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故事30个
- 格式:docx
- 大小:39.18 KB
- 文档页数:30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精选14篇)导语: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我们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下面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篇1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篇2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篇3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简短的家庭教育小故事1.简短的家庭教育小故事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忽然,篮球打落书架上一个花瓶,“咚”的一声,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块。
这不是摆设品,而是祖上传下的波旁王朝时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
当天晚上,母亲发现花瓶有些“变化”。
吃晚餐时,她问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窜下跳,最后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母亲很清楚,孩于在撒谎,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户一扇扇关好,下班回来再打开。
母亲不动声色说:“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
”就寝前,孩子在床上发现一张便条,母亲让他马上到书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门进来,母亲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
”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
因为你有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黏合得几乎完美无缺。
不过,这是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黏合力更强的胶水.而且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
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
”母亲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说:“最后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男孩子。
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
”“妈妈我……”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他想撒谎时,三块巧克力就会浮现在眼前。
这是一位多么睿智的法国母亲呀!她用自己特别的方式,看似奖励,实则却严厉地惩罚了孩子的过错,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细细体味,每一块巧克力,每一句话语都蕴涵着这位母亲独到的教育见解和教育艺术,尤其是第三块巧克力,以诚恳地向孩子检讨自己的疏忽的名义而奖励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无私的爱,则更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自愧不如了。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范文多篇家长合理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庭教育故事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家庭教育故事(一):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用心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
一位母亲忙碌着,身旁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身旁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留意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样样”“晚上就会点蜡烛。
”“你喜欢点蜡烛吗”“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象小天使。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久是天使!”家庭教育故事(二):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1、晚上,妈妈听了天气预报,拿出孩子的毛衣,早上起来,妈妈对儿子说,今天气温下降了,多穿一件吧,孩子接过衣服穿上,急忽忽的开车走了,妈妈站在门口,用眼光护送着孩子,一直到孩子的车消失在视线中,才回过身来,找出自己的毛衣穿上,推着自行车上班了。
这就是中国的妈妈和中国的孩子。
2、在小区家属楼下,一个穿着得体的妈妈正在训斥自己的孩子,“你是怎么做的作业?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你不配作中队长。
”说着,一把撕下孩子衣服上的那个两道杠。
“回家,把今天做错的那道题重做十遍”这一幕,是十三年前发生在我面前的,我今天听说,那个孩子没上大学,现在还在社会上混。
真为那个曾是中队长和年级组第一名的孩子惋惜,连妈妈都不给自尊心的孩子,怎么能成才呢?3、当爸爸推开禁闭室的门进来的时候,我已经做好挨一顿严历训斥的准备,因为我毕竟打了一个不应该打的同学,还给他打进了医院,还是个女同学,虽然我进派出所的时候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但见爸爸来了,我还是有有些胆怯,不知为什么,我谁都不怕,只怕爸爸,虽然他几乎没打过我。
当我向爸爸伸过脸去,准备挨打的时候,爸爸温和的对我说:“走吧,跟我回家。
”我顿时呆在那里。
“还怔在那干什么,不想回去啊!”还是那样温和的语气,我心头一热,不由自主的跟着爸爸走出了禁闭室,默默跟在爸爸的身后,向家里走去,路上,我们父子二人没说一句话,到了家里,看到继母那鄙视的目光,内心的仇恨,又要重新燃烧起来,爸爸无声的看了我一眼,然后向另一个屋里走去,我会意的跟了过去。
“小子,你给我记住,不要惹事,但是既然惹了事,就不要怕事,怕,是解决不了事的,惹事前先要想想值不值,去吃饭吧。
”那一晚,我没见爸爸吃饭,从那天起,我再没给家里惹过事,因为我怕看到爸爸对我失望的眼光。
4、周日,跟爸爸和妈妈一起逛商场,下了公共汽车,我们一起往百货大楼走去,阿嚏!我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喷嚏,一只手及时递过一张纸巾,接过来,擦完随手扔掉了,爸爸看了我一眼,弯下腰,把我扔掉的纸巾拣起来,拿在手里,快走了几步,来到垃圾箱前,把它扔了进去,然后等着我赶上业,一起继续往商场走去,我们互相没有语言交流,但从那以后,爸爸的这个举动,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了。
家庭教育的小故事我小时候特别爱吃糖,那种甜滋滋的味道对我来说就像魔法一样吸引人。
可是我妈呢,怕我长蛀牙,就把家里的糖都藏起来了,并且规定我每天只能吃一颗。
有一天,我那颗小小的贪心突然就冒了出来。
我知道妈妈把糖放在了衣柜顶上的一个盒子里,于是我搬来小板凳,费了好大劲儿才够到那个盒子。
我偷偷拿了好几颗糖,然后把盒子放回原处,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我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美滋滋地吃着糖。
可是,“乐极生悲”这个词很快就在我身上应验了。
可能是糖吃多了,当天晚上我就开始牙疼,疼得我在床上打滚。
妈妈发现了我的不对劲,赶紧问我怎么了。
我一开始还不敢说实话,就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不小心磕到牙了。
我妈那是什么人啊,一眼就看穿我在撒谎。
她严肃地看着我说:“你要是不告诉我实话,这牙就一直疼下去吧。
”我又疼又害怕,最后只好把偷糖吃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我以为妈妈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孩子,你知道吗?你牙疼是因为你不遵守每天只能吃一颗糖的规定,而且你还撒谎,这可比牙疼更严重。
”我当时眼泪汪汪地看着妈妈,心里特别后悔。
然后妈妈带我去看了牙医,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偷偷多吃糖了,更不敢撒谎了。
我妈就是这样,不会轻易打骂我,但是她用这种方式让我知道了诚实和自律的重要性。
我爸是个特别有趣的人,他的教育方式总是充满了“冒险”精神。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野营活动,我特别害怕。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在外面过夜,一想到要睡在帐篷里,周围可能还有各种小虫子,我就想打退堂鼓。
我爸知道后,没有像妈妈那样安慰我,说什么“不想去就不去了”之类的话。
他反而眼睛一亮,说:“这可是个超级棒的机会啊!”我当时就懵了,心想这有什么棒的。
爸爸开始给我讲他小时候野营的故事,说他在野外看到了超级美丽的星空,还遇到了一些很可爱的小动物。
他越说我越心动,可还是有点害怕。
于是,爸爸决定提前带我去家附近的公园“野营”一次。
他找出了家里的小帐篷,带着我就出发了。
到了公园,我们找了个比较安静的角落扎起了帐篷。
名人家庭教育故事因为家庭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
孩子最早接触的是家庭,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那么名人家庭教育故事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推送的名人家庭教育故事,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名人家庭教育故事1: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
譬如,在女儿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活。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弹琴、作画、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园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
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的兴趣。
名人家庭教育故事2:林肯的台阶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带到公园玩耍。
到了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下,小男孩挣脱开妈妈的手,准备自己爬上去。
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并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
小男孩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开始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
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但最终他爬上去了。
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的林肯。
名人家庭教育故事3:林肯的台阶司马光父母的家教幼时因急中生智破缸救人的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慧光早现的“神童”。
其实,司马光的成长与他父母对他得当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没有沉湎于几十万家产之中,而是专心读书,锐意进取。
在成家立业之后,以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质朴作法,来待人处事,事政治家,培养子女。
司马光的母亲聂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才德俱佳的女子。
宋天禧三年,司马光就诞生在这个书香门第和贵胄之家,在严父慈母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家庭教育小故事一、非走不可的弯路在青春的路口,以前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二、打与骂我的水龙头漏水,请工人来修。
原来是因为里面的橡皮磨损,造成无法旋紧工人把新的橡皮装入,并重新扭上龙头,对我说:“以后关水不要扭得太紧,水恰恰止住就能够了!”“扭紧一点不是更好吗?”我问。
“不!扭得太紧只会使橡皮磨损和弹性疲劳,反而造成漏水。
”从此,每次我管教孩子,都会想到水电工的那句话。
过严的管教,只可能造成孩子的习以为常、阳奉阴违,当孩子把打骂都看成家常便饭时,问题反而更多了!^三、培养信任上周五,儿子宽宽把自行车忘在幼儿园活动中心外的草坪上,过了一天一夜才想起来回去找,已经不见了。
宽宽从幼儿园回来后对我说,老师听了这件事很生气,说一定要帮他把车找回来,必要时可能还要找警察后来车被找回来了。
老师告诉我,是一个八年级的孩子把自行车偷走了,随手送给了那个小孩。
古代的家庭教育故事在古代,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塑造孩子性格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古代的家庭教育故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故事一:《孔子教育弟子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家庭教育占据了重要地位。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老师,您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回答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行的培养。
”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品德是他能否为社会和家庭做出贡献的基础。
因此,他对弟子们进行了德育的深入培养,教导他们遵守道德准则,尊重长辈,与人为善。
故事二:《汉武帝与卓文君的故事》卓文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与汉武帝之间的故事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经典案例。
据说,在卓文君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亲对她进行了严格的言传身教。
他告诫卓文君要保持贞节,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这样,卓文君才能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并对家庭教育起到榜样作用。
汉武帝也在家里对卓文君进行了良好的教育,培养她的美德和智慧。
故事三:《曹操与曹丕的故事》曹操和曹丕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子,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一个典范。
据记载,曹操非常注重曹丕的教育,从小就给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曹操亲自给曹丕讲解历史、政治和军事知识,并教导他要有大志向,追求真理,不断进取。
得益于曹操的培养,曹丕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作品。
这些故事都充分展示了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成功案例。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家庭教育起到了塑造人格、培养品德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
家长应该从孔子、汉武帝和曹操等古代贤人的教育经验中吸取智慧,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后代,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家庭教育的名人小故事【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经常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
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治理国家,可以说是尽心竭力。
有些地方常年发生灾荒,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地方去,并把收成较好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受灾区,让灾区的老百姓不至于饿死。
可是,再看看邻国当政者,哪一个能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
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
战场上,战斗一打响,各自的士兵冲向对方,奋勇杀敌。
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利的一方向前穷追猛杀,失败的一方就拼命逃跑。
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
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梁惠王说:“不对,跑五十步和跑一百步没有区别,都是临阵脱逃。
”孟子说:“大王您虽然爱百姓,可您不也喜欢打仗吗?老百姓怎么能不遭殃呢?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就不要再希望您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邻国国君不管灾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梁惠王常调征百姓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也是一个不爱百姓的国君。
他们互相笑话对方,就好比“五十步笑百步”,没有什么区别呀!这告诉我们:我们看事物应当看到它的本质与全部,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
【王冠的秘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着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有一次,国王定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
王冠做好后,国王怀疑王冠不是纯金的,决定让阿基米德想一个办法,调查清楚。
阿基米德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想出办法。
有一天,他去洗澡,浴盆里放了满满一盆水,他踏进浴盆,浴盆里的水沿着盆边“哗哗”流出来。
他把腿拿出来,水就不流了。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解决关于王冠的问题。
于是,阿基米德急忙进王宫,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找一块跟王冠一样重的金块,把它们分别放进两个同样大小盛满水的罐子里,因为金块和王冠的重量一样,体积也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放进水里后,溢出的水一样多,说明他们体积相同,王冠是纯金的。
靠家庭教育取得成绩的名人例子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支持。
以下是一些靠家庭教育取得成绩的名人例子:
1.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2.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父亲的指导下不断练习,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3. 李嘉诚:著名企业家,连续 21 年蝉联香港首富。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是一位教育家,他从小就注重对儿子的教育,教导他要勤奋、诚实、守信。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嘉诚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4. 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曾连续多年成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的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主妇,她注重培养比尔·盖茨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鼓励他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母亲的支持下,比尔·盖茨从小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
这些名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影响。
他们的父母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家庭教育故事30个 家庭教育故事(30个) 家庭教育故事(一): 教育孩子不要轻视别人 向孩子讲一个《老鹰和屎壳郎》的故事,作者是古罗马哲学家里米齐乌斯。 一只老鹰追逐一只兔子,想吃掉他。兔子眼看自我走投无路、孤立无援时,突然望见了一只屎壳郎。兔子求屎壳郎帮帮他,救救他。屎壳郎答应帮忙他,保护他。 这时候,老鹰已追到跟前。屎壳郎对他说:“请别伤害兔子一根毫毛,因为他是我的仆人。”可是,屎壳郎看上去那么渺小,老鹰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呢。老鹰掐死了兔子,并当着屎壳郎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屎壳郎是不会忘记这一耻辱的,他一心在等待着老鹰筑巢。不久,当他发现了老鹰的巢,并看到老鹰把他的蛋放在里面后,便悄悄飞进去,把老鹰的蛋推到鹰巢的边沿上,使它落到地上摔破了。 老鹰悲愤交集,他飞到天空上,来到天神的宝座前,请求天神给他带给一个能安心筑巢、平安孵蛋的地方。天神说:“等你再孵蛋的时候,你能够把蛋放在我的怀抱里孵化。因为你是我的飞鸟,所以我理应好好照料你。” 于是,事情如此这般地发生了。 可是,当那屎壳郎了解了真情后,便立刻团了一只粪蛋,然后带着粪蛋飞到天空上,来到天神面前,把粪蛋丢进了他的怀抱。天神发现了这个脏东西,想把它抖搂掉,可是他忘了怀里还有老鹰的蛋;于是把它们连同那团粪蛋一块儿抖掉了。结果,老鹰的蛋又全都打碎了。 轻视别人的人都必将受到别人的报复。 家庭教育故事(二): 教育孩子不要贪婪 向孩子讲一个《仓鼠和蚂蚁》的故事,作者是德国剧作家、文艺理论家莱辛。 “可怜的蚂蚁们,”一只仓鼠说,“为了屯集这么一点粮食,你们千辛万苦地劳作,忙活了整整一个夏天:这值得吗真该让你们看看我的储备粮!” “听着,”一只蚂蚁回答道,“就因为你储藏的粮食比你所需要的多得多,所以人类才要把你从泥土里挖出来,把你的粮仓掏空,让你用性命来替你那贪婪的强盗行为赎罪:他们这样做太合理了!” 家庭教育故事(三): 鹅卵石与钻石 “为什么我们非要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呢?” 这是当教师的所听到的孩子们的抱怨与质疑中最常出现的一句话。遇到这种状况,我们不妨给孩子讲这样一个寓言: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明白神就要出现了,所以,他们满怀殷切的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旨意。 神出现了,神开始说话了:“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十分欢乐,但也会十分后悔。” 说完,神就不见了。牧民们感到十分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好处的事。可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可是,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日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转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 此刻我们觉得没用的知识,就像鹅卵石,将来有可能变为无尽的财富。 家庭教育故事(四): 一位父亲去拜访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生性懦弱的小孩。 禅师说:“你把小孩留下,三个月后,我必须能够把你的小孩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三个月后,小孩的父亲来接回小孩。禅师安排了一场空手道比赛,向父亲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被安排与小孩对打的是空手道的教练。教练一出手,这小孩便应声倒地。可是小孩才刚倒地就又站起来就理解挑战。倒下去又站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六次。 “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那里受训三个月,我所看到的结果是他那么不禁打,被人一打就倒。”父亲喊道。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那才是真正男子气概以及成功之所在。” 成功的定义就是这么简单。没有摔跤,就无所谓站起。真如,没有播种,就不会有收获的惊喜。躺下了,你看矮子都是巨人,仅有站起身来,勇于攀登,你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悟与发现。很多时候,峰回路转与柳暗花明往往就站在起身来的一瞬间。 点评:在孩子学步时,有经验的老人总是提醒年轻的父母,不要搀扶,让孩子自我跌跌撞撞地走下去,即使摔破了皮。据心理学家分析,鼓励孩子自我站起来能够有效缩短学步时间,更能够培养孩子的决心和毅力。 人不可能永远走宽阔的柏油马路,也不可能永远走泥泞的小道。关键是,在春风得意时提放激流险滩,在风雨泥泞中要站稳自我的脚步。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人再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所谓成功就是再摔倒中不断地站起,并成为最好的你。 家庭教育故事(五): 土拨鼠哪去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状况,孩子因为痴迷于电脑、电视、小说等往往放松了学业,忘记了最初的追求目标,针对这种状况,教师不妨给他们叫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仅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孩子:“这个故事有问题吗?” 孩子可能说: “兔子不会爬树。”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直到孩子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趁孩子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孩子:“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不见了。 “在追求人生的目标中,我们有时会被风光迷住,有时会被细枝末节打断,有时会被一些琐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顿下来, 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从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标。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既有奇花异草的诱惑,又有山峦叠嶂的阻挡,你必须要常常提醒自我——土拨鼠哪去了,不要忘记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标。” 家庭教育故事(六): 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忙 向孩子讲一个《瞎子和瘸子》的故事,作者是德国作家克·菲·格勒特。 一个瘸子在马路上偶然遇见了一个瞎子,只见瞎子正满怀期望地期盼着有人来带他行走。 “嘿,”瘸子说,“一齐走好吗我也是一个有困难的人,也不能独自行走。你看上去身材魁梧,力气必须很大!你背着我,这样我就能够向你指路了。你坚实的腿脚就是我的腿脚;我明亮的眼睛也就成了你的眼睛了。” 于是,瘸子将拐杖握在手里,趴在了瞎子那宽阔的肩膀上。两人步调一致,获得了一人不能实现的效果。 你不具备别人所具有的天赋,而别人又缺少你所具有的才能,透过类似的交际便弥补了这种缺陷。所以,请别抱怨上帝的不公!某些优势,他没有给你,而赐予了他人,这是一样的,我们完全能够自我来交流。 家庭教育故事(七): 教育孩子不要贪心不足 向孩子讲一个《生金蛋的鸭子》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诗人布·瓦尔迪斯。 一个穷农夫有一只鸭子,这只鸭子会生金蛋;可是它一个星期只生一次,并且每次只生一个。对此农夫心想:“对了,我就应杀了这只鸭子,这样我就可能在一天之内得到它肚子里的全部金蛋了。” 说干就干,他立刻便把那鸭子宰了,可是他又立刻惊奇地发现,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那只鸭子肚子里连一只金蛋都没有。农夫后悔不已,暗暗叫苦:“唉,我真是活该倒霉!每个星期一只金蛋不要,偏偏要什么更多的金蛋。这下,我的期望,我的慰藉,我的利益全都化为泡影。此刻我才是真正到了贫穷的地步了!” 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家庭教育故事(八): 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一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4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明白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能够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期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 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激她培养了你这样的一个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教育故事(九): 教育孩子做事要靠自我 向孩子讲一个《鹌鹑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诗人布·瓦尔迪斯。 一只鹌鹑在麦地中间筑巢。当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麦子变黄的时候,她对小鹌鹑们说道:“农夫收割麦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此刻出去给你们找食。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待在巢里别动,留意点儿,别让任何人发现你们。如果那个农夫来了,你们留神他说的话,听他什么时候要割麦子。我们要见机而行。”说完,老鹌鹑便飞走了。 不一会儿,农夫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麦田,察看了一下麦子,然后对儿子说:“麦子成熟了,我们该收割了。我明天一早就去邻居那儿,同他们商量,请他们来帮忙我们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