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铜排设计的技术规范标准[详]
- 格式:doc
- 大小:790.50 KB
- 文档页数:16
铜排设计知识点设计铜排的基本知识点铜排是一种用于电路连接和热管理的重要组件。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在电子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铜排的设计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它。
一、材料选择铜排通常采用紫铜材料制作,因为紫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且耐腐蚀性也较好。
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紫铜材料。
二、尺寸规格设计铜排时,需要考虑其尺寸规格。
铜排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将直接影响其导电和导热的性能。
一般来说,铜排的宽度应根据所需的电流负载进行选择,厚度则应根据所需的散热能力确定。
长度方面,可以根据具体安装空间进行调整。
三、导流能力铜排的设计应保证其足够的导流能力,以满足电流负载的要求。
导流能力受到铜排的宽度和厚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增加截面积或增加散热面积来提高导流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大的截面积会增加铜排的成本和重量,过大的散热面积会增加安装空间。
四、连接方式铜排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焊接、螺栓连接和压接等。
焊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适用于对连接性能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螺栓连接则便于拆卸和更换。
压接是一种无需熔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选择连接方式时,需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评估和选择。
五、散热设计铜排在电子设备中常用于散热,因此散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增加散热面积、采用散热片或散热模组等方式,可以提高铜排的散热效果。
同时,还可以考虑加工表面以提高散热效率。
六、阻抗控制对于高频应用,铜排的阻抗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
阻抗受到铜排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以及堆叠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满足特定的信号传输需求,可以通过调整尺寸、堆叠方式等手段来控制铜排的阻抗。
结语设计一个高性能的铜排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尺寸规格、导流能力、连接方式、散热设计和阻抗控制等方面。
本文所述仅为设计铜排的基本知识点,读者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补充。
标准铜排的选型指南1.目的规范开关柜柜内用铜排的规格尺寸选择,即在铜排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截面规格,以保证铜排在相应使用环境下的额定载流量。
2.适用范围所有电工用铜和铜合金母线。
3.低压开关柜柜内铜排选择作业指导3.1低压开关柜柜内铜排的正常使用条件铜排材料:符合GB/T5585.1-2005标准的TMY、THMY;使用条件:环境温度35℃,允许温升70K;海拔高度:< 1000m;额定工作频率:50/60Hz。
若使用条件与上述不一致,根据铜排的具体使用条件按本指导书第4条对铜排的载流量重新校核。
3.2系统水平主母线选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技术支持工程师按表1根据低压系统的额定电流选择或修改水平主母线的规格。
若设计院不同意修改,技术支持工程师必须与机械设计工程师一起确认水平主母线的规格选择。
表1、三拼a=130)3.3柜内汇流母线选择在正常项目设计中,低压开关柜柜内若干主电路连接在汇流母线上,在任一时刻汇流母线通过的预计最大电流为连接其上的所有主电路的额定电流之和乘以额定分散系数(见表2)。
汇流母线的规格按预计通过的最大电流来选择。
馈线柜垂直裸铜母线的规格选择与对应的额定载流量见表3。
表2表3:垂直裸铜母线额定载流量表(相间距a=80)3.4装置内其它铜母线选择进线或联络开关的分支母线选择综合考虑系统的额定电流与开关的框架电流。
当系统的额定电流大于开关的框架电流时,分支母线选择框架开关的额定电流;反之,选择系统的额定电流。
其余元器件连接母线按元器件的框架电流选择。
铜排规格选择优先考虑使用K3系统中的常用铜排规格,使用不常用的铜排规格时必须得到机械分部经理的同意。
装置内其它铜母线额定载流见表4。
表4:装置内其它铜母线额定载流量表(设计选型)4铜母线额定载流量的确定(引用标准DIN 43671)(德国标准)4.1常用矩形裸铜母线载流量表:。
电动车铜排电气标准
电动车铜排电气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铜排的导电性能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电阻率应低,电流传导能力强。
2. 铜排的尺寸和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承受所需的最大电流。
3. 铜排的绝缘性能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够防止漏电和短路等安全问题。
4. 铜排的连接方式和接触面要求良好,能够保证电流传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铜排的安装方式和固定方式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能够防止振动和震动等外力影响。
6. 铜排的标志和编号要清晰明确,能够方便维护和检修。
7. 铜排的材质和表面处理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够防止腐蚀和氧化,提高使用寿命。
8. 铜排的温度和负载能力要符合电动车使用环境和需求,能够保证安全可靠运行。
9. 铜排的环保性能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10. 铜排的检测和测试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合格。
铜排加工工艺标准铜排又称铜母排或铜汇流排,是由铜材质制作的,截面为矩形或倒角(圆角)矩形的长导体(现在一般都用圆角铜排,以免产生尖端放电),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
铜排在电气设备,特别是成套配电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工艺准备1、按设计图纸和生产任务单,考虑最佳方案。
2、检查一次电器元件、附件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及材料单的要求,产品许可证、合格证是否齐全。
二、母线的选择1、主母线的规格及材质按设计图纸,分支母线材质无特殊要求时与主回路母线相同。
2、分支回路母线(导线)的选择,按图中标注线径选择,如未标注则按断路器脱扣器电流选择。
3、主回路或分支回路选用母线时,依据额定电流在表2、表3中选用不小于该载流量的截面规格。
4、低压配电装置的接地母线(PE)应符合表1的要求。
5、高压配电装置的接地母线截面应不小于30平方毫米,过门接地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
6、母线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裂纹、无夹杂物。
三、技术要求1、对于电器元件,带电零件部件及母线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得小于表5、表6、表7所给定值。
(为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并便于施工,我厂低压开关柜要求电气间隙不小于15mm,爬电距离不小于20mm,如有特殊情况,也不得小于表6表7的值)。
2、母线的相色及相序排列应符合表8规定3、母线的接触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的紧固力应符合表9的规定四、母线的制作铜母线的制作1、母线的走向及尺寸由施工者确定,同一形式的开关柜布线应一致。
2、母线应矫正平直,用母线轧平机对母线进行调直,并用木槌进行局部调整,应达到立弯(侧面弯曲)不大于2mm/m,平弯(宽面弯曲)不大于3mm/m,切断面应平整,不应有毛刺和影响质量的切口变形。
3、根据元件位置和选定的走向,用硬导线或其它材料制作母线样板,得出最理想的弯曲形式,按其展开尺寸用母排加工机专用冲剪下料,并画折弯线。
4、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内所有铜排的加工、进货检验。
2、检验依据
a.根据国家标准GB/T 5585.1-200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1部分:
铜和铜合金母线制作
b.与客户订立的产品技术协议、产品订购合同及客户提供的作为产品设计依
据的资料;
c.产品设计图样。
3、检验项目及参数
3.1铜排的确认检验/验证应符合下表规定(表1):
3.2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2)
3.3铜排的弯曲性能
铜排的宽边b弯曲为90,表面不应出现裂纹,弯曲圆柱的直径应按厚度选定,并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单位:mm
4 平直度
4.1 窄边平直度
硬态铜和铜合金母线在1m长度内窄边平直度应不超过表4的规定
表 4 单位:mm
4.2宽边平直度
硬态铜和铜合金母线在1m长度内宽边平直度应不超过5mm
4.检验记录
《铜排进货检验记录表》
《铜排加工过程记录表》。
铜排折弯角度标准铜排在电力和电气行业中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导电结构件。
为了确保铜排的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对其折弯角度有严格的标准要求。
以下是关于铜排折弯角度标准的详细内容,涵盖了折弯角度、直角误差、角度偏差、折弯半径、折弯后直线度、铜排厚度、铜排宽度、折弯次数和回弹情况等方面。
一、折弯角度根据相关标准,铜排的折弯角度应控制在90°±1°的范围内。
这意味着在标准的直角折弯过程中,铜排的折弯角应接近于90°,并且偏差不超过±1°。
二、直角误差直角误差是指铜排在经过折弯后,其实际折弯角度与标准90°之间的偏差。
根据相关标准,直角误差应不超过±1°。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直角误差符合要求,建议在折弯过程中使用角度测量工具进行监测。
三、角度偏差角度偏差是指铜排在经过多次折弯后,其整体角度的偏差。
为了确保铜排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角度偏差应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具体的角度偏差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铜排规格和应用场合来确定。
四、折弯半径铜排的折弯半径对于其折弯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相关标准,铜排的折弯半径应不小于铜排厚度的5倍。
过小的折弯半径可能导致铜排断裂或变形。
五、折弯后直线度折弯后的直线度是指铜排在经过折弯后,其直线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相关标准,铜排折弯后的直线度应不超过其厚度的10%。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使用直线度测量工具进行监测。
六、铜排厚度铜排厚度是影响其折弯性能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规格要求,铜排厚度范围一般在0.5mm至10mm之间。
较厚的铜排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载流能力,而较薄的铜排则易于弯曲和安装。
七、铜排宽度铜排宽度通常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安装空间来确定。
在电力和电气行业中,常见的铜排宽度范围在10mm至200mm之间。
铜排宽度对其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八、折弯次数折弯次数是指铜排能够承受的弯曲次数。
1.1技术规范要求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应完全满足以下标准要求:设备的技术规范须满足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
对于尚未做出明确规定的技术规范,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相关运营商的企业标准中已有具体技术指标要求的,应满足上述建议和标准GB 3281-82 GB 709-88 GB 1220-92 GB 1221-92 GB5781-86 GB3098.6-86 GB 93-87 GB 97.1-85 GB 6170-86 GB5231-85 GB2040-89 HG2-869-76 GB3893-83 YD 5098-不锈耐酸及耐热钢板热轧钢板和钢带不锈耐酸钢棒耐热钢棒六角头螺栓-全螺纹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机构性能等级标记标准型弹簧垫圈平垫圈1 型六角螺母加工铜纯铜板聚酰胺1010 树脂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YD-T 1051-201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5040-2005 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5585.1-2005 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1 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1.1接地铜排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接地铜排——是电子、通信系统二级节点接地的必要装置,接地铜排款式如下图1、图2:1.2 材料技术要求1.2.1 适用范围序号 名称描述备注 1接地排 接地铜排 T2铜2 绝缘套筒 绝缘件 聚酰胺 (尼龙 )3绝缘支柱 支撑 聚酰胺 (尼龙 ) 4弯角件 固定件 镀锌钢板5六角螺栓 连接紧固件不锈钢 / 镀锌1.2.2内容和要求1.2.2.1接地排1.2.2.1.1外观要求板材的边部和端部应切直,无裂边和巻边。
切斜不应使板材宽度和长度超出其允许偏差。
板料长度方向不平度每米小于15mm。
1.2.2.1.2环境条件工作温度:-30 ~ +60 ℃储存温度:-30~ +60 ℃相对湿度:5% ~ 95%大气压力:70 ~ 106kPa1.2.2.1.3材料和工艺材料名称:T2 紫铜材料为:二号纯铜板热处理,厚度为10mm的板材。
铜排搭接面标准铜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在建筑结构中用作结构支撑、承重或装饰性用途。
因此,搭接面的标准成为确保铜排安全使用的关键要素,以更为准确和有效地满足设计需求。
首先,搭接面的表面应平整光滑。
平整的表面更容易接合,从而改善连接的有效性,提高结构的坚固性和可靠性。
其次,搭接面的室内和外表面应光洁,表面无暗淡、锈蚀、腐蚀和污垢。
这有利于铜排的连接,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可靠性和可拆卸性。
此外,在搭接面的组装过程中,需要考虑拉伸和压缩的变形量,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在搭接面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负荷的传递效果,确保铜排的正确拼接。
此外,在铜排搭接面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效应,以确保安全和可靠的使用。
此外,在铜排搭接面的安装过程中,还应考虑其弹性系数和拉伸模量,以确保搭接面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最后,考虑合金组件的锻作精度和尺寸,确保锻件的精度,牢固性和可靠性。
总之,为了确保铜排安全使用,搭接面的标准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考虑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合金的精度、尺寸的精度以及弹性系数和拉伸模量等,以确保铜排搭接面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铜排搭接面的设计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以确保铜排的安全使用。
因此,针对不同的铜排结构,应定制相应的搭接面标准,以确保铜排的严格检验和完善建设。
此外,应不断检验铜排结构,以确保安全性。
综上所述,《铜排搭接面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尺寸,也是确保铜排安全使用的关键要素。
根据国家规范,针对不同的铜排结构,应定制相应的搭接面标准,以确保铜排的可靠性。
在搭接面的安装过程中,应考虑拉伸和压缩的变形量、负荷的传递效果、结构效应和弹性系数等,以保证搭接面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此外,应定期检验铜排结构,以确保其可靠性。
浸塑铜排标准引言浸塑铜排是一种在铜表面涂覆塑料以增加其绝缘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的处理方法。
为了确保浸塑铜排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相关的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浸塑铜排标准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以及其对产品质量和应用的影响。
制定标准的背景制定浸塑铜排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统一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方法,促进产品的质量稳定提升。
同时,标准的制定还可以减少质量争议,保证产品的可替代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浸塑铜排标准制定委员会的组成为了保证标准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浸塑铜排标准制定委员会应由相关的技术专家、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浸塑铜排标准制定的步骤1.确定标准的制定范围:首先,需要明确标准适用的产品范围和应用领域。
考虑到不同应用环境的差异,标准的制定范围应包括不同规格和用途的浸塑铜排。
2.收集相关资料和技术文件:委员会应收集和整理与浸塑铜排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法规、技术文件以及相关行业的研究报告等资料。
3.制定产品的基本要求:基于市场需求和行业实践经验,制定浸塑铜排的基本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误差、机械性能、绝缘性能等关键指标。
4.制定产品的测试方法:根据浸塑铜排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以确保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稳定和可靠。
5.制定产品的标识与包装要求:标准还应规定浸塑铜排的标识方式和要求,以及产品的包装规范,保证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损。
6.征求意见和修订标准:制定初稿后,应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浸塑铜排标准的主要内容浸塑铜排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产品分类和命名该部分规定了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浸塑铜排的分类和命名方式,以方便市场交流和产品选择。
2. 产品的基本要求该部分规定了浸塑铜排的外观质量、尺寸误差、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等基本要求。
其中,绝缘性能是浸塑铜排的关键指标之一,应有详细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密集型母线槽铜排标准
密集型母线槽铜排是电气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导电材料,其标准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密集型母线槽铜排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要求、尺寸要求、材料要求、工艺要求等内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密集型母线槽铜排的外观要求包括表面光洁度、无氧铜层、无裂纹、无氧化层等。
外观光洁度要求表面应平整,无凹凸、气泡、皱纹等缺陷,无氧铜层要求铜排表面应无氧化铜层,无裂纹要求铜排表面不得有裂纹,无氧化层要求铜排表面不得有氧化层。
其次,密集型母线槽铜排的尺寸要求包括宽度、厚度、长度等。
宽度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厚度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中,宽度和厚度的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长度的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再次,密集型母线槽铜排的材料要求主要是对铜材的要求。
铜材应采用T2纯铜,其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材料应无夹杂、气孔等缺陷。
最后,密集型母线槽铜排的工艺要求包括弯曲、焊接、表面处理等。
弯曲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焊接应采用无氧铜焊材,焊接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表面处理应采用防氧化处理,确保铜排表面光洁。
综上所述,密集型母线槽铜排标准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的重要依据,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以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用户在选用密集型母线槽铜排时,也应注意查看产品合格证书,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以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密集型母线槽铜排标准的执行,对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铜排大小与电流的标准铜排大小与电流的关系是,铜排的截面积越大,其能够承载的电流也就越大。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铜排的规格和电流的关系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以下是对铜排大小与电流的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一、铜排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铜排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可以通过热稳定公式进行计算。
该公式表示为:S≥I/C√Δt,其中S为铜排截面积,I为铜排上的电流,C 为热稳定系数,Δt为温升与环境温度之差。
根据此公式,铜排截面积越大,能够承载的电流也就越大。
二、不同规格铜排的适用范围不同规格的铜排适用于不同的电流范围。
一般来说,10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铜排适用于配电柜中的垂直母线或配电盘上;120平方毫米及以上的铜排适用于变压器到配电柜之间的电缆或母线上。
三、铜排的载流量标准铜排的载流量标准通常根据其截面积和环境温度来确定。
具体的载流量标准可以参考相关电气设计规范或手册。
一般来说,铜排的载流量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实际需求进行计算和校核。
四、铜排的材质和表面处理铜排的材质一般为纯铜或高纯度的铜合金,其表面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锡、镀银、喷塑等,可以提高铜排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为了提高铜排的承载能力,还可以采用多根并联或串联的方式。
五、铜排的弯曲半径和机械强度要求铜排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弯曲变形和机械应力,因此需要对其弯曲半径和机械强度进行要求。
一般来说,铜排的弯曲半径应该不小于其截面直径的2.5倍,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其承受机械应力的能力。
六、铜排的绝缘层和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铜排免受机械损伤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通常会在其表面加装绝缘层。
绝缘层可以采用聚氯乙烯、聚酯薄膜等材料制成。
此外,为了防止电化学腐蚀,还可以在铜排表面涂覆防锈漆或采用其他防锈处理方法。
七、铜排的安装和使用要求铜排的安装和使用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安装过程中,应该遵循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确保铜排的连接处接触良好、机械强度足够且固定牢固。
电动车铜排电气标准
电动车铜排电气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铜排尺寸:规定了铜排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尺寸参数。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了铜排的负载能力和导电性能。
2. 导电性能:规定了铜排的电阻率和电导率等导电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铜排的导电能力,电阻率越低表示导电性能越好。
3. 绝缘性能:规定了铜排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电阻等绝缘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铜排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防止电气短路和安全事故发生。
4. 负载能力:规定了铜排的负载电流和最大功率等负载能力指标。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铜排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和功率,以确保电动车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安装要求:规定了铜排的安装方式和固定方式等安装要求。
这些要求确保铜排能够正确安装在电动车的电路系统中,并保证其稳定和可靠的连接。
总之,电动车铜排电气标准旨在确保铜排在电动车电路系统中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绝缘性能和负载能力,以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opper bar design’ TechnicalReference“铜排设计”技术参考1.Purpose 目的The goal of this document is the specification of copper bar design, Guide the mechanical engineer to select the correct materials and shape of copper bar, to ensure the part of designers to design better processing speed up the processing progress and reduce processing costs.本文的目的是规范铜排设计,指导机械工程师正确地选择铜排形式和材料,保证设计人员设计出的零件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性,加快加工进度,降低加工成本。
2.Scope 范围Applicable to all mechanical engineer of the company适用于本公司机械工程师3.Content 内容3.1 Material introduced 材料介绍3.1.1铜和铜合金板常用的铜和铜合金板材主要有两种:紫铜T2和黄铜H62。
紫铜T2是最常见的纯铜,外观呈紫色,又称紫铜,具有高的导电和导热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成形性,但强度和硬度比黄铜低得多,价格也非常昂贵,主要用做导电、导热,耐腐蚀元件,一般用于电源上需要承载大电流的零件。
黄铜H62,属高锌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冷、热加工性,易进行各种形式的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
主要用于各种深拉伸和折弯的受力零件,其导电性不如紫铜,但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价格也比较适中。
3.1.2牌号及状态公司铜板常用二号铜的纯铜,代号T2;铜母线使用二号铜的纯铜,代号TM。
➢所使用铜板的状态、规格应符合下表:➢所使用的铜母线的状态、规格应符合下表:3.1.3力学性能➢铜板的力学性能:➢铜板的弯曲性能T≦10mm铜板的弯曲性能(T表示板厚)3.2Design reference 设计参考3.2.1铜排设计注意事项3.2.1.1设计要求1)一般情况下相间电气间隙距离保持在20mm以上,通常不建议低于15 mm,若不能满足则采用隔板隔离。
铜排设计技术规范 目录 目录 ................................................... 1 1 目的 ................................................. 2 2 适用范围 ............................................. 2 3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 2 4 材料介绍 ............................................. 3 4.1铜和铜合金板 ...................................................... 3 4.2牌号及状态 ........................................................ 3 4.3力学性能 .......................................................... 4 5规范内容 .............................................. 5 5.1基本功能描述 ...................................................... 5 5.2 技术要求 ......................................................... 6 6 铆接介绍 ............................................ 12 7 检验/试验要求 ....................................... 12 7.1 检查铜排及其附件的质量,按图纸技术要求检验 ...................... 12 7.2镀层检验 ......................................................... 13 7.3 搭接面检查 ...................................................... 15 7.4 铜排样件防腐试验 ................................................ 16 1 目的 本规范适应于结构设计人员,外协加工管理人员,目的是规范铜排结构件设计,指导结构设计人员正确地选择铜排形式和材料,保证设计人员设计出的零件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性,加快加工进度,降低加工成本。同时指导铜排的加工、检验和验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英威腾公司的铜排设计、制造和检验。
3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GB5585.1-200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1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 GB7251-200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T9798-2005《金属覆盖层 镍电镀层》 GB/T/12599-2002《金属覆盖层 锡电镀层》
GB/T 5231-200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 2040-2002 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 2529-2005 导电用铜板和条 《电器制造技术手册》之《第二十二章:母线连接工艺》等 4 材料介绍 4.1铜和铜合金板 常用的铜和铜合金板材主要有两种:紫铜T2和黄铜H62。 紫铜T2是最常见的纯铜,外观呈紫色,又称紫铜,具有高的导电和导热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成形性,但强度和硬度比黄铜低得多,价格也非常昂贵,主要用做导电、导热,耐腐蚀元件,一般用于电源上需要承载大电流的零件。 黄铜H62,属高锌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冷、热加工性,易进行各种形式的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主要用于各种深拉伸和折弯的受力零件,其导电性不如紫铜,但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价格也比较适中,在满足导电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黄铜代替紫铜,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成本。
4.2牌号及状态 公司铜板常用二号铜的纯铜,代号T2;铜母线使用二号铜的纯铜,代号TM。
A 所使用铜板的状态、规格应符合下表: 牌号 状态 规格/mm 厚度 宽度 长度
T2 热轧(R) 4~60 ≤3000 ≤6000 软(M) 0.2~12 1/8硬(Y8) 1/2硬(Y2) 硬(Y)
通常铜板选用T2Y,状态选用硬(Y) B 所使用的铜母线的状态、规格应符合下表: 牌号 状态 规格/mm 厚度 宽度 长度
TM 软态(M) 2.24~50 16~400 ≤8000 硬态(Y)
通常铜母线选用TMY,状态选用硬态(Y) 4.3力学性能 铜板的力学性能: 牌号 状态 拉伸强度 Rm(MPa) 伸长率 A11.3(%) 维氏硬度 HV
T2 热轧(R) ≥195 ≥30 ——
软(M) ≥205 ≥30 ——
1/8硬(Y8) 215~275 ≥25 55~100 1/2硬(Y2) 245~345 ≥8 75~120 硬(Y) ≥295 ≥3 ≥80
铜母线的力学性能 型号 抗拉强度 Rm(MPa) 伸长率(%) 布氏硬度HB TMR ≥206 ≥35 —— TMY —— —— ≥205
铜板的弯曲性能 T≦10mm铜板的弯曲性能(T表示板厚)
牌号 状态 厚度(mm) 弯曲试验 弯曲角度(°) 弯曲半径 弯曲结果
T2 热轧(R) 软(M) 1/8硬(Y8)
≤5
>5~10 180 180 0.5倍板厚 0.5倍板厚 弯曲外侧不应
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内侧不应有皱褶 1/2硬(Y2)
硬(Y) ≤10 90 1.0倍板厚
铜母线的弯曲性能:铜母线的宽边弯曲90°,表面应不出现裂纹,弯曲圆柱的直径应 按厚度选定,应符合下表规定。 厚度T(mm) 弯曲半径(mm) T≤2.8 2 2.8<T≤4.75 4 4.75<T≤10.00 8 10.00<T≤25.00 16 25.00<T 32
5规范内容 5.1基本功能描述 5.1.1 满足电气功能需要,实现电流、电压及电信号的传输; 5.1.2 对大截面导线用铜排代替,工艺要求低,易弯曲,容易实现连接; 5.1.3 对小截面导线用铜排代替,体积小,美观且容易固定; 5.1.4 在实现电流汇接,接地功能时,接线方便; 5.1.5 铜排由机械加工后,直接连接在结构件上,简化总装生产。
5.2 技术要求 5.2.1 一般设计要求
(1) 以合适的铜排满足电气性能要求。 (2) 电源、电气产品中正常的工作、温升、环境及运输时产生的振动不应使铜排连接有异常变化。 (3) 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热膨胀影响及电化学腐蚀作用对材料的影响。 (4) 铜排之间的连接应保证有足够和持久的接触压力,以满足小的接触电阻及温升要求,但不应使铜排产生永久变形。 5.2.2 设计选型 (1) 铜母线用型号,规格及标准编号表示(参考GB5585-85)。
铜母线截面形状
a:厚度即窄边尺寸mm b:宽度即宽边尺寸mm r:圆角或圆边半径mm 如:窄边为10,宽边为100的铜母线,硬状态。在图纸材料栏中表示为:TMY-100X10 铜母线的型号如表1所示。 表1 铜母线的型号一览表 型号 状态 名称 布氏硬度(最小) TMR O 软铜母线 ------ TMY H 硬铜母线 HB65
对于标准规格铜母线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时,可使用纯铜板,如厚度为3的纯铜板零件,在图纸材料栏中表示为:T2Y-3.0 (参考GB2059-89)
(2) 基本状态 退火的 O——适用于完全退火而获得最小强度状态的压力加工制品 硬 的 H——适用于退火后进行冷加工或冷加工与不完全退火结合而获得标准规定的机械性能的制品。 (3) 对母线材料及加工的技术要求 ➢ 铜母线应采用符合GB468-82要求的铜线锭制造 ➢ 铜母线的电阻率不大于0.01774欧姆.mm2/m
➢ 铜排表面有裂痕,斑痕,凹坑及有硝石沉积的母线不得使用 ➢ 表面有直径大于2.5mm,深度大于0.15mm气孔的母线不得使用 ➢ 经过折弯加工的母线不得平直或重新折弯使用 ➢ 母线需矫直,校平,在剪切断面,钻孔及冲孔后应去除毛刺 ➢ 母线各搭接面应用压力机蹲平,校平,保证搭接面接触良好 5.2.3基础数据 (1) 常用铜母线规格及载流量如表2所示。 表2 单条铜母线规格及载流量(铜母线最高允许温度为70℃)一览表 铜母线尺寸(截面,mm)
铜(A)
交流(环境温度) 直流(环境温度) 25℃ 30℃ 35℃ 40℃ 25℃ 30℃ 35℃ 40℃ 15 x 3* 210 197 185 170 210 197 185 170 20 x 3* 275 258 242 223 275 258 242 223 25 x 3* 340 320 299 276 340 320 299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