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文心雕龙·诸子卷十七(2)原文文心雕龙·诸子卷十七(2) 【原文】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
其纯粹者入矩,踳驳①者出规。
礼记月令,取乎吕氏之纪;三年问丧,写乎之书:此纯粹之类也。
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②;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之战;列子③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此踳驳之类也。
是以世疾诸,混洞虚诞④。
按《归藏》⑤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⑥,嫦娥奔月。
殷汤如兹,况诸子乎?至如商韩⑦,六虱五蠹,弃孝废仁,轘药⑧之祸,非虚至也。
公孙之白马孤犊⑨,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昔东平⑩求诸子,而汉朝不与;盖以史记多兵谋,而诸子杂诡术也。
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11,亦学家之壮观也。
【注释】①踳(chuǎn)驳:错乱。
踳,错;驳,色杂。
②汤之问棘二句:《列子汤问篇》载殷汤问夏革:远古时候有生物吗?夏革回答说小虫焦螟住在蚊子的眼睫毛上,耳朵最灵的师旷夜晚也听不见它们的声音。
只有黄帝和容成子在崆峒山上斋戒三月后,才能看见它们的形状像嵩山的山坡,听见它们的声音如雷鸣。
棘,传说殷汤时贤人,亦名夏革。
③列子:其书讲到愚公移山的寓言和龙伯国巨人跨海的故事。
④混:杂。
洞:空。
虚:不实。
诞:怪涎。
⑤《归藏》:殷商时代的《易经》。
⑥羿毙十曰:羿,古代传说中的神射手,传说他曾射下十个太阳。
⑦商韩:指战国商鞅的《商君书》和韩非的《韩非子》。
《汉书艺文志》中将二书列入法家。
⑧轘(hun):用几辆车子把人分裂的刑法,商鞅被车裂而死。
药:毒死,韩非被囚禁后,李斯赐给毒药,逼他自杀而死。
⑨公孙:公孙龙,战国时赵国诡辩家。
《列子仲尼》载其诡辩的命题是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
孤犊:无母的小牛。
⑩东平:东平王刘宇,汉宣帝第四个儿子。
他曾向汉成帝求书,成帝问王凤,王凤主张不给。
11睇(d):注视。
参差:指诸子中的各不相同的观点。
【译文】虽然著作积累的很多,但是它们的内容却是容易掌握的;它们阐述道理和议论治理国事,都是五经的旁枝。
文心雕龙·风骨卷二十八(2)原文
文心雕龙·风骨卷二十八(2) 【注释】
①气:指风格。
②强:强求,勉强。
③徐幹:东汉末期作家。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他时有齐气,因为他为人恬淡优柔,性近舒缓。
④刘桢:东汉末期作家。
⑤有逸气:曹丕《与吴质书》中说:公幹(刘桢的字)有逸气,但未遒耳。
逸气,超逸的气质,指高超的风格。
逸,超越一般。
⑥孔氏卓卓:是刘桢评论孔融的一段话,其出处已不可考。
孔氏,指孔融。
卓卓,卓越,超出一般。
⑦性:特点、特性。
⑧翚:五彩的野鸡。
翟:长尾的野鸡。
⑨翾翥:小飞。
翥,飞举。
⑩鹰隼:都是凶猛善飞的禽鸟。
鹰,老鹰。
隼,又名鹘鸟。
11翰:高。
戾:到。
12鸷:凶猛的禽鸟。
翰林:翰墨之林,即文艺的园地。
13藻耀:辞藻光彩闪耀,指有文采。
高翔:高飞,指有风骨。
此句指风骨和辞采相统一。
14固:乃。
【译文】
所以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题文诗:文之为德,大矣也焉,文与天地,并生何哉?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垂丽天象;山川焕绮,铺理地形:此道之文.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两仪既生.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秀,实天地心,心生言立,言立文明,自然之道.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也以,藻绘呈瑞,虎豹也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妙逾画工;草木贲华,无待锦匠.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形立章成,声发文生.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始,仲尼翼终.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若乃河图,以孕八卦,洛书也者,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神理自然,自然真情,情通万物,文以载道,法天则地.【原文繁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原文简体】分段释解(一)文之为德也1,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2,方圆体分3,日月叠璧4,以垂丽天之象5;山川焕绮6,以铺理地之形7。
《文心雕龙·诸子》原文翻译诸子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
太上立德,其次立言。
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莫显;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
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
昔风后、力牧、伊尹,咸其流也。
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代所记者也。
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谘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
子目肇始,莫先于兹。
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
然则鬻惟文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
逮及七国力政,俊乂蜂起。
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
墨翟执俭确之教,尹文课名实之符,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尸佼兼总于杂术,青史曲缀于街谈。
承流而枝附者,不可胜算,并飞辩以驰术,餍禄而馀荣矣。
暨于暴秦烈火,势炎昆冈,而烟燎之毒,不及诸子。
逮汉成留思,子政雠校,于是《七略》芬菲,九流鳞萃。
杀青所编,百有八十馀家矣。
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录,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轸矣。
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
其纯粹者入矩,踳驳者出规。
《礼记·月令》,取乎吕氏之纪;三年问丧,写乎《荀子》之书:此纯粹之类也。
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之战;《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此踳驳之类也。
是以世疾诸子,混洞虚诞。
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
殷《易》如兹,况诸子乎!至如商韩,六虱五蠹,弃孝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
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号鸟,非妄贬也。
昔东平求诸子、《史记》,而汉朝不与。
盖以《史记》多兵谋,而诸子杂诡术也。
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亦学家之壮观也。
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管、晏属篇,事核而言练;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邹子之说,心奢而辞壮;墨翟、随巢,意显而语质;尸佼尉缭,术通而文钝;鹖冠绵绵,亟发深言;鬼谷眇眇,每环奥义;情辨以泽,文子擅其能;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慎到析密理之巧,韩非著博喻之富;吕氏鉴远而体周,淮南泛采而文丽: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之大略也。
文心雕龙·宗经原文附翻译从经书和后代各种作品的关系看,刘勰认为各种文体都起源于经书;文章能够宗经,就会有六种好处,否则就会出现楚汉以后的文章创作过分追求形式的流弊。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心雕龙·宗经原文附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心雕龙·宗经原文附翻译:宗经作者:刘勰三极彝训,其书曰经。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
岁历绵暧,条流纷糅,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
于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
义既埏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
然而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
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
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
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
韦编三绝,固哲人之骊渊也。
《书》实记言,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
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照灼也。
《诗》主言志,诂训同《书》,攡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
《礼》以立体,据事制范,章条纤曲,执而后显,采掇片言,莫非宝也。
《春秋》辨理,一字见义,五石六鹢,以详备成文;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其婉章志晦,谅以邃矣。
《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
此圣文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
至根柢槃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
是以往者虽旧,馀味日新。
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未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
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即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
文心雕龙辨骚原文及译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高中诗词、文言文集、古文杂谈、国学典籍、古文拼音、诗词赏析、古文作者、寓言诗词、小学诗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high school poetry,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ancient essays, Chinese classics, ancient pinyin, poetry appreciation, ancient writers, allegorical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poetry,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文心雕龙辨骚原文及译文《辨骚》是《文心雕龙》的第五篇,是全书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篇,这部分主要阐述作者的文学总体观念,即刘勰所言“文之枢纽”。
《文心雕龙》文体声训释名初探吴泽顺;王阳【摘要】刘勰的《文心雕龙》运用声训的方法,对文体名称的得名之由进行了大量的解释.这些解释旨在“释名以彰义”,于汉人声训而言,有继承,有发展,更有创新.本文对《文心雕龙》声训的语音关系、语义关系及其成就与不足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8)003【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文心雕龙》;声训;释名;文体【作者】吴泽顺;王阳【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刘勰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前修时贤对其文学理论价值多有论述,但对其所蕴含的语言学思想却鲜有论及——据笔者考察,仅有三篇文章谈到过《文心》的语言学价值。
黄益元 (1983)、[1]蔡仁燕(1999)[2]和李婧(2010)[3]从不同角度谈到了刘勰所使用的声训释名这种训诂方法;然而,对《文心》的声训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考察的,迄今未见。
本文将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文心》的声训材料,从其语音关系、语义关系及成就与不足三个方面来梳理其声训体系。
在语音关系上我们主要以王力所构拟的上古音系统为依据,[4]同时参考其他学者证实了的特殊的语音关系;在语义关系上主要以王宁的核义素相同相关作为衡量标准,[5]同时参考王力同源词的十五种意义相关的情况,来验证《文心》声训语词间的同源关系。
一、语音关系据完全统计,《文心》训释词条计68条,其中符合条件的声训计47条(重复的除外)。
声训用例占全书总训释词条的69%,所占比例颇高。
(一)声韵皆同韵母和声母都相同的共有16条,占声训词条的34%。
其中谐声9条:讔:隐(影文) 决:夬(见月)哀:依(影微) 注:主(章侯)论:伦(来文) 评:平(并耕)谜:迷(明脂) 盟:明(明阳)铭:名(明耕)非谐声7条:诔:累(来微) 议:宜(疑歌)表:标(帮宵) 书:舒(书鱼)引:胤(余真) 史:使(山之)箴:针(章侵)(二)韵同声转韵母相同,声母相转的共有19条,占声训词条的40%。
1
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原文
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 文心雕龙 论说卷十八
【原文】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①也;伦理无爽,则圣
意不坠②。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③其经目,称为。盖群论立
名,始于兹矣。自论语已前,经无论字;六韬二论,后人追题乎?详
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④,释经则与传⑤注参体,辨
史则与赞评齐行,诠文则与叙引⑥共纪。故议者宜言,说者说语,传
者转师⑦,注者主解,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
八名区分,一揆⑧宗论。
【注释】
①伦:理。有条理,有秩序的意思。
②坠:失。
③抑:表谦虚。
④契:合,一致。
⑤传:解释经典的文字,如《尚书传》《春秋左氏传》。
⑥叙:作 序 。序:一种文体,如《毛诗序》。引:引申原文的
话,尤引言和前言,也指一种文体,大略如序而稍短简。
⑦转师:转相师传。
⑧揆(ku ):道。一揆:犹一律。
2
【译文】
圣人先哲经久不变的训导叫做经书,阐述经的意义,叙说道理叫
做论文。论,就是有条理的意思;道理讲的有条理而没有差错,那圣
人经书的本意就不会丧失。从前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和当时人的问题时
说了许多精妙的话,他死后学生把它们追记编辑起来,谦虚的不敢称
经,而称它为《论语》。后来,各种论文的称为论,就是从这里开头
的。在《论语》以前,经书没有用论字作为书名、篇名的。相传姜太
公的兵法书《六韬》中有《霸典文论》与《文师武论》二论,这两个
论字可能是后人追题的吧。详细观察论文的体裁,分枝条流的品种很
多:用来陈述政事的,就与议和说这两种文体一致;用来解释经书意
义的,就与传和注的体例参考配合;用来辨析历史的,就与赞和评这
两种文体意义一样;用来诠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