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二语文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矍铄(jué shuò)踌躇(chóu chú)B. 踉跄(liàng qiàng)翩跹(piān xiān)剽悍(piāo hàn)C. 恣睢(zì suī)蹂躏(róu lìn)缄默(jiān mò)D. 踌躇(chóu chú)翩跹(piān qiān)剽悍(piāo hàn)答案:C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妄自菲薄。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顾他人意见。
D. 他总是喜欢附庸风雅,假装有学问。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因为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优异。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B.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
”C.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
”D. “你来啦,”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答案:C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C.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D.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答案:A6. 下列各句中,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不足。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不足。
一、高中语文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子曰:“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论语》)(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3)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4)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2)问今是何世,________,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3)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5)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6)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7)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
(赵翼《诗论》)(8)往者不可谏,________。
(《论语微子》)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一句写出群山雪后之态,接着又用“________”一句写积雪的光彩,一句绘形,一句着色,形象生动。
(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人们做事情只要竭尽全力,便可无怨无悔。
(3)面对疫情,白衣卫士集结出征,让人想到《无衣》中将士们修整铠甲兵器共赴前线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4.补写下面的语句。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事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即使是乞丐也会拒绝。
(2)《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的结局。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训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训练试题及答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训练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训练试题及答案篇1一、《采薇》理解性默写(1)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句子是(2)写景的句子是(3)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4)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句子是(5)回首往事,表现了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6)直接抒发(表现)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7)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诗句是(8)抒发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句子是(9)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是(10)作者回首往事,对比现在的句子是(11)突出作者行程艰难的句子是(12)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二、《十五从军征》理解性默写(1)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2)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3)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
(远景描写)。
(近景描写)(4)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5)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是(6)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7)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是(8)描写家国破败,控诉当时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句子是(9)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10)描写归乡老兵现在的境况(老人孤独处境和心情)(三、《诉衷情》理解性默写(1)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的句子是写作者悲凉沉痛的句子是(2)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的句子是写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句子是(3)词人回忆当年军旅生活的语句是(4)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的词句是四、《南乡子》理解性默写(1)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的句子是(2)化用《登高》中的句子是(3)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4)下阕中写了历史人物的句子是(5)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的句子是?五、《朝天子·咏喇叭》理解性默写(1)写出喇叭“吹”之声音的句子是(2)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3)写出喇叭“吹”之恶果的句子是(4)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5)用抒情点名主旨的句子是参考答案一、(1)杨柳依依,雨雪霏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高中语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________”,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
这是因为“________”。
(2)《诗经·氓》中提醒斑鸠不要吃太多桑葚的真正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来描写滁州山间朝暮之景色,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山间夏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_______。
(庄子《逍遥游》)(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________,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5)________,谈笑间,穑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________,虑以下人。
(《论语·颜渊》)(8)精骛八极,________。
(陆机《文赋》)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
(荀子《劝学》)(3)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
(张溥《五人墓碑记》)(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5)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 ,________ 。
(周邦彦《苏幕遮》)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2)《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将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第1篇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悲观悲切悲凉B. 神秘神速神情C. 愉快愉悦愉快D. 雕刻雕塑雕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B. 由于他的努力,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内容丰富,观点新颖。
D. 他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3.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翻天覆地翻江倒海B. 鸡毛蒜皮鸡飞蛋打C. 赤胆忠心赤手空拳D. 沧海一粟沧海桑田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屹立在远方。
B. 他的眼神,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明亮而深邃。
C. 我爱这美丽的祖国,就像鸟儿爱着蓝天。
D.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悦耳。
B. 这座城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的大地上。
C. 他的努力,像一座巍峨的高山,屹立在人们心中。
D. 这篇文章,读起来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6.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赤胆忠心赤手空拳B. 鸡毛蒜皮鸡飞蛋打C. 翻天覆地翻江倒海D. 雕刻雕塑雕工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这条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远方。
B. 那朵花儿,仿佛在向我微笑。
C. 这座山,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D. 那只小鸟,展翅高飞,仿佛在向天空致敬。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震碎。
B. 这座城市,高楼林立,犹如一座钢铁森林。
C.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无人能及。
D. 这篇文章,读起来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9.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雕刻雕塑雕工B. 翻天覆地翻江倒海C. 鸡毛蒜皮鸡飞蛋打D. 赤胆忠心赤手空拳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④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⑤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⑥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水调歌头》中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尽湖山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越是当你滔滔不绝的时候,你的愚蠢越会暴露无遗。
越是当你洗耳躬听的时候,你的智慧越会快乐生长。
聆听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方;聆听是沟通双方,尊重对方的桥梁;聆听是pāo弃错误,远离懊悔的法宝。
沉默能省去许多烦恼,倾听是最大的智慧。
学会倾听,你会发现世界也在跟着你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愚蠢.(____)聆.听(____)pāo(____)弃(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
(3)“绝”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请你为“滔滔不绝”中的“绝”选择恰当的解释(____)A.断绝B.穷尽C.走不通的D.极、最(4)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名著阅读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人教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恣意妄为B. 风餐露宿C. 叱咤风云D. 风声鹤唳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人面桃花相映红D. 落霞与孤鹜齐飞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彩虹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陆游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陶渊明B. 王维C. 孟浩然D. 李白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吗?B. 你怎么知道?C. 你应该知道。
D. 你知道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
12.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1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
1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
17. 请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下面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容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2. ,。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3.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激励精辑一位青年人,我们要有李南隐《无题》中“,。
”矢志不渝的精神去践行青春誓言。
4.近年来,中国华为公司受到美国等西方势力无礼制裁打压,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困境,“华为人”不甘屈服,勇于破局,坚持自主创新,始终坚信“,。
”(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写)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迈向航天强国的征途,( )是对我国尖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检验,(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口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孕育的深厚博大的精神,不仅激励一代代航天人接续走好攀登科技高峰、建设航天强国新长征,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níng聚起强大力量。
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孕育( )②níng聚(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一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都……B.因为……所以……C. 既……也……D.虽然……但是……(3)语段“口”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逗号省略号B.分号问号C.句号破折号D.顿号省略号(4)语段中“强大力量”的短语类型是( )A.主谓短语B.偏正短语C.动宾短语D.并列短语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一、[2024·长春阶段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乙】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①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
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
门高出绝寰埃②,宜写目放抱③。
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
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见沍云④驳尽,太虚真气如帐碧玉。
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不见辙迹。
予喜方雪而望舒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
(节选自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有删改)【注释】①玉花:指白玉一样的雪花。
②出绝寰埃:超越凡尘。
③写目放抱:放眼远眺使心胸开阔。
④沍云:寒云。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2.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是丈夫的意思。
D.“月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13.【乙】文中有关长安雪景和月色的描写很有特点,试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都展现了文人的高雅情趣,请概括两位作者的雅趣。
二、[2024·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始得西山宴游记》和《醉翁亭记》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能够分析并比较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两篇文章,使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通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始得西山宴游记》(1)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背景。
(2)解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结构。
(3)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醉翁亭记》(1)介绍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背景。
(2)解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结构。
(3)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两篇文章,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内容。
2. 课堂讲解:(1)讲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题思想和结构,分析柳宗元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讲解《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和结构,分析欧阳修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练习:1. 请简述《始得西山宴游记》和《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和《醉翁亭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并给出具体例子。
3. 比较《始得西山宴游记》和《醉翁亭记》的异同,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阐述。
4. 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最喜欢的自然风景,并尝试运用柳宗元和欧阳修的写作技巧。
5. 请就《始得西山宴游记》和《醉翁亭记》中的某一写作技巧或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醉翁亭记》测试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解释字词
1..环.滁皆山也。
()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作亭者.谁()
5.临溪而渔.()
6.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7.行者休于.树()8.云归而岩穴暝.()9.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
()12.弈.者胜()10.野芳.发而幽香()11.颓然
..乎其间者
13.山肴野蔌.()14.饮少辄.醉。
()15.云归而岩穴暝()
16.觥.筹交错()17.日出而林霏开.()18.树林阴翳.()
二、一词多义
①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②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③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④秀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⑤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⑥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出乎意料()
⑦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人去楼空()不知去向()
三、翻译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
(以下各题用自己的语言填空)
7.《醉翁亭记》一文从文体上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一句话流传至今,它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第三段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太守宴、___________和_____ __________四个场景。
(用原文回答)
8.课文第四段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乐,其中最高境界的乐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中有哪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
本文通过写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抒发了作者思想情感。
12.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古诗词默写填空
一、填空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4.______________ ,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
5.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6.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
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
7.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默写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次北固山下》
3.《使至塞上》
4.《闻王昌林左迁龙标遥有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