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免疫及疫苗
- 格式:pdf
- 大小:97.72 KB
- 文档页数:1
猪瘟治愈的最快方法
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猪瘟病毒对猪的危害极大,不仅造成猪只的大规模死亡,还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一旦发现猪只感染了猪瘟,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尽快控制疫情,保障猪只的生命安全。
治愈猪瘟的最快方法之一是采用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瘟的主要
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猪瘟的风险。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多种猪瘟疫苗可供选择,养猪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以保障猪只的健康。
除了疫苗接种外,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防治猪瘟的关键。
养猪户在日常饲养管
理中,要注意做好猪只的防疫工作,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猪只之间的交叉感染。
此外,合理的饲料营养搭配、科学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条件等也是预防猪瘟的重要因素,只有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猪只感染猪瘟的风险。
在发现猪只感染猪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发现
猪只出现猪瘟的症状,养猪户应立即隔离病猪,避免病毒的扩散。
同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帮助猪只尽快恢复健康。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草药等天然方法进行治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加速康复过程。
总的来说,猪瘟治愈的最快方法是综合利用疫苗接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及时
的治疗措施。
只有在日常的预防工作做好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控制猪瘟的传播,保障猪只的健康。
希望养猪户能够重视猪瘟的防治工作,做好猪只的疫病防控工作,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2019年第7期(总第264期) 卫生检疫57猪瘟疫苗免疫要点及注意事项李正兴 (山东省沂南县蒲汪畜牧兽医站 276300)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7-0057-02猪瘟早期称为猪霍乱,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病。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猪瘟列为A 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
猪瘟具有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危害及其大的特点。
是目前我国养猪业的“第一杀手”。
猪场年年搞防疫,但猪瘟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在基层生猪防疫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免疫失败,具体总结如下。
1 要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单苗。
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广泛应用兔化弱毒疫苗做预防接种。
在控制我国猪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把猪瘟的预防注射,作为国策。
猪瘟疫苗包括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猪瘟活疫苗(II)和猪瘟兔化弱毒兔脾淋组织苗(I)。
不要使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预防猪瘟。
(1)“三联苗”中含有“吐温-80”成分,会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致使免疫效果不确切;(2)现在猪丹毒很少发生,注射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千方百计防好猪瘟;(3)现在猪肺疫多为A 型,三联苗中的猪肺疫主要是防B 型,不能对症;(4)三联苗用于断奶仔猪。
现多采用二20~25日龄及60~65日龄两次免疫程序,三联苗不宜用于未断奶仔猪。
重中之重是用猪瘟单苗预防猪瘟。
在怀疑有猪肺疫的猪场可用巴氏杆菌A 型及B 型单苗联用,且应于猪瘟单苗免疫间隔7d 后使用。
2 确保猪瘟疫苗冷链运输与冷藏保存(1)加强疫苗管理,严格按规定要求在低温条件下运输、保存和使用。
不要使用未在规定条件下超温保存的实效疫苗、过期疫苗及接近有效期末期的疫苗。
如果猪瘟疫苗保存不当,因高温导致疫苗失去抗原性,会导致免疫失败。
瘟倍安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说明书【主要成分与含量】疫苗中含猪瘟细胞毒。
【性状】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作用与用途】预防猪瘟专用,注射后4日产生免疫力。
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免疫期为 12个月。
【用法与用量】1 按瓶签注明的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ml。
2 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一次即可。
有疫情威胁时,仔猪于生后21~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时各注射一次。
3 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剂疫苗,以防止母源抗体干扰。
【不良反应】一般无可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 注射后应注意观察,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注射抗过敏药物。
2 疫苗应在8℃以下的冷藏条件下运输。
3 使用单位收到冷藏包装的疫苗后,如保存环境超过8℃而在25℃以下时,从接到疫苗时算起,在10日内用完。
4 使用单位所在地区的气温在25℃以上时,如无冷藏条件,应采用冰瓶领取疫苗,应随领随用。
5、疫苗稀释后,如气温在15℃以下,6小时内用完;如气温在15~27℃,则应在3小时内用完。
【贮藏与有效期】2—8℃下,有效期为24个月。
【规格】20头份/瓶、40头份/瓶、50头份/瓶、60头份/瓶。
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Mukteswar)说明书【性状】本品为微黄色海绵状疏松状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鸡新城疫。
专供已经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免疫过2个月龄以上鸡使用,免疫期为1年。
【用法与用量】按瓶签注明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或适宜稀释液稀释。
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1ml,点眼为0.05 ml~1 ml,也可刺种或饮水免疫。
【不良反应】一般无可见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 本疫苗系用中等毒力毒株制成,专供已经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免疫过的2月龄以上的鸡使用,不得用于初生雏鸡。
2 本疫苗对纯种鸡反应较强,产卵鸡在接种后二周内产卵可能减少或产软壳蛋,因此,最好在产卵前或休产期进行免疫。
猪瘟疫苗多久打一次,附猪瘟的症状1、猪瘟流行地区:新生仔猪出生后立即接种一次,35-40日龄进行二免,后备猪在仔猪二免后6个月接种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接种一次,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一次。
2、非猪瘟流行地区:仔猪出生后20-25天首免,60-65日龄时进行二免,后备猪在8月龄,配种前接种一次,种公猪和种母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一次。
一、猪瘟疫苗多久打一次1、猪瘟流行地区(1)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立即接种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1小时过后再吃奶。
35-40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1头份。
(2)后备猪一般在仔猪二免后6个月左右,于配种前接种免疫一次,每头接种1头份。
(3)种公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4)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2、非猪瘟流行地区(1)仔猪在出生后20-25天左右进行首免,每头接种1头份。
60-65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1头份。
(2)后备猪一般在8月龄时,于配种前接种免疫一次,每头接种1头份。
(3)种公猪和种母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种母猪一般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配种前10-14天左右)。
二、猪瘟的症状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升高2°C以上),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四肢末梢、耳尖和黏膜处发绀,身体表面出现多处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猪很快死亡(病程不超过5天)。
2、急性型(1)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大幅度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厌食等情况。
(2)高热稽留,白细胞数量下降,病猪眼部的分泌物增加,同时伴发结膜炎导致病猪流泪。
严重时,病猪眼睑完全被黏住。
(3)在高温初期的时候,病猪往往会出现便秘,随后出现严重的黄褐色水样腹泻及呕吐,呕吐物为黄色含胆汁液体。
(4)病猪聚堆保暖,身体颤抖,嗜睡,被毛蓬松粗乱,身形迅速消瘦,走路摇晃或弯扭,后肢麻痹,呈犬坐姿势。
(5)腹部皮肤、耳鼻镜和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或紫色出血点,并且逐渐扩大,连结成出血斑。
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及注射事项猪瘟一直是困扰着养猪业的一大问题。
本病以散发和非典型症状为主,10-20日龄和40-60日龄的仔猪易感,造成猪瘟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疫源的广泛存在,猪的隐性带毒,疫苗选择、运输和保存不当,免疫程序不当。
因此,进行有效的猪瘟疫苗的免疫是预防猪瘟最好的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和一些专家的研究结果,凡格猪瘟疫苗小编饭饭针对目前普遍猪瘟疫苗推荐几种免疫程序。
(1)猪瘟洁净区。
种公、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仔猪: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二免,各2头份/头。
(2)猪瘟污染区。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经产母猪:产后20天和产前30天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仔猪:新生仔猪超前免疫(零时免疫),即出生后接种1头份/头,隔1-2小时后才可让其吃初乳,35-40日龄二免,2头份/头。
(3)猪瘟暴发区。
在受猪瘟威胁地区和猪瘟暴发区,采用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的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猪瘟的蔓延。
在发生猪瘟的猪场对除哺乳仔猪外的所有猪只紧急接种,5-8头份/头,虽在注苗后3-5天可能会出现部分猪只死亡,但7-10后猪瘟可平息。
对已确诊的病猪采取扑杀的方法,如有条件在疫情控制后进行普查,淘汰隐性带毒猪,控制传染源。
猪瘟疫苗的注射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下面凡格猪疫苗网上商城小编饭饭就为大家整理了去点注射猪瘟疫苗注意事项。
1.不要过早注射有些养猪户给刚出生几天的子猪注射猪瘟疫苗,这样做不妥。
因为初生子猪能够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可预防猪瘟。
如在这时注射猪瘟疫苗,将会干扰和破坏母源抗体的作用。
据试验,在子猪40日龄--45日龄、母源抗体开2.不要重复注射。
有些养猪户饲养的猪已由兽医注射了猪瘟疫苗,又自行重复注射,以为效果会更好,结果适得其反。
猪瘟疫苗是一种弱毒疫苗,适量注射后,通过引发抗体产生而获得免疫力,具有1年以上的免疫期。
猪瘟免疫程序在我国,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得到有效地控制,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
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
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
关于猪瘟的控制,虽然中国没有统一的猪瘟免疫程序,但根据我多年的调查,发现全国各地猪场的免疫程序相似,大致有三种基本情况:1.种猪集中统一免疫:种公猪、种母猪一年两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仔猪21-25日龄左右进行首次免疫,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50-6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每头猪接种3-4头份。
采用这种免疫程序的猪场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2.母猪及其仔猪在断奶期间同时免疫:公猪每年免疫两次,每次4-6剂;断奶后,母猪和仔猪同时进行免疫接种。
母猪接种4-6份,仔猪接种2-3份,仔猪在50-60日龄左右免疫,每头猪接种3-4份。
相当多的养猪场采用了这种免疫计划,但其比例低于前一种。
3.超前免疫:在疫区有些猪场为了控制仔猪早期感染猪瘟,在仔猪吸吮初乳前进行免疫(即超前免疫),每头猪注射1~2头份,注射后1―2小时让其自由吮奶,第二次免疫在30-40日龄左右进行,每头接种3-4头份;种公猪、种母猪一年两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
一、“种猪集中统一免疫”仔猪免疫程序(一)优点:首先,在受猪瘟威胁地区或发生猪瘟时可以很快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次,可以简化管理,生产上容易操作实施。
(二)它的缺点是:首先,对怀孕母猪,尤其是怀孕后期母猪会有不良影响。
有资料表明,母猪配种和妊娠期免疫,会引起胎盘感染或导致仔猪首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母源抗体过高)。
其次,很难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众所周知,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是如何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
猪瘟的免疫治疗方案
一、仔猪超前免疫。
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剂量为每猪一头份,初生猪打预防针后必须过二小时后才让它吃初奶。
若时间过长,仔猪因未及时吃到初奶而容易发生低血糖症,时间短了疫苗病毒会中和母源抗体而造成免疫失败。
吃奶前免疫注射可以避开乳源免疫力的干扰,激发初生猪在几天后产生足够的主动免疫力,使乳猪处于坚强免疫状态,保证乳猪不发瘟病。
二、仔猪加强免疫。
仔猪40~50日龄再打一次预防针,剂量为每头猪2~3头份。
此时注射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剂量,必须加大疫苗剂量,以便有足够的疫苗病毒进入免疫系统而迅速引起记忆性免疫应答,起到强化免疫作用。
三、母猪配种前免疫。
母猪配种前需要注射一次猪瘟疫苗,剂量为每头猪2~3头份。
此时接种的关键是必须保证所有待配种母猪(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都注射,且最好在配种前一周左右就注射。
可使母猪在怀孕期有高度免疫来保护胎儿,同时还可以保证有较高的初奶抗体水平,使乳猪得到母源抗体保护。
四、后备公猪和配种公猪按常规程序免疫。
也就是作种用的公猪每年免疫一至二次(在春季或秋季注射疫苗),剂量为每头猪1~2头份。
五、商品猪整个饲养期预防接种2次。
第一次在出生后吮吸母乳之前(称超前免疫)免疫,接种兔化猪瘟弱毒(温)苗,剂量为每头猪1~15头份。
第二次在55~60日龄再接种3~4头份冻干苗。
应注意不能在转群(从保育舍转到生长舍,或是从一处移至另一处)时注射猪瘟疫苗,应在转群前10天或转群后7~10天接种,以避免因转群应激而诱发猪瘟。
猪场免疫程序猪场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季节、疾病的流行情况、抗体水平等原因综合制定,此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一、猪瘟的免疫方案1、母猪的猪瘟免疫方案生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猪瘟细胞疫苗5-6头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天-15天注射猪瘟细胞苗5-6头份。
2、公猪的猪瘟免疫方案种用公猪每年需进行两次猪瘟免疫疫苗的免疫接种,每年的3-9月份各进行一次,每次注射细胞苗5-6头份。
3、仔猪的猪瘟免疫方案仔猪的猪瘟免疫方案十分复杂,需根据猪场以前是否发生过猪瘟及母源抗体的高低而定。
曾经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对于曾经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应采取超前免疫的方法,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细胞苗两头份,待1.5小时以后在吃初乳;仔猪在断奶前2-3天进行二免,注射4头份猪瘟细胞苗;三免在二免后一个月进行,每头猪注射4-5头份。
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对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仔猪断奶前2-3天进行首免,注射3-4头份,二免在4周后进行,注射4-5头份细胞苗。
二、蓝耳免疫方案1、后备母猪在参与配种前30天左右,经产母猪需要每年普免三次。
2、仔猪出生12---14日龄注射。
三、圆环免疫方案1、后备母猪在参与配种前40天左右,经产母猪需要每年普免三次。
(可以和支原体苗同时使用)2、仔猪出生12---14日龄注射。
可以和支原体苗同时使用。
四、副猪嗜血杆菌母猪产前45天免疫一次,产前20天加强免疫一次。
五、口蹄疫的免疫方案公猪每四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注3毫升高效口蹄疫灭活疫苗;后备猪于配种前一个月肌注3毫升;母猪与产前45天后海穴猪2毫升产后15-25天肌肉注射3毫升;商品猪45日龄时猪舍高效口蹄疫疫苗1毫升60-70日龄在免疫一次每头猪两毫升六、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方案伪狂犬目前在猪场内流行日益严重,必须做好预防中小规模猪场,养猪户在对伪狂犬预防时最好选用基因缺失浓缩灭活苗,因为其具有免疫原性好保护率高,便于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有利于猪场净化伪狂犬病等特点。
猪场的正确免疫程序1、猪瘟1.常规免疫仔猪:20 日龄首免,组织苗1 头份或细胞苗4 头份;40 日龄二免,组织苗1 头份或细胞苗4头份。
种公猪:每年春秋两次注射,组织苗1 头份或细胞苗4-6 头份。
种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组织苗1 头份或细胞苗4-6 头份。
后备公、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组织苗1 头份或细胞苗4 头份。
2.疫情不稳定或有猪瘟发生的猪场3.仔猪:生后超前免疫,组织苗1 头份或细胞苗2 头份。
60 日龄二免,组织苗2头份或细胞苗4头份。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一次,组织苗2 头份或细胞苗6 头份。
种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组织苗2 头份或细胞苗6 头份。
后备公、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组织苗2 头份或细胞苗6 头份。
另在疫情流行初已确诊为猪瘟的猪群,要全群紧急接重,每头猪注射组织苗2 头份或细胞苗8头份。
4.疫苗的选择和使用保管:最好选择“哈兽研”的牛体反应组织苗;另外,要选择中牧几个5.厂生产的疫苗或者省级认定的生产厂家。
使用保管要严格按说明去做,用前要详细检查生产日期、厂家、保管、真空度等。
2、猪丹毒、猪肺疫3、仔猪:60-70日龄时可用丹毒、肺疫单苗或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或丹毒、肺疫二联苗接种一次,免疫期半年。
成年猪:每年春、秋两季分别用猪丹毒和猪肺疫活疫苗免疫一次。
4、仔猪副伤寒:仔猪在30日龄(或断奶时)注射1头份,也可口服,一个月后可再加强免疫一次。
5、口蹄疫(高效苗)1.种公猪:每年注射疫苗三次,每次间隔4个月,每次2ml,也可后海空注射1ml。
2.生产母猪:产前45天肌肉注射高效苗2ml,也可后海穴注射1ml。
3.育肥猪:仔猪30-40日龄首免,肌肉注射1ml,也可后海穴注射1ml;60-70日龄二免,肌肉注射2ml,也可后海穴注射1ml。
4.后备公、母猪:仔猪二免后每隔4个月免疫一次,肌肉注射2ml 高效苗,也可后海穴注射1ml。
* 如当地无高效苗,用普通疫苗时详细看说明书,按要求去做。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猪瘟别名为“烂肠癌”,属于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的传染性和致命性非常高,对养猪行业的危害非常之高。
近年来用猪瘟疫苗防治猪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应用最广,然而猪瘟免疫失败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免疫失败与猪瘟的发病原理和人们防疫工作不到位有关。
本文主要阐述国内常见猪瘟疫苗的应用,分析猪瘟失败的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国内常用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中的应用情况囿于政治、经济以及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原因,猪瘟防治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加上猪瘟本身具备非常强的传染性,传播方式广,因此猪瘟防疫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业难题,世界各地养殖场均投入大量资金防治猪瘟。
我国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发展猪瘟防疫,引入猪瘟疫苗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近年来猪瘟结晶紫疫苗在猪瘟防御领域中取得了较好的防疫成果,经过多年的攻关研究,动物防疫业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研制成功,这为猪瘟防治工作开创了新的天地,属于里程碑杯式的成就,该疫苗在猪瘟防疫方面的效果受到国际上广泛认可,众多国家纷纷引入该疫苗。
二、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有关因素国内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非常普遍,其诱发因素,主要与养殖模式有关,个体养殖户采用庭院式的圈养方式,所养殖的猪群数量较少,养殖规模较小,且无统一的养殖标准,养殖的卫生条件较差。
除此之外,养殖户对养猪知识有较大的认知偏差,未能配备相应的养殖防疫器材。
养殖防疫器材配备不到位的情况下,为猪瘟的传播留下养殖隐患,一旦猪圈中有母猪感染上猪瘟,其所产下的猪仔也会成为持续感染体,会导致猪瘟疫苗无法发挥应有的免疫效果,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猪瘟免疫失败。
三、主流猪瘟疫苗随着我国兽医界在猪瘟防治工作中不断突破,猪瘟疫苗种类也逐渐增多,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也不断提升。
当前猪瘟防治工作中采用的主流疫苗有猪瘟淋脾苗、猪瘟乳兔苗以及猪瘟兔化细胞苗。
猪瘟淋脾苗借助猪瘟兔化弱毒株用于培育成年母兔,之后通过无菌工艺处理得到高毒量对的淋巴结细胞,最后进行脾脏加工形成了疫苗,淋脾苗的主要防御优势在于该疫苗的免疫响应速率非常快,用其进行接种效果非常之好,一旦接种之后会迅速生成抗体,抗体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较长。
猪场正规免疫程序表(养猪必备)以下是猪场正规免疫程序表,包括公猪和母猪不同阶段的免疫程序及要求,供大家参考。
1、母猪免疫程序1)圆环病毒苗:半年注射一次,1毫升;2)细小苗:产后15天注射,2毫升;3)猪瘟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1毫升;4)伪狂犬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1毫升。
2、公猪免疫程序1)猪瘟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2毫升;2)细小苗:半年注射一次2毫升;3)圆环病毒苗:半年注射一次,1毫升;4)伪狂犬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1毫升。
附:猪场免疫程序大全一、仔猪与生长猪免疫程序1.猪瘟:建议使用细胞苗,20-25日龄首免4头份,55-60日龄二免四头份;2.伪狂犬:1-3日龄使用弱毒活疫苗0.5-1头份滴鼻;3.副猪嗜血杆菌病:5-7日龄首免,35-40日龄二免;4.喘气病:10-12日龄灭活苗首免,25-30日龄二免;5.蓝耳病:7-10日龄弱毒苗1头份,若注射喘气病苗,蓝耳病苗于15日龄(之前)1头份;6.口蹄疫:进口佐剂苗9-10周龄一免,4周后二免;最好使用O 型和亚洲I型二价苗。
二、后备猪的免疫程序1.细小病毒:5月龄、6月龄1头份各一次;2.乙脑:尽可能4月初前注射1头份,或夏季购回后马上注射1头份;3.伪狂犬:弱毒苗配种前注射2次,间隔3-4周;4.蓝耳病:灭活苗配种前注射2次,间隔3-4周;5.猪瘟:配种前2头份1次;6.口蹄疫:进口佐剂苗配种前1头份,或者按照口蹄疫免疫程序进行。
三、经产母猪的免疫程序1.蓝耳病:妊娠60日龄各1次1头份,或每年4个月1次1头份;2.伪狂犬:弱毒苗每年3-4月集中免疫,每次1头份;3.猪瘟:每年集中免疫2-3次;4.细小病毒:每年集中免疫1次,每次1头份;5.萎鼻:每年集中免疫2次;6.大肠杆菌:产前21日龄1次1头份;7.乙脑:每年4月初之前1头份。
四、公猪的免疫程序1.猪瘟:每年集中免疫2-3次;2.乙脑:每年3月-4月初1次1头份;3.蓝耳病:每年3-4次,每次1头份;4.伪狂犬:每年3-4次,每次1头份。
猪瘟疫苗免疫流程
猪瘟疫苗免疫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疫苗接种:猪瘟疫苗通常是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疫苗会激
发猪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便对抗猪瘟病毒。
2.免疫反应:疫苗接种后,猪的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猪瘟病毒的抗
体,并逐渐建立免疫记忆。
3.抗体产生:疫苗接种后,猪的免疫系统会逐渐产生足够的抗体来
对抗猪瘟病毒,从而保护猪免受感染。
4.免疫保护:疫苗接种后,猪会获得对猪瘟病毒的免疫保护,减少
感染的风险,并且在感染后也能更快地清除病毒,从而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猪瘟疫苗免疫流程主要是通过疫苗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保护猪免受猪瘟病毒的感染。