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浮力》说课稿

单位万全县第一初级中学

姓名谢丽霞

《浮力》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一节)

万全县第一初级中学谢丽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浮力》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来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应用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大小。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其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设计实验,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关系的过程,学习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让物理走向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的认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的关系的过程。【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科学)课当中就已认识了浮力,并能解释一些生活中存在的浮力现象。但是可能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如:漂浮在水面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沉入水底的物体就不受浮力了;轻的物体就浮在水面,重的物体就下沉等。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并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归纳获得新知识,把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

【教法与学法】

(一)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引出有关浮力的知识,同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体现物理学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社会这一理念,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探究方法,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师生互动、分组实验、直观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造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法

质疑、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

以探究为主,媒体展示为辅,让学生在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的思路中进行思考。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

【教学工具】

(一)多媒体

(二)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实验器材,准备烧杯,易拉罐,饮料瓶,一个弹簧秤,一块铝块,一根细线。适量的水和盐水。(三)演示器材。(1)带有细线的粘在饮料瓶盖上的蜡块。

(2)两端开口的饮料瓶和乒乓球。

(3)弹簧测力计、苹果、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入浮力

本堂课以脑筋急转弯的形式引入新课。将一兵乓球放入塑料瓶中,让学生在不接触塑料瓶的情况下把乒乓球拿出。

设计意图:用一个趣味问题引入一堂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增加学习兴趣。

二、实验质疑,合作探究

1.体验认识浮力,总结浮力定义、方向

(1)演示实验一:把乒乓球、易拉罐放入水中,讨论乒乓球、易拉罐入水前

后受力的区别,应用力的平衡知识,得出入水前G=F,入水后,F

浮=F

=G-F。

然后用手指将乒乓球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再把易拉罐慢慢地压入水中,

演示实验二:一端粘在饮料瓶盖上,一端粘在蜡块上的细绳,加水。

总结: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能浮力下一初步定义,知道浮力的方向,且为猜想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后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做好铺垫。

导学思路:现象、小实验 激发兴趣引出浮力 教师演示 分析归纳浮力定义 学生体验观察 总结方向

2.测量浮力

将兵乓球、石块、铝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通过观察有了感性认识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给学生时间进行交流讨论。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挂一个铝块,实验发现当铝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引导学生对铝块进行受力分析,总结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拉浮=F G F 。

设计意图:通过这环节让学生知道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并且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大小。

导学思路:情境导入、设计方案、选择器材、实验验证、小组汇报、归纳结论

3.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三: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瓶,加乒乓球和水,演示浮力的产生。

(2)演示实验四:课件

让学生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分析计算正方体侧面、和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力。从而认识到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由于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而产生了浮力。

总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F 浮=F 向上-F 向下(压力差法)

(3)让生观看视频,进一步认识浮力的产生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能利用这些知识从理论上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导学思路: 观察实验现象 理论分析 得出结论 4.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