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损伤法医学鉴定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80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是由脑干的神经核引出,然后穿越颅后窝,供应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面部、眼睛、嘴唇、舌头和下颌的肌肉无法正常运动,以及感觉异常。
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病史调查:调查被鉴定人是否经历过与神经损伤相关的外部暴力、外伤、手术等情况。
了解损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2. 临床检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面部肌肉的活动、口角抽搐等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
医生可能还会进行一系列神经功能检查,如感觉测试、肌力测试等来进一步确认损伤程度。
3. 影像学检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可以确定正中神经是否受损以及损伤程度。
4. 鉴定报告:通过综合以上调查和检查结果,法医学专家可以出具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报告。
该报告应详细描述损伤的部位、程度、造成损伤的原因等。
需要注意的是,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需要专业的法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因此鉴定结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的法医学专家来进行。
视觉功能障碍法医鉴定指南司 法 鉴 定 技 术 规 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 法 鉴 定 管 理 局发布目 录前言 (II)1 范围 (1)2 定义 (1)3 鉴定原则 (2)附录A (规范性附录)视觉功能障碍检查 (4)附录B (规范性附录)视觉功能实验室及鉴定人员的规范要求 (15)附录C (资料性附录)视觉功能障碍程度分级标准 (16)附录D (参考性附录)眼外伤法医鉴定检验结果记录单(范本) (18)前言制定本技术规范的依据包括以下国家或行业标准:由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于1990年9月29日颁布实施的司发[1990]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1990年4月2日颁布实施的法(司)发[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由公安部颁布实施的GA/T 146-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于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GB1866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于2007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 1618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由公安部发布的于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GA/T 521-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身伤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
本技术规范参考了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国医学会)编著的《Guides to the Evaluation of Permanent Impairment》(Fifth Edition)(《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5版)。
本指南还参考了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文件(包括:《视网膜电图国际标准》、《图像视网膜电图国际标准》、《临床眼电图法国际标准》、《视诱发电位法国际标准》)。
关于法医学损伤鉴定的相关问题关于法医学损伤鉴定的相关问题法医学损伤鉴定是指应用法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诉讼案件涉及的活体或尸体及其生物源物质等进行检验并作出判断的过程。
包括法医学病理鉴定和临床鉴定。
一、法医病理鉴定俗称尸体鉴定是指运用法医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尸体外表检查、尸体解剖检验、组织切片观察、毒物分析和书证审查等,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或推断。
尸体检验要求做到:详细检查死者的衣着情况,尸体的外表现象以及伤痕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根据需要,捺印十指指纹和掌纹,提取血、尿、胃内容等;对无名尸体的相貌特征,生理、病理特征,以及衣着、携带物品和尸体包装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检查,详细记载,并一律捺印十指指纹和掌纹。
病理鉴定中包括死亡原因鉴定、死亡方式鉴定、死亡时间推断、致伤(死)物认定、生前伤与死后伤鉴别等。
(一)、是确定死亡原因,死亡原因分为根本死因、直接死因、中介死因、辅助死因等等。
主要在于确定自然死亡(病死或老死)还是非自然死亡(暴力死亡),在同时存在损伤与疾病时,要分析损伤、疾病与死亡的关系,对于存在几种致命性损伤,应确定主要死因,以便澄清谁应负主要致死责任。
常见的死因有感染、出血、栓塞、全身衰竭、中毒等(二)、是判定致死方式,致死方式是指暴力性死亡所采用的致死方式。
确定了暴力死亡方式往往又是决定是否立案的主要依据。
因此,如确定为暴力性死亡的尸体,就必须进一步确定其死亡方式。
如暴力由他人所加导致死亡是他杀;暴力自己所加致于自己身亡称自杀;暴力来自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非人为故意因素导致的死亡是意外致死。
若经详细的调查和尸体解剖均无法判明,则列入死亡方式不明。
判断死亡方式至关重要,一旦误判他杀或其他各种死亡方式,轻则引起纠纷,重则导致错案。
所以法医在确定死亡方式时要慎之又慎。
判断死亡方式不是单靠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单独能解决的,有时通过法医病理学检验能确定死亡方式,有时则不能。
往往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案件在判断死亡方式除法医参加外,还需侦察人员的合作,根据对现场资料和案情调查所得材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结论。
30医学与法学2010年第2卷第3期◆鉴定天地外伤致眼球萎缩之伤残等级鉴定探讨赵敏余舰刘勇摘要:在现行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中,均未涉及外伤后眼球萎缩的等级评定;在鉴定实践中,将眼球萎缩的无光感眼与眼球外观正常的无光感眼视为同一等级,忽略了伤残人员的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这显然有失公平。
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外伤后眼球萎缩的伤残等级评定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望出台适用于外伤后眼球萎缩的等级评定标准,使鉴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
关键词:眼球萎缩;伤残等级;法医临床学A Sur vey i nt o t he V er i f i cat i on of D i s abl e a nd W ound D egr ee f or A t r ophyof Eye ba l l C aus ed by T r a um aZ hao M i n Y u Ji an Li u Y ongA bs t ract:T he de gr ee f or a t r ophy of eye bal l c aus ed by t r a um a i s no t m ent i oned i n cu r r en t ver i f i cat i on st andar d of di s abl e and w ound degr ee.A nd i n t he ver i f i cat i on pr ac t i ce,at r ophy of eye bal l w i t h n o l i ght pe r cept i on and nor m al eye bal l w i t h n o l i ght pe r c ept i on ar e cl as s i f i ed i nt o t he s am e de gr ee,ne gl e ct i ng t he di s abl e and w ound pe opl e's ps ychol ogy and s oci al dysf unc t i on,w hi c h i s obvi ousl y unf ai r.B a sed on pr act i ca l cas es,t hi s paper car r i es a sur ve y i nt o t he ver i f i cat i on of di s abl e and w ound de gr e e f or at r ophy of eye bal l c aus ed by t r aum a,w i t h t he pur pose of ser vi ng as am ode st spur,hopi ng t o unvei l a ne w s t andar d,w hi ch m a kes t he ver i f i cat i on m or e nor m a l i z ed,st andar di ze d,and hum ani ze d.K ey W or ds:at r ophy of eyeb al l;di sa bl e and w ound degr ee;cl i ni cal f or ens i c m edi c i ne眼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也是人的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结构比较精细、脆弱,容易受到损伤。
新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法医学鉴定疑难案例发表时间:2016-09-13T15:01:24.35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0期作者:郝龙龙刘生玉[导读] 眶壁骨折是颅颌面损伤常见类型之一,可单发,也可合并其他颅颌面部其他骨折同时出现。
1.子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2.吴起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陕西延安 716000【中图分类号】R68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31-01眶壁骨折是颅颌面损伤常见类型之一,可单发,也可合并其他颅颌面部其他骨折同时出现。
患者常出现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脑脊液漏、鼻出血等相关症状。
眶壁骨折可分为单纯性眼眶骨折和非单纯眼眶骨折,单纯性眶壁骨折是当前法医学临床鉴定中的常见问题,根据伤者成伤机制又可将眶壁骨折分为直接骨折和间接(爆裂)骨折。
当前新旧眶壁骨折引起的眼球内陷状况在法医学鉴定中属于疑难案件,加强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是当前法医学鉴定的工作重点。
因此,本文对新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法1例患者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法医学鉴定该类案件提供参考。
1 案例回顾1.1 案情回顾伤者张某,男,年龄35岁。
2015年8月23日,因纠纷被人打伤颅颌面部,入院就诊时,主诉右眼出现视物模糊、憋痛状况,出现鼻腔出血症状。
进行常规查体,伤者右眼眼睑表现为肿胀症状、结膜充血,视力检查右眼为0.4。
进行CT检查,确定患者右眼为眶内壁骨折。
一个月后(2015年9月24日),患者入院复检,CT复查表现为右眼眶内壁爆裂骨折,内直肌肿胀;进行眼球突出度检查,右眼为10mm,左眼为13mm,确诊为右眼眼球内陷;伤者右侧上颌窦出现黏膜增厚症状。
1.2 法医学鉴定2015年10月11日,伤者到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医学鉴定。
主诉存在右眼疼痛症状。
鉴定中心法医进行临床常规查体,伤者右眼凹陷,使用眼球突出计检查,右眼10.5mm,左眼13.5mm。
对伤者2015年8月23日CT检查结果阅片,右眼睑软组织存在积气、肿胀,眼球后脂肪呈高密度影,眶内壁凹陷,骨质呈连续性中断,筛窦呈高密度影,内直肌较粗。
中"司$%&2019年第5期(总第106期),定科学Forensic Science外伤性房角后退的法医学鉴定王元兴徐进宝2,刘健3,陈智会$(1.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北京100142;2.张家口市公安局万全分局,河北张家口076250;3.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房角后退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一2017年6月期间,一所省级眼病专科医院68例(共68只眼睛)有确切眼外伤史的房角后退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案例均行详细的常规裂隙灯(Goldmann氏前房角镜、眼压、眼底、4BM等眼科检查%结果房角后退根据睫状肌撕裂的程度可将其分为三型,范围在0%〜360。
,前房角镜及4BM可以显现其结构损伤特征,同时可伴有前房出血、眼压升高、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结论房角后退I度、H度较为常见,范围多小于180%,与前房出血无必然联系,多数伴有眼压升高、视力下降,前房角镜及4BM是检查的重要手段%关键词:法医临床学;房角后退;法医学鉴定中图分类号:DF795.4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2072.2019.05.007文章编号:1671-2072-(2019)05-0035-04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Traumatic Angle RecessionWA NG%uanxing1,X U Jinb ao2,LIU Jian3,CHEN Zhihui2(1.Forensic Science Service of Beijing Pub lie Security Bureau Haidian Branch,Beijing,100142,China;2.Wanquan Branch of Zhangjiakou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ZhangjiaRou,076250,China;3.Eye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04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umatic angle recession and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key points.Methods Data of68cases(68eyes)with definite ocular trauma history angle recession from a provincial eye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2015to June2016were col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study.,All cases were examined by detailed slit lamp, Goldmann's gonioscope,intraocular pressure,ocular fundus and UBM eye examination.Results Angle re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iliary muscle tearranged0〜360DEG.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showed with gonioscope and UBM an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yphema,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decreased visual acuit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Conclusion Type I and type II of angle recession is relatively common,with a range of less than180degrees and is not necessarily associated with anterior chamber hemorrhage.Most of them wer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decreased visual acuity.Gonioscope and UBM are important means of examination.Key words:Forensic clinical medicine;Angle recession;Forensic investigation眼外伤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占有一定比例,其中房角后退是较常见的一种眼前节结构损伤,有继发青光眼的可能&其损伤部位不易被察觉,眼压升高与视力损伤的潜伏时间长,临床上往往被漏诊&因此,对眼外伤后的房角观察与随访已经得到重收稿日期#2018-02-26作者简介:王元兴(1979-),男,副主任法医师,硕士,主要从事眼外伤法医临床鉴定与研究&E-mail:redstar790227@0视&法医临床学对房角后退的报道较少,本文结合眼病专科医院68例有确切眼外伤史的房角后退的例行回顾性研究,对房角后退的损伤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分析材料来源于一所省级眼病专科医院,在2016—2017年6月期间,68例(共68只眼睛)有确切-35-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19,N%.5Total N%.106眼外伤史的患者。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前言为配合法院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需要,对人体损伤所致残疾进行法医学鉴定,平等地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为,加快我国法制建设,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残疾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从机能障碍、能力低下、社会不利三个方面整体评价伤残结局的观点,根据人体组织、脏器和肢体损伤后对受害者的工作学习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程度,结合人体损伤鉴定实践,确定人体损伤后残疾等级。
本标准参考的国家文件、法医学技术标准与地方评残标准有: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T15499-1995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南省、上海市等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地方残疾等级标准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制定。
1.总则1.1制定依据1.1.1为解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的专门性问题,特制定本标准。
1.1.2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案件的实际,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为基础,科学划分残疾等级。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涉及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的鉴定。
属于工伤与职业病和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残疾程度的鉴定,不适用本标准。
1.3鉴定原则1.3.1鉴定应在损伤及其并发症经过治疗达到临床治疗终结或状态稳定后进行。
1.3.2鉴定应依据人体损伤后果或结局、残疾与损伤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
法医司法鉴定标准(199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法(司)发〔1990〕6号文件印发) 你朋友的情况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属于轻伤。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为轻伤鉴定提供依据。
第二条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第三条鉴定损伤程度,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第四条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鉴定人有权了解案情、调阅案卷、病历和勘验现场,有关单位有责任予以配合。
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章头颈部损伤第五条帽状腱膜下血肿: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平方厘米(儿童达10平方厘米);头皮外伤性缺损面积达10平方厘米(儿童达5平方厘米)。
第六条头皮锐器创口累计长度达8厘米、儿童达6厘米;钝器创口累计长度达6厘米,儿童达4厘米。
第七条颅骨单纯性骨折。
第八条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第九条眼损伤(一)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二)眶部单纯性骨折;(三)泪器部分损伤及功能障碍;(四)眼球部分结构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五)损伤致视力减退,两眼矫正视力减退至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以上);单眼矫正视力减退至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以上);原单眼为低视力者,伤后视力减退一个级别;视野轻度缺损;(六)外伤性斜视。
第十条鼻损伤(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二)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第十一条耳损伤(一)耳廓损伤致明显变形;一侧耳廓缺损达一耳的10%,或者两侧耳廓缺损累计达一耳的15%;(二)外伤性鼓膜穿孔;(三)外耳道损伤致外耳道狭窄;(四)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达41分贝,两耳听力减退达30分贝。
眼外伤复核鉴定案件回顾性分析40例摘要:要眼外伤是法医临床学检案中常见损伤类型,眼球结构功能和视觉形成的特殊性、复杂性导致眼外伤鉴定的困难。
实践中应明确伤与病,并严格以损伤引起的病理改变为鉴定基础。
关键词:眼外伤复核鉴定病理改变眼部结构精细脆弱,功能重要,眼外伤发生率高、损伤后果严重,所以眼外伤鉴定是法医临床学鉴定的难点且容易引发争议。
作者对1998—2010年40例眼外伤案件进行复核鉴定后出具的法律文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在审查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资料分析在各种人身伤害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中,眼外伤均占有相当比重[1]。
40例案件的基本资料如下:1、年龄与性别情况。
40例案件中伤者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18岁,30—39岁的占75%。
39例伤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
2、致伤方式。
拳击伤35例,占87.5%;1例为拳击并刀砍伤;2例拳击致眼镜、镜片破碎后综合作用;2例为碎灯管、酒瓶所致眼球穿通伤。
3、伤眼情况。
伤眼均为单侧,原有屈光不正的4例,占10%。
其中1例为高度近视患者。
4、评伤内容。
涉及到视功能鉴定的有17例,占42.5%;眼眶眶壁骨折22例;1例为眼球附属器损伤。
40例原鉴定结论中有6例仅依据裸眼视力定的伤,占15%。
5、复核情况。
40例案件中有15例评定为重伤,经复核改为轻伤的2例,改为轻微伤的1例。
25例原评定为轻伤的案件中有2例改为轻微伤。
总改动率为12.5%。
6、5例改变原鉴定结论案件情况见下表。
二、讨论从这40例眼外伤复核案件看,经复核鉴定后有5例从较重的伤情结论改为较轻的结论,而没有从轻的鉴定结论改重的案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归咎于鉴定时机问题,因为除案例1的轻伤结论是在10天后出具的外,其余均超过了3个月。
而且其中3例均是原鉴定人在初次鉴定后又改重了的。
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诉讼心理使伤者夸大病情或诈盲。
如案例5,在初期因为是工作中发生矛盾,厂里一直给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伤者在省眼科医院治疗后,裸眼视力稳定在0.2,矫正视力0.5。
眼眶内侧壁骨折法医鉴定结果
眼眶内侧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颅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外力冲
击而引起的。
这种骨折可能会导致眼球移位、视力受损、眼睑下垂等
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法医鉴定来确定其原因和后果。
在进行眼眶内侧壁骨折的法医鉴定时,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外伤史:首先需要了解受伤者的外伤史,包括受伤时间、地点、原
因等。
如果受伤者是在交通事故、工作事故或者其他类似的事件中受伤,那么这种骨折很可能是由于外力冲击所致。
2. 临床表现:眼眶内侧壁骨折通常会导致眼球移位、视力受损、眼睑
下垂等问题,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临床检查来确定的。
法医鉴定人员需
要了解受伤者的临床表现,以确定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后果。
3. 影像学检查:眼眶内侧壁骨折可以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法医鉴定人员需要对受伤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的位置、形态和严重程度。
4. 鉴定结论:最后,法医鉴定人员需要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得
出鉴定结论。
如果眼眶内侧壁骨折是由于外力冲击所致,并且导致了
严重的后果,那么受伤者可能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或者其他形式的补偿。
总之,眼眶内侧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颅骨骨折,需要进行法医鉴定来确定其原因和后果。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考虑外伤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以得出准确的鉴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