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4.31 KB
- 文档页数:13
《公共设施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新解1. 引言《公共设施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是在继承和发扬《公共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公共设施建筑设计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而修订形成的。
新规范更加注重人性化、绿色环保、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旨在为公共设施建筑设计提供更为详细和科学的指导。
2. 总则2.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设施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公园、广场等。
2.2 设计原则公共设施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符合功能需求,确保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 突出人性化设计,提高公共空间的舒适度与便捷性;- 注重绿色环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建筑特色;- 保障安全与防火要求,确保公共安全。
2.3 设计依据公共设施建筑设计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划要求以及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地理、文化等条件。
3. 建筑设计3.1 平面布局公共设施建筑的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需求、使用人群、规模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划分。
空间组织应灵活、高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同时,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
3.2 空间设计公共设施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空间形态、尺度、采光、通风等方面应相互协调,营造出良好的室内外环境。
3.3 绿色环保设计公共设施建筑设计应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材料利用效率。
同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环境适应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4 地域文化融合公共设施建筑设计应充分挖掘和体现项目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形成具有特色的公共设施建筑。
3.5 安全保障与防火设计公共设施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与防火规范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同时,应考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救援等因素,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4. 结构设计公共设施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合理性原则。
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青岛市规划局2010年5月青岛市规划局关于发布施行《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我局编制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于2010年5月10日施行。
凡青岛市市区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以及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编制说明青岛市规划局曾于2007年编制了《青岛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试行)》,并作为控规及相关规划编制、管理的参考资料,对强化新区、特别是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控制和配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更加突出,节约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民生问题获得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省、市又不断出台了一些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标准、规定等。
为了使全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更加合理、系统、均衡,更加符合青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市规划局对现行相关标准、规划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制完成《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情况及城市发展要求,并参考国内相关城市做法研究制定。
本标准由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执笔起草。
在起草和修改完善过程中,市规划局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参与研讨、论证,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汲纳这些意见和建议,使本标准在合法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本标准自2010年5月10日起施行。
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意见、建议或疑问,请及时向青岛市规划局反映。
市规划局将适时组织对本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价,不断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优化完善本标准。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心城及新城的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 17733.1 地名标牌城乡YZ/T 0129 邮政普遍服务YZ/T 0067 信筒DB11/T 190 公共厕所建设标准DB11/T 493.1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B11/T 650 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DB11/1116 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public facilities on sidewalks设置于城市道路路侧带范围内直接服务于行人的设施。
包括护围栏设施(含人行道护栏、公交站安全护栏、绿化设施带护栏等)、废物箱、行人导引类指示牌(含街牌、步行者导向牌、公厕指引牌、地铁指引牌、人行地道和人行天桥指引牌等)、公交车站设施(含站牌和候车亭)、邮政设施(含邮筒和邮政报刊亭)、公用电话亭、自行车存车设施(含自行车存车架、自行车存车围栏和公共自行车设施)、座椅、活动式公共厕所。
3.2 路侧带curb side strip车行道外侧路缘石的内缘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范围。
路侧带一般由绿化设施带、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组成。
3.3 人行道sidewalks路侧带上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
3.4 行道树设施带street trees facilities strip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条形地带。
3.5 绿化设施带planting and facilities strip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以绿化为主的条形地带。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1 总则1.0.1 为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
市(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乡村、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应规划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1.0.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整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
1.0.5 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
1.0.6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出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
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按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
1.0.7 在详细规划中应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定点位置等内容,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
1.0.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满足城市用地布局,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等要求。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规范第1章总则 (6)1.1 城市公共设施概述 (6)1.1.1 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为满足居民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需求,由或者其他管理主体投资建设,面向公众开放使用的各类设施。
(6)1.1.2 城市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排水、环卫、园林、公共安全、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6)1.2 规范目的与适用范围 (6)1.2.1 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提高公共设施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6)1.2.2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范围内公共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管理和监督活动。
(6)1.2.3 本规范旨在规范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及维护管理行为,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保证公共设施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6)1.2.4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及其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6)第2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 (6)2.1 设施布局规划 (6)2.1.1 布局原则 (6)2.1.2 空间布局 (6)2.1.3 布局模式 (7)2.2 设施规模与标准 (7)2.2.1 规模确定 (7)2.2.2 设施标准 (7)2.2.3 服务水平 (7)2.3 设施选址与用地 (7)2.3.1 选址原则 (7)2.3.2 选址要求 (7)2.3.3 用地规划 (7)2.3.4 用地标准 (7)第3章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建设 (7)3.1 道路工程 (7)3.1.1 道路规划与设计 (8)3.1.1.1 道路规划应结合城市地形、地貌、用地性质及交通需求,合理布局,形成高效、安全的路网系统。
(8)3.1.1.2 道路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环保、节能原则,充分考虑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需求,保障交通秩序。
(8)3.1.2 道路施工与质量控制 (8)3.1.2.1 道路施工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的通知宁政发〔2015〕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26日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1 总则1.1 为在城市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2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南京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本《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并为公共设施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新建地区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标准》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
新建地区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标准》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进行已建成区的更新改造时,应结合人口情况和实际需求,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鼓励功能混合、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设施配套的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保障房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针对性核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1.4 基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遵循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1.5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衔接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辖区及其管理要求、各类设施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和设施情况等,设施项目、规模及布局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
1.6 本《标准》提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中涉及用地的为刚性规定,新建地区规划建设时必须予以保证,已建成区尽量通过用地盘整达到标准。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78号现批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37—2003,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2.2、3.2.3、3.2.6、3.3.1、3.3.4、4.2.3、4.5.1、4.5.2、4.5.3、5.3.1、5.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〇〇三年九月十日《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1 总则1.0.1 为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
市(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乡村、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应规划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1.0.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总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
1.0.5 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
1.0.6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处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
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除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一、引言公共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公共服务。
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品质,南京市制定了本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本标准涵盖了城市道路设施、公共交通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公共绿地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体育设施、无障碍设施、公共停车设施、防灾减灾设施以及应急救援设施等方面。
二、城市道路设施城市道路设施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
本标准要求城市道路设施应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确保道路平整、宽敞,交通标志清晰、规范,照明设施完好。
同时,应加强道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三、公共交通设施公共交通设施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包括公交车站、地铁站、共享单车停放点等。
本标准要求公共交通设施应布局合理,方便居民出行。
公交车站应设置明显的站牌和候车亭,地铁站应提供安全、便捷的乘车环境。
共享单车停放点应规划合理,方便市民取用。
四、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是维护城市生态的重要手段,包括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空气质量监测站等。
本标准要求环境保护设施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城市环境质量。
垃圾处理厂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处理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应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减少水体污染。
空气质量监测站应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公共绿地设施公共绿地设施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包括公园、广场等。
本标准要求公共绿地设施应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
公园应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设施,如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广场应提供宽敞的空地和舒适的座椅,方便市民聚集和交流。
六、文化教育设施文化教育设施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学校等。
本标准要求文化教育设施应满足居民学习需求,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图书馆应收藏丰富的图书资源,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博物馆应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作者:————————————————————————————————日期: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 50337-20031 总则1.0.1 为在城币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中贯彻执行国篆城币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
市(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乡村、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应规划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1.0.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整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
1.0.5 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
1.0.6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出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
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按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
1.0.7 在详细规划中应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定点位置等内容,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
道路设计规范对公共交通设施的要求与规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公共交通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在保障公共交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道路设计规范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道路设计规范对公共交通设施的要求与规划。
一、公共交通设施的类型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车站、轻轨站、地铁站等,它们是乘客进出交通工具的重要枢纽。
在道路设计规范中,针对不同的交通设施类型,有相应的要求。
1. 公交车站公交车站是公共交通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公交车站的设置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位置选择应遵循交通流量高、人流集中的原则,以方便乘客出行;其次,站点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线路选择和换乘需求,合理设置站台和候车亭等设施,提供便利的乘客信息导向系统和车辆到站信息;再次,公交车站应具备无障碍通行的条件,方便行动不便人士使用;最后,站点周边应设置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确保乘客安全。
2. 轻轨站和地铁站轻轨站和地铁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枢纽,对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较高。
首先,站点的位置选择应考虑乘客乘车的便利性和周边交通状况,要尽可能减少乘客步行距离;其次,车站出入口设计要满足乘客流量大、分流合理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到消防通道和紧急疏散等安全因素;再次,车站周边的道路规划应有合理的交通组织,包括乘客上下车的停靠区域和巴士专用道等设施;最后,站点的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包括室内空调、座椅、乘客信息系统等。
二、道路规划与公共交通设施的协调道路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道路规划能够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1. 车道设置与站点位置的协调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在设计车道布局时,考虑到公交车辆的行驶需求。
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或者优先通行车道,以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
此外,道路规划还要与公交车站的位置相协调,使乘客方便地进出公交车站。
2. 公共交通改造与道路扩建的统筹规划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道路的改造和扩建不可避免。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1 总则1.0.1 为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
市(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乡村、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应规划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1.0.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整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
1.0.5 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
1.0.6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出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
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按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
1.0.7 在详细规划中应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定点位置等内容,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
1.0.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满足城市用地布局,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等要求。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前言为了与新颁布的《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相协调,与各专项规划相衔接,指导杭州市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根据杭州市规划局和杭州市建设委员会的相关指令和要求,编制《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
该规定的编制是根据《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结合近年新编的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和规定,对《杭州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送审稿)》(2004)进行修编,同时新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定和要求。
本次规定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公共设施体系进行分级和分类设置;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中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的设置进行修编;对公益性设施、经营性设施进行分类,并采用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区别控制;增加新旧区的差别化配置等条款。
本规定在城市级公共设施设置要求中不包括市政设施的设置规定,只在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中,包含市政公用设施(居住区及居住区以下级)配置规定。
目次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186280030" 1 总则.......................................... PAGEREF_Toc186280030 \h 1HYPERLINK \l "_Toc186280031" 2 术语.......................................... PAGEREF _Toc186280031 \h 2HYPERLINK \l "_Toc186280032" 3 公共设施布局原则................................ PAGEREF _Toc186280032 \h 3HYPERLINK \l "_Toc186280033" 4 城市公共设施设置要求............................ PAGEREF _Toc186280033 \h 4 HYPERLINK \l "_Toc186280034" 5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 PAGEREF _Toc186280034 \h 12 5.1设置要求.. (12)5.2旧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差别配置 (14)附表一:杭州市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定额指标 (26)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 (27)1 总则1.0.1 (目的和依据)为合理进行城市级公共设施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有效地使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参照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和相关专项规划,修编《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新编《城市公共设施设置规定》,并将二者合并制订为本规定。
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青岛市规划局2010年5月青岛市规划局关于发布施行《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我局编制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于2010年5月10日施行。
凡青岛市市区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以及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编制说明青岛市规划局曾于2007年编制了《青岛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试行)》,并作为控规及相关规划编制、管理的参考资料,对强化新区、特别是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控制和配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更加突出,节约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民生问题获得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省、市又不断出台了一些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标准、规定等。
为了使全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更加合理、系统、均衡,更加符合青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市规划局对现行相关标准、规划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制完成《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情况及城市发展要求,并参考国内相关城市做法研究制定。
本标准由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执笔起草。
在起草和修改完善过程中,市规划局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参与研讨、论证,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汲纳这些意见和建议,使本标准在合法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本标准自2010年5月10日起施行。
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意见、建议或疑问,请及时向青岛市规划局反映。
市规划局将适时组织对本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价,不断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优化完善本标准。
现代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工作越来越多,而在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工作中,公共建设和公共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个城市要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而最能反映文化特色的就是公共建筑。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分析1导言在本文中,主要是对现代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分析,并且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相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員提供出一定价值的参考。
2关于对城市公共建筑和城市公共化属性的具体分析公共建设的建设主要是为人们的活动而存在的,人就是公共文化的执行者。
所以在建设公共建筑时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对不同需要的能力。
要注意公众都可以参与。
这样不同的人就可以使用到不同的公共设施,进而实现了空间上和行为上的最大效益。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越来越少,但是城市公共建筑却可以为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变得很快,这个平台就越来越重要了。
而且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扩张和公众的利益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但是公共建筑的建立却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矛盾,从而是城市的总体活力被提高了。
3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比较分析3.1传统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共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以传统的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完成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将带来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一是公共建筑满足不了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造成使用的困难;二是传统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指标与现代公共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有很大差异,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资源的利用不当;三是伴随着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的趋势明显增加,而婴幼儿的出生率较往年减少,普遍造成养老设施的缺失和婴幼儿设施的闲置;四是汽车数量的增加,造成车库少、停车难的问题。
3.2现代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现代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在原有的规划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化的基本情况,对相关指标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现代城市的使用要求。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XXX在2015年1月26日印发了《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该标准旨在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南京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该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并为公共设施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新建地区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标准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
在进行已建成区的更新改造时,应结合人口情况和实际需求,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鼓励功能混合、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设施配套的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保障房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针对性核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基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遵循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衔接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辖区及其管理要求、各类设施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和设施情况等,设施项目、规模及布局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
1.6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中涉及用地的刚性规定,新建地区规划建设时必须保证符合标准。
对于已建成区,应尽量通过用地盘整达到标准。
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强度应根据服务范围内住宅的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做适当调整。
1.7 在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时,除了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0 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2.1 公共设施的分级2.1.1 公共设施按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配置。
2.1.2 市级公共设施是指以全市及更大区域为服务对象的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空间规范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提供休闲、交流和社交的场所。
为了确保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使用和诉求满足,制定一系列规范要求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城市公共空间的规范要求展开论述。
1. 环境整洁美观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整洁美观是规范的首要要求。
市政部门应保持公共空间干净,及时清理垃圾,并提供足够的垃圾桶。
公共空间的绿化应当得到重视,定期修剪和浇水植被,以保持绿化良好的状态。
此外,还要合理规划、摆放座椅、桌子等公共设施,使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2. 安全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是规范的核心要求。
市政部门应加强巡逻和管理,及时修复照明设施,确保公共空间的照明充足,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应设置合理的交通指示牌和标志,引导和提示行人和车辆的通行,确保交通秩序。
同时,建立紧急事件应对机制,提供及时的救援和急救措施。
3. 便捷可及城市公共空间规范的另一要求是便捷和可及性。
市政部门应合理规划公共空间的位置,使其尽可能覆盖城市不同区域,方便居民的出行。
公共空间的设施和设备要便于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儿童的使用。
此外,还应提供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和自行车停车区,以鼓励环保交通工具的使用。
4. 合理利用资源城市公共空间规范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市政部门应根据不同的公共空间用途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和开发,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公共设施的选择和布置上,应考虑节能减排的原则,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
5. 多样化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规范还要求提供多样化的功能。
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文化表演和社交交流的平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政部门可以设置多功能的广场、公园和文化中心,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和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利益。
6. 公众参与和监督城市公共空间规范要求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机制。
市政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和改造公共空间时进行公众征求意见,加强与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沟通互动。
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表 1.0.4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表 1.0.5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 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 行政办公用地administrative office land use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 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 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 体育用地sports land use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2.0.6 医疗卫生用地medical and sanitary land use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2.0.7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and use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2.0.8 社会福利用地social welfare land use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康复、服务、救助等设施的用地。
3.0.1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 3.0.1的规定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 3.0.13.0.2行政办公设施用地布局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以利提高效率。
4.0.1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 4.0.1的规定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 4.0.14.0.2商业金融设施宜按市级、区级和地区级分级设置,形成相应等级和规模的商业金融中心。
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4.0.2的规定。
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hm)表 4.0.2注:400万人口以上城市,市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面积可按1.2~1.4的系数进行调整。
4.0.3商业金融中心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 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配置,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1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km。
2. 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
3. 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4.0.4 商品批发场地宜根据所经营的商品门类选址布局,所经营商品对环境有污染时还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规划安全防护距离。
5.0.1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 5.0.1的规定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5.0.1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表5.0.25.0.3的规定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比例表5.0.35.0.4规划中宜保留原有的文化娱乐设施,规划新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应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交通方便的地段。
6.0.1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6.0.1的规定,并保障具有公益性的各类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6.0.16.0.2大中城市宜分级设置市级和区级体育设施,其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6.0.2的规定。
市级、区级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hm i)表6.0.2根据拟定举办体育赛事的类别和规模,新建体育设施用地布局应满足用地功能、环境和交通疏散的要求,并适当留有发展用地6.0.4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宜布局在方便、安全、对生活休息干扰小的地段。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千人指标床位数(床/千人)表7.0.1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7.0.27.0.3疗养院规划用地宜布局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段,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7.0.3的规定。
疗养设施规划用地指标(hm i)表7.0.37.0.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应考虑服务半径,选址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段。
传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设施宜选址在城市边缘地区的下风方向。
大城市应规划预留“应急”医疗设施用地教育科研设计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8.0.18.0.3新建高等院校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重建的科研院所,宜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并宜适当集中布局。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9.0.19.0.2老年人设施布局宜邻近居住区环境较好的地段,其规划人均用地指标宜为0.1 m2~0.3 m2o9.0.3残疾人康复设施应在交通便利,且车流、人流干扰少的地带选址,其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9.0.3规定。
残疾人康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9.0.39.0.49.0.4规定。
儿童福利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9.0.4注:1.一般标准指中小城市普通儿童福利设施。
2. 较高标准指大城市设施要求较高的儿童福利设施。
3. 高标准指SOS国际儿童村及其他有专项要求的儿童福利设施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及分项指标表19、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20、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21、在绝望的时刻,与某个人一同怀抱着一个渺茫的希望,并竭力让对方相信终有实现的一天,这种痛楚的喜乐,唯在爱情中才会发生。
22、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23、因为记忆中的曾经太美好了,美好到即便是再狠心的人也舍不得去忘记。
不是爱情不肯放过你,不是回忆不肯放过你,不是宿命不肯放过你,而是你自己不肯放过你自己。
24、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分的情况却两败俱伤。
25、爱上一个人容易,等平淡了后,还坚守那份诺言,就不容易了。
36、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密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
37、成熟的爱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38、男人应该找个他爱的人做妻子,女人应该找一个爱她的人做老公。
39、如若有开始,没有结果,我还是希望会遇见,即使到最后才明白你盛开在我触不可及的彼岸。
个中滋味,都不及你出现在我生命中。
40、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
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意义?41、有人说恋爱要找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要找喜欢自己的人,都是片面的。
恋人不喜欢自己有什么可恋的?老婆自己不喜欢怎么过一辈子?42、女人家十有八九都是心里有一分爱,表面上就流露两分。
43、流星划破长空那一刹那好美!也好短暂,可是美中的痛苦只有长空自己知道,因为它没有能力留住那美丽而短暂的流星!流星永远是长空短暂的拥有,只有不变的恒星才是长空中永远的最美!44、爱一个人,对方也爱你,甜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知道,酸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爱你,苦的居多。
45、因为爱情,就是抛却世事烦琐,倾听花开的声音,没有任何声音比它美比它动人……只一瞬,便是永恒。
是生生不息的诱惑,世间无人可抵挡而过。
51、恋爱中的女人要求她的情人是英雄、巨人,一个半神的人,又要求自己不全属于他,所以只有完全占有了他,她才会快乐。
52、爱,永远是没有永恒的定义因为每个人的体会和感悟不同,爱很美,却也有褪去的时候,就如一场烟火,只留下短暂的美丽。
53、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快乐,幸福。
因为不易所以才应该更加去珍惜,不要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
同样,爱需要包容,彼此相爱的人,他们的心是彼此最温暖的。
54、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
要珍惜和感知自己真正拥有的幸福。
不要让你的幸福,只是在别人眼里。
55、所有爱的苦都要自己承担,那是你自己种下的因种下的果,和别人没有关系,别人来关心来问,也只是隔靴搔痒。
56、如果你想被别人爱,你首先必须使自己值得爱,不是一天,一个星期,而是永远。
57、一个女人必须了解和牢记,男人一一只要他是是男人,无论老幼,他都爱漂亮的女人。
58、每一次恋爱的时候,都要全心投入,即使受过伤害,也别有所保留;只是你要变得聪明,但不是功利,这样,在结束的时候,你才不会有遗憾。
65、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66、爱情需要合理的内容,正像熊熊烈火要油来维持一样;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的和谐的交融。
67、太阳的位置在天,松树的位置在山。
爱情是一种位置,适合你的位置,才会使你感到牢固和香甜。
68、只有爱情没有婚姻会像泡沫一样容易破灭;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也会像白开水一样容易让人厌倦。
69、人生是一幅风景,爱情是一束鲜花。
没有鲜花,风景就不会绚丽,没有爱情,人生就容易成为荒凉的土地。
70、爱一个人就是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她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
71、爱情是最美好的梦,壮丽着每个人的人生。
无论你是青年还是老年,无论你是离异还是独身都不要打破自己的爱情梦。
让心中的太阳温暖生命,你就会永远年轻。
78、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爱情和婚姻不是没有缺憾,但爱情与婚姻肯定需要信仰,就好像我们相信阳光一样,首先要笃信阳光,其次再接受太阳有黑子!79、爱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山盟海誓和甜言蜜语,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更能体现他对你的用情,那才是爱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