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7.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格式:pptx
- 大小:6.82 MB
- 文档页数:3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建立了历史的功勋。
人民政协的职能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民主团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下列不属于其职能是( )A.依法行政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批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批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人民政协,理解正确的是()①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活动准则②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建言不决策、参政不执政③人民政协是国家监督机关,积极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④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2021年5月17日至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率调研组赴福建省,调研加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权益保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情况,并同90多名企业管理者、快递员外卖配送员面对面交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意见建议。
这体现人民政协()①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建设出谋献策②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③联系面广,是我国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④代表性强,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0年1月16日,全国政协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围绕“确保春运旅客安全便捷出行”的主题,首次邀请界别群众代表与委员们一起“问政”。
这表明人民政协()①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②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③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④围绕民主和团结而履行国家职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每年三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同一个个坐标,记录着过去与现在,描绘着发展与未来,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
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地位。
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二)能力目标探究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实践中正确解读人民政协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教学难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分清政协的三大职能?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政协会徽”图片和“聚焦两会”图片。
导语:2018年3月3日到3月15日两会在京召开。
同学们对于“两会”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它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那么“两会”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人民政协,了解人民政协。
(二)讲授新课一、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1.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国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有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性质(1)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2)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3.协商民主(1)地位: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主要渠道: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3)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人民政协的职能1.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2019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会上说: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人民政协需要把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①;作为人民政协的主体,广大政协委员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选题,调查研究多接地气,民主监督多讲实话②,多做统一思想、引导预期、提振信心的工作,就一定能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画好履职尽责的“工笔画”,更加有效地助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人民政协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①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政协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5次调研式视察考察活动……这些会议调研既谈真问题,更求实效,助推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实施②。
【思维导图】【创新演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全国“两会”上,多个民主党派中央分别从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带来相关提案,为助力中国科技再攀高峰发挥重要作用。
民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总体协调,通过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厘清相关政府机构的分工与职责,促进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
致公党中央则从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机制完善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角度提出,要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将创新创业政策的关注点从投入侧转向环境侧,重点在一体化协同创新等方面走出一条路来……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明民主党派围绕科技创新积极建言献策的理由和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民盟、致公党参与两会的建议,联系教材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可得出理由,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其次,从人民政协的角度,可作答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机构,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材料中各民主党派提议正是其职能的体现,并体现了人民政协的主题,可得出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高中政治书必修二]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协的知识点高中政治政协知识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共商国是同舟共济1、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政党制度的内容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5、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6、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①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发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9、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适合国情优势显著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2、政党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