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源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29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课件都是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一定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原则优势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技术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尤其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多媒体教学课件就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融为一体)和一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来制作出来的。
多媒体教学课件要辅助于教学,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个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适合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被本学科老师认可。
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其自身的优势,让一线教师尤其偏爱。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1.1丰富多彩的呈现力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外界与大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就越多,感知、理解、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关于学习比率的研究表明,在人们的学习中,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
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获得知识的综合将达到94%,可见,视听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
为了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应尽可能发挥所有感官的全部作用。
利用计算机制作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相结合的情境,帮助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形式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界,还可以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直观地模拟,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直观地表现,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易观察的现象清晰化。
1.2强大的交互能力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灵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软件,它的设计与其他软件设计相同。
主要经过需求分析,教学系统设计,编写脚本,课件编制,测试评价等过程。
1、需求分析(1)、内容分析在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第一阶段,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明确哪些教学内容可以用课件替代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对象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差别,对象分析就是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它包括学习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阅读能力水平、动机水平、原有知识结构和掌握计算机的水平等。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帮助学生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概念,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形成多媒体课件设计总体思路的过程,决定了后续开发的方方面面。
课件开发中的设计可以为教学设计、课件结构设计等环节。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关键的环节,主要有学生特征的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多媒体信息的选择、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建立、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等。
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注重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最终形成一个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
(2)、课件结构设计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大且要求具有好的交互性,因此,必须认真设计多媒体课件的系统结构,以保证多媒体课件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实质上就是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组织与表现方式,它定义了课件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联系的方式,反映了整个课件的框架结构和基本风格。
课件结构设计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软件封面的显示方式。
软件封面是教学软件与学习者的第一个交互界面,用于说明多媒体课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2、建立信息间的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
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是教学信息间的逻辑结构和相互间的联系,例如,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应隶属于哪一层次结构,这一层次结构可用哪些媒体信息表示,这些媒体信息的排列顺序如何等。
多媒体课程设计与制作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多媒体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多媒体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熟悉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和软件。
4.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制作。
5.能够合理选择和运用多媒体制作工具和软件。
6.能够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估和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多媒体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和软件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多媒体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讲解多媒体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内容策划、界面设计、动画制作等。
3.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和软件:介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和软件,如PowerPoint、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多媒体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多媒体课程设计与制作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收集各类多媒体作品,供学生分析和参考。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数字多媒体创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多媒体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和特点;2. 使学生了解多媒体创作的基本流程,掌握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3. 帮助学生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审美原则和评价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素材采集、编辑、整合的能力;2. 提高学生独立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3.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多媒体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精神;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评价和反思,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基础知识:介绍多媒体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并掌握其基本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2. 多媒体创作工具:讲解常用的多媒体创作软件,如Photoshop、Audacity、Flash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多媒体创作工具与软件3. 多媒体作品创作流程:阐述多媒体作品创作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素材准备、设计制作、调试与评价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多媒体作品创作流程4. 多媒体作品审美与评价:分析多媒体作品的审美原则,引导学生掌握评价标准,学会欣赏和评价优秀作品。
教材章节:第四章 多媒体作品的审美与评价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针对特定主题进行多媒体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媒体设计的含义和作用引言教学媒体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结合教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制作用于教学活动中的多媒体资源和教学工具的过程。
教学媒体设计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教学媒体设计的含义和作用。
一、教学媒体设计的含义教学媒体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它将教学理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通过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资源和教学工具,将知识信息以丰富多样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教学媒体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制作教学材料等环节,它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将教学理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媒体设计的作用1. 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媒体设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和理解知识,增加学习的乐趣。
2.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媒体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将知识信息更加清晰地传达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动画和演示软件等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理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3. 增强学习体验:教学媒体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具体的学习体验。
借助虚拟实验室、模拟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工具,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4. 个性化学习:教学媒体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
通过智能教学软件、个性化学习平台等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5. 培养综合素质:教学媒体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通过设计和制作教学媒体,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多媒体设计和制作技术。
三、教学媒体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教学媒体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媒体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师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作教学媒体。
多媒体技术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技术也开始在设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1.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辅助教学。
通过使用电子白板、幻灯片、演示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现设计理论、案例、操作方法等内容,提高学生对设计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互动学习: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模拟场景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互动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多种设计操作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操作技能。
3.设计展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设计展示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展示、作品展示等形式来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以此来鼓励学生不断学习、探索设计领域。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势1.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课件、在线问答等形式迅速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和知识点,提高教学的精细化和高效化。
3.易于传播和分享: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传播和分享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将教学资源分享给他人,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度和普及度。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挑战1.教学环境限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如果没有足够的硬件设备、网络资源和软件支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教师技术水平差异:教师技术水平的差异也会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产生影响。
如果教师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和技能练习,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将大打折扣。
3.学生习惯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习惯问题。
学生最初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多媒体教学环境,如果他们不习惯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也会影响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A ut hor w ar e≥鬻一的多媒体软件设计研究曹文胜(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信息科学[摘要]提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框架模型,论述基于A ut hona r e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过程。
并以E c实例给出教学系统结构、教学内容文件网络结构、软件详细设计及教学测试系统框架、功能。
【关键词】CA I A ut how a re技术多媒体软件设计中图分类号:T 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6)1210069-02067--02一、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学的应用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一个蕈要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计算机辅助教学(C A I)是计算机应用于教学的重要体现,从1958年美国E BM公司沃斯顿研究中心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到现在的多媒体C A I,已辐射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各类学科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正逐步形成一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学科,是计算机应用和教学技术研究工具.它采用了流程线的设计方式,用务种图标实现条件、判断,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知识对象简化了开发过程,支持数据库。
强大的扩展性,支持A c t i ve X\Xt r as,用户自定义函数。
文章以电子商务教学软件设计为例,讨论基于A ut hor w a r e如何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和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制作为核心,突出软件的设计和过程的实现,以及各部分的联系.=、多■体和A ut hor w a re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T e xt)、图形(G raphi cs)、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统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等特点。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表示,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同时由于多媒体采用了图形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可实现教学中信息的双向交流。
4《认识多媒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年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认识多媒体》,主要介绍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以及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培养信息意识;2. 掌握多媒体的分类和应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 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4. 学会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数字化学习与生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应用。
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知识。
例如,多媒体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解释,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是一种集成多种信息形式的技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
多媒体的特点包括交互性、集成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等,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展示这些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多媒体的分类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教师可以介绍多媒体按表现形式分类、按存储介质分类和按应用领域分类等,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多样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多媒体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介绍多媒体在教育、娱乐、广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可能对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等理论知识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
例如,多媒体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学生可能对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解释,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多媒体的分类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学生可能对多媒体的分类方法和应用领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课程概述与目标•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多媒体素材准备与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目录•多媒体课件优化策略•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课程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课件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课件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技能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01020304课程内容与结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原理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原理多媒体课件概述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交互方式、交互界面、交互效果等。
多媒体课件评价与优化多媒体课件定义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进行集成,用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软件。
能够集成多种媒体元素,提供丰富的表现形式。
能够实现人机交互,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能够提供非线性的学习路径,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能够基于网络技术进行传播和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教学。
集成性非线性网络化交互性多媒体课件定义及特点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技术性原则课件制作应符合技术标准,确保稳定性和兼容性。
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制作与测试030201界面布局色彩搭配字体选择选择易读性好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文字内容清晰、易读。
图标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图标,方便学习者快速识别和操作。
导航设计按钮设计提供及时的反馈机制,如声音、动画等效果,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自定义功能提供自定义功能选项,如保存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等,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反馈机制VS文本素材准备与编辑技巧文本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从书籍、网络等渠道收集相关文本素材,并进行分类整理。
文本编辑软件的使用掌握Word、WPS等文本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文本排版、字体设置等。
文本素材的版权问题了解文本素材的版权规定,避免侵权问题。
图像素材获取与处理方法图像素材的来源01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02图像素材的格式与压缩031 2 3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音频、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音频、视频素材的格式与转换音频、视频素材采集与编辑制作工具介绍及选择建议常见制作工具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工具选择建议根据课件需求和制作者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工具工具优缺点分析例如,PowerPoint易于上手但交互功能较弱,Flash交互性强但学习曲线较陡动画效果实现技巧动画效果类型实现方法注意事项交互功能实现方法实现方法交互类型利用制作工具的交互功能,或编写代码实现复杂交互设计原则提高课件质量途径探讨01020304精选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设计丰富媒体元素注重交互性优化课件结构布局方法分享设置明确的导航栏和目录结构,方便学习者快速定位和浏览课件内容。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一、教学内容本教程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为主题,主要讲解PowerPoint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制作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保存、打开演示文稿等。
3. 学会使用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图片、图表、动画等功能,丰富课件内容。
4. 学会设计课件的布局和美观,提高课件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5.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文本框、图片、图表、动画等功能的应用。
难点:课件布局和美观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整合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PPT模板。
2. 学具:学生电脑、学生PPT模板、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两份教学课件,一份是简单的文字课件,一份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多媒体课件的魅力。
2. 讲解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保存、打开演示文稿等。
3. 演示如何使用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图片、图表、动画等功能,并让学生随堂练习。
4. 讲解课件布局和美观的设计原则,如合理划分板块、统一字体和颜色、适当使用动画等。
5.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
6.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课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PowerPoint软件基本操作。
2. 文本框、图片、图表、动画等功能的使用。
3. 课件布局和美观设计原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PowerPoint软件,设计一份关于动物主题的教学课件。
答案:包含动物图片、文字描述、相关图表和动画等,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2. 作业题目: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份关于季节变化的演示文稿。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详解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软件,它的设计与其他软件设计相同。
主要经过需求分析,教学系统设计,编写脚本,课件编制,测试评价等过程。
1、需求分析(1)、内容分析在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第一阶段,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明确哪些教学内容可以用课件替代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对象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差别,对象分析就是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它包括学习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阅读能力水平、动机水平、原有知识结构和掌握计算机的水平等。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帮助学生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概念,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形成多媒体课件设计总体思路的过程,决定了后续开发的方方面面。
课件开发中的设计可以为教学设计、课件结构设计等环节。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关键的环节,主要有学生特征的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多媒体信息的选择、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建立、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等。
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注重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最终形成一个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
(2)、课件结构设计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大且要求具有好的交互性,因此,必须认真设计多媒体课件的系统结构,以保证多媒体课件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实质上就是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组织与表现方式,它定义了课件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联系的方式,反映了整个课件的框架结构和基本风格。
课件结构设计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软件封面的显示方式。
软件封面是教学软件与学习者的第一个交互界面,用于说明多媒体课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2、建立信息间的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
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是教学信息间的逻辑结构和相互间的联系,例如,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应隶属于哪一层次结构,这一层次结构可用哪些媒体信息表示,这些媒体信息的排列顺序如何等。
基于DataSnap技术的Word2010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摘要:根据高职校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为目标,word2010多媒体教学软件选取word2010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采用delphixe2软件为主要的开发工具,datasnap为主要技术对整个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软件;word2010;datasnap中图分类号:tp311.521 系统需求分析1.1 系统功能需求word2010多媒体教学软件是高职校《office办公自动化》课程中word2010多媒体教学系统。
作为一个cai教学软件,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当教师教学的助手、学生学习的伙伴,为方便全校师生进行教学,并提高教学效率而设计。
为满足高职校对职业类学生的培养必须重实践、重技能的需求,本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主要应该实现以下功能。
(1)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可以使用本系统发布教学资源,组织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评价反馈等。
具有管理员权限的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后台管理,如教师、学生信息管理等。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本系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视频教学,完成项目作业、在线考试等。
还可对作业、考试成绩进行查询。
1.2 系统性能需求在word2010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对象、使用环境、运行状态等各种因素,为word2010软件的教学、考核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软件系统时应该主要满足以下性能需求:(1)可靠性:教学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和计算准确可靠,应采用一种或多种合理的检验方法与完整性约束的方法,来保证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完整、准确,并具有一致性。
(2)灵活性:不同的用户登录系统可以进行不同的操作;随机组卷、自动评分、评价反馈也都具有灵活性。
而学生的学习也充分体现系统的灵活性,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取舍,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内容• 2.1 界面设计• 2.2 素材设计• 2.3 注意事项• 2.4 PPT技巧• 2.5 案例解析2.1界面设计2.1.1 多媒体课件界面类型•从内容分:封面页面、目录页面、内容页面和封底页面等。
•从形式分:静态、动态、交互等。
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了静态界面设计制作,动态界面的制作我们将在研究动画素材再介绍。
2.1.2 多媒体课件页面分析•封面页面:要反映整个课件主题,吸引用户的眼球。
•目录页面:整个课件内容的目录导航,可以点击进入各个具体的内容页面。
2.1.2 多媒体课件页面分析•内容页面•内容页面•标题区:显示本页面教学内容的标题•导航帮助区:指导学习者沿着正确的路径学习,避免迷途或少走弯路•交互作用区:帮助用户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区:呈现知识内容、演示说明、举例验证、显示问题2.1.2 多媒体课件页面分析•封底页面展示版权和制作者、制作日期等信息。
界面设计制作过程2.1.3 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技巧•1、多媒体课件界面整体设计–⑴内容准确简洁–⑵前后一致–⑶色彩搭配协调–⑷界面布局合理*界面窗口的大小•界面中所开的窗口数量不要太多•教学信息窗口开得越大越好•对于内容较多的,可在窗口边缘采用滚动条或翻页方式。
*布局•教学信息一般安排在突出的位置,屏幕的左中部,占的空间尽量大•按钮区放在右下角,方便鼠标操作•若一屏还有讲解、练习和帮助信息,则帮助信息放在最底行,讲解放在右边,练习在下方,但最好一屏不要安排这么多内容•其基本要求是要在屏幕平面上设计好空间关系,使布局合理、主体突出、具有艺术感染力,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习者面前。
2、界面交互设计•菜单、窗口、图标、按钮–⑴象征性–⑵一致性–⑶可用性3、教学内容信息设计•⑴文字–用尽量少的文字来表明事实的含义–大型标题可选择一些带有美术色彩的字体外,文本通常应选择易读的字体–文字的颜色也要认真设计,不同内容的文字颜色应设计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