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第十五章 黑格尔的哲学
- 格式:pptx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97
浅析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哲学流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也常常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当做是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标志。
以下是“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一、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一)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受到柏拉图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深刻影响,在对这些优秀的哲学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2]。
黑格尔在其整个的哲学体系中始终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在这一世界观中,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唯一的永恒存在之物,外界事物的一切变化都与我无关。
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是与因我的存在而存在,因我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观唯心主义是不一样的,认为理性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思想体系中最具价值,同时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部分内容。
正是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马克思等人才开拓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道路,为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和实践指出了前进方向。
黑格尔的辩证法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需要一个参照物来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参照,也真是因为有了这个参照,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
辩证法理论框架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处于第一阶段的,即人在整个社会现实中占据完全主导的通知地位,科学等技术是受制于人的。
(三)美学思想黑格尔将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到了他的美学思想当中去,他认为艺术中既包含感性因素,又包含了理性因素,二者之间的完美契合构成了美的艺术。
而黑格尔这里所说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也就发展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观与客观。
黑格尔除了上述这些哲学思想之外,他的思想中还包含法学、自然哲学、逻辑学等重要的思想,这些哲学思想又被相应的领域所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为众多哲学分支奠定了思想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黑格尔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的重要意义(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是黑格尔哲学思想重要的发展者和践行者,从马克思提出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黑格尔的哲学思想[3]。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观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德国哲学家,其哲学观念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黑格尔哲学观的简要概述:
1. 辩证法: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实现的。
他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冲突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最终达到新的统一状态。
2. 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即绝对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他将宇宙、历史和个体人的发展都视作绝对精神的展开和实现。
3. 历史哲学: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自由意志的发展过程,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历程。
他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目的性,并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朝着更高形式的自由和理性不断前进的过程。
4. 国家和权力: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国家是理性的具体实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他强调国家的重要性,并赞扬普鲁士国家的组织和管理。
黑格尔的哲学观念强调了发展的历史观和辩证思维方式,并对后世的哲学、政治理论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及解读1. 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那可是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啊!就像一座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比如说,他对于精神现象的阐述,不就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门吗?解读起来可有意思啦,能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深一层呢!2. 来看看这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吧,哇,那简直是让人惊叹不已!就如同在迷雾中突然看到了一束光。
想想看,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不就能从这里找到一些答案的线索吗?3. 嘿呀,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真的不简单呐!这就好比是一场艰难但又充满刺激的冒险。
解读它的时候,就好像我们在和伟大的黑格尔对话,难道不是吗?4. 哇塞,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呀!好比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思维的枷锁。
我们去解读它,不就是在寻找开启智慧之门的密码吗?5. 看看这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啊,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呐!就像一艘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巨轮。
我们解读它,不就是跟着它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吗,多带劲呀!6. 哎呀呀,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这是多么有魅力的东西呀!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闪耀。
当我们深入解读它,不就像是在捕捉那闪烁的光芒吗?7. 嘿,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这绝对是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的呀!如同一个隐藏着无数秘密的宝盒。
我们解读它,不就是在试着打开这个宝盒,发现其中的奥秘吗?8. 哇哦,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那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呀!好像是一道闪电划过夜空。
我们去解读它,不就是在追逐那道闪电的轨迹吗?9. 瞧瞧这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多有意思呀!就像一个充满谜题的迷宫。
我们解读它,不就是在努力找到走出迷宫的路吗?10. 哎呀,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呀,这可是个大宝贝呀!仿佛是一座有待我们攀登的高峰。
我们去解读它,不就是在挑战自己,努力向上攀爬吗?我的观点结论: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文充满了智慧和挑战,解读它能让我们获得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斯退士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它对于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强调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并试图通过逻辑的推演来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以斯退士,一个年过半百的哲学爱好者,对黑格尔的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深感着迷,认为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和改变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他决定深入研究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以斯退士通过阅读黑格尔的著作,逐渐理解了黑格尔哲学的核心观点。
他发现,黑格尔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整体,每个事物都是由相互矛盾的因素构成的。
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个体内部,也存在于个体之间。
通过这种矛盾和冲突的运动,世界得以不断演进和进步。
以斯退士深受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启发,开始将辩证法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他意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而是一种推动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他学会了从矛盾和冲突中寻找机遇,并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解决问题。
以斯退士还将黑格尔的思想应用于工作中。
他是一名企业家,经营着一家小型企业。
在面对市场竞争和经营困境时,以斯退士通过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不断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他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只有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和对抗,企业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以斯退士的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了黑格尔哲学的智慧。
他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个人修养,也为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他更加坚定地相信,只有通过辩证思维和积极实践,才能找到改变世界的方法和途径。
以斯退士并不是一个学者或者专家,他只是一个对哲学充满热情的普通人。
然而,正是因为他对黑格尔哲学的热爱和追求,他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黑格尔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运用黑格尔的思想,以斯退士成为了一个更加坚强和自信的人,也为他的生活和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黑格尔概念
1. 辩证法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以辩证法为基础,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思考方式,是通过对相反的概念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得出新的概念和理解。
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命题、反命题和合成命题。
通过这三个要素的运用,可以得出新的概念和理解。
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对于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2. 绝对精神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质,是存在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明的核心。
绝对精神包括三个层次: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主观精神是指个体的精神,客观精神是指社会的精神,绝对精神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只有通过绝对精神的实现,才能达到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3. 自我意识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意识和认知,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
黑格尔认为,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实现,才能达到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每段的解读摘要: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和意义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要内容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启示和影响正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在1843 年底1844 年1 月撰写的一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旨在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未来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变革提供理论基础。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和意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背景是德国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在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下,德国哲学陷入了抽象和脱离实际的困境,无法对现实社会进行有效的批判和改造。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试图唤醒德国人民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反思,为未来的社会变革打下基础。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批判:1.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倾向: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法哲学将国家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的表现,忽视了它们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唯心主义倾向导致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抽象和脱离实际。
2.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神秘主义: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法哲学通过将国家和法律神秘化,掩盖了它们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这种神秘主义使得黑格尔法哲学难以被理解和应用。
3.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保守主义: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法哲学将国家和法律看作是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工具,忽视了它们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这种保守主义使得黑格尔法哲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启示和影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后来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部著作,马克思提出了哲学批判和社会变革的紧密结合,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思辨的认识方法一、承诺世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本质是一个超越有限自然和有限精神的绝对精神。
二、绝对精神是自在自为的存在,不是一个抽象、孤立的点,也不是在自然和有限精神之外的存在,它必须显现在有限的自然和精神之中,因而绝对精神是一个大全的存在。
三、大全的存在并不是一个静止、抽象的存在,它要不断由内向外设定自己的界限。
同时扬弃自己的界限,在不断向外扩张的同时,又不断向内回溯,从而使绝对精神展示为一个个具体的环节,而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圆圈式的大全。
因而思辨的方法就表现为“正、反、合”的圆圈式的运动,表现为一种有体系向无的相互运动。
在思辨的方法中,思辨的概念是其基本要素,这些概念从属于一个严格的逻辑体系,按一种内在必然性的方法不断向前运动,形成一种终点返回起点的运动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思辨的方法特别强调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思辨和存在的同一性,因而,它是一种超越了形式逻辑、物理、数学的方法的更高的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是在内容之外的方法。
它是思辨哲学唯一的对象自己展开自己的形式。
序言第一段:法哲学原理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精神哲学中客观部分的一种详尽的发挥第二段:黑格尔重点说明了为什么自己的法哲学原理目前展示给大家的这种体例和形式——1、本提纲面对公众,所以必须对一些日常观念和当时流行的观念进行分析。
2、由于哲学著作具有个体,时代,历史,民族性,它总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所以很难有固定范围,确定的本质。
第三段:黑格尔谈到了本书写作的方法。
他认为,当时的哲学陷入一种可耻的颓废。
要么传统形式逻辑方法一遭到人们怀疑,要么把人类知识的可能范围仅限在现象界,这种种都使哲学无法提供绝对的真理。
为了重新认识真理,需改造我们的逻辑和认识的方法。
而他认为,唯一适用于认识超验对象就是他的思辨方法。
这种方法可将哲学从颓废中拯救出来。
至于这种方法是什么,包含哪些形式和特点,黑格尔让人们去参看《逻辑学》。
他仅强调了一点,即这种思辨的方法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方法。
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
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
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仅供大家参阅。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
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
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认为:“ 绝对观念” 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 绝对观念” 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 绝对观念” 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 绝对观念” 的最好国家制度。
所以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 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 - 这是他的巨大功绩 - 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
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下)】注:因篇幅过大,故笔记分为上、中、下、续四个部分,分四期连载。
笔记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整理。
第十四章唯理论的发展一、斯宾诺莎哲学(二)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黑格尔说:“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
”“要开始研究哲学,要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
”它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具有鲜明的个性。
1、把获得最高的幸福(“至善”)作为哲学的目的。
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扬了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倡的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强调道德的理性本质的传统,把人生幸福定位于精神幸福和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思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
一方面是对道德理解得到升华和更深刻的意义(因为他反对把幸福看作财富、荣誉和感官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哲学的实践价值。
因此他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命名为“伦理学”。
2、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几何学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
斯宾诺莎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
他认为哲学的正确方法是从真观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
他认为这个方法的步骤是:(1)确认真观念。
(2)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
(3)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
(三)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1、论实体的概念2、论实体的属性3、论实体的样式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1、论实体的概念(1)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2)认为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
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
实体是唯一的。
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实体是永恒的。
(3)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斯宾诺莎认为他使用的“神”不同于宗教的“神”,“自然”也不能作具体的自然物来理解。
实体、神、自然都作为万物的基础或本原、原因来理解。
黑格尔哲学思想在德国历史上,黑格尔被看作是古典哲学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代表。
他的思想在哲学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有批判继承性,又有革命创新性。
现就黑格尔的认识论、辩证法以及人性论等方面做一简单概述。
一、认识论——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石与特征这里讲黑格尔的认识论。
其实,黑格尔自始至终都把唯心主义贯穿于自己的整个哲学体系中,认为理念才是世界的本原。
他在谈到人类认识能力时说:“人们总是根据理性得出结论。
但是所有的真正的结论都是由于以它作为起点而形成的。
二、客观唯心主义者?——“绝对精神”与“理念” [gPARAGRAPH3] is it true or false that there exist a transcendent object such as spirit, and what is the essence of it?”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从“绝对精神”的概念入手来考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他认为“绝对精神”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不依赖于我们的任何事物的无限自在的实体。
绝对精神是先于自然现象、人类历史而存在的,即先于人类感觉而存在。
“客观地直接反映于感官的东西不外是,而且只是理念,它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和固有的规律而独立于感觉而存在,并且通过这些感官向自身显示自己。
但它们不会向我们透露,因为这是从一般的自然规律演绎出来的,是先于我们的,因此这些感官只能知道它们的反映,而不能知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它们既不能够使我们了解它们的特殊本质,也不能使我们知道它们的目的,因为只要有任何理智的想象,这些理念就会让我们明白一切。
所以,如果我们问:‘感觉有什么东西呢?’这只是说:‘别把它当回事,因为它是这样的东西,而且它是这样,你没有它就是那样,或者说:‘哦,我看见它啦!’那我们就完全被动了,可能没有机会看到什么,而只能确信那东西的存在,我们还会忘记我们在意识之外还有某种东西。
我们是在盲目中和无意识的状态下来运用我们的理智的。
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世界观和哲学本源的错误1. 黑格尔认为,哲学无起源,也无定义【哲学是独立自为的,因而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提供自己的对象。
而且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必须在哲学体系发挥的过程里,转变成为终点,亦即成为最后的结论。
】【当哲学达到这个终点时,也就是哲学重新达到其起点而回归到它自身之时。
这样一来,哲学就俨然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便没有与别的科学同样意义的起点。
所以哲学上的起点,只是就研究哲学的主体的方便而言,才可以这样说,至于哲学本身却无所谓起点。
】艾斯认为,哲学并非是玄学,当然有其定义和起源。
哲学的定义,是全世界的根本性科学。
哲学的起源,是科学,这已经为哲学的发展历史所验证。
起初,哲学是和物理学、数学等各种具体科学混合的,最后逐步脱离清晰。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命名为“物理学之后”,也初步暗示了哲学的本质。
2. 黑格尔认为,哲学和宗教不可分【哲学的对象与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
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
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的关系。
】【那些坚持宗教和思维分离的人,心目中所谓思维,大约是指一种后思(Nachdenken),亦即反思。
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
忽视了哲学对于思维所明确划分的这种区别,以致引起对于哲学许多粗陋的误解和非难。
须知只有人有宗教、法律和道德。
也只有因为人是能思维的存在,他才有宗教、法律和道德。
所以在这些领域里,思维化身为情绪,信仰或表象,一般并不是不在那里活动。
】艾斯认为,黑格尔的观念,是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逃避和草率。
黑格尔没能有效给出哲学的定义,并且将哲学和宗教两者混为一谈,没有看清科学和宗教的本质区别。
由于西方流行基督教,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往往是一个忌讳难解的课题。
但无论如何,科学和哲学,在形态、特征上都有极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