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做人以德为先1670173389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33
做人以德为先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第一课时)一、做人以德为先一、教学目标1. 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3. 运用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二、教材分析1. 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2. 教学难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
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五、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丁丁现象”某报就一次救人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进行过一场“丁丁现象”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将老人扶起,询问伤情,和母亲一起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太太的亲属。
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竟然一口咬定老人就是丁丁撞的。
他们的理由是:现在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人,把人救了送到医院不说,还自愿领着病人检查,连住院的押金都给垫上。
老太太摄于其家人的压力,竟然也坚持说就是丁丁撞的。
报纸针对丁丁的遭遇,就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了一场大讨论,通过丁丁与老太太的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对丁丁行为的赞扬与激励,对老太太及亲属的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与恶的标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就连当初撞倒老太太后逃之夭夭的那个年轻人也给报社写了信,承认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的行为。
第三课第一框《做人以德为先》课堂实录教学目标:认知:了解道德的含义、特点;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知道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观念:自觉弘扬家庭美德、培养建设和谐家庭的意识;认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遵守社会公德为荣,憎恶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运用: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在家庭生活中,自觉践行家庭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倡导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2.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难点: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29~36;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用书P31—P43;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指导;PPT课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和材料;布置学生预习。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并搜集与道德内涵有关的资料,收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授课过程:教师:用PPT出示三个场景:场景1:清晨的校园大门口,值日的学生与上学、上班的同学、老师互相问好,开始一天的学习、工作……场景2: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为老人、妇女让座,“谢谢”、“不用谢”回荡在车厢……场景3:家庭里,儿孙们给老人过寿,吹灭生日蜡烛,唱生日歌……设问: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集体回答)会感觉到很温暖,生活很美好。
教师:对,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热情、有礼貌,相互体谅、相互关心,在家里,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子女孝顺,人人感受到了崇尚道德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便利。
教师: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
教师:(用PPT投影)“职校学生言行大讨论”,这些职校学生的言行“美”吗?美在何处?学生1:这些职校学生的言行是美的,这些美体现在学生的言行、穿着等方方面面,体现在经过学生辛勤劳动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教师:你愿意在这样的学校就读、生活吗?如果身处其中,你会怎样做?学生2:我愿意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通过我自身的参与,我也会成为遵守纪律、彬彬有礼、有道德、有修养的学生。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三课第一框做人以德为先教学设计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周蒋浒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主要内容教学活动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文花枝文花枝,女,中共党员,1982年11月出生。
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
2005年8月28日,导游文花枝带的旅游团发生车祸。
当营救人员赶到现场施救时,想先将坐前排的文花枝抢救出来,但她却平静地说:“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
直到下午4点多,当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她才接受救援。
她伤势严重,左腿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由于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伤口已经重感染,随时有生命危险,院方决定为她做左大腿截肢手术,一位23岁的姑娘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
她的治医生惋惜地说,如果她能及早得到救治,就有可能避免截肢。
车祸中,身负重伤的文花枝忠于职守,在生死关头舍己忘我,先救游客。
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动,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文花枝的事迹随即被媒体报道,“花枝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她也由此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名人,荣誉随之而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7年当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摘自《中国旅游网》(有删节)2.全国助人为乐模范丛飞丛飞,原名张崇,中共党员,1969年10月出生,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人。
1992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1994年到深圳从事演艺工作,是深圳的首批“义工”、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8年中,丛飞义演300多场次、义演总时间3600多小时。
从1994年8月开始,丛飞开始了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活动。
他资助了178名贵州、湖南等省的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达300多万元,自己却为此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