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2003(锡恩)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39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经验与启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世界关注。
从不动产经纪人到开发商再到普通消费者,每个人都在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美国在房地产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本文将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市场特点和市场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成功,探讨该市场给其他国家的启示。
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从那时开始,人们开始关注住房问题,并开始积极地建房造城。
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住房需求开始大幅增加,房地产市场也得以蓬勃发展。
在此期间,美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包括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机制和房地产所有权登记制度等。
房地产市场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需求迅速增长,房地产市场也迎来了黄金时期。
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到来,经济危机、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导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停滞和平静。
危机的到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转型。
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全面繁荣,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周期性的波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收缩和下滑,美国政府、学者和产业界积极组织研究并探讨房地产市场的规律和特点。
经过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探索,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渐恢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1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涨、稳定和下滑等多个周期,但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1.商品化程度高美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高度商品化的市场,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由开发商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建造的。
房地产开发商将开发的商品房按区域、类型及价格等分类销售给不同的顾客,提供了多种选择,不同的市场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2.资本的主导地位美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的市场。
成立于1956年的Pulte Homes公司是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之一。
Pulte Homes公司过去50年里累计建筑了33万套住房,客户市场地域遍及美国大陆本土、阿根廷、墨西哥、波多黎各,总计44个,年销售额高达90.5亿美元,拥有42.94亿美元土地储备。
Pulte Homes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居民住房业务,几乎涵盖所有的居民住房市场,包括首次置业、二次置业、三次置业住房,老年人住房以及国际房地产市场。
同时,Pulte Homes 公司还经营地产金融服务、建筑材料生产、物业服务业务。
Pulte Homes公司奉行一贯的价值理念:在最佳的地点为居住者提供超一流的住房和服务!公司的口号是:一旦加入我们的家庭(购买Pulte住房),客户就将享有Pulte提供的终生服务!作为美国最优秀的房地产公司,Pulte Homes公司保持了53年的持续盈利,在近十年间保持了两倍于市场的销售增长,销售规模从1992年的12.24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89.3亿美元。
鲜明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50-1960初):确立专业化路线。
1950年,Bill Pulte在底特律起家,建造并卖出了平生第一套住房,18岁的他开始梦想把建造和出售住房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
其时恰逢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房地产建设。
1949年,联邦政府公布了“Housing A ct”计划,并提出宏伟目标:为每一个家庭提供大方的具有良好居住条件的住宅。
在经济复和房地产政策的刺激下,美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住房需求远远大于住房供应,住房开工创新高,住房拥有率节节上升,从1950年的55%上升到1960年61.9%。
1956年,Pulte Homes公司正式成立,业务主要集中在底特律郊区修建居民住房和部分商业用房。
公司同时确立了经营理念:在最合适的地方建最好的房子,通过整个购房体验过程取悦客户。
1950年代末,美国房地产行业第一轮快速增长行将结束。
美国房地产发展史历数从罗斯福时代到克林顿时代的房地产行业政策,说房地产的发展是总统的事业似乎也并不为过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时也影响及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层面,所以,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政府对房地产的政策干预也不少。
美国住房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面对中低收入家庭。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很重视住房问题,其住房政策有过一系列的调整,但重点始终是确保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买得起房子。
历数从罗斯福时代到克林顿时代的房地产行业政策,说房地产的发展是总统的事业似乎也并不为过。
罗斯福与杜鲁门时代:从200万失房者到居者有其屋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都市中房屋建设减少了约90%,近200万户居民因无力偿还贷款而丧失住房产权,约1600家银行因无法回收贷款而破产。
住房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
罗斯福政府看到问题的实质:一方面是居民的支付能力在下降,一方面是银行体系的信用失灵。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打通两者之间的资金链,政府于是果断地引入抵押担保体系。
罗斯福批准了《住宅抵押贷款法》(HOLA),该法规定由联邦政府提供担保,形成长久性、以分期还款方式运作的抵押市场;1934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国家住房法》(NHA),成立联邦住宅管理局(FHA)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FSLIC),组建“互助抵押贷款保险基金”,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保险;1937年的《公共住宅法案》提出,设立联邦平民房屋建设署(USHA),以维持永久性的中央政府补贴。
在1949年修订的《国家住房法》中,杜鲁门政府提出宏伟的目标:“为每一个美国家庭提供大方的、具有良好居住条件的住宅”。
在经济复苏和房地产政策的刺激下,美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住房需求远远大于住房供应,开工创新高,住房拥有率节节上升,从1950年的55%上升到1960年61.9%。
罗斯福和杜鲁门时代奠定了美国房地产政策的两大基石:第一、奠定了政府、金融机构、消费者和地产商的黄金四角关系。
美国房地产业简介作为近十年来在中国最火爆的行业,房地产业的一举一动无不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这个行业诞生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一半的名单,也承载了太多人的财富、梦想、焦虑和悲欢。
如果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美国的房地产行业又是怎样的一副光景?提起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房利美房地美,是至今让全球经济步履维艰的次贷危机,是仍旧处在价格低谷的美国房市。
无可否认,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一面,但房利美和房地美所代表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行业,终究只是这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在正式开始这一篇之前,必须要说明的是,中美两国的房地产行业存在巨大的差别。
美国可以做为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但镜子本身与我们自己,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一、金融危机与美国房地产业如果要分析美国的房地产行业,就不能回避2008年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对美国的房地产行业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打击,直到今天,美国的房地产公司仍然深陷于行业衰退的泥潭中无力自拔。
从财富500强的变化中可以显著的看到这种剧变。
在金融危机之前, 2008年美国财富排行榜全美1000强企业中包含了12家住宅建筑商、10家不动产商,这是近年来美国房地产行业入围公司最多的一年。
财富排名榜的主要依据是上一年度的销售收入数据,2008年,有8家住宅建筑商、4家不动产商入围全美财富500强。
入围财富500强的8家住宅建筑商:Centex、D.R.Horton(DR霍顿公司)、Lennar(莲娜公司)、Pulte Homes(普尔特)、KB家居、NVR、Hovnanian Enterprises (霍夫纳尼安公司)、Toll Brothers(托尔兄弟公司),都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其中Centex已经于2009年被普尔特集团收购并停牌退市。
4家不动产商中,ProLogis(普洛斯)、CB Richard Ellis Group(世邦魏理仕)和Host Hotels & Resorts(酒店控股)也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只有Realogy不是上市公司,但Realogy是著名的21世纪不动产(纽交所代码:CTC)的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