TD-SCDMA 标准是由中国移动第⼀次提出并在此⽆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 标准,成为CDMA TDD 标准的⼀员的,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世界领先之列。
4G对于4G ⽹络,⽬前4G ⽹络(LTE )分为TDD 和FDD 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持的频段是不⼀样的,下图是Band 的划分:第四代移动电话⾏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4G 。
简述移动通信的⽹络制式⽹络制式就是⽹络的类型。
1、GSM/CDMAGSM 和 CDMA 是两种不同的 2G ⽹络制式。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采⽤的2G⽹络制式为GSM,⽽中国电信的2G⽹络制式采⽤了CDMA。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全球应⽤最⼴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GSM被认为是第⼆代移动通信标准(2G),同时它是⼀个开放的标准,当前由3GPP持续开发中,在中国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有运营。
在GSM之后,还出现了 GPRS 和 EDGE,⼆者都是基于GSM的演进技术,是⼀个从GSM过渡到3G的技术⽅案。
GPRS通⽤分组⽆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它是GSM移动电话⽤户可⽤的⼀种移动数据业务。
GPRS可说是GSM 的延续,被称为“2.5G”,即介于⼆代和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技术。
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它也是⼀种GSM到3G的过渡技术,它能够充分利⽤现有GSM资源,⽐GPRS更加优良,因此被称为“2.75G”技术。
CDMA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被称为 “2.5G” 技术。
它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个带宽远⼤于信号带宽的⾼速伪随机码进⾏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在中国由中国电信运营。
2、WCDMA/TD-SCDMA/CDMA2000WCDMA、TD-SCDMA 和 CDMA2000 是三种不同的 3G ⽹络制式。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采⽤的3G⽹络制式分别对应 WCDMA、TD-SCDMA 和 CDMA2000。
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种第三代⽆线通讯技术。
2G、3G、4G网络区别2G,是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移动通信技术规格的简称,相对于前一代直接以类比方式进行语音传输,2G移动通信系统对语音系以数字化方式传输,除具有通话功能外,某些系统并引入了短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功能。
在某些2G系统中也支持资料传输与传真,但因为速度缓慢,只适合传输量低的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
基本信息1.1容量在手机与基站间使用数字信号增加了系统容量,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通过使用不同的编码技术,数字信号可被比模拟信号更有效地压缩与编码,从而允许在同一带宽中传播更多的信号。
数字系统减少了手机发射信号所需要的能量,这意味着蜂窝网络需要变得更小,所以相同的面积需要部署更多的蜂窝,因为基站与手机的廉价使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1.2劣势在人口较少的区域,微弱的手机信号可能无法有效到达基站,这个问题对于在较高频率工作的2G系统尤为明显,对在低频工作的2G系统并不是那么明显。
在不同的国家,对于2G的可部署位置,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法规。
数字信号是有损压缩,而模拟信号是无损压缩。
1.3优势数字信号通过降噪技术,较少受到白噪声和背景噪声的干扰。
2技术标准2G技术基本可被切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种。
主要的第二代手机通讯技术规格标准有:GSM:基于TDMA所发展、源于欧洲、目前已全球化。
GSN处理器IDEN:基于TDMA所发展、美国独有的系统。
被美国电信系统商Nextell使用。
IS-136﹙也叫做D-AMPS﹚:基于TDMA所发展,是美国最简单的TDMA系统,用于美洲。
IS-95﹙也叫做cdmaOne﹚:基于CDMA所发展、是美国最简单的CDMA系统、用于美洲和亚洲一些国家。
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基于TDMA所发展,仅在日本普及。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1.各种模拟调制方式总结假定所有调制系统在接收机输入端具有相等的信号功率,且加性噪声都是均值为0、双边功率谱密度为/2的高斯白噪声,基带信号带宽为,在所有系统都满足例如,为正弦型信号。
综合前面的分析,可总结各种模拟调制方式的信号带宽、制度增益、输出信噪比、设备(调制与解调)复杂程度、主要应用等如表3-1所示。
表中还进一步假设了AM为100%调制。
表3-1 各种模拟调制方式总结调制方式信号带宽制度增益设备复杂度主要应用DSB 2 2 中等:要求相干解调,常与DSB信号一起传输一个小导频点对点的专用通信,低带宽信号多路复用系统SSB 1 较大:要求相干解调,调制器也较复杂短波无线电广播,话音频分多路通信VSB 略大于近似SSB 近似SSB 较大:要求相干解调,调制器需要对称滤波数据传输;商用电视广播AM 2较小:调制与解调(包络检波)简单中短波无线电广播FM 23中等:调制器有点复杂,解调器较简单微波中继、超短波小功率电台(窄带);卫星通信、调频立体声广播(宽带)2.各种模拟调制方式性能比较就抗噪性能而言,WBFM最好,DSB、SSB、VSB次之,AM最差。
NBFM与AM接近。
图3-33示出了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曲线,图中的圆点表示门限点。
门限点以下,曲线迅速下跌;门限点以上,DSB、SSB的信噪比比AM高4.7dB以上,而FM(=6)的信噪比比AM高22dB。
就频带利用率而言,SSB最好,VSB与SSB接近,DSB、AM、NBFM次之,WBFM最差由表3-1还可看出,FM的调频指数越大,抗噪性能越好,但占据带宽越宽,频带利用率越低3.各种模拟调制方式的特点与应用AM调制的优点是接收设备简单;缺点是功率利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信号带宽较宽,频带利用率不高。
因此,AM制式用于通信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目前主要用在中波和短波的调幅广播中。
DSB调制的优点是功率利用率高,但带宽与AM相同,频带利用率不高,接收要求同步解调,设备较复杂。
地铁专用无线制式选择石小忠(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70)摘 要 结合铁道部与成都市的合资建设与管理成都地铁等情况,本文回顾了轨道交通与国铁无线通信制式差异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分析目前因不同系统标准而产生的问题以及GSM-R 的优点,提出了轨道交通引入GSM-R 无线通信制式和按所在城市的条件进行GSM-R 与TETR A 比选的建议。
关键词 地铁专用无线通信GSM-RT ETR A石小忠:高级工程师,就职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制式差异的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是在国家铁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大运量、小区间、高密度、低电压的特点进行研究并逐渐发展变化而来,因此两者之间无论是设计力量、技术规范、设备标准,都一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
然而,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制式来看,铁路目前大力推进的GSM-R 与城市轨道交通普遍使用的TET R A 制式,却似乎是一个例外。
在1998年前后,面对通信系统的数字化发展趋势,铁道部2002年前对于数字移动通信究竟采用T ET RA 还是GSM-R 制式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但一直未有定论。
因此,在此期间编制定稿并于2003年5月出版的《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根据当时的形势对无线通信制式提出了如下的规定:“15.5.2……地铁无线通信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可采用专用频道方式,也可采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方式。
”也就是说除了当时铁路广泛使用并且技术已呈落后之态的450MHz 专用信道无线通信系统制式以外,该版地铁设计主推当时比较热门的TE TR A 制式。
然而,随着铁道部技术引进以及应用试验等各方面的条件发生变化,2002年末铁道部最终确定了采用GSM-R 制式来建设列车无线调度系统,同时确定通过对欧洲的E TCS 规范进行研究,发展中国自身的CT CS 体制的方向。
2002年12月在我国召开的国际铁路联盟大会上,铁道部向世界宣布了发展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 CS)的规划。
中国移动通信频段划分移动通信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和相关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和应用。
频段划分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各类服务的运行和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频段划分作为我国移动通信的基础和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通信频段划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2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2G移动通信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GSM、CDMA等系统。
中国的2G移动通信频段主要划分为900MHz和1800MHz。
其中,900MHz频段被用于GSM系统,1800MHz频段则被用于GSM和CDMA系统。
900MHz频段主要应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室外通信,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较远的覆盖距离。
它能够提供较好的语音通信质量和基本的数据传输服务。
1800MHz频段则主要用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域的通信,具有较高的信道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它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进行通信,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二、3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3G移动通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CDMA2000、WCDMA和TD-SCDMA等多种系统。
中国的3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为2100MHz和1900MHz。
2100MHz频段被用于WCDMA系统,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G网络主要频段。
它具有较高的信道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高速移动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1900MHz频段则主要用于CDMA2000系统,主要由中国电信使用。
它能够提供较好的语音通信质量和较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
三、4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4G移动通信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LTE和TD-LTE等系统。
中国的4G移动通信频段划分为1800MHz、2100MHz、2600MHz和2300MHz。
1800MHz频段主要用于LTE-FDD制式,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同使用。
它具有较高的信道容量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高速移动通信和宽带业务。
2100MHz频段则被用于LTE-FDD制式,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使用。
450MHz 无线列调系统450M 无线列调系统是450MHz 频段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简称,是根据铁路运用需要经过长期发展,铁路部管理部门逐步规范具有完善标准的一系列无线通信设备,从工作制式上来看,有A 、B 、C 三种通信制式。
其中A 制式在铁路通信中未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全路450M 无线列调通信以B 制式为主。
一、基本原理和功能(一)组网方式450M 无线列调系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
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台至车站台的有线通道由数字电路或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
(二)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调度总机、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中继设备等组成。
详见图2-54。
其中车站台用于铁路上的450MHz 无线列调系统,为机车和地面之间提供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通道。
(三)系统工作原理1.B 制式450MHz 电台工作原理(1)呼叫平原车站时摘下话筒,按下“平原车站”键,“平原车站”灯闪亮3秒,发射f4载波及123Hz 呼叫信令,3秒后“平原车站”灯变为常亮,停发呼叫信令,收到回铃后,用话音呼叫车站值班员并通话。
通话结束,话筒挂机,各灯灭返回守候状态。
(2)接收到其它机车、车站或便携台的呼叫时,首先判定f4载频是否超过接收门限,如果大于接收门限“单工”接收灯亮,如果接收机检测出呼叫信号(114.8Hz ),则车台发出回铃0.5秒。
回铃信号发出后,“平原车站”“平原司机/车长”灯闪亮,听到对方话音呼叫,9秒内摘机两个灯常亮进入同频单工通话状态;不摘机,9秒后退出状态,各灯熄灭变成守候状态。
通话结束,话筒挂机,返回守候状态。
(3)呼叫调度时,将话筒从挂钩上取下,按“调度”键,“调度”灯闪亮,并发呼叫调度信号(1520Hz ),(B 制式5秒,C 制式3秒)后,“调度”灯从闪亮变成常亮。
同时,通过扬声器可听到调度发出的回铃信号(415Hz ),用话音呼叫调度得到调度的回答后开始通话。
1 行车调度台2 DMIS 总机3 DMIS 车站设备4 车站转接器5 无线列调车站台 6无线列调机车台 7机车装置8车次号解码器 9 监控装置图2-54 系统主要设备组成图DMIS 通道通话结束,话筒挂机,返回守候状态。
《现代通信系统》结课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2010.01.15摘要随着全球3G商用的全面推迟,3G的热度退去,人们开始用更理性、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3G。
中国作为全球3G最具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如何选择3G标准将对世界3G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全球3G推广商用进程中,世界开始把更多的关注和目光投向中国,以期望获得市场先机。
同时作为3G三大标准之一——TD-SCDMA的提出国,中国在TD-SCDMA上将如何作为,也是世界所关注的热点。
本文客观地对当前国际上三种3G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适合并有利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选择——TD-SCDMA。
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三大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及其部分优势;第三部分对三种标准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CDMA2000、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综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System,简称3G)是一种较第一、第二代,包括2.5代移动通信系统更为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它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通过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实现任何信息的传递。
由于它十分重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自主因素,并突出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又被称为未来个人通信系统。
ITU (国际电联)在1996年将3G由原来的FPLMTS正式命名为IMT-2000其含义是3G统一使用2000MHz频段、最高数据传输速率2000kbit/s、并计划于2000年投入使用。
ITU提出的IMT-2000系统分为陆地网和卫星网两大部分,包括寻呼、无绳系统、蜂窝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功能。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railway radio train dispatch communication system)以铁路运输调度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完成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或列车与列车之间通信的系统。
简称无线列调。
这是一种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成包括调度所设备、沿线地面设备、移动电台设备、传输设备。
调度所设备包括调度总机、调度控制台、录音机以及监控总机等部分,供调度员与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进行通话,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沿线地面设备包括与传输设备相连的控制转接部分、收信机、发信机、双工器、传输线和天线,以及调度分机等设备。
移动电台设备装载于运行列车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机车电台和车长电台。
传输设备用于把调度设备和沿线各地面固定电台连接起来,为信息传输提供音频通道。
制式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分为A,B,C 3种制式,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除个别呼叫采用数字编码外,其他呼叫信令均为模拟信令方式。
为了解决弱场强区段通信问题,采用异频无线中继器。
为了解决隧道中通信问题,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漏泄同轴电缆。
A制式系统适用于装设有调度集中设备的铁路干线,以调度员直接指挥司机为主的作业方式调度区间。
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基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基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
基站电台按场强覆盖合理设置,并具有跟踪功能以保证通信连续。
调度员可以个别呼叫指定的司机,也能够识别司机的呼叫,还能够向调度区间内所有的机车司机发出呼叫(全呼)。
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除了话音通信外,还可以传输数据和指令,并能在调度所内打印和显示,以便及时掌握列车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调度所设备应能对各基站电台进行集中监测和检测。
在紧急情况下,机车司机可以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
B制式系统适用于繁忙的铁路干线,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方式,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
12种无线接入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
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
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
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
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
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
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
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
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
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
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论文——论述移动通信的三大制式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论述移动通信的三大制式在通信系统里有一种术语叫“制式”,意思是通信的技术的标准,比如,要定期和一个外国朋友通电话,彼此必须事先约定说汉语还是讲英语,什么时候进行通话等等。
我国的手机用户在美国国内打不通,而在欧洲打能打通。
这是因为我国的制式跟欧洲的相同,跟美国不相同的原因。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有三大制式。
一是欧洲和日本流行的WCDMA,二是美国流行的CDMA2000,这两种制式分别由第二代制式GSM和CDMA IS--95发展而来。
三是我国自主提出的一种新制式TD—SCDMA。
本文将从比较TD-SCDMA 、CDMA2000 与WCDMA制式设计规划方法的异同入手,说明TD-SCDMA 和CDMA2000设计规划方法和特点。
TD-SCDMA与WCDMA设计规划比较。
TD-SCDMA作为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制式和WCDMA系统相比较教,在网络设计和规划上既有共同的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以下分别从技术特点、设计方法、规划方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
1.TD技术特点对容量和覆盖的影响TD-SCDMA系统是一个综合了时分双功(TDD)、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的一个系统。
其信道每帧长为10ms,由两个结构相同时长为5ms的子帧构成。
每个子帧由三个特殊时隙和七个常规时隙构成,每个时隙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码道。
这种信道结构对于TD-SCDMA系统容量和覆盖的计算都有影响。
首先,在七个常规时隙中,除了TS0和TS1的上下行关系确定外,其它时隙可根据需要进行上下行关系设置。
因而,TD-SCDMA的容量计算多了其它系统所没有的一项新内容——时隙转换点的配置,即根据用户话务需求的特点,合理的配置上下行时隙的比例。
其次,TD-SCDMA用户是通过占用某个时隙上某个码道进行通信的,因此TD-SCDM业务对资源的占用是以时隙和码道为单位的。
移动通信的三大制式正文: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的远距离语音和数据传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领域涌现出了许多制式,其中最为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有三大制式:GSM、CDMA和LTE。
2.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是一种全球性标准,在欧洲得到广泛采用,并成为目前主流方式网络系统之一。
2.1 系统架构- 基站子系统(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台(BST),负责管理与终端设备间的无线连接。
- 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是一个核心网元件,它提供方式呼叫处理功能以及用户位置注册等关键业务支持。
- 邮件转接中心 (SMS-GMSC) 负责短消息发送/接收操作。
3.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也被称作码分多址技术, 它允许在同样频率范围内同时进行多个会话。
CDMA 在美国获得了巨大成功并逐渐扩展至其他地区.3.1 架构概述- 前向链路: 包含天馈部署于塔上面的两类设备:基站发送器(BTS) 和天线。
- 后向链路: 包含了移动台和一个或多个控制器,通常称为基地局控制器(BSC),它们负责管理无线资源分配、呼叫处理等。
4. LTE(Long Term Evolution)LTE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它提供更快的和速度,并支持视频流媒体以及其他大容量应用。
4.1 系统架构- 用户面包括终端设备(UE), eNodeB 与 EPC之间的空中接口,并通过eNode B连接到EPC网络。
- 控制平面由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HSS(Homogeneous Service Subsystem ) 和 S-GW(Serving Gateway) 组成,负责用户认证、位置跟踪等功能。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GSM法律名词解释:- 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 是GSM系统核心网元件之一,在方式呼叫处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