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2 0 1 7年8月第35卷第4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OF JIAMUSI UNIVERSITYAug. , 2017Vol.35 No. 4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高文祥a,程鹤a,尹治世13(佳木斯大学a.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学术理论研究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要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善于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中华传统美德涵养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准则,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 势,当前我们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应该坚守什么样的 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从国家层面,倡导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 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核心价值 观,突出了“三个层面”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的行为 遵循。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大 学生树立并践行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影响着整个社 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首先要从成为一个好公民的 要求出发,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培育,善于从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一、树立国家观念,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 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1.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起码的价值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中,历来不缺少家 国情怀。
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范 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顾炎武“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这些都表达了中华儿女最浓厚、最真 挚、最深沉的爱国情感,昭示了中华儿女爱国、为国、报国的崇高价值追求。
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方案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方案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在高校大力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
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请各单位积极组织策划,以主题化、具体化、感性化、创新化、系统化方式将相关活动要求落实到位。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全校师生员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活动主题各学院根据本院特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每个学院围绕一个关键词,或者多个学院共同围绕一个关键词的方式组织活动。
如:经济学院可围绕“富强”、国际经贸学院可围绕“爱国”、金融学院可围绕“诚信”、会计学院可围绕“敬业”、法学院可围绕“法治”等开展相关活动。
活动主题可以和各个学院的品牌文化建设主题相融合。
活动主题分解:富强:经济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民主: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明:外国语学院;体育部和谐: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由:应用数学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公正:公共管理学院法治:法学院爱国:国际经贸学院敬业:会计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诚信:金融学院友善: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新闻学院三、活动方式各学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手段,积极推动活动展开,形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
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赛、辩论赛、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开展诗歌、音乐、舞蹈、话剧、小品、情景剧、微视频、微电影等创作活动;结合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技术,使广大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第一章测试1.“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讲的是青年人要肩负的哪种历史使命?()A:明大德B:立大志C:成大才D:担大任答案:D2.“两个一百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第二个“一百年”具体内容是()。
A: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开启中华民族发展新的历史纪元B: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百年间建成高度发达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国家C: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答案:D3.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形成的关键时期。
A:人生观B:爱情观C:价值观D:世界观答案:ACD4.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的重要手段。
A:维护社会秩序B:协调人际关系C:调节人们思想行为D:履行道德关系答案:ABC5.大学生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就是要“学如弓弩,才如剑镞”。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是人的本质属性。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政治属性D:生理属性答案:B2.()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A:人生观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目的答案:D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错B:对答案:B4.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包括()。
A: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B: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C:看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D: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答案:ABD5.人生的目的就在于感官需求的满足。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这体现了理想具有的()。
A:支撑性B:超越性C:实践性D:时代性答案:D2.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这句话反映了()。
A: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B: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C: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D: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答案:B3.信念具有的特征()A:实践性B:支撑性C:执着性D:多样性答案:BCD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是()。
2013年宁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本科生调研选题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浙江(或××地区)的实践一、结合各专业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展调研1.经济学类:××地区近年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研2、经济学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调查3、经济学类:××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研4、经济学类:××地区创新产业发展环境及存在问题调研5、经济学类:××地区对外贸易企业发展现状调研6、理工类:××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状调研7、理工类:××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8、理工类:××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9、理工类:××地区海洋、石油化工、生物等产业发展现状调研10、理工类:××地区运用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现状和经验调研11、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依法治(村、社区)经验与存在问题调研12、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居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13、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基层人大代表选举调研14、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社区居民委员会履行基层群众自治职责状况调研15、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农村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现状调研16、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群众政治参与形式调研17、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调研18、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法制建设现状、存在问题调研19、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影响社会稳定的典型案例调研20、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类:××地区现有相关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调研。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实践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至关重要。
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我国一直致力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实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志之士。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思想,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包括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活动的组织等方面。
通过这些教育的方式,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情感认同,更在于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他们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实践。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为了有效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采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首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例如开设《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文化精神与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其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论坛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和爱国主义事迹的亲历者来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通过参观纪念馆、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实践意义。
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心理和实践能力。
爱国主义心理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例如通过观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来展示祖国的壮丽风景和辉煌历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4期 22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核心价值观分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本文就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分析,调研报告就宁波的五所高校32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35名学生进行了当面访谈。
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进行了调研,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反应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调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显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的程度分为四个层面:非常懂、知道、模糊、不知道。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懂的学生很少,仅占15.6%;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学占10.7%,他们知道的内容也只局限于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的24个字;而在访谈的过程中还有1位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限于听过这一概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的途径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讲授,还有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书本、网络、学校的宣传。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现状(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认同感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非常丰富,其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灵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准则、以集体主义为重要原则、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最终诉求等,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调研就爱国主义是否应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这个问题,有66.36%的学生觉得爱国主义应该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16.21%的学生不清楚,然而还有17.43%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不应该应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从这看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有必要的。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实践与思考——以
“传统文化精要”课为例
孙敏明
【期刊名称】《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9)004
【摘要】文章以“传统文化精要”课程把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教育三者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在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体认中深化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课程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认同和人生境界等层面多维度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体认,并以课程为辐射,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地方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内化核心价值观.
【总页数】5页(P47-50,60)
【作者】孙敏明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 [J], 王春娟
2.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学说理文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学与问》一课的教
学为例 [J], 袁飞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敬畏生命》一课教学为例 [J], 唐月丽
4.以问题为导向,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效——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 [J], 陈鸿銮
5.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岳麓版教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为例 [J], 范春雷[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6卷第2期 2014年3月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N1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o1.36 No.2
Mar. 20l4
创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 邵一骏,周鹏龙 (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亟需研究、实践新的教育模式。利用 网络特性,结合时政热点,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程自主学习环节。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 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4)02—0077—03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成为党中央、国 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各高校也依照相关精 神,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创新教育方式来促进价 值观教育丁作。但囿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性, 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尚不理想。寻求创新的教育方 式——以网络为基础,以国内外时政热点为基本 素材,以集强制性、自愿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网 络平台为载体,通过自主学习、开放讨论,课后 实践等方式展开价值观教育,是值得研究的新型 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部分大 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 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 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 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这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最新概括。笔者所谓的核 心价值观教育,即着眼于大学生个体层面,以理 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爱国主义、自由平等、 民主法治等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教育…。 与其他教育不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 其独有的特性:首先,教育本身并不局限于对学 生某方面技能的培养,而在于通过精神方面的沟 通以及言传身教,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 价值观念。其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再是 不对称的教育关系,而是建立在平等互信及相互 尊重基础上的实践式交往关系。再次,核心价值 观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漫长的养成过程,旨在 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 我完善,发挥个体优势,逐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个体的完善,进而促进 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大学生的核 心价值观教育正是基于这一本质,期望提升学生 个体的精神境界水平,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平衡 发展。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价值观的代表先锋,在很大 程度上引领着社会价值观的走向,对于这类群体 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怠慢。就我国的教育模式 来看,无论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甚至是艺术教 育,依然以“塑造”被教育者作为主要途径,即 从源头上将被教育者置入一个标准中,缺乏对个 体的探究,影响独立人格的形成。这显然不符合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多年 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伴随着高校思政教 育,有了长足进展,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接
关于公布宁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12年社会实践调研选题指南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宁大党„2011‟15号•关于印发†宁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
案‡通知‣文件精神,现发布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12年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指南,供大家选择参考。今年大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弘扬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要求同学们通过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学习到的马
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理论,结合专题,进行深入的社会实践调查,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撰
写好调研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年5月21日
附:
宁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12年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1.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各社会群体中知晓和贯彻落实情况调查
2. 当前社会不同群体、阶层理想、信仰情况调研
3. 党员、干部的政治价值观调研
4. 当前公民道德价值观调研
5. 当代青少年(大学生、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调研
6. 各行各业(工、农、商、学、医、公务员、教师等)的职业价值观调研
7. 社会大众的一般人生价值观调研
8. 社会大众的金钱观调研
9. 当代青年的婚恋观调研
10. 社会大众的生活价值观调研
11. 当前社会大众的荣辱观、善恶观调研
12. 当前人民群众最痛恨的社会不正之风是什么?
13.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现状调研
14. 当前社会诚信现状调研
15. 当前人民群众对机关、公务员窗口行业的作风评价调研
16. 当前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调研分析
17. 宁波城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功实践案例收集分析
18. 当前城乡公民法治意识状况调研
19. 中国传统价值观(如勤劳、节俭、互助、仁爱、和为贵等)的当代认同度调查。
20. 市民文明行为典型问题调查。
21. 食品安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2.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状况典型调查
23. 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典型调查
24. 社会公平感状况调查研究
25. 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26. 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27.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28. 网络对不同社会群体社会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影响研究
29. 当代青年农民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30. 对农村富裕(贫困)群体的典型调查
31. 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32. 市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33. 农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34. 农村青少年问题调查
35. 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36. 农村居民文化娱乐现状调查
37. 城乡居民学习教育、文化娱乐现状调查
38. 不同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追求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