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 对比分析和难度等级
- 格式:pptx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26
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的背景和意义2.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的内容和特点3.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的使用方法和建议4.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的优缺点分析5.结论正文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表随着考研英语备考的热潮逐年升温,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在这其中,一份能够全面评估阅读难度的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成为了许多考生的必备工具。
本文将对这一难度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利用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一、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的背景和意义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是由一些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和考研英语培训机构整理出来的。
它们根据历年真题的阅读文章,综合考虑了文章的词汇、长难句、语法和主题难度,将阅读文章分为不同的星级,从而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阅读难度标准。
这使得考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二、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的内容和特点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表主要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两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分为四颗星、三颗星、两颗星和一颗星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难度。
其中,四颗星代表该文章难度最高,一颗星代表难度最低。
1.英语一阅读难度表- 四颗星:难度最高,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词汇量、强大的长难句解析能力和扎实的语法基础。
- 三颗星: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词汇量和长难句解析能力,以及一定的语法基础。
- 两颗星:难度适中,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长难句解析能力,以及较好的语法基础。
- 一颗星:难度较低,需要考生具备基本的词汇量和长难句解析能力,以及扎实的语法基础。
2.英语二阅读难度表- 四颗星:难度最高,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词汇量、强大的长难句解析能力和扎实的语法基础。
- 三颗星: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词汇量和长难句解析能力,以及一定的语法基础。
- 两颗星:难度适中,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长难句解析能力,以及较好的语法基础。
- 一颗星:难度较低,需要考生具备基本的词汇量和长难句解析能力,以及扎实的语法基础。
语言学重点章节介绍三星级重点章节07年冬天,学校组织了一个讲座,请老师给我们谈考试重点,同时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当面问他。
他说前五章是最重要的,第七和第八次之,第六,第九和第十二章也有考的内容,但不会很多,剩下的十章和十一章可以不看!所以,我就用三颗星表示最重要;俩颗星表示第二重要,一颗星表示第三重要。
王老师说只要把胡壮麟那本书背会了,肯定能考好!因为考试覆盖的知识点都在书上!其实,背会那本书是不实际的,而把那本书过5到6遍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而且重点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看。
虽然我们文科的知识,背时关键,但是理解更重要,尤其语言学这门课,比较抽象,不理解就背,效果不好,不容易背会。
北语没有提供考纲之类的东西,只告诉语言学参考书是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修订版)》。
(09年不知是否会换成该书的第三版)所以能知道该书哪些章节是重点,能让我们有的放矢。
我这里所说的三星级重点,即最重要的章节是该书的前五章。
不知道外校的考生,他们学校开过这门课没有!我们北语大三下学期讲前五章,大四上学期讲的6,7,8,9,12这几章。
下面,我们先谈谈前五章该如何复习。
Chapter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Chapter2: Speech Sounds;Chapter3: Lexicon;Chapter4: Syntax (新版中,这章改成From Word to Text,是变化最大的一章,变化的结果是比以前的简单了);Chapter5: Meaning。
这五章可以说是语言学的基础和考试的重点。
我们一定要反复看,理解其中的定义等知识点。
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Chapter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这章是该书的开篇,目的是让大家对语言学这门课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几章作个铺垫。
也许你会说这种章节肯定不重要。
错!奇怪的是这一章居然很重要。
因为考点还不少!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这四个特征要求理解,牢记,能背出定义。
2023英语一阅读难度对照表 English Answer:Overall Difficulty: Moderate to challenging. Text Organization:Article 1: Somewhat challenging.Article 2: Moderate.Article 3: Moderate to challenging.Article 4: Moderate.Article 5: Challenging.Vocabulary:Article 1: Advanced and technical.Article 2: Somewhat advanced.Article 3: Advanced.Article 4: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Article 5: Advanced and specialized.Sentences:Article 1: Complex and lengthy.Article 2: Complex, but more accessible. Article 3: Complex and technical.Article 4: Complex, but more manageable. Article 5: Complex and highly specialized. Flow and Coherence:Article 1: Somewhat disjointed.Article 2: Moderate.Article 3: Moderate to challenging.Article 4: Moderate.Article 5: Challenging.Overall Comprehension:Article 1: Requires careful reading and analysis. Article 2: Accessible with some effort.Article 3: Requires deep understanding andcritical thinking.Article 4: Accessible for most readers.Article 5: Challenging even for advanced readers.中文回答:整体难度,中等偏难。
Passage1Question 1答案: D关键词: early timekeeping invention, cold temperatures定位原文: D段最后1句“Although these devices performed…〞解题思路: 全文只有该句中提与寒冷气温。
该句含义为“尽管这些装置在地中海地区十分好用,但在多云并常有严寒天气的欧洲北部却不能一直使用。
〞与题干中描述的内容相符。
Question 2答案: B关键词: geography, development of the calendar, farming munities定位原文: B段内容解题思路:该段一共五句话,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话都介绍了一个地理位置的变化对calendar的影响。
分别是:And, for those living near the equator in particular,...Hence, the calendars that were developed at the lower latitudes,...In more northern climes, however,...As the Roman Empire expanded northward, ...Question 3答案: F关键词: pendulum clock, origins定位原文: F段最后1句“By the 16th century…〞解题思路:含义为“到了 16世纪,人们发明了摆钟。
但由于钟摆摆动弧度很大,因此并不十分有效〞。
此句中devised意为“发明〞,与题干中的origins对应。
Question 4答案: E关键词: simultaneous efforts, different societies, uniform hours对应原文: E段第3句“The schemes…〞解题思路:含义为“人们计划将一天分为24个等份,而这些计划因为计时起点的不同而不同:意大利时间从日落开始算起,巴比伦时间从日出开始,天文学时间从中午开始,而德国一些大型公共时钟使用的‘大钟’时间从午夜开始算起〞。
名词解释:1、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指正在学习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以指他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8、外语习得: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除母语外的目的语。
9、语言能力:指是一种反映交际双发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10、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发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的语法运用。
11、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兴盛于60年代。
初衷是为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12、母语负迁移:这一假设的实质是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问题,主张对比分析的学者认为。
学习者的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外语大都有母语的“口语”。
13、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14、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语言学与心理学有着交叉与重合,构成了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是在学科的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同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也密切相关,但他既不属于心理语言学也不属于心理学。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Corder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明确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对象,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Selinker1972发表的《中介语》,系统地阐述了“中介语”理论假设,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因此,这两人的文章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山之作”,成为建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标志。
上海高中《牛津英语》教材与《新世纪英语》教材的对比分析摘要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进入新世纪,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材由“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转变, 越来越多的教材涌入市场。
面对不同品种的教材,如何评价和分析各种教材的优劣就成为当今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
上海高中普遍使用的两套英语教材 ?? 《英语》 (牛津上海版) 和《英语》(新世纪版) 就是为了满足新一轮课改的要求而改编和编写的。
本论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 参照国内外教材评价的理论, 旨在对上海高中使用的两套英语教材本身和使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从而发现两套教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便上海高中英语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对两套教材进行整合,扬长避短,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最终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引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本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部分阐述了教材的定义和作用、教学大纲、国内外外语教材评价的理论和国内外教材对比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两套教材的对比研究”主要是对两套教材进行宏观和微观对比分析。
宏观对比分析了教材编写的宏观设计指导原则、教材编写的主框架结构和单元课程设置模式。
微观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四方面来对比,重点对比分析了两套教材的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方面。
第四章“两套教材的效果对比分析”主要从教师调查、学生调查和两套教材使用效率对比分析来看两套教材的使用效果。
第五章“研究结果与思考”通过前面几章对两套教材的对比分析、调查和实验总结出两套教材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一些建议, 供教材编写者和使用两套教材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 : 牛津教材,新世纪教材,对比分析viABSTRACTAs a cor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play an importantrol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 new century witnessed a new round of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key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textbook. With the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policy haschanged from “one textbook for one syllabus” to “diverse textbooks f or one syllabus ”,causing more and more textbooks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Facing varieties oftextbooks, how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diverse textbools is becoming achallenging task to the teachers nowaday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ound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wo sets of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Oxford English Shanghai Edition andNew Century English are adapted and compiled,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almostall the Shanghai middle schools now. Based on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Standard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Full-time Senior Middle Schools Trail andreferring to the theories of textbook eval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thesis isintend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two sets of English textbooks used in Shanghaisenior high schools, hoping to discover som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sets of textbooks. In this way, the teachers can integrate the two sets of textbooks,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strong points and avoiding the weak points, to improveth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covering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methods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some theo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which presentsthe definition and fun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syllabuses, the theories on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 eval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ituation ofcomparative study in English textbooksThe third chapt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sets oftextbooks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A macro-comparative analysisviiinvolve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the main framework oftextbook complilation and the designing pattern of every unit. A micro-comparativeanalysis is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knowledge, language skills,learning strategies and cultural awearness, focusing on vacabulary, grammar, listening,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using the two sets of textbook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wi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involved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sets ofthe textbook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of theinvestigation and the experiment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s, and puts forward somesuggestions for the compilers and the teachers to consultKey words: Oxford English, New Century English, comparative analysisviiiTABLE OF CONTENTS ACKNOWLEGEMENTS I摘要.VIABSTRACT.VII图表索引.VII第一章引论 11.1 研究背景 11.1.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11.1.2 我国的中小学教材建设与发展. 2 1.1.3 上海高中英语教材使用情况 3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2.1 研究目的31.2.2 研究意义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3.1 研究内容41.3.2 研究方法51.4 论文结构6第二章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72.1 教材的定义. 72.2 教材的作用. 82.3 外语教材与教学大纲 92.3.1 教学大纲的定义. 92.3.2 教学大纲的种类. 92.4 外语教材开发与编写原则142.5 教材评价的定义 162.6 外语教材的评价理论. 162.6.1 国外的教材评价研究 162.6.2 国内的教材评价研究 192.7 国内外教材对比研究状况. 21第三章两套教材的对比研究 223.1 两套教材简介. 223.1.1 上海高中牛津英语简介223.1.2 高中新世纪英语简介 233.2 宏观对比分析. 233.2.1 教材编写的宏观设计指导原则24 3.2.2 教材编写的主框架结构253.2.3 单元课程设置模式. 253.3 微观对比分析263.3.1 语言知识对比 27ix3.3.2 语言技能对比分析: 443.3.3 学习策略对比分析. 703.3.4 文化意识对比分析. 73第四章两套教材的效果对比分析. 76 4.1 教师调查 764.1.1 教师问卷 764.1.2 教师访谈 804.2 学生调查 834.3 两套教材使用效率对比分析. 86第五章研究结果与思考885.1 两套教材的优势与不足 885.1.1 两套教材的优势 885.1.2 两套教材的不足之处. 915.2 对教材修订者和教师的建议935.2.1 对教材修订者的建议 935.2.2 对教师的建议. 935.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95BIBLIOGRAPHY96附录. 101附录 I 牛津教材任务前词汇输入截图101附录 II 牛津教材任务后词汇输入截图. 102附录 III 新世纪英语教材任务后词汇输入截图. 103 附录 IV 牛津教材口语截图104附录 V 新世纪教材口语截图106附录 VI 牛津教材写作截图107附录 VII 新世纪教材写作截图 108附录 VIII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结构图 110附录 IX 上海《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评价的问卷调查教师卷. 111 附录 X 上海《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评价的问卷调查教师卷. 113 附录 XI 上海《牛津英语高中英语》教材评价的问卷调查学生卷115 附录 XII 上海《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评价的问卷调查学生卷117 x图表索引表 1 牛津教材核心词汇统计. 30表 2 新世纪教材核心词汇统计 30表 3 两套教材核心词汇对比图. 31表 4 牛津教材拓展词汇统计31表 5 新世纪教材拓展词汇统计. 32表 6 两套教材拓展词汇对比图 32表 7 牛津教材附带词汇统计. 33表 8 新世纪教材附带词汇统计 33表 9 两套教材附带词汇对比图. 34表 10 牛津教材词组统计34表 11 新世纪教材词组统计. 35表 12 两套教材词组统计对比图. 35表 13 新世纪教材专有名词统计36表 14 两套教材总词汇量对比 36表 15 牛津教材高一下册 U1 Reading 核心词汇复现率统计. 37表 16 新世纪教材高一上册 U2 Reading 核心词汇复现率统计 38表 17 两套教材语法项目对比 39表 18 两套教材语法练习类型统计. 43表 19 两套教材高一上学期听力材料字数统计. 46表 20 两套教材高一上学期听力材料难度统计46表 21 两套教材听力材料类型统计 48表 22 两套教材听力材料类型对比图 48表 23 两套教材高二下学期听力内容对比. 48表 24 牛津教材高一年级听力题型分布50表 25 新世纪教材高一年级听力题型分布. 50表 26 牛津教材高三上学期口语内容与单元主题对比. 51 表 27 新世纪教材高三上学期口语内容与单元主题对比52 表 28 两套教材题材对比55表 29 两套教材高一主课文难度对比 57表 30 两套教材高二主课文难度对比 57表 31 两套教材高三主课文难度对比57表 32 两套教材主课文平均难度对比 57表 33 高考阅读语篇难/ 易读性抽样统计. 57表 34 两套教材主课文难度对比图. 58表 35 两套教材高一拓展阅读难度对比58表 36 两套教材高二拓展阅读难度对比58表 37 两套教材高三拓展阅读难度对比 58表 38 两套教材拓展阅读平均难度对比59表 39 两套教材拓展阅读难度对比图 59表 40 两套教材平均难度对比 59表 41 牛津教材高一读前活动分布. 62xi表 42 新世纪教材高一读前活动分布 62表 43 牛津教材高一读前活动类型图 62表 44 新世纪教材高一读前活动类型图62表 45 牛津教材高一阅读活动分布. 63表 46 新世纪教材高一阅读活动分布 63表 47 牛津教材高一阅读活动类型图. 64表 48 新世纪教材高一阅读活动类型图64表 50 新世纪教材高一读后活动分布 65表 51 牛津教材高一读后活动类型图 66表 52 新世纪牛津教材高一读后活动类型图 66表 53 两套教材写作项目对比 67表 54 两套教材学习策略对比 71表 55 教师问卷题目分布77表 56 教师对教材的宏观评价数据统计77表 57 教师对词汇、语法的评价数据统计78表 58 教师对听、说、读、写的评价数据统计79表 59 教师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其它的评价数据统计 79 表 60 学生问卷题目分布83表 61 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对教材的宏观评价数据统计 84表 62 学生对词汇、语法态度的数据统计. 84表 63 学生对听、说态度的数据统计 85表 64 学生对读、写态度的数据统计 85表 65 学生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练习态度的数据统计 85表 66 两所学校 2011 年普陀区二模考试成绩对比 87表 67 两所学校 2011 年高考成绩对比 87表 68 两所学校三次成绩对比图88xii第一章引论1.1 研究背景1.1.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特殊, 不仅使用的人数多达十几个亿 ,而且覆盖面很广, 在政治、经济、外交、贸易、科技、文化、通讯、科研、娱乐、网络等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英语一难度对照表
英语一的难度对照表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评价,因为不同人对英语一(即学术类英语考试)的难度感受可能不同。
不过,以下是一个大致的英语一难度对照表,仅供参考:
1. 高考英语:英语一在词汇量、语法点和阅读理解等方面难度都高于高考英语,因此可以认为高考英语的难度相对较低。
2. 四级英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也是相对基础的英语考试,其难度略高于高考英语,因此可以认为其难度低于英语一。
3. 六级英语: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难度略高于四级,但如果只从阅读理解、听力、写作等方面比较,其难度与英语一相当。
4. 雅思、托福等国际标准化考试:这些考试与英语一在多个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因此难度可能会略高于英语一。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对照表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不同人对不同考试的感受和评价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不同考试的题型、分值分布和评分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比较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表摘要: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表I.引言- 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表的背景和意义II.阅读难度表的内容和构成- 阅读难度表的分类和标注- 阅读难度表的具体内容III.阅读难度表的使用方法- 如何利用阅读难度表提高考研英语一的阅读能力- 阅读难度表在考研英语一备考中的实际应用IV.阅读难度表的优缺点分析- 阅读难度表的优点- 阅读难度表的缺点V.结论- 阅读难度表对考研英语一备考的影响和作用正文: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表I.引言考研英语一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阅读理解部分往往令许多考生望而生畏。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备考,本文特推出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表,以期为大家提供一种全新的备考策略。
II.阅读难度表的内容和构成阅读难度表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将文章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
难度等级分为四级,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星号标注。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阅读难度表示例:难度等级| 星号| 文章难度描述------- | ---- | --------------易| ★ | 适用于初学者,简单易懂中易| ★★ | 适用于具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需稍加思考中难| ★★★ | 需要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读者,有一定难度难| ★★★★ | 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读者,难度较大III.阅读难度表的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难度: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英语水平,选择相应难度的文章进行阅读。
切忌一味追求难度,而忽略了基础。
2.逐步提高难度:通过不断阅读适合自己的文章,考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从而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部分。
3.反复练习:在阅读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了解文章背景,积累相关词汇和短语,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IV.阅读难度表的优缺点分析优点:1.针对性强:阅读难度表根据考生的实际需求,为考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2.实用性强:阅读难度表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定位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提高备考效率。
从文本难度分析ACT阅读难度等级ACT考试阅读难易程度评判方法有哪些?今天从语义难度和句法难度两个维度进行解析。
一篇阅读文章的难易程度评定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蓝思阅读等级”。
“蓝思阅读等级”对于阅读文章的难度划分从两个维度进行:语义难度和句法难度。
这种阅读文章难度等级评定方法非常常见,但是无法和美国高中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标。
所以这次对于阅读文章难度的甄别,笔者采用的是Flesch-KincaidReadability Tests(FKRT)中的一个重要参数: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FKG).根据FKRT的标准,一篇文章的FKG呈现的是“文章文本难度难度”(一下会见写成FKG难度等级)。
这个等级对应US Grade Level,即“美国高中阅读等级”。
也就是说,这个等级可以对应带美国基础教育的年级阶段:如果一名考生所在美国高中的11年级,那么他就可以读懂那些FKG难度等级为11或11以下的文章。
根据FKRT的标准,一篇文章的FKG难度最低不会低于-3.40,高则无上限。
难度规律如何算出?对于FKG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两个分式分别为:为总词数和总句子数的比值,总音节数和总词数的比值。
举个例子:Shibo Li, my teacher, is really handsomeandsmart, so many students are crazy about him.以上的句子中有16个单词,1个句子,23个音节。
带入原始公式之后笔者可以发现FKG的数字为7.6 。
所以,对于以上那个句子,一名正在上7年级的美国小朋友,就能够读懂这个句子。
ACT阅读难度规律在计算了ACT考试现有的200篇阅读文章的FKG之后,笔者作出了一个数据统计,计算了所有文章的FKG难度等级,找到了一些规律:1、Natural Science (NS)文章FKG难度达到11.15,最难的篇章PG2NS和最简单篇章62DNS差值达到7,但是由于NS文章的FKG标准偏差较小,所以难度波动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