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27.14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通过音乐疗法促进产后恢复产后的女性,身体和心理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需要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来恢复健康。
在众多的康复方法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安全且有效的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音乐疗法究竟是如何促进产后恢复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产后女性可能面临的问题。
分娩后的身体变化,如子宫收缩、伤口疼痛、激素水平波动等,会给产妇带来生理上的不适。
而心理上,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睡眠不足等因素,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音乐疗法对产后身体恢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产妇放松身心,减轻肌肉紧张,从而缓解身体的疼痛。
例如,当产妇在经历子宫收缩的疼痛时,聆听一些节奏缓慢、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能够分散注意力,让身体的紧张感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
音乐还能够调节呼吸和心跳节奏。
合适的音乐可以引导产妇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像一些节奏稳定的冥想音乐,就能帮助产妇在不知不觉中调整呼吸,为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养分。
对于产后的心理恢复,音乐疗法更是具有显著的效果。
产后抑郁和焦虑是常见的心理问题,而音乐能够唤起积极的情绪,改善心情。
欢快的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稻香》,能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忘却烦恼;温馨的民谣,如赵雷的《成都》,则能勾起美好的回忆和情感,给予心灵温暖的慰藉。
此外,音乐疗法还可以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通过参与音乐创作、歌唱等活动,产妇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更好地适应母亲的角色。
在实施音乐疗法时,选择合适的音乐至关重要。
不同的产妇可能对音乐有不同的喜好和反应,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节奏平稳、旋律优美、和声和谐的音乐比较适合产后恢复。
同时,音乐的音量也要适中,过大可能会造成刺激,过小则难以发挥效果。
音乐疗法的实施方式也是多样的。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让产妇静静地聆听,也可以鼓励产妇跟着音乐唱歌、跳舞,或者学习乐器演奏。
导乐陪伴在产妇分娩中的作用摘要】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新型的陪伴方式,这种分娩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应用。
它主要用来观察导乐陪伴分娩这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影响,以提供导乐陪伴分娩作为新型分娩方式的依据。
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剖宫率的发生,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了产科质量,体现了社会发展和医疗人性化的要求,我院自2004年1月起即开展了导乐陪伴分娩的特需服务,现将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导乐陪伴组;一组为非导乐组。
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以及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等进行比较。
研究显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适应现代产科护理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导乐陪伴分娩总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导乐是希腊语“doula”的音译,原意为“女性照顾女性”,是以产妇为中心的新型服务模式[1],是人性化的具体体现。
是指一个既有医学知识,又有处理产程经验的助产士[2]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人性化的服务,是对产妇一对一的全程分娩陪伴。
要在产前、产时、产后提供全面周到细致的服务。
导乐一般是从宫口扩张2~3公分开始,第一产程初期宫缩不太强,大多数产妇能忍受,陪伴者可放些轻松的音乐,同时让产妇下床活动,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适应分娩时的体力消耗。
在第一产程的后期,每一次宫缩的开始和结束,告知产妇要有胸式呼吸,同时让产妇侧卧位,用语言、目光、抚摸来支持、鼓励产妇,并保持产妇的会阴清洁、干燥。
进入第二产程,此时宫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产妇由于胎先露的下降,压迫盆底组织,产生排便感。
陪伴者教会产妇如何屏气,以加速产程进程,同时配合宫缩,应用腹压,娩出胎儿。
胎儿娩出后,此时产妇很疲劳,应观察子宫收缩,同时给予生活护理。
让新生儿进行早吸允、早开奶,让家属准备易消化食物,以恢复体力。
多与产妇交流,让她感到做妈妈的快乐和喜悦,同时告知产妇各种注意事项。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5976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导乐分娩、音乐疗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段慧媛,丁军,张世文(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7)0 引言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口出生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
而近几年医院剖宫产率、产妇焦虑症、抑郁症等病发病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如何提升产妇产中及产后生活质量成为一重要课题,本文就导乐分娩及音乐疗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进行综述。
1 概念导乐分娩是在产妇分娩的全过程,由一位富有爱心、有生育经历的女性给予产妇以持续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支持,并运用相关导乐工具和适宜技术协助产妇进行顺利、自然的分娩,与之共度生产难关[1]。
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通过音乐特有的心理、生理效应,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从而消除人的心理障碍,促进及恢复人的身心健康。
2 导乐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分娩产程的进展顺利与否主要受以下四大因素的影响:产力、胎儿、产道和心理,而产妇心理因素也影响产力。
绝大多数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分娩时或多或少均会有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因素产生,从而使产妇体内分泌儿茶酚胺量上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宫缩乏力、产程延长。
宫颈痉挛和不协调性宫缩又引起宫颈扩张缓慢,宫颈水肿,继而形成精神心理性难产。
作为一种新的镇痛方式—精神镇痛,导乐分娩可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如按摩、特殊的呼吸控制、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和稳定情绪等,使得产妇组织内啡肽浓度和疼痛阈值升高、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进一步提高产妇对分娩疼痛的耐受力,从而顺利完成分娩。
研究显示[2],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对孕妇的安慰和抚摸,可使产妇体内生成内啡肽样物质,其镇痛作用远强于吗啡,从而大大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
研究显示[3],导乐分娩在减轻初产妇恐惧和焦虑情绪的同时,通过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辅助产妇正确运用腹压、有效调整呼吸,采取正确的体位,从而缩短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
实施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和助产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7-06T09:46:33.75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作者:张明珠杨晓莉[导读] 目的: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张明珠杨晓莉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厦门市361001摘要:目的: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
方法:将我科2018年2月--2020年7月的产妇10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效果。
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产程时间对比中,观察组为412.09±40.33(min),对照组为490.57±51.96(min),(t=12.737,p=0.000),结果有差异。
(2)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分别是3.92%、98.03%,对照组分别是21.56%、84.31%,(x2=17.505,p=0.000),结果有差异。
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助产质量;产后出血;护理干预女性分娩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产妇在分娩时也容易产生产后大出血,如果对出大出血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产妇失血过多死亡,威胁其生命安全。
为了减少产妇分娩后出现大出血,需要在分娩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以此来保证产妇分娩安全。
一般临床上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可以使用护理干预方法,这种护理方法能够根据产妇不同分娩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使产妇能够顺利分娩,以此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基于此,本组研究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8年2月--2020年7月的产妇10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有产妇51例,年龄29.74±3.85岁,孕程38.67±4.75周,经产11例,初产40例。
产后身体音疗疗法:音乐的治愈力量当新生命降临,母亲们在经历了生产的艰辛后,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产后的恢复不仅仅是身体机能的修复,更是心理和情绪的调整。
在众多的康复方法中,产后身体音疗疗法正逐渐受到关注,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音乐的治愈力量。
产后女性的身体经历了巨大的考验。
分娩过程中的体力消耗、激素水平的波动以及身体各器官的重新调整,都可能导致身体的不适和疲劳。
常见的问题包括产后疼痛、睡眠障碍、身体虚弱以及内分泌失调等。
而心理上,新妈妈们可能会面临产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些都会对产后的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具有舒缓情绪、放松身心的作用。
在产后身体音疗疗法中,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是一种具有治疗效果的工具。
产后身体音疗疗法通常会选择一些特定类型的音乐。
比如,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其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能够帮助产后妈妈放松紧张的神经,减轻焦虑和压力。
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水流声、风声等,也能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带来内心的平静。
此外,一些专门为冥想和放松设计的音乐,其特定的频率和节奏能够引导人体进入一种深度放松的状态。
在音疗过程中,治疗师会根据产后妈妈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
可能会让妈妈们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佩戴耳机聆听精心挑选的音乐,同时配合深呼吸和放松练习。
也可能会通过现场演奏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让妈妈们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的治愈力量首先体现在对心理的调节上。
产后抑郁和焦虑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问题,而音乐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够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当妈妈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时,能够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专注于当下的感受,获得心灵的慰藉。
对于产后身体的恢复,音疗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表明,特定频率的音乐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毒素和废物。
产后身体音乐疗法与舒缓生完宝宝后,新妈妈的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产后身体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手段,正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它不仅能够帮助新妈妈们放松身心,还对身体的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产后身体的变化是多方面的。
首先,分娩过程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消耗,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导致身体的疲劳和虚弱。
产后的子宫需要时间收缩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同时,身体的激素水平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可能会引发情绪的波动。
此外,产后的伤口疼痛、哺乳带来的不适等,都让新妈妈们感到压力重重。
音乐疗法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音乐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直接触动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新妈妈们减轻焦虑和紧张。
那么,产后身体音乐疗法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首先,音乐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产后的妈妈们来说,轻柔、舒缓、节奏平稳的音乐是比较合适的。
比如,古典音乐中的一些曲目,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等,这些音乐旋律优美,能够让人的心情平静下来。
还有一些自然音效的音乐,如海浪声、鸟鸣声等,也能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此外,一些专门为冥想和放松设计的音乐,如瑜伽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聆听音乐的方式上,可以通过耳机或者音响播放。
如果条件允许,设置一个专门的音乐放松空间,让新妈妈们能够舒适地躺在柔软的沙发上,闭上眼睛,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中,效果会更好。
除了单纯的聆听,还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
比如,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缓慢的深呼吸练习,或者做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
这些动作能够帮助放松身体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音乐疗法的效果。
产后身体音乐疗法对新妈妈们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从心理层面来说,它能够有效地缓解产后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新妈妈们在面对新生儿的照顾和自身身体的恢复时,往往会感到压力巨大。
而舒缓的音乐能够帮助她们暂时忘却烦恼,放松心情,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孕妇产后压抑如何通过音乐疗法提升心情在孕妇产后的期间,许多女性可能会面临情绪低落、焦虑和压抑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孕妇本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孕妇的心情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情绪管理和心理康复领域,并且在孕妇产后心情提升中有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孕妇产后压抑如何通过音乐疗法提升心情的方法和原理。
一、音乐疗法概述音乐疗法是一种利用音乐技术和创造性的音乐体验来促进心理和身体康复的治疗方法。
通过与音乐的互动,患者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身心健康。
音乐疗法主要包括听音乐、演奏乐器、唱歌和创作等不同形式,具体应用可根据个体需求进行选择。
二、音乐疗法对孕妇产后压抑的影响1. 情绪调节音乐有着直接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对于孕妇来说,通过聆听喜爱的音乐,她们可以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感,从而提升积极的情绪状态。
2. 心理放松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
在孕妇产后的时期,通过聆听舒缓、安静的音乐,可以促进身心的放松,减轻疲劳和紧张感,为恢复和调整心情提供良好的环境。
3. 社交联接音乐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孕妇产后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孤独感和社交隔离感有关。
通过参加音乐疗法活动,孕妇可以与其他人共同分享音乐的乐趣,建立起新的社交联系,从而缓解孤独感,并得到他人关心和支持。
三、音乐疗法的具体实践方法1. 创造宁静的环境孕妇可以在家中或专门的音乐疗法场所创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
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轻松的流行乐等,同时调暗灯光,并提供舒适的沙发或躺椅,使孕妇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中。
2. 舒缓音乐疗法选择一些具有舒缓效果的音乐,在孕妇感到焦虑、压抑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播放。
这些音乐的特点是慢节奏、柔和旋律和温馨和声,如轻音乐、古典钢琴曲、自然环境音乐等。
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妇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保障产妇的健康成为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提高产妇心理状态及预防产后出血等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状态一直是产妇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会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的焦虑和紧张感,从而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
护士可以利用不同的护理手段,例如情感支持、认知行为治疗、放松训练等,帮助产妇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同时,护士可以在产妇分娩时根据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这些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产妇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提升了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产妇生产过程的结束,产后出血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产后出血严重危害着产妇的健康,是产妇最常遭遇的并发症之一。
护士可以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例如,护士可以为产妇采用产后早产的方法,通过加强宫缩活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同时,护士可以加强对产妇的血凝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的病情,从而避免其对产妇健康的危害。
还可以通过加强产妇的营养管理,提升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从根源上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这些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的生产安全性。
总之,在保障产妇健康方面,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医疗手段。
在细致、专业的护理中,可以减轻产妇的焦虑和不安,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避免副作用中,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其对产妇身体的危害。
这体现了护理在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护士在医疗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音乐疗法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单
胎头位顺产的20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干预组患者于临产
后开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聆听法),对照组患者除了不接受音乐疗
法外,其他处理均与干预组相同,测定产时、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计算产后
出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时、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
均少于对照组(P<0.5),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贯穿于
整个产程的音乐疗法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关键词】音乐疗法 分娩 产后出血
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
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
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本研究针对产妇产后出
血的精神心理因素,通过术后实施音乐干预措施来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妇产后出血
的影响。为改善产妇产后出血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3~2011.10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单胎头位顺产产妇
200例,产妇年龄23~39(29.5±6.2)岁,孕37~41(39.81±2.40)周。将符合标准的
2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排除有妊娠高血压
疾病、糖尿病、甲亢、肾病、肝炎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并均为经阴道自然分娩
的产妇。排除有意识障碍、精神病、听力障碍、音乐易感性癫痫、声音高度敏感
症的患者。并排除产后因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药物因
素所致的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病例。
1.2研究方法
1.2.1干预方法 产妇临产后自规律性宫缩开始播放孕妇喜爱的音乐(以轻音乐
为主),音乐曲目由孕妇自己选择,音乐疗法贯穿于第一至第三产程,中间无停顿,两
组产妇其他护理措施相同。然后观察并计算产妇出血量。
1.2.2失血量测定 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计算产时、产后出血量。
1.2.3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的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
过500 ml,产后出血可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产时、胎盘娩出至产后
2 h以及产后24h 内3个时期。本研究统计产时、产后2h内及产后2~24 h出血
量。
1.2.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产妇产时、产后2 h内
及2~24 h出血量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产后出血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出血量比较
3 讨论
3.1 分娩期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对产妇出血的影响 分娩使孕产妇经历了一次非
常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大多数产妇把分娩视为痛苦和危险的过程,产生紧张、
恐惧、焦虑的心理。这种焦虑常常通过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影响子宫收缩,使子宫
收缩不协调,宫缩乏力。同时焦虑或抑郁还可造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去甲肾
上腺素分泌减少,使宫缩减弱,从而产后出血量增加。加强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的
护理,可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量。
3.2 音乐疗法对分娩期产妇心理影响 音乐这种非语言的刺激可引起生命体征
的变化,有效降低孕产妇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产生一系列正性身心效应。
开展音乐治疗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的焦虑,减轻心理负担,正确对待分娩,增加产妇
的自信心和自控感。
3.3 音乐疗法对分娩期产妇生理影响 大脑皮层上的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的位
置相连,而音乐刺激造成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可以有效地抑制相邻的痛觉中枢,
从而明显地减少疼痛。同时,音乐还可以促使血液中的内啡呔含量增加,也会有
明显减轻疼痛的作用。
3.4 音乐疗法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在产程中聆听音乐,将产妇的注意力从宫缩
疼痛转移到音乐旋律上,使产妇全身放松,并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使产妇对
疼痛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高,疼痛域值增高,从而减少了由产痛带来的一系
列对母婴不利因素,降低了产后出血量和加速产程进展。
本研究结果提示,将音乐与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相结合,体现了人性化的服
务,在维系母婴健康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郭凤林,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4.
[2]姜力,韦莉萍.音乐治疗与临床的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