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9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8.82 KB
- 文档页数:8
§6.3 等比数列 考试要求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3.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知识梳理1.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a n +1a n=q (n ∈N *,q 为非零常数). (2)等比中项: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此时,G 2=ab .2.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1)通项公式:a n =a 1q n -1.(2)前n 项和公式:S n =⎩⎪⎨⎪⎧ na 1,q =1,a 1(1-q n )1-q=a 1-a n q 1-q ,q ≠1. 3.等比数列的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q n -m (m ,n ∈N *).(2)对任意的正整数m ,n ,p ,q ,若m +n =p +q =2k ,则a m ·a n =a p ·a q =a 2k .(3)若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为S n ,则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成等比数列(m 为偶数且q =-1除外).(4)在等比数列{a n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a n ,a n +k ,a n +2k ,a n +3k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 k .(5)若⎩⎪⎨⎪⎧ a 1>0,q >1或⎩⎪⎨⎪⎧ a 1<0,0<q <1,则等比数列{a n }递增. 若⎩⎪⎨⎪⎧ a 1>0,0<q <1或⎩⎪⎨⎪⎧a 1<0,q >1,则等比数列{a n }递减. 常用结论1.若数列{a n },{b n }(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数列{c ·a n }(c ≠0),{|a n |},{a 2n },⎩⎨⎧⎭⎬⎫1a n ,{a n ·b n },⎩⎨⎧⎭⎬⎫a n b n 也是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写成a n =cq n ,这里c ≠0,q ≠0.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可以写成S n =Aq n -A (A ≠0,q ≠1,0).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等比数列的公比q 是一个常数,它可以是任意实数.( × )(2)三个数a ,b ,c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 2=ac .( × )(3)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a n,则其前n 项和为S n =a (1-a n )1-a .( × ) (4)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则S 4,S 8-S 4,S 12-S 8成等比数列.( × )教材改编题1.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a 2=2,a 4=12,则公比q 等于( ) A .-12 B .-2 C .2 D .±12答案 D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a n }是等比数列,a 2=2,a 4=12, ∴a 4=a 2q 2,∴q 2=a 4a 2=14, ∴q =±12. 2.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1a 11+2a 6a 8+a 3a 13=25,则a 6+a 8=______. 答案 5解析 ∵{a n }是等比数列,且a 1a 11+2a 6a 8+a 3a 13=25,∴a 26+2a 6a 8+a 28=(a 6+a 8)2=25.又∵a n >0,∴a 6+a 8=5.3.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若它们的和等于13,积等于27,则这三个数为________. 答案 1,3,9或9,3,1解析 设这三个数为a q ,a ,aq , 则⎩⎨⎧ a +a q +aq =13,a ·a q ·aq =27,解得⎩⎪⎨⎪⎧ a =3,q =13或⎩⎪⎨⎪⎧a =3,q =3, ∴这三个数为1,3,9或9,3,1.题型一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例1 (1)(2020·全国Ⅱ)记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5-a 3=12,a 6-a 4=24,则S n a n等于( )A .2n -1B .2-21-n C .2-2n -1D .21-n -1 答案 B解析 方法一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q =a 6-a 4a 5-a 3=2412=2. 由a 5-a 3=a 1q 4-a 1q 2=12a 1=12,得a 1=1.所以a n =a 1q n -1=2n -1,S n =a 1(1-q n )1-q=2n -1, 所以S n a n =2n -12n -1=2-21-n . 方法二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a 3q 2-a 3=12,①a 4q 2-a 4=24, ② ②①得a 4a 3=q =2.将q =2代入①,解得a 3=4.所以a 1=a 3q 2=1,下同方法一. (2)(2019·全国Ⅰ)记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3,a 24=a 6,则S 5=________.答案 1213解析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因为a 24=a 6,所以(a 1q 3)2=a 1q 5,所以a 1q =1,又a 1=13,所以q =3,所以S 5=a 1(1-q 5)1-q =13×(1-35)1-3=1213.教师备选1.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2=6,6a 1+a 3=30,则a 4=________.答案 54或24解析 由⎩⎪⎨⎪⎧ a 1·q =6,6a 1+a 1·q 2=30,解得⎩⎪⎨⎪⎧ q =3,a 1=2或⎩⎪⎨⎪⎧q =2,a 1=3,a 4=a 1·q 3=2×33=54或a 4=3×23=3×8=24.2.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若a 2a 6=-2a 7,S 3=-6,则a 6等于() A .-2或32 B .-2或64C .2或-32D .2或-64答案 B解析 ∵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2a 6=-2a 7=a 1a 7,解得a 1=-2,设数列的公比为q ,S 3=-6=-2-2q -2q 2,解得q =-2或q =1,当q =-2时,则a 6=(-2)6=64,当q =1时,则a 6=-2.思维升华 (1)等比数列中有五个量a 1,n ,q ,a n ,S n ,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便可迎刃而解.(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涉及对公比q 的分类讨论,当q =1时,{a n }的前n 项和S n =na 1;当q ≠1时,{a n }的前n 项和S n =a 1(1-q n )1-q =a 1-a n q 1-q. 跟踪训练1 (1)(2020·全国Ⅱ)数列{a n }中,a 1=2,a m +n =a m a n ,若a k +1+a k +2+…+a k +10=215-25,则k 等于( )A .2B .3C .4D .5答案 C解析 a 1=2,a m +n =a m a n ,令m =1,则a n +1=a 1a n =2a n ,∴{a n }是以a 1=2为首项,q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n =2×2n -1=2n .又∵a k +1+a k +2+…+a k +10=215-25,∴2k +1(1-210)1-2=215-25, 即2k +1(210-1)=25(210-1),∴2k +1=25,∴k +1=5,∴k =4.(2)(2020·新高考全国Ⅱ)已知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4=20,a 3=8.①求{a n }的通项公式;②求a 1a 2-a 2a 3+…+(-1)n -1a n a n +1.解 ①设{a n }的公比为q (q >1).由题设得⎩⎪⎨⎪⎧a 1q +a 1q 3=20,a 1q 2=8,解得⎩⎪⎨⎪⎧ q =2,a 1=2或⎩⎪⎨⎪⎧q =12,a 1=32(舍去). 所以{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n ∈N *.②由于(-1)n -1a n a n +1=(-1)n -1×2n ×2n +1 =(-1)n -122n +1,故a 1a 2-a 2a 3+…+(-1)n -1a n a n +1=23-25+27-29+…+(-1)n -1·22n +1=23[1-(-22)n ]1-(-22)=85-(-1)n 22n +35. 题型二 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例2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na n +1=2(n +1)a n ,设b n =a n n. (1)求b 1,b 2,b 3;(2)判断数列{b n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3)求{a n }的通项公式.解 (1)由条件可得a n +1=2(n +1)na n . 将n =1代入得,a 2=4a 1,而a 1=1,所以a 2=4.将n =2代入得,a 3=3a 2,所以a 3=12.从而b 1=1,b 2=2,b 3=4.(2){b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条件可得a n +1n +1=2a n n,即b n +1=2b n , 又b 1=1,所以{b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3)由(2)可得a n n=2n -1,所以a n =n ·2n -1. 教师备选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 n }满足a n +2=2a n +1+3a n .(1)证明: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2)若a 1=12,a 2=32,求{a n }的通项公式.(1)证明 a n +2=2a n +1+3a n ,所以a n +2+a n +1=3(a n +1+a n ),因为{a n }中各项均为正数,所以a n +1+a n >0,所以a n +2+a n +1a n +1+a n=3, 所以数列{a n +a n +1}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2)解 由题意知a n +a n +1=(a 1+a 2)3n -1=2×3n -1,因为a n +2=2a n +1+3a n ,所以a n +2-3a n +1=-(a n +1-3a n ),a 2=3a 1,所以a 2-3a 1=0,所以a n +1-3a n =0,故a n +1=3a n ,所以4a n =2×3n -1,a n =12×3n -1. 思维升华 等比数列的三种常用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a n +1a n =q (q 为非零常数,n ∈N *)或a n a n -1=q (q 为非零常数且n ≥2,n ∈N *),则{a n }是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法:若数列{a n }中,a n ≠0且a 2n +1=a n ·a n +2(n ∈N *),则{a n }是等比数列. (3)前n 项和公式法: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k ·q n -k (k 为常数且k ≠0,q ≠0,1),则{a n }是等比数列.跟踪训练2 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4=9a 2,S 3=13,且公比q >0.(1)求a n 及S n ;(2)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数列{S n +λ}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易知q ≠1,由题意可得⎩⎪⎨⎪⎧ a 1q 3=9a 1q ,a 1(1-q 3)1-q =13,q >0,解得a 1=1,q =3,∴a n =3n -1,S n =1-3n 1-3=3n -12. (2)假设存在常数λ,使得数列{S n +λ}是等比数列,∵S 1+λ=λ+1,S 2+λ=λ+4,S 3+λ=λ+13,∴(λ+4)2=(λ+1)(λ+13),解得λ=12, 此时S n +12=12×3n , 则S n +1+12S n +12=12×3n +112×3n =3, 故存在常数λ=12,使得数列⎩⎨⎧⎭⎬⎫S n +12是以32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题型三 等比数列的性质例3 (1)若等比数列{a n }中的a 5,a 2 019是方程x 2-4x +3=0的两个根,则log 3a 1+log 3a 2+log 3a 3+…+log 3a 2 023等于( )A.2 0243B .1 011 C.2 0232D .1 012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a 5a 2 019=3,根据等比数列性质知,a 1a 2 023=a 2a 2 022=…=a 1 011a 1 013=a 1 012a 1 012=3,于是a 1 012=123,则log 3a 1+log 3a 2+log 3a 3+…+log 3a 2 023=log 3(a 1a 2a 3…a 2 023) 11011232023=l 3·og 3.2⎛⎫= ⎪⎝⎭(2)已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a 1+a 2+a 3=4,a 4+a 5+a 6=8,则S 12等于( )A .40B .60C .32D .50答案 B解析 数列S 3,S 6-S 3,S 9-S 6,S 12-S 9是等比数列,即4,8,S 9-S 6,S 12-S 9是等比数列,∴S 12=4+8+16+32=60.教师备选1.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6S 3=3,则S 9S 6=__________. 答案 73解析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易知q ≠-1,由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可知S 3,S 6-S 3,S 9-S 6仍成等比数列,∴S 6-S 3S 3=S 9-S 6S 6-S 3, 又由已知得S 6=3S 3,∴S 9-S 6=4S 3,∴S 9=7S 3,∴S 9S 6=73. 2.已知等比数列{a n }共有2n 项,其和为-240,且奇数项的和比偶数项的和大80,则公比q =________.答案 2解析 由题意,得⎩⎪⎨⎪⎧ S 奇+S 偶=-240,S 奇-S 偶=80, 解得⎩⎪⎨⎪⎧S 奇=-80,S 偶=-160,所以q =S 偶S 奇=-160-80=2. 思维升华 (1)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项公式的变形,二是等比中项的变形,三是前n 项和公式的变形,根据题目条件,认真分析,发现具体的变化特征即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巧用性质,减少运算量,在解题中非常重要.跟踪训练3 (1)(2022·安康模拟)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10=1,S 30=7,则S 40等于( )A .5B .10C .15D .-20答案 C解析 易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10,S 20-S 10,S 30-S 20,S 40-S 30,…成等比数列.设{a n }的公比为q ,则S 20-S 10S 10=q 10>0,故S 10,S 20-S 10,S 30-S 20,S 40-S 30,…均大于0. 故(S 20-S 10)2=S 10·(S 30-S 20),即(S 20-1)2=1·(7-S 20)⇒S 220-S 20-6=0.因为S 20>0,所以S 20=3.又(S 30-S 20)2=(S 20-S 10)(S 40-S 30),所以(7-3)2=(3-1)(S 40-7),故S 40=15.(2)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0,a 1+a 2+a 3+…+a 8=4,a 1a 2·…·a 8=16,则1a 1+1a 2+…+1a 8的值为( )A .2B .4C .8D .16 答案 A解析 ∵a 1a 2…a 8=16,∴a 1a 8=a 2a 7=a 3a 6=a 4a 5=2,∴1a 1+1a 2+…+1a 8=⎝⎛⎭⎫1a 1+1a 8+⎝⎛⎭⎫1a 2+1a 7+⎝⎛⎭⎫1a 3+1a 6+⎝⎛⎭⎫1a 4+1a 5 =12(a 1+a 8)+12(a 2+a 7)+12(a 3+a 6)+12(a 4+a 5)=12(a 1+a 2+…+a 8)=2. 课时精练1.(2022·合肥市第六中学模拟)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a 2=1,a 4+a 5=8,则a 7等于( )A.643 B .-643C.323 D .-323答案 A解析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a 4+a 5a 1+a 2=q 3=8,所以q =2,又a 1+a 2=a 1(1+q )=1,所以a 1=13,所以a 7=a 1×q 6=13×26=643.2.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1,a 3·a 5=4(a 4-1),则a 7的值为( )A .2B .4 C.92 D .6答案 B解析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a 3a 5=a 24,∴a 24=4(a 4-1),即(a 4-2)2=0,解得a 4=2.又∵a 1=1,a 1a 7=a 24=4,∴a 7=4.3.(2022·开封模拟)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32n -1+r ,则r 的值为() A.13 B .-13 C.19 D .-19答案 B解析 由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知,S n =32n -1+r =13×9n +r ,∴r =-13. 4.(2022·天津北辰区模拟)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第四天走的路程为( )A .6里B .12里C .24里D .48里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人所走路程形成等比数列{a n },其中q =12, 因为S 6=a 1⎝⎛⎭⎫1-1261-12=378, 解得a 1=192,所以a 4=a 1·q 3=192×18=24. 5.(多选)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数列{a n a n +1}是公比为q 2的等比数列B .数列{a n +a n +1}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C .数列{a n -a n +1}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D .数列⎩⎨⎧⎭⎬⎫1a n 是公比为1q 的等比数列 答案 AD解析 对于A ,由a n a n +1a n -1a n=q 2(n ≥2)知数列{a n a n +1}是公比为q 2的等比数列; 对于B ,当q =-1时,数列{a n +a n +1}的项中有0,不是等比数列;对于C ,当q =1时,数列{a n -a n +1}的项中有0,不是等比数列;对于D ,1a n +11a n=a n a n +1=1q, 所以数列⎩⎨⎧⎭⎬⎫1a n 是公比为1q 的等比数列.6.(多选)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a n +1=2S n (n ∈N *),则有( )A .S n =3n -1B .{S n }为等比数列C .a n =2·3n -1D .a n =⎩⎪⎨⎪⎧1,n =1,2·3n -2,n ≥2 答案 ABD解析 由题意,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满足a n +1=2S n (n ∈N *),当n ≥2时,a n =2S n -1,两式相减,可得a n +1-a n =2(S n -S n -1)=2a n ,可得a n +1=3a n ,即a n +1a n=3(n ≥2), 又a 1=1,则a 2=2S 1=2a 1=2,所以a 2a 1=2,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1,n =1,2·3n -2,n ≥2. 当n ≥2时,S n =a n +12=2·3n -12=3n -1, 又S 1=a 1=1,适合上式,所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3n -1,又S n +1S n =3n 3n -1=3, 所以数列{S n }为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综上可得选项ABD 是正确的.7.(2022·嘉兴联考)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7,S 6=63,则a 1=________. 答案 1解析 由于S 3=7,S 6=63知公比q ≠1,又S 6=S 3+q 3S 3,得63=7+7q 3.∴q 3=8,q =2.由S 3=a 1(1-q 3)1-q =a 1(1-8)1-2=7, 得a 1=1.8.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且a 3a 5a 7a 9a 11=243,则a 7=________;若公比q =13,则a 4=________. 答案 3 81解析 由{a n }是等比数列,得a 3a 5a 7a 9a 11=a 57=243,故a 7=3,a 4=a 7q 3=81. 9.(2022·徐州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其前n 项和S n =pn 2+2n ,n ∈N *.(1)求实数p 的值及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在等比数列{b n }中,b 3=a 1,b 4=a 2+4,若{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求证:数列⎩⎨⎧⎭⎬⎫T n +16为等比数列.(1)解 S n =na 1+n (n -1)2d =na 1+n (n -1) =n 2+(a 1-1)n ,又S n =pn 2+2n ,n ∈N *,所以p =1,a 1-1=2,即a 1=3,所以a n =3+2(n -1)=2n +1.(2)证明 因为b 3=a 1=3,b 4=a 2+4=9,所以q =3,所以b n =b 3·q n -3=3n -2,所以b 1=13, 所以T n =13(1-3n )1-3=3n -16, 所以T n +16=3n 6, 又T 1+16=12,所以T n +16T n -1+16=3n 63n -16=3(n ≥2), 所以数列⎩⎨⎧⎭⎬⎫T n +16是以12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0.(2022·威海模拟)记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1,S n +1=4a n +1.设b n =a n +1-2a n .(1)求证: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2)设c n =|b n -100|,T n 为数列{c n }的前n 项和.求T 10.(1)证明 由S n +1=4a n +1,得S n =4a n -1+1(n ≥2,n ∈N *),两式相减得a n +1=4a n -4a n -1(n ≥2),所以a n +1-2a n =2(a n -2a n -1),所以b n b n -1=a n +1-2a n a n -2a n -1=2(a n -2a n -1)a n -2a n -1 =2(n ≥2),又a 1=1,S 2=4a 1+1,故a 2=4,a 2-2a 1=2=b 1≠0,所以数列{b n }为首项与公比均为2的等比数列.(2)解 由(1)可得b n =2·2n -1=2n ,所以c n =|2n -100|=⎩⎪⎨⎪⎧100-2n ,n ≤6,2n -100,n >6, 所以T 10=600-(21+22+…+26)+27+28+29+210-400=200-2(1-26)1-2+27+28+29+210 =200+2+28+29+210=1 994.11.(多选)(2022·滨州模拟)已知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a 1=a 2=1,a n =a n -1+2a n -2(n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数列{a n +1+a n }为等比数列B .数列{a n +1-2a n }为等比数列C .a n =2n +1+(-1)n 3D .S 20=23(410-1) 答案 ABD解析 因为a n =a n -1+2a n -2(n ≥3),所以a n +a n -1=2a n -1+2a n -2=2(a n -1+a n -2),又a 1+a 2=2≠0,所以{a n +a n +1}是等比数列,A 正确;同理a n -2a n -1=a n -1+2a n -2-2a n -1=-a n -1+2a n -2=-(a n -1-2a n -2),而a 2-2a 1=-1, 所以{a n +1-2a n }是等比数列,B 正确;若a n =2n +1+(-1)n 3,则a 2=23+(-1)23=3, 但a 2=1≠3,C 错误;由A 知{a n +a n -1}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2,因此数列a 1+a 2,a 3+a 4,a 5+a 6,…仍然是等比数列,公比为4,所以S 20=(a 1+a 2)+(a 3+a 4)+…+(a 19+a 20)=2(1-410)1-4=23(410-1),D 正确. 12.(多选)(2022·黄冈模拟)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其前n 项和为S n ,前n 项积为T n ,并且满足条件a 1>1,a 7·a 8>1,a 7-1a 8-1<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q <1B .a 7·a 9>1C .S n 的最大值为S 9D .T n 的最大值为T 7 答案 AD解析 ∵a 1>1,a 7·a 8>1,a 7-1a 8-1<0, ∴a 7>1,0<a 8<1,∴0<q <1,故A 正确;a 7a 9=a 28<1,故B 错误;∵a 1>1,0<q <1,∴数列为各项为正的递减数列,∴S n 无最大值,故C 错误;又a 7>1,0<a 8<1,∴T 7是数列{T n }中的最大项,故D 正确.13.(2022·衡阳八中模拟)设T n 为正项等比数列{a n }(公比q ≠1)前n 项的积,若T 2 015=T 2 021,则log 3a 2 019log 3a 2 021=________. 答案 15解析 由题意得,T 2 015=T 2 021=T 2 015·a 2 016a 2 017a 2 018a 2 019a 2 020a 2 021,所以a 2 016a 2 017a 2 018a 2 019a 2 020a 2 021=1,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 2 016a 2 021=a 2 017a 2 020=a 2 018a 2 019=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所以a 2 016a 2 021=(a 2 021)2q 5=1⇒a 2 021=52,q a 2 018a 2 019=(a 2 019)2q =1⇒a 2 019=12,q 所以log 3a 2 019log 3a 2 021=123523log 1.5log q q= 14.如图所示,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腰上再连接正方形,……,如此继续下去得到一个树状图形,称为“勾股树”.若某勾股树含有1 023个正方形,且其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2,则其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答案 132解析 由题意,得正方形的边长构成以22为首项,2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现已知共含有1 023个正方形,则有1+2+…+2n -1=1 023,所以n =10,所以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210=132.15.(多选)在数列{a n }中,n ∈N *,若a n +2-a n +1a n +1-a n=k (k 为常数),则称{a n }为“等差比数列”,下列关于“等差比数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A .k 不可能为0B .等差数列一定是“等差比数列”C .等比数列一定是“等差比数列”D .“等差比数列”中可以有无数项为0答案 AD解析 对于A ,k 不可能为0,正确;对于B ,当a n =1时,{a n }为等差数列,但不是“等差比数列”,错误; 对于C ,当等比数列的公比q =1时,a n +1-a n =0,分式无意义,所以{a n }不是“等差比数列”,错误;对于D ,数列0,1,0,1,0,1,…,0,1是“等差比数列”,且有无数项为0,正确.16.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1,a 1=2,且a 1,a 2,a 3-8成等差数列,数列{a n b n }的前n项和为(2n -1)·3n +12. (1)分别求出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1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n ∈N *,S n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小值. 解 (1)因为a 1=2,且a 1,a 2,a 3-8成等差数列,所以2a 2=a 1+a 3-8,即2a 1q =a 1+a 1q 2-8,所以q 2-2q -3=0, 所以q =3或q =-1,又q >1,所以q =3, 所以a n =2·3n -1(n ∈N *).因为a 1b 1+a 2b 2+…+a n b n =(2n -1)·3n +12, 所以a 1b 1+a 2b 2+…+a n -1b n -1=(2n -3)·3n -1+12(n ≥2), 两式相减,得a n b n =2n ·3n -1(n ≥2), 因为a n =2·3n -1,所以b n =n (n ≥2),当n =1时,由a 1b 1=2及a 1=2,得b 1=1(符合上式),所以b n =n (n ∈N *).(2)因为数列{a n }是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数列⎩⎨⎧⎭⎬⎫1a n 是首项为12,公比为13的等比数列,所以S n =12⎣⎡⎦⎤1-⎝⎛⎭⎫13n 1-13=34⎣⎡⎦⎤1-⎝⎛⎭⎫13n <34. 因为∀n ∈N *,S n ≤m 恒成立,所以m ≥34,即实数m 的最小值为34.。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
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
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
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
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
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
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前言本文档为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的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数学素养,适用于八年级学生和教师使用。
本导学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节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堂要求、课后作业等内容,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第一章一次函数学习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根据函数表、图像和函数式等信息确定一次函数;3.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与系数的关系;4.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简单应用。
学习内容1.一次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函数表和函数图像;3.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简单应用。
课堂要求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2.熟练掌握函数表和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3.能够根据函数式计算出函数值;4.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2.思考并尝试解决课外练习。
第二章平面图形的认识学习目标1.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2.熟悉平面图形的正确定义和分类;3.能够求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内容1.平面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平面图形的正确定义和分类;3.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课堂要求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2.熟悉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3.能够用公式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2.思考并尝试解决课外练习。
第三章空间与立体图形学习目标1.掌握三棱柱、三棱锥、四棱柱、四棱锥、棱台和正六面体的定义和特征;2.熟悉空间中的方向及投影方法;3.能够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习内容1.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2.空间中的方向及投影方法;3.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课堂要求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2.熟悉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3.能够用公式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2.思考并尝试解决课外练习。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目标1.掌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2.熟悉统计所需的计量尺度和基本术语;3.能够利用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形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本册目录:&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1)&2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3)&3人体概述 (5)9.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7)9.2人体的消化及吸收 (9)9.3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11)10.1血液和血型 (13)10.2人体的血液循坏 (15)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17)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9)10.5人体能量的供给 (21)11.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3)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25)12.1生命活动的调节 (27)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29)12.3人体感知信息 (31)8.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主—修改:审核: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重点: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受精卵形成的过程和意义,区别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考点: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学法指导:根据自主学习坏节的要求,结合课本完成自研自探环节,用红笔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学习准备:学情检效本、纠错本、跟踪本、导学案、课本一、激情导入(分钟)你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吗?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来源,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二、自研自探(分钟)(-)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等组成。
其中 __ 是主要的器官,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女性生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 、、、等组成。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要的器官,作用是____ o(二)受精过程1.组成:人的生殖细胞包括____ 产生____ 的和 ______ 产生的 ____ 。
《时间的脚印》导学案-答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说明层次及方法。
2.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学习过程:①积累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
粗糙(cāo)龟裂(jūn)消逝(shì)沟壑(hè) 腐蚀(shí) 沙砾(lì)山麓(lù) 孔隙(xì) 倾斜(qīng)覆盖(fù) 包裹(guǒ) 琥珀(pò)犀牛(xī) 帷幕(wéi)2.解释下面词语。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麓:山脚下。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久远的时间。
多指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
②整体把握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和内容。
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明确: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工具;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岩石记录的内容;研究岩石记录的大自然的文字的意义。
3.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明确:逻辑顺序。
4.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
开篇的题记不算一段。
明确:第一部分(1—4):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
第二部分(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的记录不容易,但意义重大(造福人类)。
5.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分类别。
③品味语言6.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明确: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确实有“海枯石烂”的时候,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思维训练一、慧眼识珠,单项填空。
1. I like playing ____ tennis, but I don’t like playing ___ piano.A. /;/B./;theC. the; theD. the;/2.Do you believe that two ___ have three ____?A. sheep; stomachesB. sheeps; stomachesC. sheep; stomachD. sheep; stomachs3.Can you give me _______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A. some adviceB. some advicesC.a good adviceD. two advices4.The little girl enjoys _______ English every morning.A. practicing speakingB. to practice speakingC. practicing to speakingD. to practice to speak5.-Do you know ________ he came here? -By car.A. whenB. howC. whyD. where6.-______ does your English teacher teach you English songs?-Once a week.A. How manyB. How longC. How soonD.How often二、扩展阅读In Chinese history, people wrote of two vital aspects of the soul of which one is freed from the body during slumber to journey a dream realm, while the other remained in the body,[14] although this belief and dream interpretation had been questioned since early times, such as by the philosopher Wang Chong (27-97).[14] The Indian text Upanishads, written between 900 and 500 BC, emphasize two meanings on dreams. The first says that dreams are merely expressions of inner desires. The second is the belief of the soul leaving the body and being guided until awakened.The Greeks shared their beliefs with the Egyptians on how to interpret good and bad dreams, and the idea of incubating dreams. Morpheus, the Greek god of dreams also sent warnings and prophecies to those who slept at shrines and temples. The earliest Greek beliefs of dreams was that their gods physically visited the dreamers, where they entered through a keyhole, and exiting the same way after the divine message was given.。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教案【学习目标】1. 经历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的探究过程;2. 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3.能应用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重点难点】1.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2.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自学导引】1.阅读课本P27-P29页的内容,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并将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写在我的疑惑里。
2.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一至三的任务,准备课堂随机展示,点评。
【课前预习】一、问题导学问题1. 众所周知,任意三角形都有外接圆.正方形有外接圆吗?长方形有外接圆吗?问题2. 对于任意四边形,我们如何研究它是否有外接圆?问题3. 我们要找出什么样的四边形具有外接圆,是否可以从反面入手:如果一个四边形内接于圆,那么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问题4.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他的逆命题成立吗?如果成立,可以得到四边形存在外接圆的判定定理.二、预习自测1.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1)性质F E B D A C定理1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______.定理2 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______.(2)判定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______.推论 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_____.2.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成立.(1)任意三角形都有外接圆,但可能不止一个; ( )(2)矩形有唯一的外接圆; ( )(3)菱形有外接圆; ( )(4)正多边形有外接圆. ( )【课内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探究一 证明: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推理的证明)探究二 5.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DE AB DF AC E F ⊥⊥为垂足.求证:E 、B 、C 、F 四点共圆.探究三 课本29页例1.【当堂检测】1. 已知半径为5的⊙O 中,弦52AB =,弦5AC =,则BAC ∠=A.15B.210C.10515 或D.2100 或32.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BOD =110°,则∠BCD =______度.【总结提升】.【作业布置】1.同步导学案P29页 基础巩固,能力测控(A ,B ,C 层必做) 拓展提升(A ,B 层必做)2.课本P30习题2.2 321、、。
数学导学案九年级答案【篇一:九年级数学金榜学案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b.c.y= d.2.抛物线y=(x+3)2-2的对称轴是( )a.直线x=3b.直线x=-3c.直线x=-2d.直线x=23.抛物线y=x2-2x-1的顶点坐标是( )a .(1,-1) b.(-1,2) c.(-1,-2) d.(1,-2)4. 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a.-1<x<3 b.x<-1 c. x>3 d.x<-1或x>35.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它的对称轴过点(-1,0),那么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一个正根可能是( ) 6.一个圆锥形的冰淇淋纸筒,其底面直径为,母线长为,围成这样的冰淇淋纸筒所需纸片的面积是()a. b. c. d.7.如图,实线部分是半径为9m的两条等弧组成的游泳池,若每条弧所在的圆都经过另一个圆的圆心,则游泳池的周长为( )8.将直径为60cm的圆形铁皮,做成三个相同的圆锥容器的侧面(不浪费材料,不计接缝处的材料损耗),那么每个圆锥容器的底面半径为()a.10cm b.20cmc.30cmd.40cm9.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为10.如图,点c、d是以线段ab为公共弦的两条圆弧的中点,ab=4,点e、f分别是线段cd,ab上的动点,设af=x, ae2-fe2=y,则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函数﹣2,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若抛物线与轴没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13.抛物线 y= 的开口向 .14.把抛物线y=-2(x+2)2-1先沿y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沿x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15. 函数y=ax2-ax+3x+1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写出a所有可能的值________________.16. 如果⊙a和⊙b相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8cm和2cm,那么圆心距ab为 cm.18.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若弦ab的长为8cm.则圆环的面积为________cm2.19.如图是某风景区的一个圆拱形门,路面ab宽为2m,净高cd 为5m,则圆拱形门所在圆的半径为m.20.如图,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做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21. (本小题10分)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2,1),且过点(-4,3 );(2)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3,0)和(2,0),且它经过点(1,4).22. (本小题8分)已知二次函数y=x2+bx+2的图像经过点(-1,6)(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求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3)画出图像的草图,观察图像,直接写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23.(本小题10分)已知:抛物线y =x2+ax+a﹣2.(1)求证:不论a取何值时,抛物线y=x2+ax+a﹣2与x轴都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相交于a(x1,0),b(x2,0),且x1 、x2的平方和为3,求a的值.24.(本小题9分)如图,p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的一点, pc 切⊙o于点c,弦cd⊥ab,垂足为点e,若,.求:(1)⊙o的半径;(2)cd的长;(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5.(本小题9分)近日某小区计划在中央花园内建造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安装一个花形柱子oa, o恰好在水面中心,oa为1.25m,安置在柱子顶端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且在过oa的任一平面上抛物线路径如图所示.为使水流形状较为漂亮,设计成水流在到oa距离lm处达到距水面最大高度2.25m.(1)请求出其中一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果不计其他因素,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要为多少m 才能使喷出水流不致落到池上?26.(本小题12分)李老师在与同学进行“蚂蚁怎样爬最近”的课题研究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重要条件分别求出蚂蚁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的长.(1)如图1,正方体的棱长为5cm一只蚂蚁欲从正方体底面上的点a沿着正方体表面爬到点c1处;(2)如图2,圆锥的母线长为4cm,底面半径r= cm,一只蚂蚁欲从圆锥的底面上的点a出发,沿圆锥侧面爬行一周回到点a;(3)如图3,是一个没有上盖的圆柱形食品盒,一只蚂蚁在盒外表面的a处,它想吃到盒内表面对侧中点b处的食物,已知盒高10cm,底面圆周长为32cm,a距下底面3cm..27.(本小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cm,点a、c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最低点为m,且s△amb=(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说明这条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ax2 怎样平移得到的;(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着射线ab以2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结束;①在运动过程中,p、q两点间的距离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它的最小值;②当pq取得最小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 如果存在,求出r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b3.d4.a5.b .6. d7.d8.a9. c 10.c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1 12.a<-113.下 14.y=-2(x-1)2+1 15.0、1、9(少写一个扣1分)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21. (本小题10分)(1)设y=a(x+2)2+1 1分a=0.54分∴y=0.5(x+2)2+15分(2)设y=a(x+3)(x-2)1分a=-14分∴y=-(x+3)(x-2)5分22. (本小题8分)(1)b=-32分(2)(1,0)(2,0)4分(3)草图略6分(要求仅画出大致形状即可)∴x>2或x<-18分23.(本小题10分)(1)△=a2-4(a-2)2分=(a-2)2+44分∴不论a取何值时,抛物线y=x2+ax+a﹣2与x轴都有两个不同的交点.??5分(2)x1 +x2=-a1分x1 .x2=a-22分x1 2+x22=(x1 +x2)2-2 x1 .x23分=a2-2a+4=3∴a=15分24.(本小题9分)(1)切线得oc⊥pc1分设半径为r(r+1)2=r2+32分r=13分(2)ce= 2分cd= 3分(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3分25.(本小题9分)(1) y= -(x-1)2+2.254分(2)(x-1)2=2.25x1=2.5 或 x2= -0.5 (舍)8分答:半径至少为2.5米时9分26.(本小题12分)(1)展开图略 5 4分(2)展开图略 4 8分(3)展开图略 20 12分27.(1)y= (x-1)2- 2分向右1个单位长度,向下个单位长度3分(2)①pq2=(2-2t)2+t2=5(t- )2+ 5分存在,当t= 时,最小值 ??????? ?6分②10当ab∥qr时y=- 时(x-1)2- =- 8分x1= 或 x2=当x1= 时,说明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9分当x2= 时,pbrq为平行四边形,舍.10分20当br∥pq时与x2= 的情况相同,故此时不存在梯形.11分【篇二: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s=txt>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弥补方案。
2021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目录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课题:5.1.1 相交线 1课题:5.1.2 垂线3课题: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课题:5.2.1 平行线8课题:5.2.2 平行线的判定10课题:5.3.1 平行线的性质13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15课题:5.3.2 命题、定理17课题:5.4平移20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22第六章实数24课题:6.1平方根〔第1课时〕24课题:6.1平方根〔第2课时〕27课题:6.1平方根〔第3课时〕29课题:6.2立方根〔第1课时〕31课题:6.2立方根〔第2课时〕34课题:6.3 实数〔第1课时〕37课题:6.3 实数〔第2课时〕39课题:实数复习〔一〕41课题:实数复习〔二〕44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46课题:7.1.1 有序数对 46课题: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48课题:7.1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课51课题: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53)课题: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55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57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60课题:8.1 二元一次方程组60课题:8.2.1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63课题:8.2.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2〕65课题:8.2.3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1〕67课题:8.2.4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2〕70课题:8.3.1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72课题:8.3.2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2〕74课题:8.3.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76课题:8.4.1 三元一次方程组78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81课题: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81课题:9.1.2 不等式的性质83课题: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86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88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91章末复习 9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9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99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100课题:10.2 ........................................................ 直方图〔第1课时〕102课题:10.2 直方图〔第2课时〕 (104)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课题: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二、探索思考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对顶角〞的定义呢?.练习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一条射线.〔1〕写出∠AOC的邻补角:_____ _____ ;〔2〕写出∠COE的邻补角:__ ;图1〔3〕写出∠BOC的邻补角:_____ _____ ;〔4〕写出∠BOD的对顶角:____ _ .2.如下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1班级:姓名: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练习二: 1.如图,直线 a ,b 相交,∠1=4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 AB 、CD 、EF 相交于点O ,∠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假设∠AOE=30°,那么∠BOE= ,∠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那么∠EOF=_____.aEDEB23AB1C4 bOO D第 1题CFF第2题A三、当堂反应第3题如下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1211222 1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1),三条直线 AB,CD,EF 相交于一点 O,∠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的邻补角是_______,假设∠AOC=50°,那么∠BOD=______∠,COB=,∠AOE+∠DOB+∠COF=。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