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的三个特征p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32
3.2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师寄语】没有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能从日常生活中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是本节的重点。
音色是难点。
【器材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各一条,硬纸片、木头梳子一把,钢锯条(或钢尺)一把。
【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1.声是由而发生的,声是靠传播,声不能在中传播。
2.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m/s= Km/h.3.物体叫频率,人耳只能听到频率为的声音,频率高于叫超声,频率低于叫次声。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音调(即声音的高低)1. 感受音调:①在键盘乐器中,越是左边的音,音调越……………………;越是右边的音,音调越……………………。
②女生的音调……………………,男生的音调……………………。
③小孩的音调……………………,大人的音调……………………。
(以上均填“高”或“低”)2.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按课本42页■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①拨动绷紧的细橡皮筋,橡皮筋振动的……………,声音听起来__________(“尖细”、“低沉”),说明音调__________(“高”、“低”); 拨动绷紧的粗橡皮筋,橡皮筋振动的……………,声音听起来__________(“尖细”、“低沉”),说明音调__________(“高”、“低”)。
②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的越__________(“快”、“慢”),声音听起来__________(“尖细”、“低沉”),说明音调__________(“高”、“低”);相反,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的越__________(“快”、“慢”),声音听起来__________(“尖细”、“低沉”),说明音调__________(“高”、“低”)。
乐音的三个特性【教学目标】1.了解乐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
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进行新课。
(一)音调。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投影]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
乐音的知识点总结乐音是指音乐中所使用的音符或声音,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音乐中,乐音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音高、音质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单元。
乐音的基本特征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
下面将从乐音的概念、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乐音的概念乐音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由声波产生的声音。
乐音具有一定的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特征。
乐音的音高可以用音符来表示,音长可以用节拍来表示,音强可以用强弱记号来表示,音色则是指乐音的特有质感和表现力。
乐音在音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用来表达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内容,是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基础。
二、音高音高是乐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乐音的高低程度。
音高与声波的频率有直接的关系,频率高的声波产生的音高也高,频率低的声波产生的音高也低。
在音乐中,音高可以用音符来表示,音符的位置越高,表示的音高也越高。
音高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绝对音高、相对音高、音程等。
三、音长音长是指乐音的持续时间,是乐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音长决定了乐音的节奏和韵律,不同的音长可以形成不同的节拍和节奏型式。
音长包括各种不同的音符类型和休止符类型,它们用来表示不同的音长。
音长还可以通过加上延音线或其他延长音符来延长乐音的持续时间。
四、音强音强是指乐音的响度,是乐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音强决定了乐音的音量和响度,它可以通过强弱记号来表示。
不同的音强可以形成不同的动态效果,从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乐谱中,音强可以通过强弱记号、渐强渐弱、差速等符号来表示。
五、音色音色是指乐音的特有质感和表现力,是乐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不同的乐器和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它们可以通过音色符号和音色词来表示。
音色的差异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从而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在乐谱中,音色可以通过音色符号、音色词、乐器名称等形式来表示。
六、乐音的演奏技巧乐音的演奏技巧是指演奏者在演奏乐音时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方法。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
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会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启发、讲解、讨论
四、实验教具
电脑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大家觉得这段音乐好听吗?
学生:好听
老师:我们把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相反,杂乱的声音就是噪声
1、音调
老师:这儿有八个烧杯,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老师用小棒敲击这八个杯子,请
大家观察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调子变了。
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2.常识性地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3.知道不同声源发出的音色不同.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官,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概念.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教学重点】音调及响度的概念.【教学难点】音色.【教学突破】为了使学生理解乐音的音调和响度两个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丰富的学生探究活动,尽量多通过活动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对于初中的学生,音色难以从形成机理上作具体分析,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课堂小游戏,以及讨论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乐音除音调和响度外还有音色这个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声音文件、示波器、音叉、筷子、碗(一个完好的和一个有缝隙的)等.学生准备:粗细两根橡皮筋、钢尺或塑料尺、纸屑等.┃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反思】学生对生活中关于音调的有意感知很少,往往和声音的另一个特性——响度混淆.教学中仅从音调的定义和应用两个方面分析是不够的,还可以结合实例如牛叫声和蚊子飞舞时翅膀的振动声形象地对音调加以比喻.音调高的声音给人们的感觉特点是“尖锐”,音调低的声音给人们的感觉特点是“粗犷”.为了使学生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更多的对比实验.本节课的课堂小游戏,设置也很巧妙,让学生在都亲身参与活动的情况下理解了本节的难点——音色的概念.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切实感悟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响度相同,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讨论、阅读和交流、视频演示等,以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乐音的三个特征——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节课型:新授课编写:何文奇课时:课时审核:中学物理备课组【教学目标】、知道声音的三大特征,能区别三大特征。
、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振幅和距离有关;、知道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声音振动频率的关系;、知道音色与发声体的形状、材料等有关。
【重难点】、重点:能区别三大特征并能掌握影响乐音三个特征的因素;、难点:探究影响乐音三个特征的因素。
【常考知识点】、区别乐音的三大特征、影响乐音三个特征的因素一、阅读课文梳理和理解下面各物理量的概念:、叫乐音。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指、、。
、叫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决定的,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叫,简称,符号用表示。
例如:我们在拨动琴弦时,琴弦在内振动的次数是次,则该琴弦的频率是;若琴弦在内振动了次,是指该琴弦的频率就是;从课本上频率表中可以知道,人耳能听见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到。
、叫响度,又叫。
、叫音色,又叫。
二、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了解到,物体振动时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那么是什么在影响物体的振动频率呢?也就是说是哪些因素在真正影响振动物体的音调呢?、提出问题: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①、可能与振动物体的粗细有关;②、可能与振动物体的长短有关;③、可能与振动物体的松紧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①、准备器材:一把吉他②、设计表格如下、认真观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做此实验时需要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法。
用此方法的原因是①、若要验证猜想一,通过比较次实验(填表格中的实验序号),可以得到其他条件不变时,振动物体越细,音调越,振动物体越粗,音调越。
②、若要验证猜想二,通过比较次实验(填表格中的实验序号),可以得到其他条件不变时,振动物体越短,音调越,振动物体越长,音调越。
③、若要验证猜想三,通过比较次实验(填表格中的实验序号),可以得到其他条件不变时,振动物体越紧,音调越,振动物体越松,音调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