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再出血的判断与防治
- 格式:pptx
- 大小:252.91 KB
- 文档页数:30
【关键字】护理脑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方法脑出血概述: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
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脑出血的原因:1、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对人体有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长期吸烟可以使得体内血管脆性增加,对血压波动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
而长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
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2、外界因素: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现代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
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3、情绪改变:情绪改变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包括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临床工作总我们发现,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都有情绪激动病史,甚至曾有人做过研究,证实临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情绪变化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
脑出血的预防方法:脑出血跟天气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
因此,冬季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护理脑出血规范要求脑出血是指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进入脑组织的情况。
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需要及时、规范的护理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以下是对脑出血护理的规范要求的详细说明。
一、立即护理1.快速判断与处理: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如剧烈头痛、突然发生中风症状等,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干预。
首先要保持患者舒适、安全,确保气道通畅,采取卧床休息,将头部抬高30度。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脑电图、颅内压监测等设备进行进一步评估。
二、进一步护理1.密切监测神经状态: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检查瞳孔反应、肌力、感觉、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功能。
密切监测神经损害的进展,并及时报告给医疗团队。
2.维持循环稳定:控制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和维持脑组织灌注压。
对高血压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降低血压;对低血压患者,可以采取液体复苏和药物治疗来提高血压。
3.减少脑水肿:脑出血后,常常会伴随脑水肿的发生,进而加重神经功能的障碍。
因此,要及时采取降低脑水肿的措施,如静脉输注高渗盐水和应用利尿药物。
4.预防并发症:脑出血后常伴有相关并发症,如肺炎、脑血栓等。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呼吸道护理、体位翻身、足够的液体摄入和抗凝治疗等。
5.持续评估康复需求:脑出血后,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康复和恢复训练。
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三、营养支持1.合理膳食:提供适宜的膳食给予患者,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原则,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营养的密度。
2.肠内营养:对于不能进食或胃肠功能受限的患者,可通过胃管或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3.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脑出血后患者常伴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维生素片剂和补充矿物质。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出血后可能需要手术进行治疗。
然而,手术后再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1. 手术损伤: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和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导致再出血的风险增加。
为最大程度减少手术损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呼吸情况,以减少手术期间的供氧不足和其他不良反应。
2. 高血压: 虽然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但若没有正确控制术后高血压,可能会再次引发血管破裂而导致再出血。
因此,术后应及时评估和控制血压。
3. 患者治疗不规范: 术后患者可能没能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如过量运动、限制水分摄入等错误行为,这些不当行为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再次发生出血。
4. 其他因素: 包括肝硬化、高龄、弓形体感染等疾病和因素均可能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恢复和再出血的风险。
针对以上因素,一些常用的治疗策略和措施包括:术后密切监测患者,采取足够的抗高血压药物、水分管理、中度运动、预防并发症、定期进行随访等。
在需要手术治疗时,医护人员应积极调整术后的治疗方案,以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同时尽量减少手术损伤。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再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在治疗时,除了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还应当注重通风、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健康、积极预防并发症。
同时,术后的患者也要坚持规范的治疗措施和生活方式改变,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再出血的风险。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引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
正文内容:1. 临床表现的分析1.1 突发剧烈头痛:脑出血患者常常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疼痛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
1.2 神经系统症状: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与出血部位有关。
1.3 伴随症状:脑出血患者常常伴随恶心、呕吐、颈项强硬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 影像学检查的应用2.1 头颅CT扫描: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的主要手段,可以明确出血的位置、范围和性质。
2.2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脑出血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在早期出血、小出血灶和隐匿性出血的检测方面更为敏感。
2.3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以帮助确定脑出血的病因,尤其是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出血。
3. 实验室检查的指导3.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有助于判断出血的程度和感染情况。
3.2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了解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从而指导治疗。
3.3 生化指标检查:通过检查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4. 脑脊液检查的应用4.1 脑脊液压力测定:脑脊液压力测定可以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对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4.2 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脑出血的病因和性质。
4.3 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培养可以帮助排除感染性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5. 临床评分量表的应用5.1 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判断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5.2 NIHSS评分:NIHSS评分是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常用工具,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法-脑出血病因概要及预防保健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法-脑出血病因概要及预防保健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法-脑出血病因概要及预防保健脑出血病因概要脑出血是由于在原有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变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
脑出血绝大多数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引起,少数为其他原因所致,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梗死性出血。
绒癌脑转移或其他恶性肿瘤可破坏血管也可引起脑内出血可破入脑室。
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当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时候,则要让患者保持呼吸的通畅,必要的时候进行插管或者是切开术。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以及消化道出血的话,则需要禁食24~48个小时,以确保胃空。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
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
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 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便秘者可选用缓泻药物。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
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正常情况下,如果患者的病情太过严重致颅内压过高的话,则这个时候最好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个体化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N o m o g r a m模型的构建谭莳芳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423000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 N o m o g r a m m o d e lf o r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p r e d i c t i n g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r e b l e e d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y p e r t e n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h e m o r r h a g eT A NS h i f a n gC h e n z h o uF i r s t 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H u n a n423000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T A NS h i f a n g,E-m a i l:x c z g f y b v@163.c o m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e x p l o r e t h er i s kf a c t o r s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r e b l e e d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 (H I C H)a n d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r i s kw a r n i n g m o d e l.M e t h o d s:At o t a l o f210H I C H p a t i e n t s a d m i t t e d t o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A u g u s t2019t o O c t o b e r2020w e r e s e l e c t e d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u b j e c t s.A c c o r d i n g t ow h e t h e r t h e p a t i e n t s h a d a r e c u r r e n c e o f c e r e b r a l h e m o r r h a g e a f t e r s u r g e r y,t h e y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ar e c u r r e n c e g r o u p(54c a s e s)a n dan o n-r e b l e e d i n gg r o u p(156c a s e s).P a t i e n t s'c l i n i c a l d a t a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o r s i n g l e-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 y s i s t o o b t a i n i n d e p e n d e n t p r e d i c t i v e f a c t o r s,c o n s t r u c t a n o m o g r a mr i s k m o d e l,a n de v a l u a t e 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t h e m o d e l.R e s u l t s: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 p a t i e n t sh a ds y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f l u c t u a t i o n s o fȡ50mmH g24h a f t e r s u r g e r y,d i a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f l u c t u a t i o n s o fȡ20mmH g24h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a b n o r m a l c o a g u l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b e f o r e s u r g e r y,t i m e f r o mo n s e t t os u r g e r y<6h,a n d p r e o p e r a t i v eh e m a t o m av o l u m eȡ60m L w e r e 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r e b l e e d i n g i nH I C H p a t i e n t s(P<0.05).T h e e s t a b l i s h e dn o m o g r a mr i s k m o d e l b a s e d o n r i s k f a c t o r sh a s g o o d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a n d c o n s i s t e n c y.C o n c l u s i o n s:T h e r i s kw a r n i n g m o d e l c o n s t r u c t e db a s e do n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r e b l e e d i n g i nH I C H p a t i e n t s c a n p r o v i d e t a r g e t e d g u i d a n c e f o r e v a l u a t i n g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r e b l e e d i n g.K e y w o r d s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h e m o r r h a g e;r e b l e e d i n g;r i s kw a r n i n g m o d e l;N o m o g r a m;r i s k f a c t o r s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㊂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 2020年10月收治的210例H I C 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术后是否再次发生脑出血分为再次出血组(54例)和非再次出血组(156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评价㊂结果: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ȡ50mmH g㊁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ȡ20mmH g㊁术前凝血功能异常㊁发病至手术时间<6h及术前血肿量ȡ60m L是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㊂结论:基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可为病人术后再次出血评估提供针对性指导㊂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再次出血;风险预警模型;列线图;危险因素d o i:10.12102/j.i s s n.2095-8668.2024.01.017高血压脑出血(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h e m o r r h a g e,H I C H)是因颅内动脉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超出血管承受压力后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形成血肿压迫神经组织后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1]㊂H I C H占出血作者简介谭莳芳,副主任护师,硕士,E-m a i l:x c z g f y b v@163.c o m 引用信息谭莳芳.个体化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N o m o g r a m模型的构建[J].循证护理,2024,10(1):95-100.性脑卒中的55.4%,但其在发病原因㊁病理机制和临床转归等方面均有别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颅内出血,具有高发病率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2]㊂目前,外科手术已经成为H I C H的主要治疗方式,对提高脑出血病人存活率起重要作用㊂但也有研究表明,H I C H病人由于出血的动脉硬化等病理基础并未改变,术后再次出血的风险依然存在[3]㊂国内调查发现,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发生率为9.6%~30.0%[4-6],病人一旦发生再次出血死亡率高达40%以上[7],严重威胁H I C H病人的预后㊂因此,加强对H I C H术后再次出血风险的预测,进而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术㊃59㊃循证护理2024年1月第10卷第1期(总第117期)后治疗效果,降低病人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㊂本研究拟通过构建列线图模型,将H I C H风险因素定量化,预测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风险,以期为临床针对该类病人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9年8月 2020年10月收治的210例H I C 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42~81(58.62ʃ12.52)岁㊂根据病人术后是否再次发生脑出血,分为再次出血组(54例)和非再次出血组(156例)㊂纳入标准:1)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经头颅影像学检查脑出血诊断明确,且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8]中的相关标准;2)病人手术指征明确,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㊂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2)由外伤或动脉瘤破裂等其他原因导致的颅内出血;3)病人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㊁肝肾功能障碍㊁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4)术后死亡或放弃治疗病人;5)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人㊂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对病人几乎无医疗风险,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予病人知情同意㊂1.2术后再出血判断标准根据病人术后临床症状结合C 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病人术后再次出血进行判断㊂具体方法:病人术后病情突然恶化,出现意识㊁瞳孔变化,颅内压增高或肢体功能障碍加重等,复查头颅C T显示原出血部位血肿增大或有新发血肿,则判断为再次出血㊂1.3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两组病人临床资料㊂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㊁年龄㊁体质指数㊁高血压病程㊁是否合并糖尿病等;2)发病特征和治疗方法:包括术后24h平均收缩压㊁术后24h平均舒张压㊁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㊁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 l a s g o w C o m aS c o r e,G C S)评分㊁出血部位㊁入院时凝血功能㊁发病至手术时间㊁术前血肿量㊁术后是否伴有躁动㊁手术方式等㊂1.4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定性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采用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筛选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发生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通过R(V e r s i o n3.5.3)软件和R M 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模型㊂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采用1000次原始数据集有放回重抽样的B o o t s t r a p法,模型预测能力通过C-i n d e x和校正曲线进行评估㊂2结果2.1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次出血组年龄ȡ65岁㊁高血压病程ȡ5年㊁合并糖尿病㊁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ȡ50mmH g㊁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ȡ20mmH g㊁术前凝血功能异常㊁术前血肿量ȡ60m L㊁发病至手术时间<6h的病人比例明显高于非再次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单因素分析项目再次出血组(n=54)非再次出血组(n=156)统计值P 年龄[例(%)] ȡ65岁25(46.3)49(31.4)χ2=3.8950.048 <65岁29(53.7)107(68.6)性别[例(%)]男30(55.6)80(51.3)χ2=0.2940.588女24(44.4)76(48.7)B M I(k g/m2)26.84ʃ12.4325.46ʃ10.95t=0.7700.442高血压病程[例(%)] ȡ5年13(24.1)20(12.8)χ2=4.3940.036 <5年41(75.9)136(87.2)是否合并糖尿病[例(%)]是17(31.5)28(17.9)χ2=4.3630.037否37(68.5)128(82.1)术后24h平均收缩压(mmH g)182.39ʃ28.31177.73ʃ29.74t=1.0040.316术后24h平均舒张压(mmH g)125.26ʃ23.48120.80ʃ24.81t=1.1540.250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例(%)] ȡ50mmH g22(40.7)30(19.2)χ2=9.9620.002 <50mmH g32(59.3)126(80.8)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例(%)] ȡ20mmH g19(35.2)24(15.4)χ2=9.6580.002 <20mmH g35(64.8)132(84.6)㊃69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a n u a r y,2024V o l.10N o.1(续表)项目再次出血组(n=54)非再次出血组(n=156)统计值P 出血部位[例(%)]基底节37(68.5)101(64.7)χ2=0.2540.614丘脑及脑叶17(31.5)55(35.3)术前凝血功能[例(%)]异常35(64.8)60(38.5)χ2=11.2460.001正常19(35.2)96(61.5)发病至手术时间[例(%)] <6h41(75.9)76(48.7)χ2=12.0350.001 ȡ6h13(24.1)80(51.3)术前血肿量[例(%)] ȡ60m L26(48.1)39(25.0)χ2=10.0570.002 <60m L28(51.9)117(75.0)手术方式[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5(46.3)76(48.7)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22(40.7)67(43.0)χ2=0.9980.607血肿腔单纯置管引流术7(13.0)13(8.3)2.2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病人术后是否发生再次出血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2㊂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前提下,病人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ȡ50mmH g㊁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ȡ20mmH g㊁术前凝血功能异常㊁发病至手术时间<6h及术前血肿量ȡ60m L是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㊂见表3㊂表2变量赋值变量赋值方式年龄ȡ65岁=1,<65岁=0高血压病程ȡ5年=1,<5年=0是否合并糖尿病是=1,否=0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ȡ50mmH g=1,<50mmH g=0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ȡ20mmH g=1,<20mmH g=0术前凝血功能异常=1,正常=0发病至手术时间<6h=1,ȡ6h=0术前血肿量ȡ60m L=1,<60m L=0术后是否发生再次出血是=1,否=0表3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 a l dχ2值P O R值95%置信区间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ȡ50mmH g0.8700.3914.9550.0262.388[1.110,5.138]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ȡ20mmH g1.1060.4097.3170.0073.022[1.356,6.733]术前凝血功能异常0.8240.3595.2760.0222.279[1.129,4.603]发病至手术时间<6h0.9930.3866.6250.0102.700[1.267,5.753]术前血肿量ȡ60m L1.0020.3647.5710.0062.723[1.334,5.559]常数-2.9730.41551.310<0.0010.0512.3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得到5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R M S程序包建立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见图1)㊂医务人员可利用该模型在围术期评估病人各项独立危险因素,并在图1各项预测因素中找到对应数值,将各项预测因素得分相加即可得到总分,最后将总分在发生风险数轴上读数,即为该病人再次出血的风险系数㊂㊃79㊃循证护理2024年1月第10卷第1期(总第117期)图1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2.4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风险预警模型的效应评价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C-i n d e x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初始列线图的C-i n d e x为0.873 (见图2A),通过1000次B o o t s t r a 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C-i n d e x为0.876(见图2B),且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值和观察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见图3),说明该模型对预测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术后再次出血的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㊂图2 R O C曲线(A为初始列线图模型;B为1000次B o o t s t r a p内部验证)㊃89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a n u a r y,2024V o l.10N o.1图3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校正曲线验证3讨论目前,外科手术干预已经成为H I C H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目的是通过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以减轻血肿对出血周围脑组织的压迫,达到改善脑缺血缺氧㊁减少神经功能损伤㊁降低病人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目的[9]㊂随着现代神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H I C H的手术治疗指征逐渐放宽,特别在一些高龄病人中,手术治疗已经普遍被接受[10]㊂但手术治疗方式仅仅是清除了血肿,病人长期高血压形成的脑小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尚未解除,血管弹性下降,术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仍有再次出血的风险,可对H I C H术后病人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㊂现阶段关于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多,但不同研究间的结果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各研究间对于危险因素的定义和选择有关,且大部分危险因素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无法对病人再次出血风险进行准确预测,临床操作性欠佳㊂除此之外,仅考虑某个因素与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关系难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临床需要结合多个危险因素对再出血风险进行综合判断㊂本研究首先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筛选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现病人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ȡ50m m H g㊁术后24h 舒张压波动幅度ȡ20mmH g㊁术前凝血功能异常㊁发病至手术时间<6h及术前血肿量ȡ60m L是H I C H 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剔除年龄㊁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程等混杂因素对最终模型的影响㊂然后在上述5个变量基础上构建了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每个变量进行赋值,得到各变量评分,相加计算总分,最后通过总分与结局事件发生概率之间的函数转换关系,计算再次出血的发生概率㊂相较于复杂的计算公式,列线图具有快速㊁直观㊁精确的优势,有利于临床护理人员根据该列线图模型对病人进行预测,进而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㊂研究证实,病人术后血压水平过高与颅内再次出血存在密切关系[11]㊂丁伟[12]研究发现,H I C H病人术后收缩压高于180mmH g是发生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㊂本研究单因素分析中没有观察到再次出血组和未再次出血组病人血压存在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研究选择的病人血压值为术后24h动态血压监测的平均值而非最高值有关㊂本研究发现,病人术后24h 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幅度过大是导致病人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㊂研究表明,病人术后血压波动过大是引起再次出血的重要诱因[13],24h内血压波动> 60mmH g即可造成靶器官损害[14]㊂临床研究也证实,在控制血压的前提下,血压波动幅度在预测病人预后方面价值可能更大[15],但目前对血压波动幅度引起不良预后的界值尚无统一的认识㊂凝血功能异常引起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6]㊂本研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是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对于术前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应及时给予纠正,术后应及时复查,以减少出血风险㊂H I C H病人手术时机一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㊂廖光查等[17]研究发现,超早期(发病<6h) 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6~ 24h)和晚期(>24h)病人,提示超早期手术是引发术后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于脑出血病人而言,早期手术有助于尽快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有利于病人预后[18]㊂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病人病情,评估其风险获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㊂此外,本研究发现,术前颅内血肿量较大的病人术后发生再次出血的风险更高,可能与血肿清除后对颅内压变化梯度影响所致,血肿清除后颅内压迅速下降,原有血肿对周围血管的压迫止血作用消失,骤降的颅内压可导致脑组织与脑膜之间形成广泛的撕裂,引起颅内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19-20]㊂4小结综上所述,病人术后24h收缩压波动幅度ȡ50mmH g㊁术后24h舒张压波动幅度ȡ20m m H g㊁术前凝血功能异常㊁发病至手术时间<6h及术前血肿量ȡ60m L与H I C H病人术后再次出血存在密切关系,基㊃99㊃循证护理2024年1月第10卷第1期(总第117期)于以上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病人数量有限,研究结论仍需多中心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㊂参考文献:[1]唐志清,梁新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蛇志,2020,32(3):369-371.[2]刘卫东.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治进展[J].上海医学,2017,40(11):646-649.[3]官念,吴碧华,刘黎明,等.脑出血病因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6):670-672.[4]李凯,马冲,赵建平,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S2):22.[5]邓明,邸方,肖小华,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J].安徽医药,2018,22(3):437-439.[6]奚新明,田晓金,谭支强,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3):245-246.[7] G O D O Y D A,N'UÑE Z-P A T IÑO R A,Z O R R I L L A-V A C A A,e t a l.I n t r a c r a n i a lh y p e r t e n s i o na f t e rs p o n t a n e o u s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 p r e v a l e n c ea n d m o r t a l i t y r a t e[J].N e u r o c r i t i c a l C a r e,2019,31(1):176-187.[8]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36(8):757-770. [9]李照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J].中国医刊,2020,55(4):354-356.[10] W A N G XJ,C H E N Y,W A N G ZF,e t a l.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o f e a r l yh y p e r b a r i co x y g e nt h e r a p y o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y p e r t e n s i v e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a f t e rc r a n i o t o m y[J].T u r k i s h N e u r o s u r g e r y,2020,30(3):361-365.[11] Q U R E S H IAI,P A L E S C H Y Y,B A R S A N W G,e t a l.I n t e n s i v e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l o w e r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c u t e 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J].T h eN e wE n g l a n d J o u r n a l o fM e d i c i n e,2016,375(11):1033-1043.[12]丁伟.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再出血防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226-1227.[13] Z H A N G H X,F A N Q X,X U E S Z,e ta l.T w e n t y-f o u r-h o u r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v a r i a b i l i t y p l a y s a d e t r i m e n t a l r o l e i n t h en e u r o l o g i c a l o u t c o m eo fh e m o r r h a g i cs t r o k e[J].T h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e d i c a lR e s e a r c h,2018,46(7):2558-2568.[14]陈盼盼,黄建凤.24小时血压波动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2):156-158.[15] C U C C I M D,B E N K E N S T.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v a r i a b i l i t y i n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v ee m e r g e n c y:an a r r a t i v er e v i e w[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H y p e r t e n s i o n,2019,21(11):1684-1692. [16]鲍洁,王青.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5):780-781.[17]廖光查,魏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S1):19.[18]曾冉,王飞红,袁邦清,等.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6,37(3):393-396.[19]陈都,王卫广,陆士奇,等.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的L o g i s i t i c回归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2):171-174.[20]朱敏,于如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13):65-66.(收稿日期:2023-04-26;修回日期:2023-12-10)(本文编辑张建华)盆底康复操锻炼联合音乐心理疗法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张润斐苏州市立医院,江苏215000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p e l v i c f l o o r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e x e r c i s e s c o m b i n e dw i t hm u s i c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 i n p o s t p a r t u m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c a r eZ H A N GR u n f e iS u z h o uM u n i c i p a lH o s p i t a l,J i a n g s u215000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A N GR u n f e i,E-m a i l:394490556@q q.c o mK e y w o r d s p e l v i cf l o o r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e x e r c i s e s;m u s i ct h e r a p y;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m a t e r n a l;p e l v i cf l o o r m u s c l es t r e n g t h;a n x i e t y;d e p r e s s i o n;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n u r s i n g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操锻炼联合音乐心理疗法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选取2020年5月 2021年5月在我院分娩及产后复查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康复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操锻炼联合音乐心理疗法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肌力㊁焦虑自评量表(S A S)评分㊁抑郁自评量表(S D S)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㊂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力㊁S A S评分㊁S D S评分㊁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盆底康复操锻炼联合音乐心理疗法干预有助于提升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水平,缓解负性情绪,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㊂关键词盆底康复操;音乐疗法;心理疗法;产妇;盆底肌力;焦虑;抑郁;康复护理d o i:10.12102/j.i s s n.2095-8668.2024.01.018作者简介张润斐,主管护师,本科,E-m a i l:394490556@q q.c o m引用信息张润斐.盆底康复操锻炼联合音乐心理疗法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4,10(1):100-103.㊃001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a n u a r y,2024V o l.10N o.1。
脑出血治疗指南一、诊断与评估一旦怀疑患者发生脑出血,应立即进行头部 CT 检查,这是确诊脑出血的首选方法。
通过 CT 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等重要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系统体征(肢体活动、感觉、语言等)、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这些评估结果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一般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情况,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以维持呼吸功能。
2、控制血压过高的血压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和加重病情,但血压过低又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
一般来说,当收缩压>220mmHg 时,应积极降压治疗;当收缩压在 180 220mmHg 之间时,可谨慎降压。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硝普钠等。
3、降低颅内压颅内压升高是脑出血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脑疝形成,危及生命。
常用的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包括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脱水药物,以及进行手术治疗(如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内引流术等)。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
5、预防感染加强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止血治疗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止血药物治疗,如维生素 K₁、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但对于大多数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止血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
四、神经保护治疗虽然目前尚无特效的神经保护药物,但一些药物如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五、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和改善神经功能。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出血量较大、脑疝形成的患者。
通过开颅手术直接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常见脑出血的护理诊断问题包括:①生活自理缺陷;②肢体活动障碍;③语言沟通障碍;1).说话时用短而清楚的句子,速度比正常缓慢一点.2).鼓励说话,不要强逼,发问时用简单直接的问题,使病人能答“是”或“不是”.3).对于有严重沟通问题者,可以用手势及面部表情表达你的意见,亦可鼓励病人用手势去沟通.4).每次与病人交谈时,要给予足够时间让他思考,组织说话内容.5).用他熟悉的名称及术语跟他交谈.④有发生褥疮的危险;防治褥疮的方法:1、经常变换体位,每2~4小时即帮病人翻身一次;2、保护皮肤,每天早晚二次用温水(或50%酒精)以海绵擦、揉受压处;3、床铺要平整、柔软,不要放零星小物品或食物,更不要放锐利物以免损伤皮肤,及时扫去碎屑,更换湿污的床单,避免皮肤擦伤及潮湿的排泄物的刺激。
保持皮肤干燥。
⑤有误吸的危险;⑥清理呼吸道无效;⑦舒适的改变:头痛;⑧潜在并发症--脑疝;⑨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⑩便秘;⑾大小便失禁.锻炼方法:*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健康宣教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我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11.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偏瘫患者的日常护理一、功能锻炼:这是偏瘫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如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